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12206200000029

第29章 创造力资本(1)

创造力是人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手段之一,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尤其是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更为社会所必需。所以,每个人都应当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创造力关乎社会的发展。作为家长,应当呵护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引导孩子突破思维定势,并为孩子创造成长的必要的环境。

一、创造力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创造力是孩子最重要的成功资本之一,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就是为孩子明天的成功大厦添砖加瓦。

——[美]吉尔福特

激活孩子的创造力是培养天才的第一步

创造力被誉为人类智慧的表现和人类文明的动力源泉。自从人类诞生之后,创造就与人类的文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息息相关。

孩子没有创造力将很难适应下来,没有创造力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竞争是如此的普遍、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在于创造力上。父母千万不能让孩子在这个制高点上有所缺陷。

创造力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并非只表现在科学研究上的发现,或发明新的技术或产品上。它同时也是处理日常事物的智慧。简单地说,生活上林林总总的问题,都需要创造力来处理,才有圆满的结果。

一般说来,创造是指新的创作和发现,它并不限于特定范围。因此,画家作一幅画,音乐家谱一首曲子,武器专家发明一种杀人的武器,科学家发现新的科学理论,心理学家发现新的人际关系历程,乃至家庭主妇发明了新的酱油,孩子写出第一篇创作小说或童诗,有效处理一件偶发事件等等,都是一种创造。

心理学家罗吉斯说,创造是一种突然的发现和新创作,其过程是一方面来自创造者内在特有的本质,另一方面是生活中人、事、物及环境的启示与激荡。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股好奇的冲劲,它引导孩子实现自我,并发展其潜在的能力。它逐渐引导孩子发展与成长,增强他所需要的能力。

但是创造力可能因为受到严格限制而蒙上一层心理防卫机制,不敢表露出来,而使它销声匿迹。不过创造力并不因此消失,只是在等待着适当的时机和条件而展示出来。也就是说,当孩子对环境重新调整其关系时,又能表露出创造力。

创造是在一种开放的心胸中进行,一个人在没有成见和压抑下才能创造。正因如此,创造者本身必然是清醒的,创造的本质就是一种建设性。创造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种喜悦,也是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自然表现。

孩子本来就具有创造的天性,他们经常敞开心胸,毫无成见地去感受周围的事物。他们没有权威的压力,没有既成事实的成规,于是一种自由追求实现的好奇心,点燃了他的创造活动。孩子总是有许多新颖的想法,不管他是对的或是错的,都是追求自我实现的表现。如果父母亲对孩子的好奇心加以压抑,限制他去尝试,或直接告诉他答案,那么孩子就会从创造活动的历程中溃退下来。

父母亲不妨让孩子有自由尝试的机会,只要孩子的尝试不危及安全,就要多多鼓励其创造性的试探。

孩子的创造力受内在的心理动机与心理情境的影响很大。我们无从教他创造或发现什么,我们唯有顺着好奇与自我实现的天性对其加以诱导,从而培养其创造性的思考和态度。孩子的创造行为有其特殊的酝酿过程和内在的活动,是在自己的内在经验与外在经验相互激荡下开始进行创造活动的。创造活动本身具有一种选择性,他在许多因素当中,选择了他属意的因素,那是他对真实现象的感受。这种感受属于他自己特有的选择。孩子是在选择的因素上,发现新的原理,创造新的事物。

父母亲如果经常牵着孩子的思考方式走,创造的行为也就受到限制。教育学家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用自己灵感的触须去品触真理是有其原因的。反之,把死记原则视为真理,必然阻碍孩子创造力的成长。

创造者往往有一种孤独又能自我肯定的感受。他会对自己说:“这就是!”“我已发现!”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这种肯定中带着孤高的感受,似乎要从自信心中去培养。你要给予孩子自由摸索的机会,要有雅量去接受并肯定孩子的发现,这样才能鼓励孩子去创造。也许孩子的发现在大人看来是错的,不过,我们不应否定其创造的事实,而要鼓励他多做尝试。事实上,创造的玄机就藏在你认为错,别人也认为不可能,而创造者却认为可能的情境中。

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必须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追根究底的冒险精神,最终,“无限风光在险峰”。

有效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和提高。这对生活在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当今社会里的孩子尤显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最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为了让孩子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未来社会的宠儿,家长务必要从小开发和训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那么,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哪些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往往会产生某些新奇、独特、不苟同于传统的思想,因而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有意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展孩子发散思维的基本手段。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就是对某种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其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则思维流畅性越好。如给被试者一张图片,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讲一个故事,讲得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即随机应变能力。范围越大,维度越大,则变通性越大。例如,只知道石头可以作建筑材料(盖房、造桥、铺路),那么,思维只在同一维度内发散。如果还能说出石头可以打狗、压纸、当尺子划线,甚至还可以救人(如司马光破缸救小孩的故事)等等,那么思维就在不同维度内发散,其变通性就大得多了。

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发散的项目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或独到的见解,就是说,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异的成分。

(2)鼓励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这是一种不经历一般的认识程序就获得关于对象本质的直接认识的形式,是思维的逻辑片断,却表示认识过程中非逻辑的跳跃。如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由于澡盆的水往外溢出,使他突然有所领悟,从而发现浮力定律。

如何鼓励孩子进行直觉思维呢?许多研究者建议:

应当为孩子创设一个能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心理环境。例如,没有心理压力,一个鼓励的眼神,轻松和谐的良好家庭气氛,优秀的传统意识等;鼓励孩子对问题进行近似合理的猜想、假设和即兴回答;多让孩子有机会取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助于简缩思维的过程;教会孩子善于捕捉突然跃入脑际的瞬息即逝的新念头、新形象,并随时把它记下来。

(3)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培养“创造个性”

孩子在创造性活动中常出现的思维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思维定势,思维方式固定化、刻板化,影响了对问题的解决;思路狭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感知不敏锐;不善于运用多种感官;功能固着,只倾向于对某一物体的功能(如性能、用途)产生固定的观念,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影响到灵活地运用该物体;害怕失败,不敢冒险;循规蹈矩,自我限制;过分寻求与别人一致;寻找惟一正确答案;动机过强或过弱。中等动机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喜欢精确、逻辑,避免模糊、非逻辑;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应该是十全十美的;不会幽默,把学习和游戏截然分开。

此外,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仅与人的智力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和人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个性特征也是相关的。

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对人和事物的热情、工作的勤奋、对事业的责任感等人格特点,在取得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积极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品格,都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放开双手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现在不少家长只注重孩子的知识、分数和文凭而忽略创造力的培养。不可否认,知识、分数、文凭应该重视,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因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是创造力,一些体力劳动将由机械或机器人代替,一些记忆性的脑力劳动将由电脑代替,而人的主要优势是创造,即21世纪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因为当孩子长大后,社会将由“学历社会”

转到“能力社会”,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能力,最值钱的不是学历而是创造力。

因此,必须让孩子从小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能够打破常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质疑能力、辨识能力、善于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要鼓励孩子在遵守常规的基础上,养成一些富有个性的创造思维习惯,要把孩子培养成思维灵敏、判断准确、主意巧妙的智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一份自理自立的能力,并能在生活中比别人多一份生存能力。

晚饭后,马帅的爸爸妈妈一起到楼下散步,妈妈忽然发现比他们先下来的马帅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火柴,妈妈非常担心,大声告诉马帅,禁止他玩火柴,马帅很委屈地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拉拉妻子的衣袖,两个人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转一圈回来,又看见马帅和其他的小朋友捡了一堆别人丢掉的可乐瓶子,正在院子里比赛谁往可乐瓶里扔小石子扔得准的游戏,妈妈看到了,又不客气地责备了马帅,说那些东西太脏了,不卫生,家里有的是玩具,怎么还出来找这么脏的东西玩?

爸爸见状,赶紧拉着妈妈往家里走。进了家门,爸爸心平气和地说:“你不该在小朋友面前说孩子,那样会伤他自尊的。我们常说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玩耍,刚才你也看见了,他和小朋友玩得挺开心的,你却又禁不住要训他几句。”

“我不是反对他玩耍,家里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他却偏偏要在外面玩那些脏东西,而且还玩火。”妻子忍不住反驳道。

“那也没什么?”爸爸依然心平气和。“儿子玩火柴的确很危险,但是那也要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和体验这样的新经验。我们可以陪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玩,帮助他,这样还可以顺便教育孩子火是一种危险的东西,告诉他一些简单的消防常识。

孩子玩石子、玩可乐瓶就更没什么了,想想我们小时候不都有这样的经历吗?大人刚刚丢掉的什么废包装盒、瓶瓶罐罐就被我们捡起来,在一边玩得津津有味。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摆弄东西是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一种方法。那些工厂设计和批量生产的精巧玩具可能会扼杀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与其为孩子们制造精美的人偶,不如给他们一个用布随意做成的布娃娃,而一根树枝并不逊于造型僵化的积木的魅力,木块、果实、树根和小石块等都可以是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启蒙教师。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妻子仿佛被丈夫的话所打动,没有再和丈夫争辩。

自那之后爸爸妈妈开始琢磨如何让马帅有自己探索的机会。马帅喜欢涂涂画画,但一直不认真,只是乱画一气。平时孩子也没有什么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老师上图画课时,他们用的工具差不多都是纸、笔、胶水、剪刀和水彩笔一类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能吸引孩子的。

有一次,马帅放学回家,就闹着要“神笔”,爸爸问他要什么神笔,才知道原来是他们今天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马帅说:“神笔马良是在沙滩上用树枝学画画的,后来他有了神笔,他画的东西就可以活过来了。”

爸爸就利用这个机会跟马帅说:“你说马良开始是用树枝在沙滩上画画,他怎么那么勤奋,画得那么好啊。现在你有好多水彩笔,你也可以像马良一样画得好啊,咱们也可以找到咱们自己的神笔,知道吗?马良是练了好久好久的,你要是把自己心里面想的都能画出来,以后一定比马良还强。”

马帅很认真地听了之后,就开始每天都画自己的“图画日记”。除水彩笔外,爸爸还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和原料。结果马帅给家里的西红柿、南瓜、土豆上面全都画上了不一样的人脸,摆着说要开一个蔬菜大会。削铅笔削下来的铅笔卷,马帅就留着用来在纸上做粘贴画,还自己想像情节、编故事。后来爸爸妈妈商量,给马帅专门设立了一个创作小屋。除了平常的画笔啊、纸啊什么的,那些家里弃置不用的废弃物、旧东西,就都收集在这个地方。他们根本不去担心孩子会弄脏,也不说他摆弄那些是不学正经。那些瓶瓶罐罐、箱子、盒子、旧闹钟什么的,都吸引着孩子,他自己动手去做,有时候还搞些自己的小发明,给妈妈做一个工艺花瓶,给爸爸做一个小杂货架子,家里的废物在孩子手下不断变成新鲜的东西。当然也有失败和受伤的时候,但是只要爸爸妈妈鼓励他一下,或者是给他一些建议,就会好起来。他的业余时间充实了,脑筋也一直在运转,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老师还表扬他在课堂上能够提出新颖的问题和看法。

爸爸妈妈非常开心,因为马帅开始注意留心周围的世界,他所接触的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课本内容,他的想像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他还学会了自己在玩耍中寻找乐趣,不再有事没事老是缠着要爸爸妈妈陪他玩了。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在工作忙不开的时候,不用担心马帅,他们已经非常放心地让马帅自己去自由自在玩耍与探索。

不少人以为,只有父母具备很高的创造力,才能“培养”

孩子的创造力。其实,许多父母都很平常,是一般的工人或家庭妇女,并不一定有什么创造力,但他们能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许多家长把不该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大把大把地花,眼睛都不眨一眨,但在孩子拆闹钟的问题上就看不开了。无非就是个闹钟,能值多少钱呢?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孩子的创造力呢?孩子的创造力是无价的。看不到孩子探索精神的价值,就看不到培养创造力的价值。在这一点上,马帅的爸爸妈妈为父母们做出了榜样。正因为爸爸妈妈的“放手”,马帅身上的创新精神越来越充足,而正是他身上的创新意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围绕在他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