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术
12040700000016

第16章 与心理焦虑交织在一起的心理修复(1)

--弗洛伊德的情绪分析术

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人的情绪经常会经历如同过山车般的变化,而情绪的万千变化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密不可分。比如,当一个人遭遇挫折后,内心就会产生失落的感觉,甚至会对未来失去信心;人在遭遇失恋的打击后,情绪会变得异常失落,心理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

弗洛伊德通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出了个体产生心理焦虑后的情绪变化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心理修复的方法。相信,这必将会对人们进行自我心理修复提供借鉴意义。

1.人在遭遇挫折后情绪变化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很多时候,人们在实现某种理想的过程中,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干扰。当出现挫折或干扰之后,人们就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绪态度,有人能够泰然处之,情绪丝毫不受影响,可另外一些人却痛苦不安,情绪波动非常大。可以说,后者就属于一种典型的挫折心理特征。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遭遇挫折并非是件坏事。个体遭受的挫折体验可以转换成为警告信号,让个体建立起自身的防御机制,并产生暗示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磨炼意志力,提高适应能力。

在弗洛伊德眼中,挫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也被称为外在因素,其中包括两种,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从字面的理解上来看,自然因素指的是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变,包括人的生老病死等。而社会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遭受到社会道德、社会风俗、社会文化、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挫伤。可以说,社会因素在很多时候给个体带来的挫伤远比自然因素对个体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

挫折的主观原因也被称为内在原因,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弗洛伊德认为,生理因素指的是个体因为身体自身的原因,如容貌、身高、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带来的限制,使自身就业、恋爱等方面受到挫折。而心理因素就略显复杂一些,其挫折主要有:第一,对自身的评估不恰当。如果个体自身的能力有限,却好高骛远,这样不仅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还会给心理带来一定的打击。与之相对应的是,如果个体对自身评估过低,就会畏惧不前,错过成功的机会,同样会留下遗憾。第二,抱负水平不切合实际。抱负水平是个体为了实现梦想而规定的标准。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理是否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与其对梦想实现的标准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比如,两个人同时开创了自己的企业,一个人享受着创业带来的喜悦,可另外一个人却因为企业没有得到大踏步发展而焦虑。可以看出,抱负水平如果过高的话,挫败心理就会随即产生。

弗洛伊德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个体在遭遇到挫折体验后,情绪方面就会发生变化,通常会伴随有以下这些特征。

第一,攻击性。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是个体遭遇挫折后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对抗情绪特征,是情绪变化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攻击分为转向攻击和直接攻击。转向攻击是个体将挫折产生的不满或者焦虑的情绪转移到与挫折不相关的其他事物上。当个体意识到引起挫折的对象不能够实施攻击时,就会将愤怒的情绪转移到其他人或事情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迁怒。例如,一个在工作中受到领导批评的人,由于不能对领导进行攻击,只能把气撒到家人身上。

直接攻击是个体感受到挫折体验后,将愤怒的情绪直接指向引发挫折的人或事。而这个过程会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工作中和自己同级别的同事说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话时,为了让内心愤怒的情绪有所缓和,就会向这位同事实施攻击,可以是语言方面的,也可以是表情方面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自身的情绪有所缓和。

第二,产生焦虑。

个体自身或者自己关心的人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变化就是焦虑。这种情绪变化包括紧张、忧虑、抑郁等,非常容易让人们陷入到极度痛苦之中。需要指明的是,焦虑对于个体来说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双重作用。如果个体过度焦虑,就会给生活带来影响,甚至导致神经失调。而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个体内在的潜能,提高个体的认知和应变能力。

第三,产生固执的行为。

当个体遭遇到挫折后,虽然情况早已发生变化,且行为已经没有任何结果,但个体仍然刻板地盲目重复某种行为动作。从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固执的行为和个体的日常习惯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点,当个体遭受挫折后,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凸显了出来。如果因为习惯的行为而出现挫折,个体就会改变习惯方式。但固执的行为却不会因此而改变,并且可能会因此变得强烈起来。这是由于,个体在外部环境中,总是遭受同样的挫折,又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们就会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形成刻板化的盲目行为。

第四,冷漠油然而生。

个体遭受到挫折后,就会表现出对事情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方式。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产生冷漠行为和其此前的经历有关。也就是说,如果个体遭遇挫折后能用攻击的方式释放内心的压力,那么他此后就会采取同样的方式;但如果个体不能释放内心的压力,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他就会丧失信心,用冷漠的态度作为行为方式。弗洛伊德发现,当个体长期遭受挫折及其心理或生理上产生痛苦之时,就会产生冷漠之情。

此外,弗洛伊德在研究中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个体遭受挫折后,会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一种摆脱痛苦发生、减轻内心不悦的防御机制,他们通过用自身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解释挫折,以避免引起自身的不安。可以说,这是一种让自身情绪保持平衡的心理机制之一。常见的心理机制有:

(1)合理化作用

如何理解合理化作用呢?对此,弗洛伊德给出的解释是:当个体没有达成愿望或者自身的行为方式与社会价值标准不相吻合时,为了保留自身的尊严以及避免内心的痛苦,个体就会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合理化的解释”,但很多时候,个体做出的解释并非是自己的真实行为动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酸葡萄心理”是指个体追求某一目标失败后,就通过放大目标缺点的方式让内心得以平衡;而“甜柠檬心理”是指个体故意夸大追求目标的好处,降低其缺陷部分,让心理的失望和痛苦感降低,从而起到对心理防卫的作用。

(2)替代机制

个体做出的行为不被社会认可,没有实现目标时,就会采用替代的方式减轻内心受到的痛苦。很多时候,替代机制会以升华和补偿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个体遭遇挫折后,将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以及不良的情绪转移到被社会认可的活动中,使其升华到对社会有价值的高度。对此,弗洛伊德将这种方式看成是建设性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此外,当个体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达成目标时,就会加倍努力去发展其他方面的长处或优势,用取得的成功去弥补因为失败而遭受到的痛苦或焦虑,这就是补偿作用的体现。

(3)假设作用

很多时候,当个体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获得成功时,为了化解因为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他们会假设自己是个成功者,并模仿成功者的行为,借以感受成功的喜悦,以便增强自信心,减少挫败感。但弗洛伊德提醒人们的是,把别人的言行举止作为模仿的对象用作战胜挫折的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近乎脱离现实且经不起考验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一旦和现实接触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失望,如此一来,这个人焦虑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4)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犯下的失误或者内心存在的思想观念转移到别人身上,告诉自己别人也存在同样的行为或心理动机,以此缓解自身的压力和愧疚。或许有人认为投射作用和合理化作用有相似之处,但两者还是存在很大不同的。投射作用强调的是个体否定了自身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还将其强加于别人。

(5)幽默作用

幽默作用又被称为自嘲作用,它指的是个体遭遇挫折后,虽然情绪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他们会用幽默的方式缓解内心的压抑情绪。在这些人心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不良的情绪绊住。比如,一个遭受恋爱挫折的男孩在女孩提出分手后,为了减轻对自身心理带来的伤害,他自嘲地说道:“我早就预想到是这样的结果,看来适合我的那个人还没有出现。”

弗洛伊德一直强调,个体遭遇到挫折之后,需要进行自身心理调整,通过自身的疏导去面对挫折。为此,他总结出了一些应对挫折的技巧。

首先,个体要客观分析挫折出现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挫折具有双重特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如果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冷静分析,并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就可以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还会为磨砺意志力打好基础。因此,个体在挫折面前不要垂头丧气,而应是昂扬斗志,认真分析出原因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其次,学会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痛苦、焦虑、不安、自卑等情绪会让一个人的心理变得极其糟糕,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似乎感觉到没有任何希望可言。其实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此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完全是本能的体现,只有学会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并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态,才不至于被挫折“击中”。

最后,进行自我激励,加强自身意志力的锻炼。弗洛伊德曾经说过:“面对挫折,有的人可能会丧失信心,可有的人却可以通过自我激励的方式为自己疗伤,并最终战胜挫折。”从弗洛伊德的话中不难看出,进行自我激励是应对挫折的有效方式,如果一个人缺少这种自我激励的话,在挫折面前就相当于否认了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会“蹬鼻子上脸”。但如果以一颗坚强的心为自己疗伤,虽然很痛,但伤口最终还是会愈合,如此一来,挫折就只能“抱头逃窜”了。

2.失恋后产生的情绪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吗

对于任何人来说,失恋的滋味并不好受,因为它会给失恋的人的内心带来苦痛。对于痴情人而言,这种苦痛会伴随一生。人毕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动物,而恋爱又是那么的令人神往和痴迷,因此,当圣洁的情感变得冷冰冰后,对于人们的伤害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其痛苦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也正因为如此,失恋后人们的情绪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当男性面临失恋时,他们会表面平静地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且孤独地将内心的痛苦情绪释放出来。事实上,失恋对于男性的打击是不容轻视的,有时甚至可以将他们的信念摧毁,丧失生活下去的勇气。由于社会客观的现实赋予了男性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同样面对失恋,男性在很多时候要比女性承担更多的社会压力和自我压力。因此,当男性失去女性的爱以后,精神上是不能接受的,进而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变化。

弗洛伊德在现实情况中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男女对于失恋的态度以及处理方法也存在不同。对于处在青春期的男女来说,他们总是富有激情和幻想,对于初恋会感到如痴如醉。此时男女之间的情感非常纯真,因此当他们遭受到失恋的打击时,由于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可能会心力交瘁、肝肠欲裂,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而对于成熟的男女来说,他们会认真理性地审视自己交往的对象,失恋之后,他们也不会像青春期男女那样丧失意志能力,而是懂得如何释放自身的情绪,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失落痛苦前镇定自若,并将心理受到的伤害埋藏起来,继续奔走在寻找爱的道路上。

此外,弗洛伊德还认为,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人对于失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存在不同。比如,对于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而言,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和面对失恋,虽然失恋也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情绪,但很快他们就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人大多具有这样的心理特征:自己付出的情感并不一定能有所收获,但只要真心付出,即使没有结果也不会后悔。而对于内向性格、郁郁寡欢的人来说,失恋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比如,当这些人听到失恋的消息时,就会感觉天旋地转,很快变得悲观失落起来,并且越来越情绪化,甚至会失去理智。如果他们任由这种情绪发展下去的话,不仅会变得消沉,而且在心理上也会留下巨大的阴影。

在弗洛伊德看来,失恋就其本质来说,是爱的心理平衡被冲破,也是恋爱双方情感共同体的瓦解。而造成这种心理不平衡以及情感共同体瓦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家庭、社会方面的,也有来自于个人方面的。虽然一些人能够逐渐正确地对待失恋,可还是有一些人出现情绪失控或者心理反常的情况。而弗洛伊德通过多年的研究,将失恋者经常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种是自卑心理。

一些人面对失恋时,会陷入到自卑的怪圈中。此时的他们感到羞愧难当,心灰意冷,有些人甚至没有勇气面对今后的生活。其实,失恋本来就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没有必要因为失恋让自己的情绪变得非常糟糕,更没有必要产生自卑心理,因为这些对于情绪的调整来说都是阻力。

第二种是报复心理。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一些人遭遇到失恋后,会极不理性地做出报复对方的行为。这些人大多具有这样的心理特征:为什么我的感情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这简直太不公平了!既然你让我失恋,我也不会让你好过!事实上,这完全没有必要。俗话说“好聚好散”,失恋者不应该做出荒唐的行为,而应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勇敢面对现实。

对于“失恋后产生的情绪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吗?”弗洛伊德给出的解释是:当一个人面对失恋时,内心肯定会伤痛,而心是生命之灵,是情绪器官。当男女之间相识并产生感情后,心里就会无比甜蜜;而当感情破裂后,也就是心碎了,人的内心自然会感觉到疼痛。如果这种疼痛持续很长时间,就会产生心理暗示。这也就是说,人在失恋后产生的情绪是心理原因所导致。此外,人大多具有惯性心理。例如,男女双方彼此适应了就会产生惯性,毕竟感情是在时间的积累下完成的,而一旦有一天这种关系不复存在后,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感到不适应,必然难以接受,从而影响到自身的情绪。

其实,以上出现的心理对于失恋者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失恋者要寻求多种方法和途径,缓解内心的痛苦,让心理得到平衡。以下就是弗洛伊德从多年的心理研究中总结出的调整情绪的方法:

第一,情感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