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无比智慧
12067300000022

第22章 修身·养心(6)

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一户人家的小儿小女都长大了,弟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走上求道的路,最终成就了佛果。

一个妇道人家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幸好有人自愿帮助她。弟弟虽然不入山打坐,但甘心帮助一家孤儿寡母,不为世间的五尘六欲所转,反而转变秽土为净域,可以说这位弟弟才是真正懂得修行的人。

修行之道,如果能活用,好比苦海的航舟、黑夜的明灯,更是救世的良方。修行不必非要到深山老林,只要你有心,到处都可以。

不要看不起眼前不起眼的小事,只要你有心,在小事中磨炼自己,照样可以修身养性。

佛·光·小·语

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唯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

体悟自省,经由失败省内心

应该不畏惧失败,学会在失败之后反省自己,才能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臻于完美。

诸位要晓得: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弘一大师

弘一法师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性情: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才能使我常常自省,才能够知晓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也才能够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生出种种的过失来。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一座名刹,慕名找到老僧慧圆求道。年轻人沮丧地对慧圆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慧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诉说,然后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去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少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慧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在水面上。年轻人困惑地询问:“宝刹怎么是温水冲茶?”

慧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茶细品,不由得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

慧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慧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少顷,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热气的沸水进来。慧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慧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里弥漫开来。慧圆如是注了六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慧圆笑着问:“施主可明白,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慧圆点点头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最后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与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同被沸水冲沏的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

失败可以促使生命更具味道,而一个人应学会在失败之后反省自己,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并不断使自己臻于完美。

朱慈目居士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会像泉水一般自动流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真心的境界了啊。

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现在很苦恼,因为我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真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而且总也找不回来。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

佛光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你而去了。

朱慈目听后,豁然开朗。

朱慈目居士并不因自己修行了二十多年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时刻反省自己,在找不到真心的时候,他并不是掩盖自己的不足,而是勇敢地提出问题,从而使自己走向更高的境界。

世间的人每天都在经历着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常光顾人们生活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呢?那就是要时常体悟自身,总结失败的教训,找到成功的方法,以便能够更进一步。一个人倘若常常失败,如果他能够做到常常由此领悟自身,那么,失败对他来说,就像一块块垫脚石,将引领他走向成功的彼岸。

佛·光·小·语

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能屈能伸,忍得一时成伟业

忍耐是上善,是以退为进,是磨砺生命的第一要务,是获得成就不可回避的过程。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渐给你带来好处。”不能忍耐、忽冷忽热、虎头蛇尾,就容易自找麻烦。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需过程。

忍耐是磨砺生命的第一要务。南怀瑾曾经这样解释过“忍”:这个忍,在佛法修持里是一个大境界。大乘的佛法,则必须“得成于忍”。得忍与得定不同,所以说菩萨要得无生法忍,才进入大乘的境界。忍是一个人获得成就的不可回避的过程。

山里有座寺庙,庙里有尊铜铸的大佛和一口大钟。每天大钟都要承受几百次撞击,发出哀鸣。而大佛每天都坐在那里,接受千千万万人的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大钟向大佛提出抗议说:“你我都是铜铸的,可是你却高高在上,每天都有人对你顶礼膜拜、献花供果、烧香奉茶。而且每当有人拜你之时,我就要挨打,这太不公平了吧!”

大佛听后微微一笑,然后安慰大钟说:“大钟啊,你也不必羡慕我,你可知道,当初我被工匠制造时,一棒一棒地捶打,一刀一刀地雕琢,历经刀山火海的痛楚,日夜忍耐如雨点落下的刀锤……千锤百炼才铸成我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走过难以忍受的苦行,才坐在这里,接受鲜花供养和人类的礼拜!而你,别人只在你身上轻轻地敲打一下,就忍受不了了!”

大钟听后,若有所思。

忍受艰苦的雕琢和捶打之后,大佛才成其为大佛,大钟所承受的那点捶打之苦又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

其实,不光学佛需要“忍”,一切成就也都来源于“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的“克己复礼”是忍耐,他的思想至今仍旧在人世间散发着理性的光芒,成为众人奉行之本。

忍不是懦弱无能,忍是不屑堕入无间地狱的诱惑。忍是以退为进,忍耐是上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是最温柔的,水却又是最强大的。忍就是相信时光的力量,不是依靠自己,而是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公道。

能屈能伸,乃大丈夫之道也。忍得一时方能成就伟业,相反,不能忍耐、毛毛躁躁,最终只能错失良机、遗恨千古。莫大的祸患,往往来源于不能忍耐一时。

刘邦在取得基本胜利后执行“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是忍耐,终成汉高祖一代帝业;项羽急不可待,最终却是“霸王别姬”、饮恨乌江;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是忍耐;司马迁受到宫刑后忍耐而出《史记》;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忍耐: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刘备巧借闻雷来掩饰,韬光养晦,日后才有三足鼎立之局面。

事业失败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难需要忍耐,经济合作需要忍耐,人际关系需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

忍耐是一种执著,忍耐是一种谋略,忍耐是一种意志,忍耐是一种修炼,忍耐是一种信心,忍耐是一种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所以,明代禅宗憨山大师就讲:“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廉下转身难。”一个人求知之路处处都是障碍,如同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在一个普通人的看来,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决心前行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满身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月明廉下转身难”。要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就最终的伟业。

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不妨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学会忍耐,在生命历程中实践忍耐,你就能够成就你所希望的人生。

佛·光·小·语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事业失败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难需要忍耐,经济合作需要忍耐,人际关系需要忍耐,家庭生活需要忍耐。

断除贪念,皈依纯洁之生命

贪婪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能摧毁有形的东西,还在于它能搅乱我们的内心世界。

贪婪,无论是在哪个宗教教义中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佛教教义中,它同样被列为第八大恶行,由此可见人类对于贪婪的无比厌恶,但人类又无法根除贪婪的恶念。

一个贪婪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的,他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是无法填满的。这种无休止的索取最终将会导致不仅得不到,连从前得到的都可能失去的悲剧性的结局。

贪婪往往要付出代价。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有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以至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许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那代价是沉重的,只是直到最后才会被他发现罢了。而可悲的是,当他发现的时候,一切都太晚了,抑或败局已定,抑或损失、伤害业已造成。

古时有一个国王非常富有,但他还是不满足,希望自己更富有。他甚至希望有一天,只要他摸过的东西都能变成金子。

终于有一天,天神实现了国王的这个愿望。国王非常高兴,因为只要他伸手摸任何物品,那个物品就会变成黄金。他开心地用手触摸家中的每样家具,顿时每样东西都变成黄澄澄的金子。

此时,国王心爱的小女儿高兴地跑过来,国王伸手拥抱她,顷刻间,他活泼可爱的小公主就变成了一尊冰冷的金人。他傻眼了。

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无边。

贪婪的人,是欲望的奴隶,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但不知所终。贪婪的人,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最终却会一无所获。

在很多事情上,做到何种程度是由我们自己来控制的,成功的人往往懂得适可而止,而失败的人不是做得太少就是做得太多。但是,多并不一定会带来快乐,太多有时候也是一种麻烦。

人生之中,我们每一个人多少都会遇到一些陷阱,而这些陷阱之中,最为可怕的一种是我们亲自挖掘的。因为贪心,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弱点,不顾一切要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时,即使危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无法去理会、去避让,贪婪遮住了我们的眼,使我们无法看到危险所在。

贪婪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摧毁有形的东西,它还能搅乱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自尊、我们所恪守的原则,都可能在贪婪面前垮掉。

贪婪的人是如沙漠一样的不毛之地,吸收了全部雨水,却不滋生一草一木,不能孕育一个小小的生命。

贪婪的人一心想着的是“拿来”,这个念头往往占据了他的整个心,而把其他的善念都挤了出去。

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贪欲就如同一团熊熊烈火,柴放得越多便烧得越旺,而火烧得越旺,人就越有添柴的冲动。于是,贪婪的人便奔来奔去、忙里忙外,难有停息的时候。

贪得无厌常常使人失去清醒的头脑,为了一点小利而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甚至生命。在历史上就有不少人,本来有很辉煌的前程,但他们却抑制不住内心的贪婪,因此而身败名裂。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所以,切勿让贪婪蒙蔽了我们原本纯洁的心灵。

佛·光·小·语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

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以至走向极端。却不知道,在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

§§§第四节 你的生命需要被点亮

现代人拥有丰富的知识,但生活的智慧却很贫乏。因此,许多人拥有广博的知识,能做事,能赚钱,但不快乐。智慧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和我们的人生其实都有智慧的足迹,只需要我们点亮寻找它的眼睛。

苦痛不入心,自有金刚不坏身

一个人是否成熟坚强,关键是看他能否在痛苦的簇拥下依然保持主人翁的身份。

《涅经》上有一段故事:过去无量劫时候,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很穷困的人,当时有佛出世,看到大家都先供养佛然后求法,自己却贫穷而无钱可供,于是,他心生一计,愿以身卖钱来供佛,就到大街上去卖自己的身体。当在大街上喊卖身时,恰巧遇一病人,医生叫他每日应吃三两人肉,那病人看见有人卖身,便十分欢喜,因向贫人说:“你每日给我三两人肉吃,我可以给你五枚金钱!”这位穷人,听了这话,与那病人商洽说:你先把五枚金钱拿来,我去买东西供养佛,求闻佛法,然后每日把我身上的肉割下给你吃。当时病人应允,即先付金钱。这穷人供佛闻法已毕,即天天以刀割身上的三两肉给病人吃,吃到一个月,病才痊愈。当穷人每天割肉的时候,他常常念佛所说的偈,精神完全贯注在法的方面,竟如没有痛苦,而且不久他的身体也就平复无恙了。而且不久他的身体也就平复无恙了。这穷人因求法之故,发心做难行的苦行有如此勇猛;诸生现今在这院里求学,早晚皆得闻佛法,不但每日无须割去若干肉,而且有衣穿,有饭吃,这岂不是很难得的好机缘吗?

——弘一大师

痛苦,是拥有其自身的价值的。

蚌是痛苦的,珍珠是它痛苦的造化,美丽宝贵;五彩的人生之所以缤纷,正是因为痛苦的折射。每一次痛苦都意味着一种美的开始,这是痛苦的价值所在。

溪流中的岩石,从不向同伴诉说它的痛苦,虽然它那尖尖的棱角被水流无情地冲刷。人类也一样,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在经历过痛苦之后,才获得成功,得到甘甜。

霍金,一个举世闻名的智者,命运的不幸使他丧失了行动的能力,然而他拥有斗志,不甘心就此沉沦,终凭他顽强的意志,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苦难。

李白,身处蜀地,心却在长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是又怎能比得上他的仕途波折。而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不羁,挺胸而立,悠游于山水间,一挥手,写就了半个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