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相逢勇者胜,两个强者之间的对话,勇气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智慧比勇气还要重要。在角逐总统宝座的激烈竞争中,一个微小细节的失误都将导致整个事情的失败。所幸的是,肯尼迪坚持到了最后,并赢得了胜利。
肯尼迪和尼克松两人都是在各自政党的提名大会上第一轮表决时获得提名的,只不过肯尼迪的提名早于尼克松。肯尼迪在接受提名的演说中,阐述了他的“新边疆”战略。该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诸如,探索外层空间和寻求解决战争、贫困以及无知等老问题的途径;要“把这个国家调动起来”;要建立一个“新一代领导班子——用新的人来解决新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肯尼迪面对尼克松的进攻,毫不畏惧,针对共和党人“经验决定一切”的竞选口号,他据理力争,坚持认为自己并非初出茅庐,他指出:“我和副总统先生都是于1946年进入国会的,我在那里任职已有14年,和他的任职年限一样,所以说,我们两人从政的经历是相同的。”他还讥讽说“尼克松先生的所谓经验丰富,表现在他奉行了倒退、失败和软弱的政策”,这些政策正在导致美国的国际声誉日趋下降。美国在共和党人的治理下出现了“衰落”这一论点构成了肯尼迪言论的主题,他反复强调这样的事实:美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国防建设(尤其在导弹研制方面)已经落后于苏联,美国对不结盟国家的影响已经减弱,共产主义运动正在这些国家兴起。到了竞选后期,肯尼迪评论说,本届大选体现了“贪图安逸者与忧心如焚者之间的一场斗争”,反映了“企图停滞不前者与期望向前奋进者之间的一次争夺”。
大选中,在主要候选人之间第一次出现了电视辩论。竞选伊始,尼克松就表示要利用电视和肯尼迪进行四次交锋。肯尼迪对其政敌所提出的这一在全国公民面前亮相的机会自然表示欢迎,他迫不及待地想借此机会向公众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是位博学多才、成熟干练、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尼克松自以为能言善辩,因而也希望通过电视炫耀一番。他以外交专家自居,急于表现自己在这方面的非凡才干。另外,他还想向观众表明,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尼克松”,这个尼克松沉着冷静、足智多谋,颇具政治家的气度,并且早已摒弃了以往惯于诋毁他人的毛病。
首场电视辩论于9月26日在芝加哥进行。为了赢得初战胜利,两位候选人都绞尽脑汁,做了精心的准备。可是尼克松运气不佳,因为辩论的主题不是国际问题,而是国内问题,而且,摄像机的镜头似乎对肯尼迪更加偏爱一些。在辩论过程中,肯尼迪满面春风,轻松自如,信心十足,而尼克松(由于刚刚病愈)则显得面目憔悴,精疲力竭,弱不禁风,加之他惯于摆出一副阴沉的表情,这就使得他看上去有些凶多吉少。肯尼迪自始至终采取了攻势,他用大量的事实历数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种种错误做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肯尼迪咄咄逼人的攻势,尼克松不得不采取守势,他紧紧地围绕着肯尼迪的种种指责,竭力想通过有效的辩驳来取得主动。总之,尼克松只拘泥于同肯尼迪一人进行争辩,而肯尼迪则面对电视观众,滔滔不绝地演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场辩论结束后,广大听众得到的印象是,尼克松与肯尼迪基本上打了个平手。电视观众,包括尼克松的支持者在内,则普遍认为肯尼迪在这场初次对阵中领先一步。
和强大的对手较量时,绝不要退缩,如果你敢于应战,如果你善于应战,那么依然有取胜的机会。
——约翰·肯尼迪尼克松为了改善在其后三场电视辩论中的形象,着力对自己的容貌做了妆扮,比如增加体重(为此,医生鼓励他多喝牛奶和多吃冰淇淋),使用化妆品以及事先多休息等。后三场辩论主要是围绕着国际问题进行的,尼克松感到得心应手。可是,自从首场辩论之后,收看电视辩论的人数逐渐减少:第一场辩论时,观众有七千万,到了后三场,观众减至不足五千万。这样,经过这几次电视辩论,肯尼迪取得了优势。《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赖斯顿评论说,即使这两位候选人各有千秋,肯尼迪还是随着辩论的一次次展开,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选民的支持。
10月19日,最后一场辩论开始的前两天,民权运动领袖小马丁·路德·金牧师和另外52位黑人因力图打破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家饭店的种族歧视而被警方逮捕,并处以四个月的监禁。肯尼迪得知此消息后,立即给金的妻子打去电话表示慰问。肯尼迪的兄弟罗伯特同审理此案的法官进行了接触,把金释放出狱。尼克松的态度与肯尼迪截然不同,当他听说此案后,经过与司法部部长商议,认为自己不宜介入,于是便对此案装聋作哑。肯尼迪的上述举动在黑人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金的父亲(此人也是一位牧师)曾经坦率地对一些记者讲,他原打算投尼克松的票,因为肯尼迪信的是天主教,但现在他已改变了主意,他说:“正是因为这个人(肯尼迪)愿意擦去我儿媳妇眼里的泪水,所以,我已经准备好了一箱子的选票,我要把他们搬到肯尼迪先生那里去,全都投给他。”一次,当有人把金对天主教发表过的种种贬责性言论讲给肯尼迪听时,肯尼迪苦笑道:“咱们想像一下,面对一位思想顽固不化的父亲,小马丁·路德·金除了遵从父命外,还能干些什么?”随后,他又补充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难道不是吗?”
11月8日,大选的当天夜晚,初步统计出的投票结果表明,肯尼迪的得票数居于首位。但是,随着统计的继续,数小时后,他的领先地位逐渐丧失,接下来有两三天的时间结果不明。当投票结果全部揭晓后,肯尼迪在美国有史以来参加投票人数最多的这届大选中,险胜尼克松。在选举人票数上,肯尼迪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两人的得票数为肯尼迪的303票对尼克松的219票。他们两人所得的普选票的比数是继1888年哈里逊和克利夫兰之后最为接近的一次。政治评论家们纷纷搜肠刮肚,寻找词句来描述如此接近的选举结果,称之为“相差分毫的表决”、“勉为其难的差额”。有些共和党人指责说,这次投票中存在着徇私舞弊行为,在伊利诺依和得克萨斯两州表现得尤为严重。《纽约论坛导报》撰稿人厄尔·马索还就此事发表了一系列调查文章,尼克松劝阻他不要再追究下去,他说:“厄尔,没有人会窃取美国总统职位的。”他还解释说,追查此事,既不切实际,又会引起分裂,甚至还会败坏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正式宣誓就职,从而开始了他充满活力的总统生涯。当时,他年仅44岁,是美国历史上经过选举产生的最年轻,同时也是第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总统。
励精图治,繁荣美国经济
20世纪中叶,战后的整个世界都在复苏中,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领导人都面临着艰巨的使命,即:一方面要维持各方力量对比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繁荣社会经济。为此,肯尼迪以自己的风格改造了美国。
1961年1月20日,华盛顿被一场出乎预料的大雪所覆盖,气温下降到华氏20度。尽管驻扎在华盛顿地区的3000名军人开动700台扫雪机和卡车彻夜奋战,清扫厚达8英寸的积雪,但是整座城市还是到处交通阻塞,聚集到一起的人们不断跺脚拍胳膊,向手心呵气。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就职典礼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中午12点,44岁的肯尼迪在首席法官厄尔·沃仑的主持下宣誓就职,他以惊人的清晰语调,重复着就职誓言。当他脱下大衣发表演说时,冻得发僵的观众大吃一惊。他的就职演说被人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总统就职演说之一,其中的几十句精辟的句子后来成了经常使用的政治用语。在演说中,肯尼迪向全国人民表明,“美国的新一代人”已经掌权了,他说道:“不要问你的祖国愿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自己愿为你的祖国做些什么。”他在演说的最后一刻把讲话稿中的“愿”字改为了“能”字。
肯尼迪上任伊始,就发觉自己面对着一场风暴。那种不自然的平静笼罩着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和军事上的不利形势以及“自由世界”内部的争吵困扰着他,但他从未抱有回避或延缓这些危机的任何幻想。他高昂的情绪给华盛顿和美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以及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气氛热烈,连那些对他很苛刻的批评家对此也十分欣赏。他绞尽脑汁制定目标和方针,但他的计划往往在执行前就被迅速发展的事态所改变,他有点恼怒地议论说:“坐在地图边谈论着应该做些什么事,比起认真处理这些事要容易得多。”
他一面接受教训,一面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心,同时也不失他的幽默感。他喜欢引用麦克阿瑟将军奉告他的话:“别的鸡休息的时候才回窝,而你却一直呆在窝里不出来。”他对蹲鸡窝并不在意,反而十分得意,他认为这是件挺有趣的工作——当连续不断的紧急电报送到他面前时,他会用一种惯听坏消息但又不能完全漠然视之的语调问道:“现在又发生了什么事情?”面对层出不穷的危机,他开解道:“噢,得了,还是好好想想我们准备给我们后面的那位可怜的家伙留下什么样的包袱吧。”
1961年,肯尼迪作为总统,在他提交给国会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直率地使用了“衰退”这个词,而这个词在整个竞选活动中一直是回避开的。这篇报告从各方面把经济情况都描绘得异常阴暗,并清楚地指出,衰退是不会自行消失的。他向国会提议:通过包括增加失业津贴临时补助等七个方面的法案,并采取必要的步骤,迅速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些措施之中。但是,这七项措施在最初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却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而肯尼迪之所以执行这些措施,是因为它们都不需要等待立法。
如果你只是知识和学识欠缺,尚可救药,但如果你不懂得奋发向上,那才是真正危险了。
——约翰·肯尼迪肯尼迪并不喜欢数学,但他却花了大量的时间从事计算。他不停地计算各种选票的所得数,因为他明白他必须在两院取得更多的票数,才能通过1960年被搁浅的一些法案,这些法案包括:住房、教育、最低限度工资、公民权以及医疗照顾方案等等。然而他却碰到了一个保守的国会,他的许多提案都被拖延或否决了。由于遭到了多次挫败,肯尼迪和国会之间开始相互猜疑了。双方互不信任的根源不仅仅是票数和思想意识问题,它还标志着政府的两个不同部门之间和两代政治家之间的权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