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小雪、冬至、大寒,日子一天天过去。
就在我第52次去看它的时候,这只苹果不见了。
在我找到它的时候,它正躺在树下的一堆枯叶里。
“自从搬到郊外,我无数次来这儿漫步。
从果农摘下的第一批青涩的果子,到收获结束,果农运走的最后一批,我都购买和品尝过,然而,像我眼前的这只苹果,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外形是那样的饱满圆润,它的色泽是那样金黄厚重。
“这只苹果被我带回家后,在我的书房里又待了近两个星期。
直到有一天,儿子问我:‘妈妈,你在哪儿弄的那只苹果?怎么那么甜!’我这才知道,果园里最后成熟的那只苹果已被儿子吃了。
“不过,从那天起,我也不再为儿子的顽皮、无知和不懂事而苦恼;也是从那天起,对那些及早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的家长,我不再羡慕,因为我散步时偶然发现的那只苹果,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最后成熟的果子最甜,并且最不容易腐烂。”为了明天的辉煌,舍掉眼前的小利,是一种必须的人生策略,是一种高明的人生智慧。
5.付出的越多,回报就越丰厚无论是社会的大天平还是个人的小天平,整体来说都是平衡的,如果你一味付出,而且没有附加条件,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回报的。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挨家挨户地去推销商品。
一天,他十分劳累,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感到十分饥饿,可是找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这点钱根本不够吃饭,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他来到下一户人家,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当他看到这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的时候,却有点儿不知所措了。
他没有要饭,只向她乞求一口水喝。
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十分同情他,就送他一大杯牛奶喝。
小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
我妈妈教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小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小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
此刻,他感到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感觉上帝正朝着他点头微笑,一股男子汉的豪气顿时迸发出来。
本来,他是想退学的,此时,他改变了想法。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
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
此时,那个小男孩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医生了,他也参与了这次医治,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住址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海,他马上向病房奔去。
来到病房,他一眼就认出在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办公室,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竭尽所能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病人。
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
手术花去巨额医疗费,他毅然地在高额的医药费通知单上面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积蓄。
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医药费——一杯牛奶。”只有施德与人的人,人们才以德来回报他。
帮助别人的人,人们才帮助他。
施与越广,回报也就越大。
付出越多,回报就越丰厚。
在汉楚争雄时期,蒯通劝说韩信背叛汉朝,与楚协和,双利俱存,三分天下,鼎立而居,分封诸侯,做天下盟主。
韩信始终不听,不忍心背叛刘邦,韩信想到自己在楚项王手下,仅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项王也不听自己的话,不用自己的计谋,而刘邦授我上将军,统帅着大军,并极力改善我的衣食居行,对家庭的关照也是无微不至。
所以,韩信回答蒯通说:“汉王对我非常厚爱,给我车子,给我衣服,给我食物。
我听人们说,乘坐他人的车子,就要分担他的患难;穿他人送的衣服,就要关怀他的忧虑;吃他人送的食物,就要效忠他的事业,我怎么能为了小利而背叛大义呢?”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刘邦付出的只是衣食住行上的事,得到的却是整个江山!付出的越多,回报就越丰厚。
领悟“付出即是回报”的智慧,人生方能取得成功。
6.人生成败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获胜的人,往往是那些不计较成败得失、从中获取教训,并善于把握住时机的人。
有的人并无特殊才能,但是为什么处处能得心应手呢?这就在于掌握时机的技巧。
时机就好像电光石火一样,在关键的时候,你就要倾注全部注意力才行。
如果投入努力但却徒劳无功时,不要感到焦躁,要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时机的到来。
大家都读过“塞翁失马”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一时的得并非完全是好事,一时的失也并非完全是坏事。
武则天年方十四时便被唐太宗召入宫中,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
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劝告唐太宗,说唐皇朝将遭“女祸”之乱,有一个女人将取代李姓为唐朝皇帝。
种种迹象表明此女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
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的人逐一检点,做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过不多久,便身形槁枯,行将就木了。
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所以她时时留心另择新枝的机会。
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
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当唐太宗自知将要离开人间时,仍不忘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长久万代,想让颇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罗王。
临死之前,李治和武则天都在他床边,他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有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
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武媚娘是冰雪聪明之人,哪还听不出自己身临绝境的危险!怎么办?她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将来没有出头之日。
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以死来报答。
但圣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
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来报效圣上的恩宠。”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省得朕为你劳心了”。
唐太宗本来是想处死武媚娘,但毕竟自己很喜欢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忍。
现在武媚娘既然提出抛却一切杂念,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就不会再有什么危害了。
武媚娘拜谢而去。
李治也借机溜了出来,对武媚娘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我吗?”媚娘满脸无奈的忧伤,她回身仰望太子,叹了口气说:“主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已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镇定了一下情绪,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出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佩服武媚娘才智,当即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媚娘作为信物。
太子登基不久,武则天很快又被召入宫中。
武则天的聪明之处在于能识别事情的真相,在危难面前能迅速做出决定,并能果断地“退”出,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
待风头过去,又再次回府。
后来的事实证明,武则天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她当时不先进尼姑庵,保全一下自己的性命,也许就没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女皇了。
在现实生活中,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特别是在权力面前,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舍得放弃。
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压力,甚至毁灭自己。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可以用来安慰失意者,促使其再度奋起。
当机会到来时,有些人不知道是该进还是该退。
当你处于迷惘的时候,要果断选择,在短时间内做出取舍,否则,你就会失去良机。
7.不懂割舍的人什么也得不到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一些愿望,专心致志于一个目标。
在人生的早期,我们并不懂得这一点。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明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需要对许多事物权衡比较,做出适当的取舍。
时光是不可倒流的,我们不可能再回到童年时代、少年时代。
如果成年男子还试图像小男孩那样开心快乐,成年女子还希望像小女孩般无忧无虑,那么就可以说,他们还不成熟。
他们并不明白,许多愿望对人生早期来说是合适的,在以后就显得极不合时宜了,而是应该放弃。
要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告别过去的生活,这样才能打开新生活的大门,从而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
一个人不可能拥有他想要的所有的东西。
有时候需要适当地割舍,放弃一些利益,这样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不懂得割舍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人应该明白做哪些事适合自己当前的身份,而哪些是不适合的。
这样的话,他才能做到真正尊重自己。
长大成人以后,他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他会选择自己的爱情、职业、爱好,在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后,就该努力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既定的人生抱负。
要放弃过去的观念是令人痛苦的。
我们常常会固执地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中,崇拜神秘的英雄人物。
我们在幻想中将自己标榜为情场高手、伟大的英雄或是著名的科学家,我们希望自己今后成为这样的人。
我们在这样的白日梦里寻找安慰,从而让自己免受伤害。
但梦想和现实之间是存在着鸿沟的,企图越过这道鸿沟,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这不仅是徒劳无功的,也是很危险的。
此外,我们不该向我们的孩子、朋友和爱人索取太多。
我们应该宽宏大度,像卡尔?沙堡所说的那样:“松开你的手,随他们去吧!”对于不可实现的愿望,我们不可以言不由衷地随便说说,我们应该发自肺腑地大声说“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放弃意味着什么,进而从自身寻找新的力量,奋力向前。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放弃和压抑之间是存在着原则性区别的。
一个人如果压抑他所有的欲望和希望,认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他就有可能走上一条悲剧性的道路。
但敢于大胆放弃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那些欲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价值,在放弃之后,他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坚强有力。
他们敢直面人生,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
我们直面人生中的诱惑并能放弃它们,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永恒的和真正的幸福,这样的话,我们便不再感到内心的冲突和精神上的重负。
然而人们在心情不好时,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牢,从而无法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因为不懂得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