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12008000000024

第24章 、辅导小学生学习重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1)

有人认为,孩子在小学生阶段,只对玩耍感兴趣,而学习知识则总是被动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毫无根据的。当然,作为家长,如果这样认为,则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孩子的求知欲从两三岁就开始萌芽了。具体表现就是他们开始向大人提问,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求知欲是人们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也正是这种奇特的求知欲望,爱迪生才成了伟大的发明家,瓦特成了蒸汽机的缔造者。求知欲不仅说明了孩子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为我们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提供了依据。作为父亲,千万不要怀疑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的求知欲应当正确地给予引导、培养和激发。

父亲如果能从孩子小时就激发培养孩子旺盛的求知欲,那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1.激发孩子求知欲胜于知识的传授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它是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

求知欲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对孩子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毅力,激发起孩子强烈的上进心。

求知欲强烈的人,思维活跃,爱提问题。而涉世未深的孩子正处于见到什么都想问为什么的时期。孩子爱提问题,而好问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也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促使了其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提高了脑的功能,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普里斯特由于对甲虫在瓶里窒息而死感到好奇,经过30年的艰苦探索而发现氧气;瓦特对开水壶盖跳动的好奇,驱使他探索,发明了蒸汽机;富兰克林由于发现毛皮摩擦过后玻璃棒能吸引纸屑、头发,经过探索,而发现了电。

总之,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创造成功的开端和必要的条件,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就是鱼,而求知欲就是渔,求知欲的培养要远远胜过知识的传授。

当今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在人才素质上开始侧重培养这样的人: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准确的选择力,有勤奋的自学力,有理论的创造力,有独特的组织力和实践中的决策力,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从小培养了孩子的旺盛求知欲,就可以使孩子具备努力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让他们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探求知识的宝库。如果他们有分析的天赋,就建议他们以逻辑顺序来学习各类知识;如果他们具有艺术天赋,哈佛大学教授丹尔·罗宾逊说:就让他们用插图来记忆资料。

2.唤起孩子的求知欲,让他学习更主动求知欲是人类最珍贵的潜能之一,如果父亲不懂得启发、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将是令人极其遗憾的失误。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就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因此,作为父亲,要懂得观察和发现孩子究竟对什么好奇,从而就可有针对性地唤起其更强烈的求知欲。下面是父亲平时应该注意和观察的几个方面:

(1)你的孩子是否善于背诵诗词文章,当你在他非常熟悉的故事中更换一个人名,变化一下情节时,他是否会立即发觉并予以改正,或者孩子自己就喜欢讲故事,特别是在别的小朋友面前讲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表明你的孩子富有语言才能。

(2)孩子是否注意家长的情绪、行为,感觉到家长的兴奋或伤心;是否很喜欢扮演各种角色,模仿人物、动物,并且擅长自己编故事、做小导演、演主角;孩子初次接触陌生人时,是不是常对你说,这人像以前见过面的某某。如答案肯定,表明孩子对人、对事物的观察、认识能力很强。

(3)孩子是否常常连续追问为什么?天上有什么?为何有雪花又有雨?人吃饭,小白兔怎么吃草?若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的孩子数理逻辑才能突出。

(4)孩子是否能轻而易举学会骑车、玩游戏机,是否行动举止潇洒美丽,是否善于模仿他人的表情、动作。若是肯定,可以视为这孩子的运动知觉能力强。

(5)孩子是否喜欢音乐,家长教唱的歌曲或从电视、收音机中听来的歌,是否过耳不忘,且乐于歌唱,是不是喜欢各种各样的乐器,并热衷于自己弹奏。是的话,这孩子具备良好的音乐才能。

大多数孩子不会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好奇心和特殊才能,有的孩子特别怕背诵、记忆,理解能力却不同凡响;有的不爱学习、顽皮,运动反应机能却很突出;有的害怕数学、计算,但画画却别出心裁。因此有的父亲因孩子没有在自己希望的方面表现突出,又没能发现孩子的特长,就简单地否定孩子,放弃对他的着重栽培,让他的创造才能就此自生自灭,甚至予以打击、嘲笑,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作为父亲,发现、保护、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要使孩子的创造潜能有更好的发展,积极而有效的办法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如今不少家庭中使用的鸣笛的水壶,其实是一位小学三年级女学生发明的。一天,这位学生的母亲把水壶放置于煤气炉上,便去忙其他事情,但她又必须不时地去厨房查看水是否煮沸了。这个女学生看着这情形,就想开了,假如水开时会发出声音告诉人就好了。想了半天,她突然想到:笛子上有小孔,一吹气就会响,那么水壶是不是在蒸汽喷出的地方挖个小洞就可以了呢?这就是勤于思索的结果,由笛子的小孔引发联想,有声水壶诞生了。

因此,当子女默默地参与某种事情时,做父亲的需要耐心地观察,绝不能轻易打断甚至嘲笑孩子的异想天开。

孩子的求知潜能无处不在,只要父亲悉心观察、认真对待,掌握正确的方法,你的孩子一定会大有作为。

3.激发孩子好奇心,需要正确启发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孩子们求知的一种反映,也是儿童智慧的火花。孩子有探索现实生活中各种未知事物的强烈愿望,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新鲜、好奇。

正是出于各种好奇的心理和举动,有时难免要闯祸,如把闹钟拆开,以弄清闹钟为什么会打铃。有时他们对大人所说的持怀疑态度,也要亲自试一试,企图自己找出答案。平时孩子们往往爱问为什么,有的家长由于不了解他们这种好奇、好问的特点,把这些正常现象看成是捣乱、淘气,因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采取冷淡、漫不经心、瞒哄或支吾搪塞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做法,会有损于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儿童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满足--好奇中得到发展的。

作为父亲,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孩子提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答复,如果暂时答复不了,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如果对孩子求知的欲望采取应付的态度,不仅会抑制孩子好奇心的发展,也会影响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以后的教育不利。

与此同时,父亲更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纷纭复杂的社会,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读书、观察、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

当孩子对某件物品感兴趣时,把实物给他,让他拆开来研究,可使他对理科发生兴趣。孩子对学习有了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成功的希望也就大了。

只有当孩子的心中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而自发地学习时,父亲寄予他的良好愿望才不会是梦。

在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时,教孩子学会观察特别重要。在一些家庭里,父亲并没有把观察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作是培养兴趣、发展智力的途径,这实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疏忽。

孩子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也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孩子,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父亲如果善于帮助孩子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们就能使孩子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和灵活。

父亲在教给孩子观察时需要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然后再引导他们自己提出疑问来。

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培养,也需要引导,当他们真正将好奇变为一种求知的渴望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韧性与探索精神将是无可比拟的。

4.从不同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爱什么,可能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兴趣,就是一种爱,是一种比较痴心的,喜好某些事物的情绪。一般而言,任何人包括孩子都有可能产生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情绪,只不过具体表现出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兴趣,也就体现了他在哪方面的求知欲望。

不同的兴趣迷恋内容不同,体现出不同的潜能和未来成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种兴趣迷恋,如加以正确的引导,会造就出非同寻常的人才,有时即使未加引导而任其发展也可能会创造出奇迹,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善于从兴趣迷恋中观察推测出孩子的潜能,从而实现对孩子未来成才取向的基本判断,为更好地培养孩子成才提供有利的条件。

(1)喜欢编故事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喜欢编故事。有的孩子在同小朋友一起玩时,会把自己编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还讲给大人听。有的孩子可将故事编得结构完整、逻辑性较强,甚至还会用比较恰当的形容和比喻!

有一位知名作家,在7岁时就能根据三句话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至今他的父亲还津津乐道于这件事。那三句话是:狐狸在夜里做坏事,希望夜越长越好。它认为太阳是公鸡叫醒的,就把公鸡咬死了。但是,太阳照样从东方升起。

喜欢编故事,不仅说明孩子对故事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孩子可能具有编写故事方面的潜在能力和对事物演化、发展的丰富想像才能,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经过艰辛的努力,大有可能成为小说家、散文及诗作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但愿每一位父母都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运用兴趣迷恋发现法有目的地培养孩子,切莫把这种天才的潜能埋没于襁褓之中。

(2)喜欢涂涂画画想像力丰富的孩子画画,有时喜欢别出心裁,画些他内心所想像的奇形怪状的东西来。比如,有的孩子画了一棵多宝植物:树叶可当菜吃,树枝像甘蔗那样甜,树果像苹果一样大,树根上结着大白薯。呵!这样的植物,可真是处处是宝呀!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数学才能,就是在他幼儿时期通过绘画而被他父亲发现的。

有一次,麦克斯韦的父亲让他画一只插满金菊花的花瓶写生画。当麦克斯韦认真地画完以后,父亲发现整张纸上画的都是几何图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是大大小小的一簇簇圆圈,而那些歪歪斜斜的三角形表示的是叶子。这张充满了想像力的画,使父亲觉得麦克斯韦可能有发展数学才能的天赋。

这种推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幅画里蕴涵着孩子生动的空间想像力,反映出麦克斯韦那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十分可贵的几何图形的抽象能力的时期。

喜欢画画,既可刺激大脑丰富的想像力,也可以间接地折射出孩子可能具有超凡的智力。

因为图图画画看似简单无奇,实际上蕴藏着很多方面的智慧火花,如洞察力、模仿力、想像力、数学领域的图形、物理领域的动静态、摄影等技术……画画与音乐一样,最能发展人的智慧和思维。纵观古今中外,在图图画画中走出了多少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画家、诗人、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晓其中的价值和效用。

(3)喜欢研究制作有的孩子研究制作欲望相当强,把一些相当复杂的东西拆开研究,而后再组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看一看,做一做,试一试。还有一些孩子在外面看到什么东西,回家后便根据自己的感受开始设计制作。这些喜欢小制作的孩子不同于一般孩子之处在于:他们不满足于模仿别人的东西,而想干别人没有想过或没有干过的事情。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住在格兰汉镇一个叫克拉克的药店里。当时,镇上新安了一架风车,人们好奇地围着观看,小牛顿也挤进去张望。为了弄清风车的结构,小牛顿一大早就爬起来,仔细地观察工人是怎样安装的?是怎样开动的?事后,他自己也动手做了一架,装在药店的房顶上。这架小风车不仅会转,而且把小麦放进漏斗,还能磨出白白的面粉来。

喜欢研究制作的孩子也是很有培养前途的。或许你的孩子没有做出什么有用的小制作,但是如果他总喜欢鼓捣点新鲜玩意儿的话,你就应该从正面鼓励他和引导他。因为这种精神正是每位科学家、创造发明家、机械制造师、建筑工程师、服装设计师、探险家等人物常常具有的优秀品质。

(4)喜欢昆虫和动物法国的法布尔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昆虫学家,他的成功正是源于他小时候对昆虫和动物的喜爱。

法布尔出生在一个偏僻但山清水秀、乐趣无穷的小山村里。法布尔小时候,祖母养了不少鸡鸭,法布尔常常发现祖母抓些虫子给鸡吃。每当祖母手里拿着装昆虫的瓶子喂鸡时,法布尔就趴在栅栏外边出神地看着小鸡抢虫子吃的情景。

法布尔为了让奶奶高兴,每天也跟着抓虫子喂小鸡。嗨!抓着,抓着,法布尔对各种各样的小昆虫感兴趣了。他通过观察、接触,掌握了很多昆虫的习性。

法布尔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对生物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昆虫学更是偏爱。他常常把美丽的蝴蝶分成类,做成标本,夹在夹子里。他还在毕业的讲演会上讲演了如何简便区分害虫和益虫的方法,显露了他对昆虫学研究的独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