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能受得了寂寞与平淡,才是真正的修养到家,才能够得意不忘形,失意更不忘形。
俗话说“万事有得必有失”,得与失就像小舟的两支桨、马车的两只轮,相辅相承。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够得到丰硕的金秋;失去青春岁月,却能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生活不可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完美无缺,它有苦有乐,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和控制自己。对于已经失去的,不必斤斤计较、过分追悔,逝者不复来,眼泪和叹息不会感动上天,也不会使人生增值,唯一可做的是接受现实,勇敢、乐观地迎接新的生活。
杰米·杜兰特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他曾被邀请参加一场慰问第二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的表演,但他告诉邀请单位自己行程很紧,只能做一段简短的独白,然后必须马上赶赴另一地方去表演。可是,演出开始后他居然足足表演了30分钟。安排表演的负责人感到不解,杰米·杜兰特解释说:“我本打算离开,可是观众席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必须留下,你自己去看看第一排的观众吧。”
原来,观众席第一排坐着两个男人,他们都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一个失去了左手,一个失去了右手,他们坐在一起,可以一起鼓掌。当他们鼓掌时,拍得又开心又响亮。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爱和眷恋,失去一只手的人又怎么可能努力地为小小的精彩而鼓掌呢?他们失去了一只手,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为生命喝彩的勇气和机会,他们得到的是包括杰米·杜兰特在内的无数人的尊敬和仰慕。
生命历程中,如果所得已经够多,即便是再增加,也很难觉得欣喜,而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如果所失已经太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而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走出阴影,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不管过去的一切多么痛苦,多么顽固,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要让担忧、恐惧、焦虑和遗憾消耗你的精力。要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从从容容才是真。正如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所唱道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下雨了,大家都匆匆忙忙往前跑,唯有一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旁边跑过的人十分不解:“你怎么不快跑?”此人缓缓答道:“急什么,前面不也在下雨吗?”从这个角度看,当人们在面临风雨匆忙奔跑之时,那个淡然安定欣赏雨景的人,其实深谙从容的生活智慧。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中,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别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他镇定从容。
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你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你不能控制情绪的表现。它们是你的敌人,你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面对得意和失意,都能从容面对,这样才算达到了一种境界。
佛·光·小·语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别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泰然者镇定从容。
观水自照,更知修行得与失
观水学做人,方知何时何地应当何去何从,某时某刻应如何运用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十分注重进行自我反省,在他的著作中,他曾这样写道:
到今年一九三七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是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
因此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
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
清初吴梅村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
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佛家提倡自省自悟之道,自省就在于不断地反省自我,勇于承担生命给你的那一部分责任。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善于反省自己的过错,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如夫妻吵架时,总是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等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正所谓“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桌上放着一瓶水。禅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间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整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晶莹剔透,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儒家观水,因其川流不息,能普惠一切生物,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有义;浩大无尽,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正直;无孔不入,明察;发源必自西,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善于变化。
观水学做人。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愈深邃愈安静;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齐心合力,激浊扬清,义无反顾;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一水犹如一面古镜,观照人生的不同趋向,何时何地应当何去何从,某时某刻应当如何运用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佛·光·小·语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觉悟智慧,拈花一笑心自安
刹那间的顿悟,让我们拥有觉醒而智慧的人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
在弘一大师看来,佛法不但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觉悟。“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是印度话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它含有自己觉悟、令别人也觉悟、时时刻刻对宇宙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觉悟三个意义,凡是这三点都能做得圆满的,便可尊称他为“佛陀”。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其实,智慧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和我们的人生其实都有智慧的足迹。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智慧,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去发现智慧的眼睛而已!而这双能发现智慧的眼睛便是我们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周边的世界的一种觉悟。
对生命和人生的彻悟、觉醒是必须由每一个生命个体来亲自体验的,知性的了解并不能带来彻底的觉悟,因为悟是刹那间的发现,它必须配合渐修,渐修就是度。
悟和觉都是刹那的发现,而且是一种十分奇妙的境界。释迦牟尼就是经历了了解的苦修和参悟才最终在菩提树下大知大觉、大彻大悟的。而这种对整个世界和生命的觉悟从此便开始影响到世人,让每一个生命体都寻找到了自身的觉悟,拥有了觉醒而智慧的人生。
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它也是经历世事后那无言的微笑。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佛法的目的在于求觉悟,但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小乘佛法还是大乘佛法,也无论是律宗还是禅宗都只是达到同一目的的不同方式罢了,终究都是为了人生的觉悟。而悟的主体则是自己的心,也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悟的结果便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的究竟,也看清真正的自己。
佛陀手中拈动的那朵花正象征着生命,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着花,告诉大众,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是自己掌握着自己。只有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下,我们才能接纳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才能实实在在地过现实的生活。
佛·光·小·语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悟的主体是自己的心,也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悟的结果便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的究竟,也看清真正的自己。
苦乐相依,甘甜悲苦心自知
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能苦会乐是谓勇者的坦然,化苦为乐是谓智者的超然。
出家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相对很清苦的,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会认为苦,而是相反的把苦当成乐,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其实,获得快乐的真正的方法并不是去逃避痛苦,而是化苦为乐。
——转述弘一大师语
痛苦与快乐似乎从来都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如果我们将痛苦与快乐看成是绝对的对立,从而对痛苦加以逃避,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得到快乐,反而会更加痛苦。而我们之所以见苦便畏惧,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
其实,苦与乐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正如哈密瓜比蜜还要甜,人们吃在嘴里乐在心上,而巴豆比难吃的中药还要苦,然而,经验丰富的种瓜老人却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来。
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呢?而乐又从何而来呢?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苦的滋味的确让人不好受,甜、乐的滋味人人都喜欢,艰苦的劳动、挫败和失败与苦味一样,没有人想特意去领受,而成功的喜悦则是大家都梦想得到的。但是,如同没有苦巴豆就结不出哈密瓜一样,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悦,多半先要饱尝找寻成功的艰辛。
苦与乐往往与人们的成功和失败联系起来。成功是新大陆,不尝一尝在大西洋上漂泊近两个月看不见陆地的苦,哥伦布怎能在毫无希望之时,看到曙光中的新大陆呢?成功是胜利,不每天尝一尝那在苦艾酒中浸过的苦胆,勾践怎么能取得灭吴的功绩呢?成功是中国革命,没有半个世纪的奋斗前行、没有失去大批优秀儿女的痛苦,五星红旗怎能在祖国的天空中高高飘扬呢?甜丝丝的成功背后,总有一段苦不堪言的奋斗过程。
《圣经》说,通往天国的门是小门,路是荆棘之路。不付出代价,不经过艰苦努力而来的成功是没有保障的。“或许,靠老天帮忙,取得成功,也行吧?”有人会这样问。天上掉馅饼的事不是完全没有,但那是极其偶然的,那种乐,是侥幸的乐,因为没有尝过苦味,所以也并不显得很乐。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撒种。未经楷书的行书,不经火烧的陶瓷,不付出代价的捷径,行么?
做一件艰苦的事情时,我们不要一味埋怨。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有了奋斗的目标,知道苦尽甘来的道理,艰苦前行的人,才不会懈怠,才不惮于迎接成功之前的苦痛。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皆化为心灵的极乐,于他自身,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拥有一份能苦会乐的坦然、一份化苦为乐的智者的超然。
佛·光·小·语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没有失过恋,而是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那苦的滋味,最后超越那苦的感觉。
§§§第二节 透视生活,仰望静美心空
追求真理的极致,便是忠实生活,并且热爱它、体味它、享受它……生活的智者总能在纷纷扰扰中保持独立的人格,似流一江春水,任细浪淘洗劳碌之身躯,存一颗娴静淡泊之心,寄寓无所栖息的灵魂。
独享清福,不畏浮云遮望眼
人生洪福容易享,但是清净、清凉的福分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要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只有厌烦世间的洪福,对洪福有厌离心的人,才能走向学佛之路。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总是喜欢过一种富裕的生活,总是会羡慕那些富贵的家庭,这是常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红尘滚滚,这个世界被名利的浮云笼罩。人世间为什么被叫做红尘呢?唐朝的京城设在繁华的长安(今西安),交通工具是马车,马车驶过,北方的红土扬起来,人们满目皆是红颜色的灰尘,所以称为红尘滚滚。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享有这种功名富贵被叫做享洪福。
但远远超越洪福的福分是另外的一种,是常人难以消受的,那就是清净、清凉的福分,叫做清福。人生洪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北宋宰相王安石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世间以富贵功名、洪福汤汤为极致,所以“洪范五福”,富居其一。但在佛家看来,那也是一场虚空,真正的幸福、真正的解脱之道,在于能不能抛弃这些,如果你能够停止对富贵的追逐,那就是解脱的开始!你能解脱是因为你在“最高层”,你拥有了最高远的境界,达到了那种极乐的清凉,所以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了。
有的人,本来可以享清福了,却因流连洪福而觉得痛苦,身在福中不知福。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忍受不了,他就活不下去,自然也就无缘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