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捷径,它促使孩子会学巧学,活学活用,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方法是最有力的学习武器,它能帮助孩子战胜自主学习途中的各种困难,攻克主动求知过程中的各种难关。
如果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纵然有满腔的学习热情,有自觉主动学习的十足精神,也只会蛮学苦学,于提升学习成绩无益,于提高学习效率无补;相反,低下的学习效率会使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放弃自觉主动地学习。
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当然,强调方法的重要性,是建立在孩子刻苦学习基础上的,因此,父亲既要教导孩子刻苦,又要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才能大量汲取知识,从而成为一个博学多才,有益于社会的人!
1.授鱼不如授渔: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孩子之所以上学学习,是因为他们都是知识上的穷孩子,作为父亲,不能仅为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具体困难,而应当给孩子点石成金的指头--学习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只有掌握了渔,才会不断地有鱼享用。下面的一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天,孩子积奇找到父亲,爸爸,这道题怎么做?
父亲一看,是道工程题:有一条马路,甲队15天修完,乙队12天修完,现在甲队修了5天后由乙队修,问两队总共多少天修完?
父亲按题意一步步写出了算式,每写一步,就说一句,积奇听后嗯了一声。等父亲写完算式,积奇高高兴兴地往本子上一抄,作业就完成了。
可是,问题很快就发生了。积奇几天前问父亲的同类习题他又不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父亲才明白:对于一道题,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孩子并没有经过一个思维的过程,他接受的只是现成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印象不深,记不住,也不巩固。所以,应该设法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于是,父亲改变了辅导方式。比如算术题,积奇的父亲采用反问法,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光嗯一声不行,还要讲出道理来。问题则逐渐向结果靠近,直至最后孩子自己豁然开朗,明白了解法,并且能够自己列出算式。
这么做,看起来为一道题好像费了不少时间,实际上很经济。它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使孩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另外,启发孩子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现象也很重要。
积奇和妹妹还都在上小学。一天下午兄妹俩都围着父亲问这问那。突然他们指着墙上的一个圆圆光斑,问:爸爸,那是怎么回事?
你们说呢?父亲没有直接回答。
是太阳光反射过去的。兄妹俩抢着说。
怎么反射过去的?
听后两个孩子愣住了。
是这个小方桌?积奇抢了先。他大概看到太阳光从窗户射进来,照在了小方桌上。
不对,桌子是方的,而那个是圆的。妹妹反驳。
橱柜的镜子是长方形的,那也不会是了。积奇看看屋里,除了小方桌,只有橱柜上还有太阳光。
妹妹到处找圆东西。她发现了妈妈用的镜子是圆的,可它不在阳光里,就犹豫了:是这个镜子吗?积奇一听,伸手碰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起来。三个人都笑了。
那么镜子的阳光又从哪儿来的呢?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问父亲。父亲高兴地解释道:阳光照到橱柜的镜子上,又反射到圆镜子上,再反射到墙上,于是就成了光斑。父亲边说边用两块镜子做多次反射的试验。
接着,父亲又拿来一个脸盆,里面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孩子后退,一直退到刚刚看不见硬币的地方为止。这时又按住硬币向脸盆里倒水。水刚满,只妹俩说:看见了,又看见了。父亲告诉他俩,这是光线折射,并借此机会介绍了一些光学知识。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父亲又告诉他们:你们好好学习,等进了中学就能学到这些内容了。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时时要注意让孩子思索、动脑筋。只满足于有问必答或找到圆镜子
反射现象,而不做硬币试验,也就不知道折射。同样,只帮孩子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孩子便无法真正掌握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给了孩子学习方法,他就能会学巧学,活学活用,提高学习效率。
2.正确的方法:孩子学习成功的金桥
方法是桥,它引导孩子从求知的起点通往成功的彼岸;方法是船,它承载孩子自由遨游浩瀚的知识大海。
孩子的学习任务好比过河,高效的学习方法好比桥和船,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就永远过不了河;同样,不解决方法的问题孩子就很难将学习真正搞好。
2000年高考时,山东省蓬莱市某所中学,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位平时学习十分勤奋,被老师和同学誉为拼命三郎的苏志恒同学以3分之差名落孙山,而另一位平时表现不但不那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的刘亚飞同学,却以超出分数线80多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是为什么?拼命三郎为何榜上无名,而贪玩小子却跨进了名牌大学的校门?
难道是命运在捉弄人?不是,这两位同学的任课老师一致指出,苏志恒同学虽然刻苦用功,但不注重掌握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死学;而刘亚飞在学习各门功课时,很注意采用适合自身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平时的学习就显得很轻松,虽然没有苏志恒的拼命样子,但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苏志恒之前,所以一举考入清华便是很必然的了。
大量实例表明,许多学习尖子都非常重视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及时地管理自己的学习,不断地总结学习经验,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已于2000年考入北大光华学院的某省的一位高考文科状元深有体会地说:勤奋不等于死读书,而是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灵活的学习方法。这位同学很勤奋,但他更重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爱玩,他更会学,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他都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不受干扰,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所以他成功了。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院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学习热情、勤奋、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而且更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该项研究成果指出:学习水平与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影响学生学习的二十个因素中,学习方法居第三位!学习优秀生与后进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即后者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前者。此项研究成果还表明:超常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之所以优于其他学生,主要是由于他们更善于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结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和研究成果,身为父亲,应帮助孩子树立这样的深刻观念:让孩子掌握正确而实用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孩子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孩子应该掌握的学习武器,是孩子通往学习成功的金色桥梁。
3.凡事预则立:帮孩子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正像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孩子要想成功有效地学习,父亲必须帮孩子制订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任何一件事如果事前有准备,就往往能成功,而没有准备则常常会失败。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说:有些人每天早上预定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学习也是一样,有计划的人,不仅学习有条理、有顺序,而且有目标、有方向。这样当然效果会比没计划随意学要好得多。
(1)制订学习计划的益处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益处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步入一个有条理的良性循环之中。
能让孩子正确地知道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主次轻重。
能使孩子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学习内容所需的时间。
能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以便减少时间的浪费。
能培养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和锻炼他们的学习意志。
(2)怎样帮孩子制订学习计划①计划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在制订计划时,不仅要规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且要安排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身体和娱乐休息时间,不能只有吃、学、睡,那样不只是太单调乏味了,并且对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将有百害而无一利。
②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比重位置是不一样的,是有主次之分的。那些常规的学习内容,如各门功课的学习和其他课外活动,常见学习中的主科和副科,所占用的时间比例是不一样的,应充分看到这些差异,才能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计划。
③从实际出发,有个性特征,目标不能过多做什么都要讲求实效,要量力而行,在订计划时,要让孩子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突出重点,照顾到自己的实际能力,目标任务不要订得太高,否则还不如不订。对那些孩子感到学起来吃力的学科,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而对不大困难的,则相对少用些时间。
④要和老师的教学同步、协调计划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因此要处处与老师的教学配合协调、同步,这样的计划才能在学习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⑤要张弛有度,留有余地计划毕竟是一种设想,并不等于现实,在付诸实现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影响计划的实现,因此要留有适度、灵活机动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
⑥要留有适当的休息时间人的大脑活动是有一定限度的,用长了就会产生厌倦、疲劳,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在安排时间表时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那么学习时就会出现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和对学习内容的不满情绪。所以在安排时间时,应设计出相应的休息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脑力劳动的疲劳不同于体力劳动的疲惫,它主要是对工作厌倦和兴趣不足,而不是真的无法工作学习下去。所以,休息时间不必太长,变换一下活动方式,身体姿势,或到外面散散步,听听音乐,唱唱歌等都是很好的休息。
4.预习有良方:好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中国有句俗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在学习上,同样,好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预习就是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指导孩子做好预习是父亲在家教中要做的必要工作之一。
父亲应该认识到:预习是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获得课堂学习主动权的第一步。
预习不仅对孩子提高听课效率十分有益,而且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端正学习态度大有裨益。
预习可分为3种: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指提前一两天预习将要学习的教材,这几乎是应该天天必须做的准备工作。父亲应从孩子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培养他们预习的习惯。到了初中,预习就更重要了。刚预习时,有可能不习惯、不得要领,达不到预习的要求。这不要紧,只要父亲给予正确的指导,并要求孩子一直坚持,自然他就能逐渐体验到预习的甜头,从而使学习活动步入一个良性循环。
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坚持了课前预习,尤其是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些主要学科,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坚持预习,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进行过预习。
(2)阶段预习阶段预习,是指预习下一阶段将要学习的较为完整的章节和单元内容。这需要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较为完整的时间来进行,一般可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做阶段预习。父亲应指导进入初中的孩子逐步做到这一点。
(3)学期预习学期预习,主要指利用假期对整本教材进行预习。进行学期预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从课前预习、阶段预习自然发展而成的。只要教导孩子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人人都可以做到。
预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让孩子主动地听课通过预习,孩子了解了老师将要讲的内容,上课时就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听课,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防止了思想开小差。这一点,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尤为重要。
②能让孩子有选择地听课由于孩子知道了教材的内容,明确了重点和难点,就可以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听讲和记笔记,较好地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
③能让孩子带着问题听课通过预习,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当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能集中精力加以解决。
④能让孩子轻松地听课心理学表明,人如果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大脑就会感到十分疲劳,影响继续学习的效果。由于预习能增强孩子听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选择性,节省了他们研究已经学会的内容的时间,从而使听课轻松得多。
⑤能使孩子提高自学能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自学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而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孩子若能坚持预习,就能养成自学的好习惯,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不仅对在校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至为重要。
5.教孩子高效听课: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听课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既要观察、记忆、理解、做笔记,又要排除干扰、控制自己、克服困难、保持热情。
那么,父亲应如何让孩子学会有效地利用课堂45分钟呢?
(1)要求孩子验证预习中自己确定的重点老师讲课,都有重点,必须抓准。如果自己预习中确定的重点与老师讲的一致,说明预习时抓住了纲;如不一致,要找出自己理解不深刻和发生偏差的原因,听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注意弄懂老师为什么抓这个重点和理解老师揭示的规律。
此外,父亲可对孩子的听课作出如下提示:
一是全神贯注听好老师讲解、提问、指导、讲评的全过程,从中抓主要内容;二是注意老师的板书,重点知识都写在黑板的重要位置上,教师往往还用彩色粉笔标出来;三是听老师的讲解语调和看表情,讲到重点知识时老师往往说得音量强些,音调高些,表情更激动些;四是听老师在下课前做的小结,小结一般是对重点知识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