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擅长处理情感的父母与不擅长处理情感的父母比较起来,前者的亲子关系比较和谐,情感深厚,摩擦也较少。不仅如此,这些孩子也较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较懂得安抚自己,较少产生负面情绪。从生理上来看,这些孩子较常处于放松状态,压力荷尔蒙及其他情绪激昂的生理指标都较低,这种模式如果能持续一生,对健康将很有帮助。其次,还有很多社会性的优点,比如这些孩子在同学间人缘较佳,在老师眼中社交能力较强。父母与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较少有行为上的问题(粗鲁好斗等)。此外,还有认知上的优点,就是较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能力较好。以智商相当的6岁孩子做比较,父母较善于做孩子的情感引导,到3年级时数学与阅读能力都较好,足以证明教导孩子的情感技巧不仅是人生的修养,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善于引导情感修养的父母,对孩子的帮助是全方位的。
父母的引导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产生影响力。研究者以一个简单的测验测试婴儿的人生观,他拿出两块积木给八个月大的婴儿看,告诉他们如何拼在一起。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
拿起一块积木来咬一咬,拿到头上前后摩擦,然后丢到桌上,看看你会不会帮他捡起来。
等你捡起来了,他才愿意完成拼积木的任务。最后他会仰头看着你,明亮的眼睛仿佛在说:
“赞美我的聪明吧!”
这种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受到大人的赞美与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也能充满信心。反之,如果孩子是来自一个黯淡、混乱、没有多少爱的家庭,他们拼积木时便显得毫无信心。事实上他们完全听得懂指示,也可以拼得很好,但做的时候就是垂头丧气,仿佛在说:“我根本不够好。
你瞧,我要搞砸了。”这种孩子对未来往往持失败主义的人生观,从来不期待老师会鼓励或注意他,也不认为学校生活会有任何乐趣,最后甚至会中途辍学。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在孩子极小的时候便开始成型,并在此时形成他最早的情商。虽然情商在整个求学阶段会持续发展,但都以最早的情商为基础,不仅如此,它还是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孩子累积多少知识,或比别人更早具备阅读能力,而是看其情感与社会性的因素,诸如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与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能够耐心等候、遵从指示及向老师求助,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
几乎所有在校表现不佳的学生都缺少上述能力的一项或几项,而这些恰恰都是情商的基本成分,成功的父母培养出的高情商的孩子都有以下的特点:
自信。感觉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行为与周围世界,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也相信别人会提供帮助。
好奇。喜欢探索世界,而且可带来乐趣。
意图。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自制。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人际关系。能与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据此建立人际关系。
沟通能力。具备与人交流观念及感觉的意愿与能力,能信任别人,并从人际交往(包括与大人交往)中获得快乐。
合作。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平衡。
孩子是否具备这些能力,与在家庭中是否得到基本的情商教育有密切关系。
提高孩子情商,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情商这是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帮助孩子提高情商,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和联结
亲子之间要经常进行积极的沟通。有研究者认为,亲子之间沟通较少,情感的疏离及否定的表达可能使孩子大脑中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由此可导致5-羟色胺降低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情绪容易抑郁、紧张、焦虑和恐惧。而积极的关注、赞赏、鼓励及富于情感的语言和身体语言能使孩子的情绪稳定,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不拒绝负性情绪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每当孩子不高兴,有负性情绪出现,家长总是用理性去教导孩子不应该有情绪,不应该发脾气或愤怒,实际上这不仅难以做到,而且使孩子一有负性情绪就很害怕,不信任自己的感觉,自责或内疚,从而加剧负性情绪。长此以往,孩子就无法建立自信,缺乏自我力量。
(3)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情绪
鼓励孩子正视自己内心的感觉,无拘无束地说出真实的感受,如果他在发脾气,不要批评和教训他,可以平静地告诉他:“我感觉你在生气,我想你一定有理由这么做,但可不可以尝试平静地说出来你的感受,这样我们可以更充分地讨论这个问题。”
父母如果这样平静地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一方面孩子得到理解和尊重,他反过来会尊重自己,尊重父母,阻断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他从父母的良好示范中,自然会学习到如何用语言而不是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4)勿以物质转移负性情绪代替情绪干预
有相当大一部分父母,特别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常常束手无策。孩子一不高兴、哭闹或不听话,他们就焦虑和烦躁,赶快用孩子喜欢的食品或物品来转移孩子的情绪视线。习惯于这样抚慰的孩子,学习不到如何应对挫折,不能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长大后在社会适应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
(5)分享和分担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情绪可能像海水一样,潮涨潮落。父母不能只顾自己的事情,不能认为孩子有好的物质条件和好的学习环境就万事大吉,应该注意了解孩子的情绪,分享其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感受,同时也耐心倾听和分担其消极情绪和想法。这也就是同理心。如:“我看你今天好像特别高兴,在学校有什么开心事啊?”或“你的脸色不太好,有什么事吗?”
父母经常以同理心对待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下,也会学习以同理心去了解和分享别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对于他们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
如果细心地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那些人,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强烈的“推销自我”的意识。
——[法]拉罗什富科
培养孩子自我支配的意识和能力
应当在全社会大声疾呼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因为还有许多家长一直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掌中物,像“孙悟空”与“如来佛”的关系,孩子再有能力也跳不出“父母”的手掌心,孩子必须听父母的。
其实,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家长们教育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自我意识是孩子走向明天的一把心灵钥匙,是帮助孩子成功的人生支柱。
家长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自我意识”。
孩子的自我意识是孩子对于自己以及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情感和意向。
自我意识强的孩子总是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把作为主体的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进行认识、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象,并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孩子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是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态度、对自己行为的调节的综合性表现。
与自我意识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容是:
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感觉、自我知觉、自我评价等,其中自我评价是核心内容。
自我情感。包括自我体验、自我态度、自我意象等,其中自我意象是核心内容。
自我管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强化、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自我管理是整个自我意识中的核心内容。自我意识的本质在于孩子对自己行为的管理和选择。
比如说,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就会在自己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的自我;听到“我没出息”、“我没本事”之类的声音;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等——而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便“注定”会失败。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孩子会在自己内心的“荧光屏”上见到一个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自我;听到“我能行”,“我很了不起”之类的声音;感受到喜悦、自尊、卓越等——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便“注定”会成功。
消极的自我意识会使人失败,积极的自我意识会使人成功。具有积极自我意识的孩子能积极地认识自己,积极地评价自己,积极地对待自己,积极地管理自己,积极地发展自己,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使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
幼儿在3岁时学会了用“我”这个第一人称代词称呼自己,“给我玩具”“我跑”“带我去”,这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一个较大的飞跃,是他认识自我的转折点。“我”字,标志着对主观的意识,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标志着自己是一个有自己愿望和有支配力的人。这是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
儿童对“我”的发现,给依附关系增添了新内容。他会说:“我想妈妈”“爸爸快看我”
。儿童这种意向的表露,证明他对成人的依附关系又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孩子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能力,就迫切地要求表现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我自己来”的愿望。他们开始试图摆脱成人的帮助,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要自己吃饭、自己玩、自己做事,反对大人对他们的干涉。我们叫孩子吃饭,他不听,继续玩自己的玩具,因为他现在想玩,不想吃饭。他们还故意做一些破坏性行为,比如摆积木,刚刚摆好,便用手一推,哗的一声倒了,你若帮他再摆,他故伎重演,直到最后把积木扔在地上才善罢甘休。让他别去踩水坑,因为水会弄湿鞋子,可他偏偏要去踏水,根本不理会鞋子脏不脏,只觉得这样好玩。
孩子向我们闹“独立”,如果我们硬性限制他们的行为,或者严厉惩罚他们,他们就会反抗。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3岁危机期”或“反抗期”。
孩子的反抗,不是反对大人的对抗性行动,这种反抗,只不过是坚持自己主张的态度。他的破坏性行为,也不是有意破坏,只是他对游戏行动本身感兴趣,而不关心游戏的结果。
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认识不到周围事物及其利害关系,只是想努力表现自己,这是他主动性、独立性的表现。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就会感到孩子固执、不听话,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对孩子来说,这样的“反抗期”是学习的时期,也是发展的时期,在一定范围内算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现象。那些在父母过多干涉下不表示反抗的孩子,说明他们的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父母在这个时候要注意避免感情用事,在许可的范围内,给孩子更多的独立自由,并给以相应的帮助。
让孩子积极地认识和展示自我
孩子的天性都是善于表现自我的,但为何却总被冠之以“爱出风头”的名声呢?
究竟“善于表现自我才华”和“爱出风头”之间的差异何在呢?其实只是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是否受别人欢迎。如果孩子的表现不受人欢迎,即便他表现出的是出众的才华,也一样不被别人所接受,反而被认为是骄傲,爱慕虚荣。
要建立一个受别人欢迎的形象,首先要从平常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越是小事,越能体现出一个孩子自身的品质。
从诸多普通人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对于平日的生活细节,你都能非常认真地对待,即便在小事上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你往往能获得别人的好感与认可。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年轻时,有过这么一段求职经历:
一天,他去一家公司应聘。然而因为他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经验与知名度,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走出公司大门的时候,卡内基无意中看到了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这是一个十美分的硬币,或许在许多人眼里,这小小的一枚硬币根本不值一提。然而,源于卡内基从小养成的节俭习惯,他弯下腰拾起了硬币,并很仔细地擦去上面的尘土,然后放进上衣口袋里,这一系列的行为正好被十层楼上的公司经理透过窗户目睹。他马上确定,这位青年人非常节俭,珍爱资本,一定是位管理人才,遂亲自出面邀请卡内基加盟公司。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位老板拥有一双“慧眼”,发现了卡内基这位“英雄”。
平日的一点一滴小事之所以更能证明一个人的品质,是因为那是一种不经意的自然流露。连小事都如此,大事就更加认真了。
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两点:一是你的孩子平日的生活细节是否良好,出入是否关门,是否乱扔东西,吃饭是否剩菜,上公共车是否给老人让座,等等,如果没有,你就要加倍小心了。二是你的孩子的平日行为必须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伪装出来的,因为伪装只能是一时半刻,自然才可能是一生一世。
鼓励孩子勇于挑战自我
为什么孩子的好奇心容易被扼杀,孩子的问题容易夭折?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很多父母不敢也不愿让孩子去“冒险”。问题的解决必须靠孩子自己去实践,而中国父母总是担心这个过程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与美国人的教育思想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更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训导。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方面的不同教育,在这方面,中国家庭都有过度保护的倾向。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游戏,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几尺来高的台阶上跃上跃下,令人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捏一把汗。有趣的是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原因是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玩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玩这些冒险的游戏的很少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于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很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让孩子获取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受到抑制,因而有理由后退。这种对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带来的性格上的胆怯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而且这种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我们当然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这里有一个界限问题。但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却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