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语言艺术
12029100000007

第7章 教师语言的艺术(2)

再看一位老师上《岳阳楼记》:

师:人说“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同学们说说看,《岳阳楼记》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对!这是古人的思想境界,更是范仲淹高尚灵魂的体现,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

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里老师的半截话,实际上是问学生,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怎么样。学生的后半句是根据课文进行一番思考以后才续上的。

运用断续句还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老师的话说到一半停下来,让学生参与表达,这样能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牢牢把握老师的思路,强化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同时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案例

我们来看一位老师上《石钟山记》的话:

师:科学和探险是一对孪生兄弟。探险首先需要勇气,只有不怕艰苦,身入险境去调查,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东西。苏东坡这样做了,他获得了对石钟山命名的较科学的认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

生:是告诫世人,追求真理要去掉一个“怕”字,要勇敢地去探险,去求实,千万不要像李渤那样浅尝辄止。

分析

老师以一个断续句提示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在作了一番思考的基础上说出结论。这样既强化了理解,又活跃了气氛。

在小学的中低年级的教学中,断续句的使用频率更高。

(2)插说句

口语表达往往受意识流动的支配,有时话说到一半,忽然觉得需要补充、注释、说明、引例、强调或提示等,就常用插说句来表达,教师口语中,插说句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

1一位老师上《一只木屐》的教学实录

学生把第一段段意概括为:“我看见在离船不远的水面上,漂着一只木屐。”老师说:“如果还要更加完整一些呢,就应该把从什么地方看,——我伏在船栏上,看见离船不远的水面上,漂着一只木屐。一一也写出来。对吗?”

“……把从什么地方看也写出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该老师在讲到“从什么地方看”时,觉得这里应该补充说明一下,于是就插进去一个句子,进行补充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

2某位老师上《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实录

家里明明很穷,买的衣服都是什么底货,——“底货”就是陈货,就是留在那个“底下”的那些货,可以便宜点。——但是还要摆阔气,好像呢,家庭很富裕,要面子。对吧?

该老师在讲到“底货”时,觉得这个词不易理解,应该解释一下,于是中途插进“底货就是……”一句进行补释,再接着讲完原来的句子。

3某老师上《看云识天气》的教学实录

这个云的出现,“往往”一一也是用了一个“往往”,注意这个副词的运用!“往往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这里“往往”之后的插说句,旨在强调和提醒,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4某老师上《荔枝蜜》的教学实录

师:嗯,好,这(蜂蜜)是个稀罕物。那么这样好的东西,大家一起说一一是谁酿的呢?

生(集体):蜜蜂。

这里的插说句“大家一起说”,其作用是提示。

5一位老师上《动物的远游》的教学实录

师:人呢?一个人,游完一百公尺,如果是在一分钟以内的——我们班级有没有这样高速度的?有的话,可以参加国际比赛。

这里插说句的运用,由一般的泛说,引到班级的同学,旨在引起同学的注意,增加他们的听课兴趣。

(3)倒装句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的语序,一般情况下,是较为固定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述语在前,宾语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等等。但有时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也可改变寻常语序,作变异的运用。

倒装的形式,一般有: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偏正倒置等几种。

主谓倒置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作用:强调突出句子的核心信息

例子

如《荷花淀》一课中的句子: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她笑得很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分析

这里谓语“怎么了”出现在主语“你”之前。水生晚归的行动和异常的表情引起了水生嫂的不安,谓语前置,表现她急于想了解水生的迫切心情。

教师口语表达中,这种主谓倒置的用法非常多见。如说“回去吧,你们!”“快来呀,同学们!”“唱起来吧,大家。”“很容易,这道题。”等等。

宾语前置把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作用:强调宾语

例子

如某老师上《一只木屐》时,告诉学生木屐就是木头的鞋子,并引用“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诗句说明木屐是有齿的。接着说:

师:这样一只木屐,她看到了。但她感兴趣的是不是就是木屐?

生:不是的。

师:写木屐是为了写谁呢?

生:人。

分析

这篇课文写冰心离开日本时在船上看到水中漂浮着的一只木屐所引起的联想。这里把“看到”的宾语“这样一只木屐”提到了句首。因为前面是向学生解释木屐为何物,顺势先说出“这样一只木屐”,再补说“她看到了”,这样表达是自然的。

定语后置把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

作用:突出定语,同时可使句子的主要部分更简洁紧凑

例子

例如《春》一课中的句子: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这一句也可说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走着。”

这是常式表达,语句显得平淡。

分析

把“花枝招展的”这一定语后置,作变异的表达,起了强化作用。更加突出了春姑娘的活泼形象,而且读来语去舒缓,变化有致。

偏正倒置把偏句置于正句之后

作用:强调

例子

例如某老师上《草船借箭》时说:

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借箭,因为这个时候,大雾弥漫,曹军看不清江面上的情况就要放箭,这样就可以借到箭了。他为什么能知道这个时候有雾呢?这不是他能掐会算,而是因为他懂得天文知识。

分析

这段话中该老师用了两个因果倒装句,强化突出了原因。

25.怎样在语言中使用比喻?

各种修辞手法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重要推进剂,其中又以比喻最为常用。在日常交际中,比喻可以使很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枯燥乏味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我们不妨认真读读下面这两则故事,看看能够品味出什么妙处。

中国的法学家王宠惠在伦敦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外交界的宴会。席间有位英国贵妇人问王宠惠:“听说贵国的男女都是凭媒妁之言。双方没经过恋爱就结成夫妻,那多不对劲啊!而我们,都是经过长期的恋爱,彼此有深刻的了解后才结婚,这样多么美满!”王宠惠笑着回答:“这好比两壶水,我们的一壶是冷水,放在炉子上逐渐热起来,到后来沸腾了,所以中国夫妻间的感情,起初很冷淡,而后慢慢就好起来,因此很少有离婚事件。而你们就像一壶沸腾的水,结婚后就逐渐冷却下来,听说英国的离婚案件比较多,莫非就是这个原因吗?”

还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的。

当时有人问中国着名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

陆文夫不失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与会者发出会心的笑声,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运用这种似乎与本体事物风马牛不相及的类比物形成的奇妙比喻能使听众有新奇的感觉,也常常使我们的说话增色不少。

不但生活中如此,在教学中使用比喻,也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多用、善用比喻,以使自己的语言锦上添花,并由此而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实例。

案例

在一堂作文课上,一位教师为鼓励学生认真修改作文,说了这样一段话:

同学们,大家常常写文章,可知道什么叫文章吗?《辞海》上说:“绘图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文谓文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也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声)古今中外,各色人等,尤其是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吧,她们每天早晨起来梳妆,对着镜子用粉底反复揣摩(涂抹),再用胭脂、唇彩精心润色(大笑),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笑声、掌声)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使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字上下一番功夫行吗?(笑声)着名文学家何其芳同志说:“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看来,这是一条至理名言啊!

要求学生认真修改文章,本来是一个很严肃、很宽泛的话题,但这位老师有意以人的脸设譬,把写作修改和女性的梳妆打扮巧妙地联系起来,既生动形象又诙谐幽默,收到了激趣扬情的课堂效果,体现了教师的独到匠心。

只有使用恰当的比喻,才会使得我们的语言进入美学境界,并散发出艺术的魅力,也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劝喻就因此而给人一种审美享受。

这是一位很知道爱护自己学生的班主任。有一次,他发现自己最得意的班干部——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滋长了骄傲情绪而与班上同学闹起了对立。这位教师分析了他好强争胜的性格特征以后,决定不直接触及他的缺点,而是寻找合适的机会从侧面敲打敲打他。一天晚自习时,他到教室巡视,看见这个学生在做数学题,正忙着在本子上划着圆圈。突然“两个圆圈的比喻”闪现在他的脑海,机会到了,这位教师便和学生聊了起来:

“我给你出个小题,做做如何?”

“好啊!”

“甲乙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圈,哪个接触的圆外面积大?”

“当然是大圆圈了。”

“为什么?”

“圆圈大,圆周就大,接触的圆外面积自然大喽。”

教师继续用探究的口吻往下说:“如果圆圈的面积代表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圆圈以外的广大面积代表人们还不知道的无穷领域,那么,怎样才能扩大那未知的领域呢?”

“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扩大自身的圆圈面积呗。”

至此,教师的谈话已经开始切入正题了。

“这个比喻,你知道是谁提出来的吗?这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所设的比喻。它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若有所悟,说:“它说明,知识多的人才能知道有更广阔的未知世界;而知识少的人,以为没什么未知数了。”

“你说得对。造诣越高的人,越知道探索学问的路漫长得很,因而就越能坚持学习,越能保持谦逊的作风。相反,知识甚少或偶有一得的人,才自命不凡,得意忘形。”

似乎是一问一答的闲聊,然而就在这种轻松和谐的交谈中,教师通过取比设喻巧妙地将自己的规劝渗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认识到自己骄傲情绪的不当,并暗中立志要争做“大圆圈”。

26.怎么把话说到“心”坎上?

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话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说话要真诚,要“以心换心”,这样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一位班主任讲述了他的成功案例:

学生小凯从不爱惜书本,乱涂乱画,书面整个儿是“脏乱差”。再看看书角,千层卷万层毛,活像一个小“非洲茅屋”。

唉,怎么办呢?我惋惜地帮他抹平书角,他默默看着,似乎也很惋惜。他或许会改,可他能够保持多久呢?半学期,一个月,还是一个星期?

我看到自己的教学书平平整整,有了主意。

“我有个提议,咱们俩换书用,期末换回来,好不好?”

他将信将疑。

“不过,你要爱惜我的书。当然,我也会很爱惜你的书。你能不能保证,期末还我一本漂亮的书?”

他笑了,冲我点点头。

后来的日子里,我只偶尔说过他一两次,而他手里的那本书确实保存完好。我能想象得到当我们交换书本的时候,他骄傲的神色、灿烂的笑容。我准备把那本书赠送给他,还在上面签名,并和他相约,下学期发新书的时候我们还换!

这位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学生的“心”开始的,而且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也始终是用“心”为之,而不是说空话。他平等真诚地对待他的学生,与其交朋友,使这位学生改掉了一个坏习惯。所以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交流,才会事半功倍。

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滔滔不绝,而在于你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

不仅推销员讲话如此,教师日常说话也是同样道理。讲得最顺畅的演讲不一定就是好的演讲,这种演讲虽然流畅优美,但是如果缺少诚意,那就失去了吸引力,如同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很美丽但毫不鲜活动人,缺少魅力。因此,把自己的真诚注入日常交流之中,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讲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

27.教师应该怎样以理服人?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见“理”的重要性。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理”的作用,把话说到“理”上,以理服人。

下面我们来通过一个故事看看以理服人的优点和作用。

有一位班主任接手新班级后的第一堂班会课是这样上的:他走进教室,将手中一张八开的白纸扬了扬,转身用透明胶将它固定在黑板上,学生们好奇地看着,猜测着——这个新班主任要干什么?

他先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对学生们说:“现在你们已经知道我是谁了,但是我还不认识你们,请你们用你们手中的笔一一钢笔或者彩笔,甚至毛笔,在这张白纸上写下你们的名字,无论用什么字体,只要让我知道你的名字就行,下面请按组的顺序一个个来。”

班主任始终微笑着,不作任何提示。还未写到一半,出现问题了:白纸要往下掉,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几个学生飞快地用透明胶重新加以固定。但是八开的纸已经差不多写满了,后来的学生很难再找到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名字,只好叠在其他名字上面。

有学生提议,再用一张白纸,班主任既未肯定,也未否定。有位学生将自己的名字分三处塞进了缝里,引得学生们一阵哄笑。最后实在没办法添加了,剩下的几个同学只好用粉笔将名字写在黑板上。等都坐好后,班主任示意安静,然后说:“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你们,现在让我们来看这张白纸。”班主任说:“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但是,是不是有些凌乱?再有,你们每一个人都写下了名字,可为什么现在许多人的名字反倒看不清了呢?在白纸上写下名字很容易,但是大家在写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其他的一些问题?”

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班主任的用意。班主任继续说到:“这张白纸就像我们的班集体,这一个个名字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替别人想想。”班主任又指向白纸:“开始写的同学,想到为后面的同学留下空白了吗?显然,你们没有!大家知道,用通常的方式来写,这张白纸能写下几百个名字!但如果只用自己的方式,而不考虑整体,那这张白纸又能容纳几个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