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磨难,先苦后甜
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有了自救的愿望,才会奋起努力,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征服所有阻碍,走向成功的人生。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等待命运的馈赠,才能有所成就。
生命中总会遭遇一些可怕的风暴、挫折、磨难,这些经历只能使人不快乐,却没有力量使人不幸福,关键要看怎么面对这些风暴、挫折和磨难。
走在康庄大道上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走过自己的人生。正如歌词中唱到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只有经历过重重磨难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才能体味生活的意义。
柏杨先生便是历经苦难之人。“我诞生在一个悲惨年代中的残缺畸形的家庭里,它是那么冷冽、堕落、充满暴力,这不是一个孩子所承受得住的命运。母亲原是我唯一的倚恃,可是辞世太早。继母进门后,铲除前房儿女成为她唯一的目标。姐姐被逼早婚早寡,一个弟弟早夭,一个弟弟被卖到江苏,一个妹妹被卖给高丽人,另一个妹妹没有受过教育。一连串难堪的悲剧,可以说明我童年时所受的惊恐、疑惧。我像一只关在猫笼中,被剥了皮的小老鼠,还没有学会怨恨之前,就先学会绝望。十二岁那年,小学五年级的我曾想到投井。大学毕业后,从东北流浪到上海,曾想到投江。五十岁后在监狱,我更想到绝食而死。然而,每当最后一秒钟,都会有朋友及时地伸出温暖巨掌,将我一把拉起,或指引一条明路。许多使人惊喜、动容的故事,纺织出我坎坷、传奇、戏剧性的人生。”如此艰难的人生,使得为他执笔传记的周碧瑟女士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但柏杨先生却并不这样想,在别人看来始终被灾难所围绕的人生,在他看来并不是天下最苦的。
苦难是一个人人敬畏的词语,是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灾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远离苦难,充满幸福,但苦难就像沙尘一般,总是会洒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尼采曾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唯有此种痛苦,才能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苦难,是一块磨砺人心的试金石,它可以帮助人成长,也可以使人更深刻地领会幸福的甜蜜。正如柏杨先生所说:“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后目的和至善总和,它赋给人类生命以真正的意义……我们只认为,幸福是心灵活动,由此活动而认识真理,快乐是获得心灵完美之后的一种必然反应。”苦难不过是人生路上的“小水坑”,它们会让我们的心灵经历尘世的洗礼,但却无法让我们的人生从此停顿。
一日,佛印与苏东坡在船上把酒话禅,突然听到喊声:“有人落水了!”佛印听毕,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来。救上来后,才发现原来落水的是一位少妇。佛印十分不解,于是便问她:“你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寻短见呢?”
少妇回答道:“我刚结婚三年,丈夫就抛弃了我,孩子也死了,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又问:“三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佛印接着问:“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少妇马上说:“当然没有!”
佛印笑了笑,说:“那你不过是被命运送回到了三年前。
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
少妇揉揉眼睛,恍如一梦。她想了想,向佛印道过谢便走了。以后,这位少妇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结婚三年,便被丈夫抛弃,孩子也早夭而死,这无论对谁而言,都是致命的苦难与伤痛。但佛印的话却让少妇跳出了苦难的泥潭——原来一切不过是恢复到三年前的状态而已。其实,每个人总是习惯于将自己所遭遇的苦难扩大化,总是认为自己正在经历的是世间最大的痛,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但多年之后,当我们再回过头看时,曾经以为如天塌了般严重的事情,原来也不过如此。
罗曼·罗兰说:“痛苦是一把犁,它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掘开了生命的新起源。”不知苦痛,怎能体会到快乐?痛苦就像一枚青青的橄榄,品尝后才知其甘甜。生命在延续,苦难就必定会有终结之日,幸福的伊甸园终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