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1217100000007

第7章 给淘气宝宝把把脉 (2)

客厅里散落着残缺不全的机器人和各种玩具的零件;放电话机的小桌上,放着机线分离的电话机;厨房里的煤气灶变得面目皆非;沙发的一角露出了海绵……这当然是孩子做的好事。而这样的孩子,越来越让父母不知道如何对待他。不错,这样的孩子很聪明,喜欢动手拆装玩具或家里的钟表、皮箱,可他的动手能力实在太“强”了,只要是他动过的东西总是支离破碎。

其实,不只你家的孩子,几乎所有3~5岁的孩子,个个都是“破坏大王”。为什么呢?

1.好奇心理

好奇是幼儿心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孩子在3~5岁时,对身边的很多事物不解,对电脑、电视、钟表、玩具、收音机以及电视机的遥控器等更是特别好奇。既然好奇,所以就想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甚至亲自动手拆开,弄个明白,完全不管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而只是想:“这是什么?它能做什么?要不我自己也试试?”

结果,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在尝试的过程中,往往不小心就闯了祸,引起父母的震怒。

2.探索心理

孩子从3岁开始,行动比较自如,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所以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多充满了好奇与探索心理。比如,为什么电话机里能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呢?小脑瓜里有那么多疑问,时间长了,就想亲自动手拆开看一下。

3.手眼协调能力有限

由于3~5岁的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手脑的配合能力都不成熟,因此在他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和自己的预想不一样的结果,甚至会失败,把一件原本完好的物品弄坏。比如,本文中的瑞瑞,能把钟表拆开,但却无法把零件再重新装上。于是,他的“探索之旅”就成了让父母大为恼火的破坏行为。

心理学家支招

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对所有不解的事物都感到好奇,是最典型的心理特点。而且他们都是行动家,一旦一个问题想不明白,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明白,于是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探索和冒险。尤其是那些被大人冠上“破坏大王”的孩子,他们其实不是故意破坏东西,而是因为对这个东西特别感兴趣,想看看它的里面到底装了什么,这其实是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

如果你不想扼杀孩子可贵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那么,就要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同时,父母要多参与,多方引导、鼓励孩子。

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高度协调的过程。经常“破坏”,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而且,“破坏”的过程亦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孩子带着疑问去“破坏”,在家长的帮助下,用自己的行动找到答案,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非常有利。

更关键的是,这种“破坏”行为对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以及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之步入“探索之旅”。

1.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孩子是由于好奇心,而破坏家中或他人物品,比如,将家用电器的开关拆下来了,那么,父母可引导孩子把拆下的东西重新装配起来,恢复原样。同时,要告诉孩子,动电器开关是十分危险的,并乘机告诉孩子,还有哪些东西不能乱摸乱尝。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可以给孩子买组合式的玩具。当然,父母最好把家里有危险的东西,全都收好。

2.保护孩子的探索欲

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是很可贵的。因而,父母一定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比如,给孩子买适合拆装的玩具,为孩子提供可以探索的物品。如果你家的孩子正处在好奇与探索的年龄段,你可以给孩子买积木等拼插、组合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这样,孩子既可以享受装拆的快乐,又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

在此要提醒父母的是,为了安全起见,给孩子玩的玩具或物品,最好是没有棱角且质量有保证的那种。

3.多给孩子提供动手机会

如果你家中有旧电器,那么,在修理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多参与。简单的动作,可以让孩子独自完成。比如,自行车的气门芯坏了,可以让孩子自己把气门芯拔下来,把好的装上去。

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所以,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亦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事物的探索兴趣。

4.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

如果有时间,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动手搞“破坏”。比如,当你看见孩子把机器人拆了时,可以蹲下来,引导他思考:“机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呀?”引导、帮助他寻找答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比如,无法将机器人恢复原样时,父母可从旁指导,帮助孩子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孩子就能在“破坏—探究—重建”这一过程中,获得满足。

5.宽容孩子的“笨拙”

不要责备孩子“笨拙”。要知道,3~5岁的孩子,手脑的配合还不是很协调。他在探索时,难免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出现很多失误。比如,把电话线拔下来后,却无法再插好。这时不要责备他“笨拙”,那样会打击他探索的积极性。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孩子提供探索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满足他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他人之石

爸爸姓名:钱小东

职业:中学老师

儿子姓名:皮皮,5岁

我家儿子叫皮皮,人如其名,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只要不睡觉,很难有安静下来的时候,总是这里动动,那里摸摸。有时我真想带他去医院看看,检查一下他是否得了“多动症”。可每每此时,我老婆就会阻拦:三五岁的孩子都这样,过了这几年就好了。你别大惊小怪的!于是,每次都不了了之。时间长了,我也习惯家中有个“破坏王”了。

皮皮最喜欢的就是拆东西,座钟、手表、电话机等,凡是能拆的东西,他都拆过了。当然了,为了防止他把我的电脑拆了,我书房的门一直锁着。其他贵重物品,我也放到了他无法拿到的地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但我也有粗心大意的时候。那天,我出差回来,特别累,就将旅行箱放在客厅,去卧室休息去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发现皮皮正拿着螺丝刀,准备给我的旅行箱做手术呢。

这个旅行箱我用了近5年了,确实有点儿旧了。但它是我生日时老婆送的生日礼物,所以,我特别珍惜。

“皮皮,你又想搞破坏!你这个淘气包!”

老婆听到我叫,急忙从书房跑出来。“皮皮,你想做什么啊?”老婆将孩子拉到沙发上坐好,问他。

“妈妈,天热了,我想做条小船,到公园的小河里去玩。”

“皮箱做出的小船太小了,也不安全啊,搞不好会掉到小河里,是不是啊?”

“那用什么做呢?”

“我们一起想想看。”

老婆想了一会儿,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旧轮胎。而且刚好,她的一个朋友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应该有废旧的轮胎。母子两人兴奋地去打电话,问轮胎的事。

过了一会儿,儿子回来了,传达了最高指示:“店里有轮胎,爸爸赶紧去拿,拿到了去河边,我们一家人去漂流。”

拿回轮胎,送到河边,母子两个都已经换上了泳衣等着呢!这条河是公园里夏天的热点,很多人在河里游泳。老婆托着儿子坐到轮胎上,让儿子划水,学游泳,儿子可高兴了。老婆乘机告诉儿子,河水很深,有危险,平时如果没有爸爸妈妈陪着,不许下水。

一家人玩得非常开心。晚上睡觉前,我问老婆:“这样哄着孩子不累吗?你会把他惯坏的。”

老婆说:“我这是在给孩子爱和自由。我们的儿子是小男子汉,他会出于好奇心、探索欲、冒险心理,想做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保证他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让他去试,给他提供探索的机会。同时,要让他明白,哪些是安全的行为,哪些是危险的行为,这样,才能让孩子放弃一些真正有破坏力的行为。”

3.“上蹿下跳”的沙沙

——好动背后的心理需求

沙沙是个“讨人嫌”的孩子,爸爸妈妈都觉得他有多动倾向了。因为他除了睡觉,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不是爬到衣柜里,就是站在桌子上。而且这孩子还不怯场,在别人家或者商场里,也是上蹿下跳,不是在电梯上蹦蹦跳跳,就是爬上栏杆往下看。妈妈每次带沙沙出去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生恐孩子调皮,从危险的地方摔下来。

一天,沙沙起床后,饭也顾不上吃,就折腾起了沙发垫子。先把沙发垫子一个一个撤下来,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堆高,摞好后,他踩着椅子爬上去,站在高高的沙发垫子堆上跳。跳了几下沙发垫子倒了下来,他再重新摞好。

妈妈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沙沙,太危险了,快下来!”

沙沙正玩得高兴,哪里听得见妈妈的话,仍自顾自地欢呼:“哈哈……一二三……真好玩!”

妈妈赶紧上前,把沙发垫子恢复原状。沙沙觉得无趣,不过马上就又找到了新的好玩的。这次他发现的玩具是妈妈刚换上的新窗帘。他开始打开、关上地玩,还跑到窗帘后面去玩躲猫猫。看着他把窗帘拉得皱皱巴巴,妈妈只得无奈地叹气。

每天下午,妈妈都要带沙沙去公园玩。因为他在家实在太闹,与其在家闹,不如去外面闹,毕竟空间还大点儿。刚出楼门,沙沙就看上了路边的马路牙子,非要上去走一走,还不要妈妈扶着。一路提心吊胆,总算到了公园。到了公园,沙沙就直奔假山去了。看着沙沙在假山上的石阶上“上蹿下跳”,玩得得意忘形,妈妈赶紧喊:“别跳,会摔着的!”

沙沙就像没听见似的,继续“上蹿下跳”。不一会儿,就听见他“哎哟”一声,一脚没站稳,跌倒了。

听到他的叫声,妈妈跑过去一看,沙沙的膝盖磕破了一块皮,流出了很多血。儿子是个小猴子,大伤小伤不断,所以妈妈随身都带着创可贴,这时正好派上用场。

“疼不疼?”

“疼!”

“叫你别跳,就是不听,现在知道危险了吧?”

“我下次再也不这样了。”

妈妈叹气,她知道儿子的这句保证不能当真。孩子调皮,自己没少骂他,甚至还打过他,可是一点儿用也没有,真是拿这个孩子没辙了!

案例深度解析

面对爱动的孩子,父母多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下来”,可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没有了解孩子好动背后的心理需求。好动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心理需求才是重点。只有弄清孩子好动的心理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般来说,好动背后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点:

1.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是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的,所以孩子热衷于摸这摸那,热衷于打开和关闭,热衷于爬高上低,热衷于跑跑跳跳。他们在通过自己的动作感触我们大人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尤其是见到新的东西,到了陌生的环境,在生疏感过去之后,孩子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了解这个物品或者环境了。而这些探索的行为,在家长看来,就是好动。

2.取悦心理

每个孩子都有被接受、被尊重,得到别人赞赏的心理需求。很多孩子之所以好动,就是想用这种行为取悦父母,得到父母的赞赏。尤其是在孩子这样做曾得到过父母的赞赏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就会更多。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刚刚学会的一个本领,本能地表示欣赏,比如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可以自己爬到椅子上,家长看到后会感慨“孩子长大了”。家长的本意不是赞赏孩子的行为,只是对孩子行为的惊讶,但在孩子看来就成了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家长的赞赏。进而这种行为就变得更多了。尤其一些孩子还会在人多的时候,有客人来的时候,故意将自己的淘气本领展示出来,客人的惊呼或者出于礼貌的赞扬,孩子都认为是一种正面的肯定。

3.补偿心理

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可是父母多工作忙,很少与孩子独处。所以,父母在家的时候,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比如,做鬼脸,唱歌。而当这些行为得不到关注与赞赏时,孩子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比如,吵闹、扔东西、跳来跳去等。

4.探索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