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古人很注意,不论任何好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退让之机,绝对不可以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他人怒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
自古以来,那些与人分享荣誉者甚至是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人,经常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事实证明,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
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而应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清高的人。
汉代的晁错自认为其才智超过文帝,更是远远在朝廷诸大臣之上,暗示自己是五伯时期的佐命大臣,想让文帝把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委托给自己。
这正是功高震主的表现。
唐宣宗初即位,看到功高权重的李德裕,心里忌惮,很不平衡,以至头发都被汗水浸透了,这与汉大将军霍光为汉宣帝护卫车乘,而宣帝胆惧心畏,像有芒刺在背有什么区别?功劳高了,人主震慑,这样的功臣当然会有自我矜傲的表现。
韩信可谓功高盖世,但因为其声名显赫位高震主,最终也不免落得可悲的下场。
避免功高震主就要知进退之势,以下几条必须牢记在心:1.做到遵纪守法从历史上看,循吏最易保全。
《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所说的循吏,就是遵循法规、忠实执行命令、能知时务识大体的臣子。
在现代社会里,你对团体的贡献再大,也不能凌驾于纪律之上,更不能显示你和你的领导是“同等”地位的。
不因功高而藐视纪律,循规蹈矩也会得到同事和下属的爱戴和支持。
2.不以公谋私即不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自己所执掌的权力中去加以实现。
《论语》中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即舜和禹真是很崇高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一点也不为自己。
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政事之中是很不廉洁的举动,那样虽然可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为人们所厌恶,他的功劳再多,苦劳再大也终会抵消。
领导最忌讳自己的下属利用公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自私自利的人也不得人心。
3.宜急流勇退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如果身居高位时,如同行走在危险的高崖之上,即使自己注意了,能得到善终的人也太少了。
所以,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怀疑猜忌的人越多,不可不防,不可不早做撤退的打算。
4.不居功自傲古人说:“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即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惊心动魄得就像以腐朽的缰绳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所以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要时时谦让,功成身退,才可得善始善终。
5.主动交出权力在古代,功高的臣子如果能够主动交出兵权,那么对君主的威胁就减少了,所以“不重兵”,就是自我裁军,以求自保的意思。
6.多向上司请示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作为你的上司,他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在做事之前,你一定要主动向你的上司请教,探听他的意见,这样在办事时就有所凭借。
这一套不仅适用于封建官场,也适用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领导的交涉冲突中,只有懂得进退的做人策略,才会求得发展。
“以退为进”,是强者的生存之道。
退并不是一味地忍让,更不是无条件地退却;进不是不假思索地冒进,更不是盲目地硬上。
退应有底线,有节制;进要有章法,要适度。
进退皆要因人、因事而异,既要灵活掌握以退为进的弹性变化主动后退,又要及时抓住以退为进的最佳时机果断行事。
进退有道,才能使人生运筹帷幄,潇洒自如。
1.退却有时只是进攻的预备号从处理事务的步骤来看,退却是进攻的第一步。
现实中常会见到这样的事,双方争斗,各不相让。
最后小事变为大事,大事转为祸事,这样往往导致问题不能解决,反而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其实,如果采取较为温和的处理方法,先退一步,使自己处于比较有利有理的地位。
待时机成熟,便可以退为进,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何为退呢?即当形势对我方不利时,如果全力争取,也可能不奏效时,就应采取退却的方法。
军事家指出学会退却的统帅是最优秀的统帅,战而不利,不如早退,退是为了最终获得胜利。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突厥兵时常来犯,突厥兵能征惯战,李渊与之交战,败多胜少,于是视突厥为不共戴天之敌。
部属都以为李渊这次会与突厥决一死战,可李渊却是另有打算,他早就欲起兵反隋,可太原虽是军事重镇,却不足为号令天下之地,而又不能离了这个根据地。
如果离太原西进,则不免将一个孤城留给突厥。
经过这番思考,李渊竟派刘文静为使臣,向突厥称臣,书中写道:“欲大举义兵,远迎圣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
大汗肯发共相应,助我南行,幸而侵暴百姓。
若但俗和亲,坐受金帛,亦唯大汗是命。”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不仅接受了李渊的妥协,还为李渊送去了不少马匹及士兵,增强了李渊的战斗力。
而李渊只留下了第三子李元吉固守太原,由于没有受到突厥的侵袭,李渊得以不断从太原得到给养,终于战胜了隋炀帝杨广,建立了大唐王朝。
而唐朝兴盛之后,突厥不得不向唐朝乞和称臣。
唐高祖李渊以退为进,以自己的雄心大志赢得了时间。
如果不能忍那一时,李渊外不能敌突厥之犯,内不能脱失守行宫之责,其境险矣。
靠忍一时而成了大谋,很值得我们学习。
从对人生的态度来看,退却有时也是一种进攻的策略。
现代社会中,以退为进表现自我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石桥正二郎是日本著名的大企业家,在他所写的《随想集》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位于京桥的石桥总公司的废墟中,有十多家违章建筑。
因此律师顾问提出,若不及早下令禁止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在当时的情景下,如果硬性要求那些违章户立即搬走,必招致他们坚决的拒绝。
石桥公司没有出此下策,石桥夫人还来到现场和那些违章户谈话。
她对他们说:“你们的遭遇实在值得同情,那么,你们就暂住在这里,先多赚点儿钱,等公司要改建大厦时,再搬到别的地方去吧。”她这样专程地去拜访那些违章户,并且赠送慰劳品,如此体贴别人的难处,使那些居住在石桥总公司内的人,心里十分感动。
因此,当石桥大厦真的开工时,这些人不仅不抱怨,而且还心怀感激地迁到别的地方去住了。
有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眼前的利益就是最大和最好的,而等到我们把事情做完后,才发现原来还要耗费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
而如果用同等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别的事情,虽然一下子没有那么大的利益,但是做的事情却多得多,总利益也比做一件事情来得要多得多。
我们在追求成功之路上,要有战略的眼光,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
实际上,人们做事时常常需要“以退为进”的智慧。
但有时候,暂时的胜利往往容易蒙蔽人的眼睛,使之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从而失去了弥补挽救的最佳时机。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退为进”呢?抓住“退”和“进”、“失”和“得”之间的辩证关系是重点。
因为“退”并不是一味地忍让、败退;“进”更不能不假思索,急躁冒进。
必须切记:退应有底线,进要有节制。
至于“底线”和“节制”则因事而异,需要我们灵活地判断和处理。
总之,抓住以退为进的最佳机会,果断出手,绝不能拖泥带水。
这是策略的关键。
当然,以退为进策略绝非如此简单,各种利益间都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买东西。
有些耐用品或者是准备在较长时间内都不更换的大件商品,就应当有一些超前意识,选购比较高端的产品,虽然有些功能特性现在一时还用不上,却能保证经得起更新换代的时间考验。
对于损耗品或者是不打算长期使用的物品,就应结合自己的购买力,着重于实用性考虑而不盲目追求高档。
因此,懂得因时而异,随势而动,才是真正抓住了以退为进的智慧精髓。
2.退让一步可化祸患于无形世上有许多灾祸、矛盾的起因可能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因彼此针锋相对,谁也不肯吃亏,才会将问题升级,演变得不可收拾。
这其中因口角之争而引发无穷祸患的例子不在少数。
如果此时可以退让一步,其实是可以将祸患化于无形的。
释迦牟尼佛祖在世的时候,也曾经遭人嫉妒、谩骂。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人,一直堵住他骂个不停。
可是不管那个人骂得有多难听,释迦牟尼仍然心平气和地保持沉默,等到对方骂累了,歇下来了,释迦牟尼才问他:“我的朋友,如果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对方却不接受的话,那么那个东西是属于谁的呢?”“当然是属于那个送东西的人啦。”那个人很不客气地回答。
释迦牟尼说:“刚才你一直在骂我,可是我若是不接受这些赠礼的话,那么刚才那些骂人话是属于谁的呢?”那个人顿时为之语塞,沉默了下来,从而也了解到自己以往的过错,并发誓以后再也不诽谤他人了。
释迦牟尼把自己的这个经验告诉给弟子,要他们戒之慎之:“一般人遭人辱骂后,总想回嘴报复,其实是不必要的。
因为那个人总会自食其果,要想污辱别人,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会回报到自己身上,污辱到自己。
因为当人开口辱骂别人的时候,就是在污辱着自己的修养和道德。”所以说,忍辱不是懦弱,而是智慧,愚笨的人是做不到忍辱的。
宋朝学者程颐说:“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由此可见忍关系到人的品德操行。
我们要和各种性格、地位的人打交道,所以要能包容各种人,各种看法,各种行为。
北宋的吕蒙正刚任参知政事,一天正在准备上朝时,有一位官吏躲在门帘后头说:“就是这个不学无术的小子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
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大臣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
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
下朝以后,那些大臣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
但是吕蒙正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我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了,始终要记着他说过我的坏话。
倒不如不知道他是谁为好。
这样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很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形,可能是别人不怀好意的侮辱,也可能是出于误解,甚至是平白无故的批评。
如果我们不肯忍耐,非要计较个一清二白,那或许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很多人都知道,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晋朝的朱冲家里比较穷,以耕田种地为生,但是他品行端正,为人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