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背景搜索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腾飞的时期。用狄更斯的话来说:“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是的,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候也正是人们的精神底色不断褪色的时候,信仰在沦陷,思想在枯萎。在这个时候,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为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作者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统称为《名人传》。
《名人传》的写作,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领域。十九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高尔基称它为“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产阶级文学史上灿烂的一页,也是世界文艺宝库中一份十分重要的遗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犹如斗士,不懈地坚持着,反映社会时弊,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他们大多是启蒙学说的信仰者,但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峻现实,使他们感到窒息、愤懑,因而他们只能对腐败的制度和利己主义泛滥的社会风尚进行无情的揭露。这些作家敢于正视社会现实,勇于探索罪恶的根由,大胆揭露丑恶的社会现象,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形象的材料,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的乐观情绪。
§§§第二节 经典名著纵览
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并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部“英雄交响曲”。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碎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第三节 作者点击
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在塑造这些形象的同时,自身也是这样做的。
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着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也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罗兰凭借此书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发表过大量小说、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苦练造就的神童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音乐仆役”家庭,祖父是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乐长,父亲是合唱团歌手。祖父去世后,父亲酗酒,家境日渐贫困。贝多芬刚满四岁,其父就常于深夜酒醉归来时,把贝多芬从床上拉起来练琴,直到拂晓。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贝多芬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根本不会关心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起初,善良的祖父还有能力使这个家庭免于受太多的苦,但是在小贝多芬四岁时,他就去世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他拽到键盘那里,让他几个小时一直练琴,每当弹错的时候都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的声音。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贝多芬的父亲带到家里辅导钢琴。他和老贝多芬在外面一个酒店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就回家把小贝多芬拉下来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贝多芬与同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较好,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还不够令人兴奋。
贝多芬自幼就显示出弹奏钢琴的天分,后来从师于当时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他教贝多芬和声学及对位法,给他讲解前辈音乐大师巴赫、韩德尔、海顿、莫扎特等的乐曲。贝多芬还曾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阅读了莎士比亚、歌德等巨匠的名著,为日后的光辉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聂费的帮助下,贝多芬12岁开始“音乐仆役”的生涯。
1787年,他头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个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术的展品,只是有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了他。贝多芬很生气,要求拿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主题上面加以即兴变奏,以致莫扎特走到隔壁房间门口时,告诉在里面聚会的一群朋友说:“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贝多芬一生的惊人成就,与他父亲和祖父的严厉训练和管教离不开。但贝多芬的童年又是不幸福的,父亲为了声名而培养他,却失去了对儿子应有的关爱和鼓励,这段经历给幼小的贝多芬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可以说,儿时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极为关键的。培养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与心态。
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运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生活贫困以及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因为失聪,贝多芬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喜爱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贝多芬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于是,他以水滴石穿的坚强意志,在耳聋条件下,全凭记忆和乐感作曲和演奏,写成了《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一批不朽名作,攀登上音乐的光辉高峰。无产阶级伟大导师恩格斯在给他妹妹的信里曾谈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昨晚听到的是一部多么好的交响曲啊!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听过。”据讲解员介绍,《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奏空前成功,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当贝多芬出场时,群众五次热烈鼓掌欢迎,而习惯上对皇族出场也只用三次鼓掌表示敬意,直到警察出来干预,欢呼声才得以停息下来。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下葬。
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罗曼·罗兰说,贝多芬震撼人类心灵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悲惨的童年生活,身体器官的损害,让这个旷世奇才失魂落魄。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一扇纸糊的门,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门犬,怯弱的人逃得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只有经历涅,才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就像贝多芬那样,纵然世界不给他欢乐,他也会无私地创造欢乐,给予这个世界。
年轻而迷茫的贵族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在贵族世家,年纪轻轻就成了一个庄园的主人。
接手自己的庄园不久之后,他发现自己庄园上的农民生活非常简陋,是他难以想象到的可怕的贫穷。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那个阶层的人——姑母和管家则认为农奴是下等人,天生就应该给地主做牛做马。
年轻的托尔斯泰,是一个充满了幻想的理想主义青年,他希望让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享受教育,“改正他们由于愚昧和迷信而产生的缺点,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操,使他们热爱善”。这些想法常常使得托尔斯泰心绪不宁。每天,他早早地起床,到田间、森林和果园里散步,有时他躺在枝叶茂密的老松树下,凝视着无际的碧空,突然眼眶里涌出泪水。
然而,不管托尔斯泰如何致力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试图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如何企图接近农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兴趣,都达不到他的预期目的,他深深地感到农民们不相信他。在农民的眼里他是老爷,而根据他们自己长期的生活经验,老爷是惯于剥削农奴的,不把他们当人看待的。
托尔斯泰这时还太年轻,只知道担忧着急,不懂得农奴制度本身已经腐朽了,这是那个时代的主要问题。不管他在经营管理上如何改革,不管是购置新机器,还是建立农场、开办学校和设立医院,都不能使农民们满意。
他一次又一次地到村子里把粮食分给那些贫困的农民,对有些人用现金去救济,又把自己的一部分森林分给农民去支配,并且取消了对农奴的体罚。这些措施引起了庄园周围的地主的强烈不满,然而农民的生活状况仍旧没有得到改善。不管他走进哪家木屋,到处都是同一景象,农民们不愿意改变多年形成的陈规陋习,不了解他的善良意图。
托尔斯泰在从事庄园管理的同时,继续学习法学、统计学、外国语,修习音乐和绘画,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他特别喜欢卢梭的《忏悔录》、《爱弥儿》、《新爱洛绮丝》,还阅读孟德斯鸠的著作和歌德、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的作品。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和果戈理的《死魂灵》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托尔斯泰在乡村继续写日记,直率、真实、深刻是他这一时期日记的特点。他从一本《富兰克林传》中读到,富兰克林有一个专门记载自己缺点的记事本,以便改正。他也毫不犹豫地给自己准备了一个这样的记事本,在日记中注意自我分析,鞭挞自己无所事事的生活和自身的缺陷。
1850年的整个冬天,他一直住在莫斯科。他在写给姑母的信中说:“我孑然一身,哪儿也不去,而且也不接待任何人。”伴随着道德情操的成长,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贵族,他越来越鄙视和疏远了贵族上流社会。
为了增强自己的记忆力,托尔斯泰每天都背诵些东西,还学习英语,阅读法国诗人拉马丁的《吉伦特党人的故事》、《日内瓦人》、《约瑟兰》,法国作家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的长篇小说《保尔和薇吉妮》、德国诗人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洛林斯·斯特恩的《感伤的法兰西和意大利之旅》。
托尔斯泰提出了艺术作品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的见解,他说:“一切作品要想成为好的作品,就应该像果戈理谈到他的饯别故事《她唱出了我的心声》时所说的那样,要歌唱出作者的心灵。”托尔斯泰以这一原则奠定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基础,45年后,他又重复了这一见解:“艺术作品中主要的东西是作者的心灵。”
春天,托尔斯泰回到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的大哥尼古拉也来了,他投笔从戎,被调往高加索。他建议托尔斯泰一道上高加索去。这一提议使托尔斯泰非常高兴,这似乎是使他摆脱长期犹豫不定的生活境遇的出路。他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翻开新的一页,所以欣然接受了大哥的建议,到高加索去,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作为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托尔斯泰年轻时的生活可谓是锦衣玉食。像他这样的家世,本来不需要思考很多的人生问题,但他并没有沉醉于舒适的生活和奢侈的享受,反而鄙夷那些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他与生俱来的同情心让他发现了农奴的疾苦,深刻的思索又促使他不断地需求一个合理的解释。这种不懈求解、发愤图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托尔斯泰与《复活》
《复活》写于1889年至1899年,小说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托尔斯泰提供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家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女主人赶出了家门,流落到彼得堡,沦为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受到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了从前被他引诱而抛弃了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托尔斯泰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最初的构思是用它作基础,写一个以忏悔为主题的道德教诲小说,题名为《柯尼的故事》。
初稿写成后,托尔斯泰感到很不满意,他在1895年11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刚去散步,忽然明白了我的《复活》写不出来的原因……必须从农民的生活写起,他们是对象,是正面的,而其他的则是阴影,是反面的东西。”
其实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结束后,托尔斯泰就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越来越不满意,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改变。他看到广大人民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由于饥饿濒于死亡;而那些脑满肠肥的沙皇官僚不仅不能、也不想改变现状。他看到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作家陷入了绝望之中,甚至像列文一样想过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