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是脂溶性食物,只有溶解在油脂中,食用后,在人体肝脏肠中所含的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才能变成维生素A,为人体所吸收。可见,吃胡萝卜最好用油炒,或与肉一起炖煮。生吃或凉拌胡萝卜,约有90%的胡萝卜素不能被人的肠胃吸收而排泄掉。另外,胡萝卜素还容易被酸性物质破坏,所以吃胡萝卜不宜放醋。
(2)菠菜菠菜的养生保健作用很好。菠菜的叶、茎、根能“利五脏、通畅胃热、解酒毒”,李时珍说它能“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并指出“根尤良”。由于菠菜性冷味甘,从中药的性味学说,甘能补中,冷能清热解毒,故菠菜能清理肠胃的热毒,“以通为补”,使胃肠安和,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安和,身体健康自然有了根本保证。
菠菜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菠菜里的胡萝卜素含量较丰富,且菠菜里的胡萝卜素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比较高。
另外,1千克菠菜还含维生素C348毫克。菠菜特别适合儿童、老人及体弱的人食用。菠菜所含的酶可对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良好作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吃菠菜益处很多。患贫血、胃肠失调、呼吸道及肺部疾病的人,可以饮服菠菜的水浸剂。菠菜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宏量元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的长寿和健美都有良好作用。
食用菠菜时应注意,因其性寒凉,素有腹痛、泄泻者慎用;肾炎及肾结石患者也不宜多食,因其成分中有大量草酸,易与钙结合成不溶的草酸钙。
(3)韭菜味甘、辛,性温。有健胃暖脾、下气调营、补肾壮阳之功。
故寒冷的冬天常吃韭菜有很多好处。因其性温,故对胃肠寒冷功能紊乱、溃疡性出血有特效;对由于胃肠功能减弱的便秘患者也有效;韭菜有促进血液循环、排除血中废物的功效,故对腰痛有效;韭菜及籽有强精补身作用,适用于阳痿、遗精、多尿等病,有固精、助阳、补肾、治带、暖腰膝的作用。
韭菜富含维生素A、B、C,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并含有抗生素类物质,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调味、杀菌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多吃韭菜补肾气,暖腰膝,对增强抗病力大有好处。
(4)萝卜萝卜是一种生热皆宜的蔬菜。生萝卜味辛甘性凉,熟萝卜味甘性温。具有润肺化痰、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去除带浊、使人肥健、泽胎养血之功效。百病皆宜,因此认为萝卜是个宝。
中国有“十月萝卜小人参,补气又养生”的谚语。第一,白萝卜含有很多糖化酶,能分解食物淀粉,易于人体吸收;第二,白萝卜含芥子油,有点辛辣味,可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因此,多吃萝卜,既可消食又除胸闷,特别是对肠胃功能不佳、消化不良的瘦人有奇效;第三,白萝卜行气、止咳、化痰生津、清凉润燥又解毒,兼利大小便(既通利小便又治便秘)。冬天用萝卜可除燥解热。萝卜的维生素C含量比梨高8~10倍,是养血补血的好材料;第四,白萝卜还有抗癌作用,因其木质素能提高人体巨噬细胞的活力,从而吞噬癌细胞。萝卜所含的酶还能分解致癌物亚硝胺。
(5)大白菜白菜含纤维素比较多,不但可以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和痔疮,消除瘀血,保持大便通畅,而且还可用来防治结肠癌。另外,大白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也不低,对防止坏血病和增强身体抗病能力非常有益。
其实,大白菜本身又是一味中药。其药用的最早记载,见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书中指出它有“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渴”的作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说大白菜“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冬服尤佳”。
大白菜要注意保管,千万不要吃烂白菜,否则会引起中毒。
(6)藕味甘,性平。生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瘀血。熟用其性由凉变温,能健脾开胃,生肌止泻,补益五脏。藕粉是将老藕捣浸加工制成的淀粉,营养丰富,能调中开胃,补血益髓,是老人、小孩、病人的滋补妙品。冬天食用多取熟藕或用藕粉。
(7)土豆又叫马铃薯,味甘,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因为新鲜的土豆汁液中含有镇痛作用的阿托品,所以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止痛有显著效果,对烧伤也有疗效。此外,早晨空腹饮土豆汁,对慢性便秘者有疗效。国外有营养学家认为土豆是“十全十美的食物”,也并不过誉。
(8)黄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止渴、利水、解毒等功效,适用于身热烦渴,唇舌干燥,咽喉肿痛等症。冬天虽冷但又多燥,加上由于寒冷,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少,反而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时散发,饮食又多含热量,故冬天也常见“上火”的现象,所以多吃黄瓜很有好处。
(9)苹果
味甘,性凉。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效,以“补脑助血、润肺健胃、安眠养神、补中焦、益心气、防积食、消口毒”为其特长,并有中和胃酸、促进肾脏分泌功能。苹果中含钾,能治疗高血压。此外,苹果对轻度腹泻有良好的止泻作用,同时又有通便作用,可以治疗便秘。苹果虽为四季常用水果,但由于其益心补肾的作用,冬天尤为适宜。
(10)葡萄味甘,涩,性平。它有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的特点,能滋补强壮、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充实正气;还可用于贫血、头晕、心悸、乏力等病症的补养、补气养血;还可通淋利尿,治浮肿和淋症。《神农本草经》说本品有“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肌、忍风寒”的功效。故为冬天经常食用的水果。葡萄亦可制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酒等,营养丰富,能强壮身体。
(11)梨味甘,微酸,性寒。有滋阴润肺、养胃清热、清热化痰等功效。冬天服用可以润冬之燥。用于肺阴不足的干咳,痰少或无痰,咽干口燥、声音嘶哑等症的治疗。《本草经疏》中,关于梨的记载较为详尽,说“膏粱之家,厚味酽酒,纵姿无节,必多痰火,卒中痈疽之病,数食梨可转危为安”。《本草通玄》一书认为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梨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更是很好的解酒水果,据李时珍记载,梨可“解疮毒酒”。但因梨性属寒,所以产后、脾虚泄泻、胃冷呕吐等忌食用。
(12)大枣
味甘,性平。维生素C含量较多,每百克大枣含380~600毫克,是苹果的100倍,有“活维生素C丸”之称。维生素P含量为百果之首,有滋养血脉、强健脾胃之功效。它能补益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饮食减少、泄泻等症;能滋养阴血安神,治疗阴血虚所致的妇女脏燥症,各种血虚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缓和药性,在烈性祛邪药易伤正的情况下,可扶助正气,起缓和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大枣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富含维生素C、A、B2和钙、磷、铁等。大枣具有抗变态反应、抑制中枢神经、保肝、强壮、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增殖等作用,还是防衰老的天然保健食品。
(13)栗子
味甘咸,性温,是寒冷的冬天补肾的佳品,含多种维生素,号称“干果之王”。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可治腰膝酸软无力、小便频数、脾胃气虚或寒所致泄泻。但因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14)核桃
性温,味甘,入肺、肾两经。在我国有长寿果之称。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A、B1、B2、C、E)和多种微量元素(钙、磷、铁、镁、锰)等,有补肾填髓、收纳肾气、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冬天滋补食品。对病后虚弱、营养不良、神经衰弱、便秘、动脉硬化者,常吃核桃有益于恢复健康。
(15)柑橘
柑橘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其他还含有枸橼酸、矿物质等。橘皮中含橙甙,柠檬酸及柠檬萜等。据分析,在每百克柑橘的鲜果中,含维生素C30~50毫克,比苹果、梨、葡萄等要高几十倍,而橘皮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果汁还要多。所以食用柑橘对于夜盲、皮肤角化、婴儿发育迟缓,以及其他维生素A缺乏症的患者是有良效的。
柑的果实性大寒,味甘而无毒。能除胃肠中热而止暴渴,并有利尿的功能。柑桔皮性寒,味辛、甘、无毒。其功能下气和中。
橘的果实性温,味甘酸,无毒。有润肺、止咳、止泻、利小便、开胃、行气、止消渴、除烦醒酒的功能,为秋冬的滋养品。
但也有生痰的弊病。橘皮含有大量的橙皮甙。橙皮甙对心血管产生作用,能使冠状动脉扩张,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因而有缓慢的降压作用。故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常服橘子或橘皮煎剂是极其有益的。
冬天气候寒冷,常见的谷类食物有以下7种:
(1)糙米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糙米具有“和五脏、好颜色”的妙用,意思是说常食糙米,不仅可以安和五脏,去病延年,而且还能润泽容颜,使青春常驻。糙米之所以大大有益于人,关键在于糙米保存了稻米的米糠和胚芽,所以糙米是一种全营养型食物和保健品。冬天食糙米有利于补肾益气坚筋骨。
(2)玉米玉米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所含蛋白质、脂肪都比精米、精面高,特别是所含脂肪——玉米油中50%以上为亚油酸,还含有卵磷脂和维生素A、E等,亚油酸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保持正常,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对防止高血压、冠心病有积极作用。
但是成熟的玉米所含淀粉较多,蛋白质较少,营养价值不如六七成熟的嫩玉米,因此有专家把嫩玉米称“玉米黄金”,“玉米胎盘”。冬天食用玉米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3)红薯红薯,在世界上不少国家称它为“长寿食品”。
红薯中除了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糖蛋白的混合物,属于胶原和粘液糖类物质。这种物质能增进健康;防止疲劳,使人精力充沛。还可以防止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减弱,减少皮下脂肪堆积,预防肥胖症,可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可与无机盐结合成骨质,使软骨保持一定弹性,对预防胶原性疾病有一定的功效。为冬天减肥常用食品。
(4)芝麻性平,味甘。富有脂肪、蛋白质、糖类、芝麻素、维生素、卵磷脂、叶酸、烟酸、醇、钙、铜等营养成分,有滋补肝肾、强身壮体的功效。是传统冬天滋养强壮品。用于眩晕、健忘、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的治疗和补养。芝麻还有润养脾肺、益气之功,对干咳、皮肤干燥、便秘、产后乳少等均有疗效。因此,传统中医认为,芝麻能除痼疾,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5)荞麦含有其他粮食中没有的芦丁成分,能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可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病。荞麦中钙、磷含量较多,对高血压和急性贫血性心脏病有疗效。中医认为,荞麦有消食、化积、消炎的功用,是良好的冬天防病健体食品。
(6)花生味甘,性平。能补脾胃,熟食补益脾胃,治反胃、白带少;花生皮能补血止血,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症的治疗;花生还可润肺化痰、补血增乳。此外,由于含有氨基酸及维生素E等成分,花生还具抗衰老作用。
(7)糯米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能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少食腹泻,气虚自汗,消渴口干等。由于其性温,含糖量高,吃后有暖感,尤适宜冬天食用,故民间有“大寒”时节吃糯米饭的习惯。糯米饭不易消化,故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4、冬天6节气的特效进补
冬天的特效进补主要有以下3种:
(1)人参——补益作用大人参是一味世界闻名的贵重的滋补强壮药材,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临床实践证明,人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①大补元气
人参对全身各脏腑皆有很好的补益强壮作用,且疗效显著而迅捷,是中医治疗气虚欲脱的首选药物。对于治疗大出血、大汗、大吐泻,或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导致的面色苍白、精神疲惫、肢冷汗多、脉微欲绝以及元气虚极欲脱的危重症候有明显疗效。
②补脾胃之气
人参是治疗脾胃气虚的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甘草等同用,治疗脾胃气虚性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及其他一些腹痛吐泻;人参配黄芪、白术、山药等健脾祛湿止泻,治疗老年性因脾气不足造成的劳作后腿足肿胀:人参配黄芪、升麻、柴胡等补气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导致的胃下垂、子宫下垂及久泻脱肛等。
③补益肺气
人参单用或配合黄芪、山药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日久不愈,损伤肺气,肺气耗散,加强补肺益气之力。人参还可配蛤蚧、胡桃肉、五味子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可治疗喘促气短,形神疲惫,动则加重的肺肾两虚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
④补气摄津
人参用于治疗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外泄引起的自汗,可配白术、黄芪、牡蛎、浮小麦等,以补气固表止汗。
⑤生津止渴
人参可治疗气虚津伤性的糖尿病、尿崩症。
⑥安神益智
人参能治疗心气不足、心神失养的神经衰弱,夜寐不安,失眠多梦及记忆力衰退。近年来治疗心气虚型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和肺心病也很有效。
⑦补气生血
人参有补气而生血之功效,用于面色萎黄,口唇、眼睑、结膜色淡的贫血,产后体虚及白细胞减少症等,如与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等同用疗效更佳。
⑧补肾壮阳
人参常与鹿茸、菟丝子、冬虫夏草等药同用,治疗肾虚早泄、阳痿,以增强补肾壮阳之力。与桑螵蛸、益智仁等药配合,可治疗肾虚膀胱虚寒之尿频。
⑨扶正祛邪
常配合祛邪药治疗正气不足、实邪内盛的便秘、虚体感邪病症。具有祛邪而不伤正作用。
⑩滋补强壮
人参可用来辅助治疗肝炎、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等病,还可减轻癌症病人放、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咽干、恶心、消瘦、胃口不佳等副反应,及预防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人参的用法:
一是煎汤。单味每日3~9克,大剂量可用至9~30克,分2次服。若与其他药同用,宜另煎,取其煎液对入其他药物的煎液,混合后服。
二是研末服。每次1~2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三是人参片(每片相当于人参0、32克)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四是人参膏(每次相当于人参2克)每次1匙,每日2~3次,以热水冲服,亦可酌加蜂蜜或糖等同服。
五是人参蜂王浆(每毫升含人参0、02克)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1~2次。
六是人参酒。每次20毫升左右,每日2次。
七是切薄片。每日3~5克,开水泡,代茶饮。
八是炖鸡。每次10~15克,食肉喝汤。
九是煮粥。每次15克,同米煮粥食。
使用人参禁忌:如感冒发热、咳嗽初起、出血及大便秘结等实症、热症而正气不虚者禁服。人参反藜芦,开处方时不宜与之同用。服人参期间,不宜食萝卜、喝浓茶。忌铁器。
(2)刺五加——补肾安神刺五加是一味疗效较好的补益强壮中药,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安神之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之症,亦能除风祛湿,用于风湿痹痛之虚实夹杂症。
刺五加的补益作用有:
①益气健脾
用于脾虚乏力,食欲不振,头昏。可单用煎服,或制成片剂、冲剂内服,或配党参、山药等益气补脾之品同用。与五味子配伍治疗苯中毒、放疗、化疗等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②补肾安神
可治疗心肾不足型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健忘、多梦。浸酒内服或制成糖浆、片剂、酊剂应用。若与何首乌、夜交藤、酸枣仁等一起使用,则安神作用更佳。可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③补肾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