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运气好”,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较过去好得多。因此,许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苦,经受一点点磨难。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并赶快替他排除。有的甚至上学送,放学接,中间还送牛奶。做完作业不愿意收拾书包,家长赶忙替他们整理。替孩子洗脸、穿衣服,更认为是家长“理所当然”的事。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就像温室里养花一样,从不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
做父母的都深深地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将来的生活幸福美满。果真这样的话,建议家长们认真思考一位外国哲人的话:“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先吃得起苦。”
中国有句古话:“庭院里驯不出千里马。”为了孩子成为千里马,家长千万别把“小马驹”
“圈”在“庭院”保守地“饲养”,而要让他们冲出“庭院”,到艰苦的环境去修好另外一门“必修课”——吃苦受难。
鼓励孩子在困难面前自强自尊
自卑只会瓦解人的意志力。作为父母,要不断地鼓励孩子在困难面前保持自强和自尊。
俄罗斯作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写过这样的一篇短文,相信它会对为人之父的你有所启发。
有一次,有一家人全家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爸爸、妈妈、五年级学生托利亚和4岁的萨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孩子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盛开着铃兰花的林中旷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爸爸在看一本有趣的书。
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似乎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了萨沙,似乎她也不怕淋雨。
萨沙问道:
“妈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你,你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干吗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萨沙问道,“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朝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滂沱大雨已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自豪地说。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四五岁的孩子虽说刚刚懂事,且比较弱小,但就像文章中的萨沙那样,却都不愿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人。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强。
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父母不了解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意识。他们过分地照顾和溺爱自己的孩子,这也包办,那也替代,其实,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视做自身的一个部分,而没有把孩子看作人格上完全独立的一个另外的人。
随着孩子身心发育的过程,他们在模仿效法成人的同时,自尊心也随之萌发。正像“小荷才露尖尖角”那样,在生活、学习和活动中,渐渐显现出朴素的自尊。年轻的父母要善于觉察孩子的自尊,有意尊重孩子的自尊。
而在家庭生活中,由于成人对孩子无耐心,嫌麻烦,常有些不理智的语言,这也会挫伤孩子的自尊。
孩子呀呀学唱,爸爸不耐烦地说:“啊呀,你不要再唱了,吵死人了。”
孩子学画熊猫,爸爸毫不爱惜地说出:“这像熊猫吗?画成狗啦!”
孩子拿回95分的考试卷叫家长看,粗鲁的爸爸说出:“才95分,没考100分还有脸叫我看吗?
”父子对弈跳棋,不明智的爸爸说孩子:“你又输了,还是不如我。”
孩子主动帮妈妈洗碗、刷锅,妈妈毫无心意地唠叨:“不要干不了强干,别给我帮倒忙啦!”……诸如此类的言语,在成人方面可能毫无意识,而在孩子一方,却造成一种心灵的创伤,轻则削弱了他的自尊和自信,重则铸成孩子无心上进的自馁和自卑心理,这不恰恰背离了当父母的望子成才的心愿了吗?
所以,身为父母者要潜心洞察孩子的心理,才能精心培养出孩子自强自立的品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家教氛围,才能逐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子效果。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意志力生效
威廉·达蒙在《更高期望:杜绝家庭和学校中纵容现象》一书中批评了有些父母的想法:孩子在童年时代应该无忧无虑,远离烦恼、挑战和压力。认为“孩子不仅要玩简单有趣的游戏,还应该参加有挑战性、能将他们提高一步的活动。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既要满足他们内在的兴趣,也少不了外在的反应和奖赏。孩子们还必须做到,即使面对困难和烦恼,也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要让他们认识到挫折和单调乏味是创造性工作必须的内容。
只有学会应付这些,日后才能成功”。
培养孩子持之以恒习惯,重要的是先要教会孩子合理分配时间。
如果你不断在他耳边强化时间的概念,那么他会很早就学会合理掌握时间,甚至比认识钟表还要早。如果你要孩子8点睡觉,那么就意味着到时候他就要躺到被子里。如果他觉得能拖住或操纵你,让你同意他“再呆”几分钟,那么就等于是你在传递给他一种信息:时间的外在限制是不重要的,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在家里的时间。
孩子6岁时,你就可以用计划表来告诉他合理掌握时间的基本原则。你必须和孩子一起填写。该表可以让孩子们明白,把事情分出轻重缓急,确定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坚持把事情干完并评判结果等的重要性。请记住,合理掌握时间是一项必须学会的技能,你不能指望孩子马上就理解其重要性,因此无法期望你的孩子立刻接受。但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强化这些技能就会使孩子养成一生的好习惯。根据专家对情感智力和大脑发育情况的了解,孩子必须发育出神经通道,使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习惯。
要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习惯,还要教孩子学会掌握时间和工作的进度。
列出所有“在……和……之间”必须完成的事情。可根据其重要性分出先后,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然后估算一下正确完成每件工作所需时间,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时间不够,那么在次要问题上不能花太多的时间。或者重新分配时间。
每件工作完成后,在已经“完成”栏上划圈,写上实际花费的时间。然后按1~3的等级给每件工作打分。1代表可以接受,2代表很好,3代表完美无缺。请记住,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标准,比如叠床,可以接受,1就行;而家庭作业却要达到完美无缺,3才行。
用时间观念严格规范孩子的行为对意志力的培养大为有效,值得家长们借鉴。
四、让孩子学会直面挫折与失败
要教育孩子能够接受失败,否则,孩子无法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地面对它。
——[英]斯特娜夫人
和孩子一起面对人生的挫折
一位小学六年级女生,品学兼优,从一至五年级一直担任班长,六年级时突然落选了,原因是在工作能力方面欠佳。女孩回家后,感到十分委屈,向爸爸妈妈哭诉了事情的原委。任凭爸爸妈妈如何劝说,她就是不想上学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儿童没有受过或很少受过挫折,经常处于娇惯顺境中的孩子,认为一切都是顺利的,稍微遭受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上面那位女生就是如此。一至五年级一直担任班干部,认为在六年级继续当选是顺理成章的事。一旦落选,就无法接受,对自己失去信心,既担心失去老师的信任,又感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毫无心理准备,事情发生后便不知所措,有的孩子甚至做出过激的反应,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父母妥善地帮助孩子渡过这种危机是十分必要的。
做为上述例子中的父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孩子渡过危机:
(1)帮助孩子认同挫折
父母应帮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荣辱。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荣誉和挫折是并生的。生活中会常有不如意的事情,如果连一点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如何面对以后漫漫人生中会发生的更大的挫折和坎坷?
(2)鼓励孩子跌倒后自己爬起来
父母要教育孩子,只有靠实力去竞争才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胜利与成功不是别人的恩赐,不是对别人的乞求。幸福是劳动的果实,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吸取教训,跌倒了自己顽强地爬起来,才能获得成功。
(3)父母要承认孩子的失败,切忌无理施加压力
孩子的失败是个事实,父母首先要承认。如果父母都不能正确对待,更别说孩子了,因此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更加困难了。孩子的失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无法包办代替的,不要由父母自己出面来解决,更不能找老师无理取闹,否则,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更难以解决,使孩子陷于更大的尴尬之中。只有父母承认孩子的失败,才能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所在,才能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
(4)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真正是在蜜水中泡大的,他们很少体验到挫折,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也缺乏解决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的情景,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养成一定的解决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临阵慌张。
在竞争中增强挫折的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