4.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中华民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还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如勤奋刻苦,勇于进取;热爱祖国,自强不息;注重礼仪,重视修养;通达乐观,艰苦奋斗;言行忠信,礼让谦恭;尊老爱幼,互敬互爱。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具备以下的基本道德品质:
(1)勤劳勤劳作为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在我们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勤能补拙、天才出自勤奋是千古不衰的至理名言。
对于孩子来说,勤奋的品质主要体现在:学习上的勤奋进取、争分夺秒;集体劳动中的积极参加、任劳任怨;家庭中尽自己所能,分担父母的劳动。
(2)俭朴俭朴是一种节省、朴实无华、不求虚荣的品质。不少城市孩子吃穿不愁,生活上互相攀比,追星学腕,比风度,比派头,挥霍浪费,认为俭朴已无必要。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在那些穷困的乡村,还有不少失学儿童渴望着上学,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帮助。父亲在教育孩子学会俭朴时,也要让他们明白,俭朴绝不是以贫为荣,而是不挥霍浪费。它既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体现着为美好生活和远大理想而发奋图强、克服困难的进取精神。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一生献身科学事业,成就卓著,拥有巨额财产,但他一生却节衣缩食,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临终前他留下遗嘱,将其巨额遗产作为发展科学事业的奖励基金。今天,获得诺贝尔奖已成为世界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3)善良孩子只有具备了善良的品格,才能在将来走上社会时,得到他人的认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
心地好,富于同情心,就是善良的品质特征。它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4)谦让谦让,一是指谦虚,二是指推让。它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更是个人美好品德的闪光点。中华民族素有谦让的传统,体现于个人心灵深处的,是善良热诚、将心比心的精神境界;体现于社会的,则是淳朴敦厚、富有人情味的道德风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取于人,就是谦让之心的良好表现。
要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如坐车途中给老人让座,家中进餐时让长辈先行,都是谦让品德的具体表现。谦让,还要教育孩子有宽大的胸怀,有一定的气量,不与别人争一时之利,不为蝇头小利纠缠不休。
(5)知耻所谓耻辱,就是社会对不道德、不合情理行为的贬斥和否定。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意识中的羞耻感,这就是羞耻心。它与荣誉感是相对立的。如何看待荣誉和耻辱,是孩子将来人生道路上常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取得成绩时,会产生荣誉感,如何正确对待它,也许是较为容易的。而一旦失败,如考试成绩不好,它带来的是沮丧、懊恼、羞愧和耻辱,也许会使孩子从此沉沦。对此,父亲必须教育孩子正确对待。
耻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争取荣誉的动力。圣人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耻辱戒指的故事:美国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设计一座桥梁时,由于设计不当,计算不精,致使完工后的桥梁倒塌,造成巨大损失,也使这所学校蒙上了巨大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们吸取这次教训,花重金买下这座桥梁的钢铁,造成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
.从此,每当学生毕业时,他们都会得到这样一枚戒指,戴在手上。在以后的生活中,这枚耻辱戒指成为推动他们努力工作的巨大动力,促使他们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6)孝敬长辈孝道,或者说孝敬父母、长辈,有这样几项内容:一是在思想感情上对父母的深情爱戴,在具体行动上对父母关心体贴;二是应该听取父母的教导与指点;三是成年子女应该赡养和扶助父母。事实上,父母不但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且养育了下一代,为下一代的成长和幸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孝敬父母,就是尊重劳动者,尊重他们为社会和国家所做的贡献。[KH2〗父亲对孩子的孝道教育,不应停留在说教上,而应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5.教育孩子善于用乐观面对人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遇到困难与挫折,关键是能否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积极面对。
教育专家们认为,这种乐观积极的快乐心态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应该从孩提时代就开始。
让孩子们从小参加各种趣味体育运动,在玩乐和游戏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可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为今后的成长塑造一种健全、健康的人格。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父亲该如何做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参考:
(1)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培养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父亲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2)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利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亲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3)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应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他具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情。
(4)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其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们,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
(5)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家庭和睦,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者,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教育孩子用乐观面对人生,就是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四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元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愤怒激发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而抗争;恐惧使人躲避危险,寻求安全;悲伤能缓解心中的痛苦,让我们开始新的生活;快乐则常在人经历了以上种种情绪之后才出现。
快乐的含义并不是无忧无虑,永远愉快。只有让孩子学会恰当地体验、控制和表达他的各种情绪,他才能成为真正快乐的人。
父亲应鼓励孩子以开朗、友好的态度与人交往,教孩子主动向人问好、敢于直视别人、主动做自我介绍等等。这样,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才能有好朋友,从而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6.孩子拥有爱心,生命自然快乐爱心是美德的基础,也是美德最直接的表现。
爱心可以对孩子再培养和发展出其他诸如谦虚、内涵、同情心等诸多的美德。我们不难理解,一个人连爱心都没有,他还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地方?同样,爱心也是生活中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表现美德的方式。正因为爱心是美德的基础,而且爱心无处不在,所以表现爱心的机会也比比皆是,哪怕只是为希望工程捐了一块钱,或者是在公共汽车上给一位老太太让座都是有爱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