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搜索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
《三十六计》是我国流传较为久远,普及面较为广泛的兵法通俗读物。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书中的不少计名、用语为人们耳熟能详,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被古今兵家视若制胜法宝,广为援用。其中不少计名,在我国的街巷坊间,妇孺皆知,吟诵如流。特别是其中的“三十六计走为上”一计,更是深入人心,应用自如。一句话,《三十六计》称得上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我国古代,兵书丛集,蔚为大观,仅见于记载的就有三千余种,保存至今的也不下千余种。其中,《三十六计》格外被人看重。故古书有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可见,《三十六计》所涵盖的有关智谋的丰富内容,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今天,人类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但是,人们对《三十六计》还是情有独钟,那是由于被其所富含的“巧”与“智”所深深吸引,认为其不仅可以用于军事,推而广之,还可以将其引入政治、经济、哲学、人生、管理、商界等各个相关领域。
《三十六计》来源于《易经》一书,其语辞也是以《易经》为依据。现在这本《三十六计》,就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在深入研读了《易经》的原理之后,运用兵法中的万般变异之机理,总结了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关系的互相转化,然后才整理出这些充满辩证哲理思想的计策。
§§§经典名著纵览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其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以其博大精深的战争哲理、启迪心灵的斗争智慧在中外军事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计名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有的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如“以逸待劳”;有的来源于古代诗句,如“李代桃僵”;有的借用成语,如“金蝉脱壳”;还有的出自其他方面。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经验总结。今人研读,可以将其活学活用,应用于政治、外交、经济、经营、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以提高自己运筹帷幄的能力。
§§§作者点击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传》:王敬则是南北朝齐高帝手下的一位辅国将军,时封寻阳郡公。此人虽然不识字,但却生性狡黠。“三十六计”一说,最早此公之口。
书中记载:“时上疾已笃,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意思原来是说,当时明帝嗣位,杀害旧部,王敬则不服起兵造反,齐明帝的儿子东昏侯闻听宫廷有变,正待避乱逃走,王闻听后才引出了有关“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这一段话来。“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
该书具体成书时间,据考证约在明清之际,其作者已经无法查证,根据全书的行文风格来看,很可能是一个深谙兵法理论、精通《易经》的中下层失意书生。虽然此人至今已不可确考,但他留给世人的这份贡献,却是熠熠生辉而功不可没的。
借刀杀人,保己实力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是东部的小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不敌齐国,形势很是危急。
这时候,鲁王向孔子的弟子子贡请教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在诸侯争霸的形势下,唯一能够与齐国抗衡的只有南部的吴国,鲁国想要解除眼前的危机,除非向吴国借兵力,才能挫败进攻的齐国军队。此计一出,鲁王不禁拍案叫绝,当即将此事交给子贡负责。
于是,子贡到了齐国,游说齐国的宰相田常。田常当时正在蓄谋将齐王赶下台,自己取而代之,但忧虑朝中异己太多,给自己的篡位造成威胁。子贡抓住了田常急欲铲除异己的心理,对田常说:“忧患如果来自于外部的敌国,就应该攻击弱小的敌国来强大自已;忧患如果来自于内部的对手,就应该攻击强大的敌国,借其手来除掉自己的对手。如果你现在攻打鲁国,可能会损耗自己的实力,让朝中的对手趁机扩大势力,占据主动,一旦时机成熟,你可能就会被他们置于死地呀!还不如去攻打南部强有力的吴国,借吴国之手铲除异己的力量,不是一举两得吗?”
田常听到此言,顿时有些心动,对于攻打鲁国的行动产生了犹豫。说道:“话虽如此,但是齐国已作好攻打鲁国的部署,突然之间转而攻打吴国,恐怕师出无名啊!”子贡立刻回答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打吴国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
子贡又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齐国如果攻打鲁国,鲁国的实力是肯定不及的,很快就会被齐国征服。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实力会大大增强,早晚会进攻吴国。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合鲁国攻打齐国,吴国不就可以抗衡西部强大的敌人晋国,成就一番霸业了吗?”吴王夫差也表示赞许。
子贡马不停蹄,又到了赵国,说服赵国王公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聪明的子贡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一定会借此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除危机,反倒从一个弱势的敌人转到了一个更强大的敌人。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子贡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大败而归,主帅及几员大将都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于是击退了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了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易经》上说:“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自己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以逸待劳,反客为主
公元684年,齐桓公拜鲍叔牙为大将,命令他率大军去征伐鲁国。于是鲁国的大军浩浩荡荡来到一个叫长勺的地方。长勺这个地方,正是齐国的大军先期到达的地方,齐军已经列开阵势,准备向鲁军发起进攻了。
鲁庄公见状,匆忙扎营,这个时候,鲍叔牙的士兵们,已经闻皮鼓而动,一通战鼓,冲上前来。鲁庄公不禁慌了手脚,也要擂鼓出征,仓促应战,不料却被手下的将领曹刿制止了。齐国的军队在鲁军的阵前,冲杀了一番之后,没有获得什么结果,退了回去,士兵们都有些丧气。
鲍叔牙立刻命令军士擂响第二通战鼓。刚刚返回阵前的齐军又重整队伍,再次冲杀回来。但是鲁国的军队在曹刿的要求下,还是按兵不动。齐国士兵冲不开鲁军的阵脚,再次退了回去。这次齐国士兵的士气,就有些懈怠了。
这个时候,鲍叔牙为了鼓舞士气,说:“大家都看到了吧,我们已经冲了两次,鲁国的军队都不敢与我们交战,可见他们怕我们,现在咱们发起第三次冲锋。”于是第三通鼓响,齐军再次冲杀过来,但是这一回,齐军又是无果而返。
在齐军正要退去之际,曹刿突然对鲁庄公说:“现在我们可以出击了。”鲁庄公立刻命令军士擂鼓,这个时候的鲁军,不但有了信心,而且他们已经像被嚼子勒得太久的马一样,急不可待。一听到自己这一方战鼓擂响,立刻像猛虎下山一样,扑杀过去。顿时,齐军的阵脚大乱,溃不成军,开始四散溃逃。
鲁庄公见状,就马上命令士兵继续追击,却又被曹刿制止,曹刿让军队稍等一下,他走下战车,看见地面上齐军留下的车辙很零乱,又看见已经逃远了的齐军,军旗东倒西歪,他断定这不是诈败,而是真正败了,于是说,可以追击了。鲁军大肆追击过去,一片砍杀,齐军大败。
这一仗之后,鲁庄公犒赏三军。在筵席上,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方针。鲁庄公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赐酒一杯,大军凯旋而归。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是战争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范例。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以逸待劳的“待”字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伺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在面对强有力的敌人的时候,不一定非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远交近攻,一统霸业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得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此时的秦国已经攻克了楚国的首都,楚怀王死在秦国,还打败了东方大国齐国,秦王一度称帝,后来因有名无实,又自动放弃帝号。
秦国还连续侵扰三晋,攻城略地,势力不断扩张。山东诸侯面对秦国的威胁,时而联合对抗,时而互相攻击,总的来说是一盘散沙,再也无法拧成一股绳。
为了求生存,各国纷纷割地贿秦,卖友求荣。秦国就像猛虎进了羊群,诸侯成了盘中之餐。形势朝着越来越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秦国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战略方针得当,这一天就会提前到来。
这时候,秦昭王的使臣王稽访魏,发现魏国的范雎是难得之才,就把他带回了秦国,向秦昭王推荐。不料秦昭王厌倦来自东方的谋臣,认为他们总是老一套的说辞,就把范雎打发到了驿站,给予普通宾客的待遇。
范雎胸有大才,满以为昭王会立即接见自己,没想到受到如此冷遇。他只好在宾馆里住了下来,等待机会。他一面留心观察秦国朝野的动静,一面磨练学问,增长才智。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范雎的思想更加成熟,他再也不想自甘沉默,消极待沽了。他给秦昭王写了一封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秦昭王发现这封信立意高妙,说理深刻,显示出写信人有很高的才华和睿智,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立即召见了范雎。
范雎向秦昭王阐述了自己“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他说:“大王的秦国,四面都是天险,固若金汤:北部有甘泉、谷口,南部有泾水、渭水,右面有陇山、蜀山,左面有函谷关、崤山。大王又拥有精兵百万,战车千辆。形势有利就主动出击,形势不利就收兵固守,秦国真是兴旺之地啊!可是,秦国的群臣之中,却无人有能力辅佐大王完成统一大业,他们尸位素餐,十五年来,不敢派兵出函谷关,这是穰侯替秦国出谋划策没有尽忠,大王的战略方针有失误的地方啊!”
这话正说到了秦昭王的心上,他不由得问:“依先生高见,本王要如何成就霸业呢?”
范雎回答说:“远交近攻!从近邻之国开始,一口一口地吃,这样大王攻占一寸土地,就拥有一寸,攻占一尺土地,就拥有一尺。大王凭借勇敢的士兵、众多的车马,要征服诸侯,就像放猎犬去抓兔子一样容易,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霸王大业指日可待。如果劳师远征,得而复失,不是大错特错了吗?”
秦昭王见范雎分析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就在这一天,范雎与秦昭王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内容涉及到秦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许多方面,秦昭王越听越有味,范雎越讲越有劲。
范雎对秦国政治的敏锐观察,对列国形势的深入洞察,对统一天下的独特见解,以及他那举世无双的良好口才,使秦昭王对他钦佩不已。
昭王三十九年(前268年),秦昭王用范雎的计谋,派兵伐魏,陆续攻占了魏国的几个城池。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范雎又为秦昭王谋划攻打韩国,首先攻占了地处韩国咽喉的荥阳,将韩断为三截,致使韩处于危亡之中,不得不听命于秦。
经过一系列征战,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各国无不震动。“远交近攻”之计,为秦国的统一霸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远交近攻,不只是军事上的谋略,它实际上更多指总司令部甚至国家最高领导者采取的政治战略。大棒和橄榄枝,相互配合运用,先与自己的近邻结盟,后对邻国挥舞大棒,把它消灭。如果和邻国结交,恐怕变乱会在近处发生。其实,从长远看,所谓远交,也决不可能是长期和好。消灭近邻之后,远交之国也就成了近邻,新一轮的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刺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此计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敌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暗度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楚汉相争,韩信出任大将时,首先运用的一个出色计谋,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四万大军挺进关中,意欲攻下咸阳。
进到函谷关时,他获悉,刘邦的十万大军早已攻占了咸阳城,并自立为关中王了,因为当时农民起义军领袖楚怀王曾许诺:反秦的起义军中,谁第一个攻下咸阳,谁就是关中王。于是项羽率兵逼进关中,在鸿门扎下营寨,并宣称要消灭刘邦。这时,刘邦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不能与项羽发生对抗,所以他亲赴鸿门想稳住项羽。
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示意项羽的堂弟项庄在刘邦座前舞剑,企图乘机刺杀他。因为在范增看来,今后刘邦必将是项羽的劲敌。但由于项羽的优柔寡断和刘邦的属下张良与樊哙的保护,刘邦在终席前以“如厕”为借口,安全逃离项羽的营寨。结果,刘邦把咸阳和关中让给了项羽。这样一来,刘邦不得不离开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