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24节气与中医保健
12061500000028

第28章 秋天气的中医保健(3)

典型发作可分为3个阶段,病人先感到手脚发冷,随后出现寒战发抖,大热天盖上几条被子还嫌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有轻度发紫。经过10分钟或1~2小时,开始发热,体温可高达39~41℃,面色由苍白转红,口唇与指甲发紫,呼吸急促,口干,头又痛又昏。大约经过2~3小时,全身出大汗,体温迅速下降,感到疲乏欲睡,不想吃东西。有的隔日发热一次,称“间日疟”;有的3天发热一次,称“三日疟”;也有的无明显规律。

(1)预防措施预防疟疾的根本措施是灭蚊与防蚊叮咬。

挂蚊帐,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野外露天为防蚊子叮咬,可在身体外露部分涂擦清凉油、花露水,一般可维持2小时左右。平时可口服复方维生素B,每次2~3片,每天3次。由于维生素B类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从汗腺排出,蚊子闻之厌恶,因此可减少蚊子叮咬。

此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大面积治疗疟疾病人。

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携带疟原虫的人。这种人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往往在普查中才能发现,但是他们在传播疟疾方面却能起很大的作用。因此,疟疾患者不仅要及早治疗,而且一定要彻底治疗,以防复发。

(2)治疗方法

发生疟疾,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①豉心粥

豆豉心10克,桃仁(去皮尖)30枚,柴胡10克,梗米100克。

将前三味捣研末,以豆豉、桃仁与米煮粥。临熟,入柴胡末,搅匀,空腹食。

②常山酒

常山(切)30克,独头蒜(去根茎横切)1颗,糯米100粒,乌豆100粒,清酒600毫升。病未发前一日,酒浸药于碗中,以白纸覆。欲发时三分饮一分,如未吐再服一分,得味则瘥,忌食生菜生葱。

③常山粥

常山30克,秫米100克。先煎常山,去渣取汁,入秫米煮粥,空腹分3次食。

④鳖甲酒

鳖甲(醋浸炙金黄色)0.4克,升麻0.4克,附子(炮裂去皮脐)0.4克,常山1.2克,乌贼鱼骨(去甲)0.4克。上药锉如麻豆大,用生绢袋盛,以酒2000毫升溃,渐令近火,一宿药成。初服半盏,至发时,可数服,快吐即瘥。

⑤治老疟久不断酒

常山120克,鳖甲、炙升麻、附子、乌贼骨各40克。

以酒3600毫升渍,小令近火一宿,药成。服30毫升,若发可数饮。

⑥青蒿茶

青蒿50克,薄荷3克。将青蒿拣去杂质,上药同为粗末,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次。

4、白喉的预防与中医治疗白喉是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由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文具等进行传播。临床以鼻、咽、喉部白色假膜不易擦去,后逐渐加重的毒血症状为特点。易并发循环衰竭,心肌炎,周围神经麻痹,中毒性肾病。

(1)预防措施一是及时隔离治疗已发现的病人。

二是病人卧室要彻底扫除,空气要流通,衣服在阳光下暴晒半天。用具须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5%来苏尔浸泡1小时。病人离开后卧室要用上述消毒液喷雾消毒。

三是集体机构发现病人,与之接触的儿童及保育人员须检疫7天。

四是预防注射。

6个月以上小儿都应进行预防接种。可用:

a.精制白喉类毒素:皮下注射,每次0.5毫升。第一年两次,间隔4~8周。第二年注射一次0.5毫升,以后每隔3~5年加强注射一次,每次0.5毫升。

b.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菌苗;皮下注射三次,第一次0.5毫升,第二、三次各1毫升,每次间隔4~6周。到2岁左右和4~5岁时再各注射一次,每次1毫升。

(2)治疗方法

发生白喉时,应针对病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①风热疫毒的治疗

症状为初起恶寒发热,伴见头痛,咽痛,全身不适,有汗或无汗,咽部多见红肿,附有点状假膜,不易拭去,吞咽困难,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为:清热解毒,肃肺利咽。

治疗方药为:玄参10克、棉线蓝要15克、山豆根3克、黄芩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后下)6乞生甘草3克、土牛膝根6克。

②阴虚燥热

症状为咽部红肿,喉间干燥发热口干,口气臭秽,咳如犬吠,喉部有条状假膜,颜色灰白或灰黄,甚则侵及悬雍垂和上腭部,饮水则呛咳,舌质红绛少津、苔黄或少,脉细数。

治法为:养阴清肺,泄热解毒。

治疗方药为:玄参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川贝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板蓝根15克、土牛膝根6克、山豆根3克、天花粉10克。

③疫毒攻喉

症状为:身热目赤,咽痛明显,假膜迅速蔓延,可波及咽喉深部,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则吸气困难,喉间痰多如拽锯,胸高胁陷,面唇青紫,舌质深绛或紫暗、苔黄燥或灰而干,脉滑数。

治法为:泻火解毒,涤痰通腑。

治疗方药为:黄连3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山栀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青礞石10克、鲜竹沥10克、土牛膝根10克、赤芍10克、生大黄3克。

四、秋天时令杂病的预防与治疗

秋天天时令杂病,是指与秋天天时令气候特点相应而产生的,除开温热病之外的各类疾病。秋天天时令杂病,主要包括肺痨、痿症、痫症、不寐、清渴、内伤发热、鼓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经行吐血、产后血晕等疾病。这些疾病,多与秋天时令之“燥”有着密切关系。大多因为燥热伤津、脏器失养或血脉失濡、血燥生风等原因而产生疾病。共同症状表现为内热、口渴、心烦、咽干、肌肤发痒、舌上少津、脉细等。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应针对秋天时令杂病的特点,从“本”、从“症”进行具体的辨证施治。

1、肺痿的预防与中医治疗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能发挥正常功用,以慢性咯痰为主症的肺脏的虚损性疾患。常见于肺不张,肺纤维化,矽肺等慢性咯痰咳患。

该病常因慢性肺脏痰患导致肺燥津伤、或久病肺中虚冷致肺叶痿弱不用。以慢性咳嗽咯痰,或时有咯血,气息短促,形体瘦削,皮毛干枯,面咣神疲为症状特征。

该病缠绵难愈,重点在于预防。

(1)预防措施一是防尘。改革工艺流程,对产生粉尘的破碎、运输、筛分、贮料库、拌料、投料、出料、研磨包装、喷砂等工序密闭化、自动化,采取防尘、吸尘、除尘的措施。

二是加强个人防护。如戴防尘口罩、面具、穿工作服等。戒除烟酒。定期体格检查。常作深呼吸练习。

三是加强对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支气管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2)治疗方法呼吸困难,咯血是肺痿常见急症。若见张口短气,声嘶喉哑,咯血,皮肤干枯,脉沉微,或细急数,无神者愈后多不良,应急送医院抢救,入院前可采用如下措施:

一是半坐位、安静休息。

二是鼓励病员作深呼吸。

三是有咯血的应将血块轻轻咳出。

四是及时吸出积聚于口咽部的分泌物。

2、不寐的预防与中医治疗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症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缺觉和失眠后轻度可表现为疲乏、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感知不敏锐,动作不确切和思维贫乏等症,重者头昏、头痛、眩晕。常见失眠原因很多,如精神情感障碍:焦虑、忧郁及情绪不快,易激动;躯体疾病如疼痛、瘙痒、咳嗽、温度过高或过低、饥饿、过饱、呼吸困难、心慌、甲亢、胃肠炎、尿毒症,环境的改变与药物作用:咖啡、茶、酒、烟、苯丙胺、激素应用、药物撤停。另外脑部其他病变如下丘脑与中脑病损:脑炎、外伤、肿瘤。常见为情绪因素及神经衰弱。

(1)预防措施不寐一症,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等都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成。除用药物治疗外还须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劝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烟,不饮酒和浓茶等,每天应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配合气功治疗。作息有规律,睡前要放松,晚上不要睡得很迟。如果服中药效果不好,可适当每晚睡前服少量镇静剂。长期失眠者如解除心理因素,药物治疗亦无效,可到医院检查有无体内其他疾病所致。

(2)治疗方法

发生肺痿,依具体情况可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①肝郁化火

症状表现为:不寐,烦躁易怒、口苦,宜用龙肚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加味。

②痰湿内扰

症状表现为:不寐头重,痰多胸闷,吞酸恶心,宜用温胆汤加黄连、山栀。痰食阻滞,胃中不和,可用半夏术半汤加山楂、神曲。

③阴虚火旺

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头晕,五心烦热,宜用黄连阿胶汤,砂安神丸。

④心脾两虚

症状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惊、头晕、食纳少、宜用归脾汤加味。

⑤心胆气虚

症状表现为:不寐多梦、易惊醒、心惊肌怯,宜用安神定志丸加味或酸枣仁汤加味。

3、慢性咽炎的预防与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临床以咽部不适、异物感、阻挡感、咽痒、干燥、微痛为特点。有的可因分泌物刺激引起咳嗽及呕吐。该病病程较长,症状顽固,很难治愈。该病多由急性咽炎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迁延而成,亦或由邻近病灶影响而致,比如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如高温、粉尘、烟雾及刺激性气体等,通过对咽部的长期刺激也可致患该病。秋天气候干燥,燥邪入侵使咽部干燥,燥热化火而成咽炎。

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由脏腑亏损,咽喉失养,虚火上灼,或外感风热失治所致。亦可由情志刺激,气郁生痰,阻滞咽喉而成。

(1)预防措施

预防慢性咽炎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防治口鼻炎症

慢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迁延而致。因此,要预防慢性咽炎,首先要及时彻底治疗急性咽炎。另外,咽与口鼻相互连接,疾病常相互影响,口腔及鼻腔的炎性分泌物可刺激咽部引起炎症,故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防治慢性咽炎极为重要。要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及睡前漱口、刷牙的习惯,以减少细菌繁殖的机会。

②减少咽部刺激

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等刺激,皆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功能,造成粘膜功能障碍,致使咽部感觉异常,日久发为慢性咽炎。若吸入带有化学物质及粉尘的气体,亦可刺激咽部粘膜,出现炎症、溃疡或坏死。因此,保持居处环境净洁,避免物理和化学物质对咽部的刺激,对于预防慢性咽炎十分重要。平时遇有寒冷天气或不洁空气时,应随时戴口罩,并应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以减少不良因素的直接刺激。

(2)治疗方法患有慢性咽炎,可采用如下应急治疗方法。

一是岗梅根煲鸭蛋。岗梅根30~60克,青壳鸭蛋1个。2味洗净,加水2碗同煎,蛋熟去壳再煎15分钟,饮汤食蛋。

二是芒果茶。芒果1只、切碎块,加水适量,煎沸取汁,代茶饮。

三是地瓜果茶。地瓜果10克,晒干,开水冲泡,代茶饮。

四是丝瓜蕃茄豆腐羹。丝瓜150克,嫩豆腐400克,蕃茄100克,调料适量。将丝瓜去皮,切成斜块,植物油烧熟略降温后,下姜丝爆香,放入丝瓜块煸炒透。加少许水,推入豆腐,用勺划散,加精盐、白糖调味煮沸,下蕃茄片再煮2分钟,勾薄芡,加味精,淋上麻油食用。

4、脱发的预防与中医治疗“肺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通于秋气”,肺脏机能的盛衰,可以从毛发的荣枯上表现出来。秋令气候干燥,人们若保养不当,容易损伤肺气,肺气虚则毛发不固。故秋天脱发相对增多,至于老年人和病人,毛发就更易脱落了。

(1)预防措施

预防脱发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紧张,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用脑过度和长期失眠者容易过早脱发。

二是少食油腻、辛辣等带有刺激性的食品,如咖啡、烟、酒等。避免服药过量。

三是多吃些含有蛋白质及铁、钙、锌、镁的食物。营养不良性脱发者,可以常食用花生、黄豆、核桃、海带、芝麻、蛋类、奶粉等食物。一些中药对于治疗脱发也有很好的作用,如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黑芝麻等。

四是注意对头发的护理,每隔3~5天洗发一次,使头发常处于清洁的状态,少用热水及碱性肥皂洗涤。

五是平时多做头部的保健按摩,晚上睡前用头刷将头发刷30下,这样,可将头发所黏附的尘垢刷掉,并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生发、固发和增加头发的光泽。

(2)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脱发,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黑豆雪梨汤

黑豆30克,雪梨1~2个。将梨切片,加适量水与黑豆一起放锅内旺火煮开后,改微火炖至烂熟。吃梨喝汤,每日2次,连用15~30日。

②黑豆生发汤

黑豆30克,芝麻30克,枸杞子12克,白糖20克。水煮半小时后,连汤带药食之。每日1剂,连用两个月。

③黄芪粥

黄芪20克,粳米50克。以纱布袋装黄芪并置砂锅内,与粳米和适量水煮成粥。每日1剂,连用15~30日。

5、疮疖的预防与中医治疗酷暑已过,天气逐渐转凉。在这时候,有些人特别是孩子的头、面、手、足部位,常常会生出疖子。链球菌是秋疖子的罪魁祸首,这种病菌一旦侵入皮肤毛囊底部并向皮下组织蔓延,就会出现疖子。如果不及时进行抗菌消炎治疗,身体抵抗力又弱,病菌就会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甚至导致败血症。严重时还会在肺、肾及其他部位皮下组织发生转移性脓肿,或感染性血管梗塞,皮肤粘膜出血,肝、脾、肾肿大,以致引起心内膜炎、急性骨髓炎、肾盂肾炎等。可见,对这小小的疖子不可等闲视之,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预防疖子的根本,是要讲究卫生,要勤洗澡,常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夏秋之交,可取中药银花、连翘、玄参、麦冬、淡竹叶、栀子各10克,土茯苓15克,六一散1包,一起煎汤,代茶频饮,可收到清热解毒,预防秋疖发生的效果。

(2)治疗方法

疖子早期,可采用热敷,或外涂1%~2%碘酒及拔毒膏。切忌针刺或手挤,因为手挤会使疖肿细菌随血流而扩散,致使感染加重。尤其是鼻根至双侧口角的“危险三角区”的疖子,挤压会使细菌沿静脉扩散到颅内海绵窦,造成海绵窦栓塞和颅内脓肿而危及生命,必须严禁挤压。

对病情严重、发热的患者,在服中药的同时,最好服用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链球菌蔓延而危害内脏器官。

6、习惯性便秘的预防与中医治疗秋冬之际气候干燥,便秘患者显著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好发虚症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肿瘤、腹腔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钙状态、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肠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便秘。妇女妊娠后,生活规律改变;食物过少、过精、缺乏纤维残渣的刺激;药物的影响;老年性胃肠功能的改变等,亦可引起便秘。中医认为便秘是临床辨证论治中的一个重要症候。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便秘与脾胃的升清降浊以及肺气的肃降功能关系最为密切。其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分。实证有燥热内结,气滞不行等,大多由于过食辛,甘、肥腻食物,饮食不当;热病燥结腑实,大便难于排出;或忧思不畅,久坐少动,引起气机郁结,通降不利等。虚症有气虚、血虚和浊阴凝结等,大多由于素体阴虚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弱,气血损亏,不能滋润大肠,或下元亏损,温煦无力,寒浊凝结,使肠道传送不畅,大便排出困难。

(1)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