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越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中往往越是蕴含着无限的机会,正是因为别人不愿意去做,因此机会才会被愿意做的人所把握。
佛·光·小·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
§§§第二节 进退取舍皆有道
人生就是一连串取舍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坚持,而什么又应该舍弃。取舍之道,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有轻有重,舍得之间尽学问
生命的高度是能取能舍、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善取善舍的那份安然。
不可闲谈、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写一纸条交与护关者。)凡一切事,尽可俟出关后再料理也,时机难得,光阴可贵,念之!念之!
余既无道德,又乏学问。今见仁者以诚恳之意,谆谆请求,故略据掘见拉杂书此,以备采择。性常关主慧察。
——弘一大师
可以说,弘一大师用其一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对于取舍的理解。有取就有舍,而有舍才有得。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弘一大师舍去的世俗的荣华富贵和荣誉地位,却忽略了他舍弃这些东西之后所得到的更加珍贵的东西,那便是无穷的智慧和那种宁静而豁达的境界。
《圣经》中有这样描述:人降临世界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是我的。”人离开世界的时候手是张开的,仿佛在说:“瞧啊,我什么都没有带走。”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取舍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懂得取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有两个禅师是师兄弟,都是开悟了的,他们一起外出行脚。两人的肩上都背着一个铲子。这个铁铲有两个用处:一个是可以随时种植生产,带一块洋芋,把洋芋切四块埋下去,不久洋芋长出来,可以将之当做食物,不必化缘了;另一个用处是路上看到死东西就把他埋掉。一日,两师兄弟路上看到一个死人,一禅师口诵阿弥陀佛,挖土把尸体埋掉;一禅师却扬长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去问他们的师父:“你两个徒弟都开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们,两个人表现不同,究竟哪个对呢?”师父说:“埋尸体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埋也对,不埋也对;取也对,舍也对。《金刚经》有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种大彻大悟很难有人做到。舍也好,取也好,最高境界恐怕不是你在权衡了各种利弊得失之后作出判断,而是在你看薄了名利,看薄了自己,看薄了世间一切“法”的程度上,一种随意的“舍”。这种“舍”,是舍弃了你所珍重的、费尽心力得到的、追求一生的“法”这个层面的东西。
人生的高度是一份知足的恬然,生命的高度是能取能舍、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善取善舍的那份安然。很多时候,人们向往去取得,并且认为多多益善,然而,“取”的前提必定是先“舍”,只有“舍”,才能“得”。
蚌舍弃安逸,才拥有了孕育珍珠的权利;种子放弃花朵,才拥有了孕育春天的资格。千古豪杰舍家为国,才垂青于史册;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才有了巍巍中华。取与舍在自然的荡涤中,展现并昭示了生命的高度,数千年的白驹过隙,无数次的金乌西坠,消磨掉了历史的棱角,打磨出中华文明不朽的生命之碑。
生命的高度是平凡人所远离,却又为世人崇敬的高度。哪怕至恶之人,也不免因“我辈不义之人却入有义之国”而遁去,尽管生命之碑前仅站着手无寸铁的荀巨伯……
取,便是一培清澈的水,只那一培,便无须再希冀天上的银河;舍,就是一抖那背上的重负,只那一抖,便使你我得以仰望浩瀚的蓝天。但人生在这一取一舍之间,生命在无限地升华,并且拥有了自己的高度。
取舍对于人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鲁迅弃医从文,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改变了他的一生,如果当初他不做出这样的取舍,他可能只是位医人治人的医生,成不了一代文豪。
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应该去坚持,而什么又该舍弃。
取舍之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得,要先舍;而舍,则终必得。而舍不舍得,以及怎样去“舍”,又怎样去“得”,就全看自己了。
取舍,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佛·光·小·语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取,便是一培清澈的水,只那一培,便无须再希冀天上的银河;舍,就是一抖那背上的重负,只那一抖,便使你我得以仰望浩瀚的蓝天。
善始善终,止之不作犹画饼
“再坚持一下”,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卓越的人总是能坚持不懈的。
在弘一大师的《笺言录》中记录了刘直斋居士的这样一句话:“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意思就是说我们做事要善始也要善终,只有坚持到底,才是真正的胜利。
明人杨梦袁说:“作之不止,可以胜天。止之不作,犹如画饼。”世上的事,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做,便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但若停下来不做,则如同画饼充饥一样,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只要能对待任何事情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蚯蚓都可以上食黄土,下饮甘泉。要知道,卓越的人总是能坚持不懈的。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禅师示范了一遍,又说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坚持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才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
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
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还在坚持?”
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坚持着?”
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坚持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才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那个简单动作的弟子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他果然成功了。
其实,做人与修行是一样的。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针,滴水也能穿石,更何况是有无穷生命力的人呢!
很多人都是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选择了放弃,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往往只是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是一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也是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胸怀。
因此,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作之不止”,切不可半途而废,在最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便是胜利。
佛·光·小·语
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针,滴水也能穿石。对待任何事情只要锲而不舍,即使蚯蚓都可以上食黄土,下饮甘泉。
不浮不躁,脚踏实地成大道
念佛,戒除浮躁方可功德圆满。做人亦如是,唯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是成功之道。
弘一大师在念佛一事上是最讲求戒“躁”的,并且十分痛恨浮躁,他认为没有一个人是不能念佛的,因为不认识字的人完全可以先听大家念,一边听一边学,而口舌不灵便的人则可以跟在大家后面慢慢地念,而懒惰的人也可以被大家一起念佛的积极性所感染,从而也和大家一起念。那些念不好佛的人往往都是由于过于浮躁而导致的。只要大家都静下心来努力去做,并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浮躁,乃轻浮急躁的意思,它是造成人们做事目的与结果不一致的常见的原因之一,浮躁的人往往一味地追求效率和速度,做起事来既无准备,也无计划,只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动手去做,他们恨不能一日千里、一蹴而就,但却往往事倍功半,其结果只能与成功背道而驰。
古时候有兄弟二人,很有孝心,每日上山砍柴卖钱为母亲治病。神仙为了帮助他们,便教他们二人,可用四月的小麦、八月的高粱、九月的稻、十月的豆、腊月的雪,放在千年泥做成的大缸内密封四十九天,待鸡叫三遍后取出,汁水可卖钱。兄弟二人各按神仙教的办法做了一缸。待到四十九天鸡叫二遍时,老大耐不住性子打开缸,一看里面是又臭又黑的水,便生气地将之洒在地上。老二坚持到鸡鸣叫三遍后才揭开缸盖,发现里边是又香又醇的酒。所以“酒”与“洒”字差了一小横。
“酒”字的来历未必真是这样,但这个故事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与失败、平凡与伟大之间,往往没有多大的距离,只在一步之间。咬紧牙关向前迈一步就成功了;停住了,泄气了,只能是前功尽弃。这一步就是韧劲的较量,是意志力的较量。
成功的关键在于戒除急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做好某件事。你越是急躁,就会在错误的思路中越陷越深,也就越难摆脱痛苦与失败。
宋朝的朱夫子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时就开始研究禅学。而到了中年之时他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于是,他铭记“欲速则不达”这句话,之后下苦功,方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将个中感悟总结为十六字箴言:“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而当今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更多人信奉的是“随主流而不求本质”。很多人在追求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目的性,不追求人生最根本的目的,转而追求一些形式上的成功。但是,正如一句话中所说,“瞬间的成就可以使人获得短暂的名利,但如果将之比照以永恒,一时成就无非只是皮毛而已”。如果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摆脱速成心理的牵制,戒除急躁,明确人生最根本的目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数不过来。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人生短暂,生命常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拥有时加倍珍惜,失去了,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的考验,权当是赠送给坎坷人生的奋斗诺言。拥有诚实就会舍弃虚伪;拥有充实就会舍弃无聊;拥有踏实就会舍弃虚浮。
人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做人亦如念佛,只有静下心来,戒除浮躁方可功德圆满。因此,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浮躁,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是成功之道。
佛·光·小·语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摆脱速成心理的牵制,戒除急躁,明确人生最根本的目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少说多做,坐而论道难成事
要务实,不要坐而论道。行动是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以及体现能力的标志。
现在我再说两桩事情,给大家听听:弥陀经中载着的一位大弟子——阿楼陀,他双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佛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以上所举的例,都足以证明佛是常常劳动的。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
——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不仅因为他在佛法上有很深的造诣,更多的在于他并不是一味围绕佛法谈玄说妙,而是确确实实地为弘扬佛法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这正如饥饿的人,让他们研究食谱,即使把山珍海味的名称写了满满一纸,却并不能充饥,倒不如让他们得到可以吃的几种普通的食品,马上解决饥饿问题,才是实实在在的。
言出必行,不高谈阔论,是一个人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实际事,应成为我们恪守的生活准则,正如一句伊朗的谚语:“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这句谚语,对于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的人可谓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佛经》中对实干也有独到的见解:
须菩提尊者正在山中准备说法,还没有开始说,忽然从天空中飘洒下来无数的五彩鲜花,还传来由衷的赞叹声。
尊者就问:“谁在空中散花赞叹?为什么赞叹呢?”
空中传来浑厚的声音:“我是梵天天神。尊者的《般若经》说得实在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散花赞叹。”
尊者反问道:“可是,我还没有说《般若经》中的一个字呢!你怎么知道好呢?赞叹从何说起呢?”
梵天意味深长地回答:“是的,尊者没有说,我也没有听到。但是正是像这样的不说,才是真正的解说智慧;正是像这样的无闻,才是真正的理解智慧。”
有句话说得好:“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因为行动是一个敢于改变自我、拯救自我的标志,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光心想、光会说,都是虚的,不能获得一点实际的用处。
通向胜利的道路上要务实,不要坐而论道。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同一位爱讲空话的青年之间有一段有趣而又深刻的谈话。那位爱说空话、不肯用功的青年,整天缠着爱因斯坦,要他说出什么是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爱因斯坦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呢?”那位青年人急不可待地追问。
“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回答说。
空话、漂亮话谁都会说,但重要的则是行动、实干。一个人是否具有实干精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做事态度、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一个实干的人往往能赢得他人的敬佩,获得人心。
一张地图,无论它绘制得多么详细,比例尺多么精密,都不能让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哪怕是一寸;一部法典,无论它写得如何公正,也不能预防罪恶的发生;一本食谱,无论它写入多少的山珍海味,也解决不了任何人一时的饥饿问题,还不如几口粗茶淡饭来得实在。
只有行动,才是我们做事的起点,才能使我们的梦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行动,才是滋润我们做事的食物和水;实干,才是接近梦想的最佳捷径!
佛·光·小·语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
只有行动,才是我们做事的起点,才能使我们的梦想、计划、目标都变为现实。行动,才是接近梦想的最佳途径。
专心致志,一心不可两处用
成功来源于专注。最可怕的武器不是切金断玉的宝刀,而是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
曾有修行佛法的人问弘一大师是否可以在修炼律宗的同时兼修密宗,弘一大师回答说,人在同一个时间只能做好一件事情,我们只有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才能将这件事情做到最好。任何一个宗派要修炼到一定的境界都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又做另一件事情的结果则只能是两件事情都做不好。因此,一心是不能二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