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1217100000008

第8章 给淘气宝宝把把脉 (3)

孩子喜欢蹦蹦跳跳,表现看上去调皮,实际上是他在努力掌握空间智能,这对他孩子将来掌握空间概念、识别几何图形非常有帮助。

5.精力过剩

现在的孩子住在高楼大厦里,活动机会少,活动量小。但孩子精力旺盛,正是需要跑跑跳跳的年纪,如果不能充分地运动或玩乐,就无法消耗过剩的精力。不得已,孩子就会自己在家里寻找可以运动的机会,比如像沙沙一样,跳沙发垫子。

孩子的精力得不到宣泄,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更影响孩子的心理,会让孩子感到无聊、焦躁,家长需要引起重视。

每天保证孩子在室外空地中痛快淋漓地玩至少一个小时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孩子不仅睡得香,而且孩子情绪亦能平静下来。

心理学家支招

一些孩子一天到晚跑跳个不停,不是撞翻了椅子,就是碰坏了茶几。从外面玩耍回来,总要挂点儿小伤,不是摔了膝盖,就是胳膊肘擦破了皮。你要问他怎么受伤的,他定然回答不出来,而且他也根本不把这点儿小伤当回事,该怎么玩还怎么玩。

如果你的孩子也这样,千万不要因为心疼他而阻止他的好动,更不能冲他生气发火。因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孩子爱跑爱跳有利于成长。要知道,弹跳运动有健身健脑的作用,因为弹跳过程能产生振动,“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相结合,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可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孩子思维更为敏捷。

对于好动型宝宝,家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给孩子运动的自由

如果你家中有爱动的孩子,那么,就让他按照自己高兴的方式去蹦去跳吧!如果孩子喜欢在桌上拍来打去,高兴得手舞足蹈,也由着他玩吧!孩子捏香蕉、拍桌子,正是手部运动机能成长的敏感期的表现。即使不在这个时期,顺应孩子的天性,亦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孩子玩闹的时候,父母最好陪在身边,并告诉孩子一些注意事宜,保证孩子的安全。

2.固定活动的时间

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好动的孩子,那么,你每天最好要抽时间陪孩子多运动。比如,每天晚饭后,去公园玩一个小时。这样就能顺应孩子喜欢运动的天性。同时,孩子的充分运动能消耗过剩的精力,让他安安静静地睡一个好觉。

3.进行必要的约束

顺应孩子好动天性的同时,父母也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约束。特别是3岁以上的孩子,比如,要和孩子约定: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在电影院看电影、到商场购物、在教室学习、在家写作业时,一定要集中精力,保持安静,不能乱说乱动、大声喧哗。否则,就会影响他人。

他人之石

妈妈姓名:江远

职业:小学老师

儿子姓名:淘淘,5岁

江远下班回家后,去卧室换衣服的时候,听到儿子的房间里传来孩子们开心的笑声。江远疑惑,孩子们在玩什么呢,玩得这么疯?边想边推开儿子淘淘的房门。

“天啊,真的疯了!”江远见儿子淘淘和邻居家的嘟嘟、北北,都穿着鞋在床上蹦蹦跳跳。而床上的枕套、枕巾,都被孩子们围在腰上,当跳舞裙。刚刚换上的新床单早被孩子们踩出许多黑脚印了。

江远一看气不打一处来:“都给我下来,马上!”

几个孩子你看我,我看你,又跳了起来。一边跳,一边高兴地唱刚刚学会的歌。

见孩子们不理自己,江远都快气炸了,一把抓住床单就让地下拽。孩子们猝不及防,都倒在了床上。

淘淘生气了:“为什么不让我们跳?”

“你们看看把床弄成什么样了?穿着鞋在床上跳,看把床单弄得这么脏,晚上还怎么睡觉?”

淘淘不甘示弱:“不用你管!”

“不管你还不把家给拆了呀!”江远边说,边将三个小孩拎到了地上。

见玩不成了,淘淘哭了起来,邻居家的孩子赶紧回家了。不一会儿,淘淘爸回来了,见淘淘在哭,而妻子阴着脸,就知道孩子又调皮了。

“淘淘,姥姥呢?”

“在做饭呢!”

“去看看姥姥做什么好吃的,好不好?”

“好!”

孩子走后,江远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孩子的爸爸。原以为老公会支持自己的做法,可没想到,老公却告诫说以后不要这样做了。

“为什么?”

“孩子爱唱爱跳很正常。你骂他,强行阻止,会让他心生阴影,或者用更倔犟的方式来面对你的粗暴,甚至会由此产生对抗心理,事事与你对着干。”

“那怎么办呢?”

“告诉他不能把床或桌椅当舞台,可以在地板上跳。但不能穿鞋子,这样才不会搞出太大的声音,影响邻居。同时,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让他玩好,比如,我们可以买充气式地垫,让淘淘在地垫上跳舞。你还可以给他报一个舞蹈班!”爸爸接着说,“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我们应该尝试着去了解。当我们不了解的时候,要给他行动的自由!”

江远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教育孩子不是事事阻止,而是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来疏导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才能顺应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健康成长。

4.将墙当成涂画板

——涂鸦背后的心理需求

张启的爸爸妈妈都是工科出身,对音乐与绘画毫无兴趣。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儿子张启却爱上了画画。

孩子爱画画本没什么不好,但是小张启却不在纸上画,而是将自己卧室的墙当成了画板。妈妈无奈,每天都要拉着儿子的小手,告诉他说:“儿子,不许在墙上乱涂乱抹哦!”儿子答应得好好的,可是第二天下班回来,他们发现墙上的画又多了不少。

儿子“屡教不改”,妈妈很无语。终于有一天,张启已经不满足于在自己卧室的墙壁上画了,而将“画布”的范围扩大到了客厅的墙壁上。妈妈实在忍无可忍,严厉地批评儿子:“你看你把墙画的!多难看啊!咱们家新买的房子,还没住出个新来,就被你弄得这么难看!”

“那我往哪儿画啊?”儿子也很无辜。

“让你往纸上画,给你的纸呢?”妈妈怒不可遏。

孩子跑回自己的房间,拿出了几张画得满满的纸,正是自己前几天给孩子画画用的。“这些纸已经画完了。”儿子小声地说。

“画完了你不会再和我要吗?干吗往墙上画?!”妈妈还嘴硬。

爸爸在一旁看不过去,走过来对儿子说:“你很想画画对不对?爸爸带你去买一个画板好不好?以后就往画板上画。”

儿子一听,马上精神起来,跟着爸爸走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对妈妈说:“以后孩子画画,不要太管他,叫他自己画去吧。现在我们的儿子正处于涂鸦期。我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上面写着孩子1岁时,手指变得灵活,手腕也变得有力。此时,他能控制手的方向感。15个月后,孩子可以将手自如地运用,这时候,就喜欢拿起笔来乱涂,心理学家将此阶段称为涂鸦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都会对涂鸦感兴趣,孩子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都是这个时期开始发展的。所以我们不要阻止孩子,还要给他提供可以涂鸦的物品,满足孩子涂鸦的需求。即使不能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在画画的过程中,锻炼锻炼孩子手部的肌肉也是好的。”

案例深度解析

张启有一个爱看书的爸爸,所以非常幸运,但是别的孩子就没有张启这样幸运了。很多孩子在涂鸦时,意识不到哪些地方可以涂鸦,哪些地方不可以,而父母也没有给孩子指定可以涂鸦的地方。当孩子拿着蜡笔或粉笔在地板上天马行空地画着各种图案时,会让许多父母烦恼。尤其是孩子在父母精心装修过的墙壁上涂鸦时,常常让父母发飙,并呵斥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要再捣乱了!”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父母,在此建议你,先不要忙着呵斥、管教孩子,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爱涂鸦。

孩子为什么爱涂鸦呢?这种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又有何影响呢?

1.通过涂鸦表达自己

成人喜欢表现自己,而且表现形式多样,比如,女性朋友通过穿漂亮的衣服或化妆来表现自己。而孩子呢,也有自己的表现形式。通常,才出生的孩子,会借助各种声音、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到1岁半时,孩子开始拿笔在纸上涂鸦,借助这种方式与人沟通,让别人了解自己。尽管一些孩子的涂鸦作品,在成人眼中,是“四不像”,只是无意义的混乱线条,但确实是孩子在表达自己,就像用语言和手势一样。因而,父母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的涂鸦。这样就等于阻止他们继续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想法,阻碍他们与外界的沟通。

2.通过涂鸦练习肌肉

涂鸦不仅可以让孩子表现自己,而且是孩子练习和发展大肌肉整合运动以及精细动作控制的过程,能练习或提高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孩子在画画时,既要用眼,又要用手,可以说是手眼并用,而手眼的运动与儿童动觉的发展以及视动经验都有关。

心理学家罗恩菲尔德把儿童涂鸦分为四个阶段:随意涂鸦、控制涂鸦、圆圈涂鸦、命名涂鸦。不同的阶段对孩子的身心影响不同:

首先是随意涂鸦。此时孩子的手部进行的是无序、无控制的运动。孩子的涂鸦作品画面混乱且无组织状态。

随着孩子手部肌肉控制力的增强,孩子开始进入线形涂鸦阶段。此时,孩子涂鸦时更多地使用重复的动作,画面更多的是方向一致性的线条。孩子由此可建立起一些动作活动的协调性和控制感。

涂鸦期的第三个阶段是圆形涂鸦。孩子的涂鸦作品更多的是封闭的线条。这种闭合的线条表示孩子对动作有了更高的控制能力,同时也更加精确的复杂。

涂鸦期的最后一个时期是命名涂鸦,儿童把动作与想象经验联系起来,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向想象思维。

在涂鸦的不同阶段中,孩子可练习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涂鸦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父母不要阻止孩子的涂鸦行为。

3.通过涂鸦练习书写能力

表面看,孩子写写画画,是一种动作表征,不是对物体的细致描绘,是很随意的动作。事实上,孩子点、戳画纸以及凭感觉画出的图形,是孩子在试图模仿成人签名的一种表现,这种涂鸦,可为孩子的书写能力发展,提供早期的实践机会。此外,“涂鸦”是孩子用来想象的手段,是培养、发展孩子想象力的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孩子的“涂鸦”,就是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赏识孩子的“涂鸦”,就是鼓励孩子去发展想象力。因而,父母千万别小看了孩子的涂鸦。

心理学家支招

孩子1岁左右,开始进入了涂鸦期。面对孩子的涂鸦,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涂鸦

父母千万不要将孩子的涂鸦看成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事实上,涂鸦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宝贵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如果任由孩子涂鸦就可以锻炼他绘画、文字和表达方式的进一步连接,促进他左右脑的发展。所以,父母要正确地认识涂鸦,并给予支持。

2.给孩子提供涂鸦的条件

美国科学家曾做实验:把纸和彩笔递给15~18个月的幼儿,幼儿就会迫不及待地写写画画。有的孩子会边涂边叫或者自言自语,当他们发现手中的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时,就会特别高兴,有的孩子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反之,他们便会停下来思索。

对于进入涂鸦期的孩子来说,色彩鲜艳的画笔、画板是最好的礼物。父母适时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涂鸦条件,发挥她的“特长”,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

3.多聆听,少批评

面对孩子的涂鸦,一些父母会认为不像而不屑一顾,其实,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聪明的做法是认真聆听孩子对涂鸦作品的解释,尊重孩子的表述。而且在孩子表述时,要放松神情,脸上带着笑容,耐心地倾听。适时引导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而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4.尊重孩子的涂鸦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