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1217100000012

第12章 小嘴里的大乾坤 (2)

菲菲说:“那有什么了不起!告诉你,超人今天到我的幼儿园去了。他就坐在我的身边。他那么高,头都快到房顶了。”

子源说:“真的吗?和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样吗?”

菲菲说:“和电影里一样,穿着蓝色的衣服,还有红色的披风,好威风!”

子源发出“哇噻”的惊叹。

菲菲接着说:“他坐在我旁边和小朋友一起唱字母歌,还在房间里飞来飞去。吃午餐的时候,他还把他碗里的鸡腿送给我吃呢!不过我没要,因为我碗里也有鸡腿。而且我想,超人那么高,他的肚子那么大,只吃一碗米饭太少了,他会饿的。所以,鸡腿还是留给他吧,要不他饿着肚子就飞不起来了。”

妈妈听着菲菲的讲述,感觉哭笑不得。这孩子常把想象中的事情当做真正的事情。这可怎么办呢?

案例深度解析

从儿童成长心理来看,孩子的想象力会经历一个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的阶段,在3~6岁时,孩子的想象具有夸张性,且有容易与现实相混淆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夸大事实以及自己的能力,会把大的东西说得特别大,也会凭空想象一些东西,或将自己想象为有超能力的人。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这种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的情形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家长往往按照成人的思维,认为孩子在吹牛,在说胡话。

实际上,在孩子这种说胡话的背后,隐藏着很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1.自我保护的反应

3岁的孩子说瞎话,有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是为了摆脱尴尬而为自己找的一个小小的理由。比如,很多孩子晚上尿床,导致床上湿了一大片,可为了摆脱尴尬,他会狡辩:“我没有尿床,是出汗多弄湿的。”

2.想象与现实分不开

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会因人而异。通常,孩子在4岁左右时,会将想象的形象与现实的记忆混淆。也就是说,好多孩子分不清哪些是由于渴望得到而想出来的形象,哪些是自己经历过的真实记忆。有的孩子到了5岁,还会出现想象和现实不能分开的情况。这一点,父母一定要注意。

3.把想象的事当成真的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会把做过的事与想象的事混淆,经常把假想的事当成已经发生的事,或者想着想着,就把想象的事当成真的了。

比如,一个孩子说她在幼儿园吃饭得了第一名。可是父母问老师,老师却说“没有呀”。其实,是这孩子吃饭慢,一直想吃快点儿,但总吃不快。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容易将内心的想法与真实的情况相混淆。混淆后,孩子就会将想的当成真的,并且说了出来。

心理学家支招

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不要急于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要学会合理地区分孩子的说谎。如果孩子不是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说谎,父母就要正确地引导孩子进行合理想象。

1.正确判断孩子是说瞎话还是想象

在生活中,孩子常常会说一些让大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的话。比如,本文中的菲菲,说与超人共进午餐,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可孩子这样说,与我们所说的道德意义上的说谎是有本质区别的,它是幼儿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了。因此,父母遇到孩子说瞎话,要冷静分析。

2.帮孩子分清想象和现实

孩子的想象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学会分辨哪些是想的,哪些是真的,想象的夸张与现实的真实到底有什么不同。

比如,本文中的菲菲,你可以问她:“你看到的超人是什么样的?”孩子告诉了你之后,你可以告诉孩子,那是她想象的。

3.引导孩子合理想象

当发现孩子满嘴瞎话,甚至异想天开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想象。比如鼓励孩子自编故事,画奇思妙想的图画,借此充分锻炼、释放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哪一天,孩子告诉你,圣诞老人昨天晚上飞到自己的房间来了。你可以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而且他不能飞起来,即便插上翅膀也不能。电视中的飞人,是用绳子吊起来的。

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地鼓励他:“你想想为什么?”“你想会是什么样呢?”不要一句“瞎说”就将孩子打发掉,而要鼓励孩子大胆地想,鼓励孩子大胆地说。

他山之石

妈妈姓名:桑蕾

职业:护士

女儿姓名:倩倩,4岁

倩倩是我的女儿,是一个4岁的非常可爱的小女生,特别爱笑。都说女孩好带,我们倩倩也是如此,非常乖巧听话。

可最近发生的事,让我开始对她另眼相看了。因为这孩子竟然说瞎话,你说可气不可气。

上周日,我带倩倩去朋友家玩。朋友有一个女儿叫莉莉,与倩倩年纪相仿。两个小朋友到了一起就叽叽咕咕,有着说不完的话。

我们到的时候,朋友刚给莉莉买了一套新衣服。

“倩倩,这是我的新裙子,漂亮吗?”莉莉开心地问。

“漂亮!不过我的衣服比你的更漂亮!”

“还是我的漂亮!”

“不,我的漂亮。我妈妈的衣服也漂亮!”

“我妈妈漂亮!”

两个孩子说着说着,竟然争执起来。

不一会儿,倩倩觉得没意思,主动向莉莉求好:“莉莉,我们一起玩吧!”

“不!”莉莉还很生气。

“莉莉,一起玩吧。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妈妈下周要带我去苏州玩呢,到时我叫妈妈也带上你一起去。那儿可好玩了,还能划船呢!”

莉莉听了,果然不生气了,两个人开心地跑进儿童房里玩儿去了。

朋友听到倩倩的话问我:“你要去苏州啊?什么时候走?怎么没听你说过。”

我一头冷汗:“倩倩这孩子瞎说呢!我现在忙得什么似的,哪有时间旅行去啊!”思来想去,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和倩倩说过下周去苏州的事。只记得很久以前和爸爸聊天的时候似乎说过很想去苏州玩,划着小船在水上漂。这孩子肯定是无意中记住了,此时拿出来献宝,好让莉莉原谅自己。这么想着,我决定回家后和女儿好好谈谈。

回家后,我开始对倩倩进行引导式的谈话。

“倩倩,妈妈什么时候对你说过下周要去苏州呢?”

“不记得了。”

“一件事情不记得时应该怎么办呢?”

女儿想了想说:“那我问妈妈可以吗?”

“可以。如果你不知道,可以先问妈妈,然后再告诉别人,比如莉莉。好吗?”

“好!”

孩子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所以常常会满嘴跑马。家长对此不必太担心,而要正面引导,这样才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3.我家娜娜爱吹牛

——怎样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李梅周五就与同事约好,周六要带孩子去动物园玩。

李梅回到家告诉了女儿娜娜明天去动物园。一听说要去动物园玩,娜娜可高兴了。第二天早晨叫她起床,她一骨碌就爬了起来。

“哇,哇,可以看大老虎去了!”

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李梅带娜娜到动物园的时候,同事张娟带着自己的儿子海波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

两个人带孩子们进了动物园。孩子们很兴奋,特别是看见动物的时候,竟然高兴得蹦起来。人少的地方,两个孩子有时还比赛,比谁跑得快。

走得累了,两人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将报纸铺开,将从超市买来的零食放在上面。

两个孩子一见有吃的,马上围了过来,伸手去拿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一边吃一边聊天。

“这个蛋黄派真好吃!妈妈,怎么你就带这么点儿啊?”海波抹着嘴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娜娜听后,不屑地说:“昨天我妈妈带我吃肯德基的鸡翅,那个才好吃呢!而且我妈妈还会做那种鸡翅,哪天我叫妈妈做给你吃吧!”。

“你妈妈会吗?”海波看了看她,不无怀疑地问。

“会啊,肯德基谁不会做啊,我还会做呢!”娜娜不以为然地看着海波。

“我妈妈做的玉米排骨,比肯德基香多了,我天天吃。咱们做玉米排骨。”海波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我不信,吹牛吧?”娜娜看着海波,眼神里满是不服气。

“不信?我叫妈妈哪天做给你吃一下你就知道了!”海波信誓旦旦。

“那你信不信,我妈可有钱了!”

“我妈才有钱,她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李梅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制止:“孩子们,可不许这样吹牛!别人会笑你们的!”

张娟却不以为然:“呵呵,让他们吹吧,反正又不伤害谁、妨碍谁!而且,吹牛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表现,可以让孩子充分表达快乐,建立自信心。”

“可这样不是教孩子们撒谎吗?这可不成!”

“吹牛,怎么会跟撒谎扯在一起?”

“吹牛,就是说大话,不实话实说,当然也是一种谎言,不能听之任之。”

两个妈妈也发生了分歧。

案例深度解析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爱吹牛。父母对孩子的吹牛行为,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孩子还小,吹牛没什么;有的则觉得不能听之任之,认为一旦孩子吹牛成性,谁还敢信任孩子?

事实上,3~6岁的孩子,由于正处在自我意识形成发展阶段,需要得到父母或同伴的关注,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为了得到父母或同伴的关注,有些孩子便会采取吹嘘夸耀的手段。还有些孩子为了在同伴面前显示、夸耀自我,也会夸大事实或说一些子虚乌有的事。

虽然幼儿的吹牛和有意识的撒谎有一定的区别,但这种行为是一把双刃剑,对其品德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父母不能掉以轻心。

身为父母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爱吹牛的原因:

1.好胜心强

从两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到了三四岁,孩子的好胜心已经非常强了。所以,经常见到两个孩子争抢“最棒的”这个称呼。而到了三四岁,随着孩子的社会性意识不断地发展,这时的他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我肯定、自我欣赏了,还要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夸耀自己。这种思维的外在表现便是孩子对于来自同伴、家长、老师的赞扬非常敏感,同时坚决抵制各种批评。如果发现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小朋友,孩子就特别生气,进而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弥补,甚至说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来夸耀自我。比如,别的小朋友说他有5辆玩具汽车,他就会说自己有10辆,其实他明明只有一辆玩具汽车。而且这样说时,他们往往带着十足的自信和优越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实现自我满足。

2.有很强的自尊心

有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容不得别人说自己半个“不”字。如果别人说自己不行,他们就会把话说得大大的。只有这样,才能压倒对方,让对方认输,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3.虚荣心

6岁以上的孩子说大话,还可能由于虚荣心强。这些孩子多不甘人下,如果发现同伴有比自己强的一面,就会心理失衡,就会说大话,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心理。比如,小伙伴说跳绳时,自己能跳100下,而他由于不甘人下,情急之下,就会说自己能跳10000下。

心理学家支招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爱说大话的孩子。这些孩子多有很强的自尊心、好胜心凡事喜欢争强好胜。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吹牛是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但如果是由于争强好胜而吹牛,父母就要好好引导孩子了,否则就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其好胜心很可能转化为强烈的虚荣心,刚刚萌发的自尊也可能转化为自卑或自负,甚至由此产生忌妒心理。

父母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呢?

1.不要责怪、打骂说大话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因自尊心强而说大话,就要引导孩子用真本事来赢得同伴,而不是靠说大话的方式。比如,孩子因为跳绳跳得慢,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而说了大话,家长要告诉他:“你现在还跳不到100下,没关系,我帮你练,相信你一定能跳到100下。”

同时,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做法和想法,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会有啥心事、啥想法。殊不知,小小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