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凭什么我们这么穷
12208500000006

第6章 养不起孩子谁之过?(1)

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忧思录”

美国诗人艾略特以忧伤的基调在《荒原》中描述4月的惨不忍睹,“4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4月,这个万物蓄势待发的月份,被一个并不理性的诗人剥离得只剩灰色。正如,在今天这个教育从宏观上也日益向大时代的派对年以及大中国的狂欢夜靠拢时,每个人所延伸的色彩轨迹不再尽是一贯的色彩斑斓。

2010年,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上刊登了一篇来自陕西中学老师的心声:

期盼一:教育应是贫苦大众改变命运的切实途径之一。近几年,我们的老百姓通过教育,不是脱贫致富了,而是越来越穷了。

期盼二:优质教育应也能服务贫苦人家的孩子。我们现在看到的往往是,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能上好学校,而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却只能上一般的学校。

期盼三:教育质量不要再严重缩水了。这几年我们很悲痛地看到一些不好的教育现象。有体育教育但我们的足球却让人汗颜……

期盼四:打工儿童、留守儿童就学再公平点。

期盼五:民办教育不应成为暴利行业。

期盼六:教材费的回扣、盗版教材,该好好治理了。

期盼七:应试教育--涛声不应再依旧;素质教育--专家应该下基层。

……

期盼十一:让“大学生”这个品牌值点钱。

记得有人曾经问过:道德--多少钱一斤?现在我想问一下:大学生--这个品牌值钱不?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值点钱吧!大学生的泛滥、大学生的贬值,原因何在?问题何在?教育行政部门不知道吗?天大的笑话。

……

期盼十七:不要借助国家的教育去发财。

日子,就是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

国家越来越富有,我们吃饱了饭,不再与饥饿周旋,却又不由自主陷入另一个漩涡--个人财富增长瓶颈。在我们这个多达13亿人口的国度,上学不再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够抢得的跳板,而是一出生就享有的权利。

然而,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

你不必为孩子的学费担忧,却要操心择校费、书费等名目繁多的“官方”费用,以及为孩子额外增加竞争砝码的各类培训费用。

你的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可能会认为他们愉快地哼着“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幸福得一塌糊涂。可是,他们的童年、青春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充满诗情画意。他们厌恶重重的书包和厚厚的眼镜,讨厌学校,他们觉得活得很不容易,觉得自己是中国教育的牺牲品。你觉得不可思议,你花重金为他们精心准备了这么多教育饕餮大餐,他们怎么一点也不领情呢?大学生越来越多,你的邻居、你的同事、你的兄弟姐妹,都曾喜气洋洋给你送来“家里出了大学生”的喜帖,但现在你听到的抱怨也越来越多,孩子不喜欢他们的专业,毕业后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太难了,在家啃老,要做“蚁族”……

2010年,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调查机构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称,有61.9%的网民不满意现在的状态,他们急切盼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现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仅是为父为母的角色期望,更是很多人所认为的延续他们理想最理所当然的方式。下一代,避无可避地沿袭了父辈甚至家族的寄托,而改变一个家庭社会地位的有效手段就是教育,借助知识这把天梯,人们更容易打开阶层天花板。

然而,人们更应该明白,梦想成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生得起也养不起

我们的角色,总是被包裹在不断贴近又疏离的运动关系中。生育,这个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话题,已经从“愿不愿意生”被替换成了“敢不敢生”。

孩子呱呱坠地,你家的财富报表将发生根本性扭转。无房无车时,房租是你家的开支大户;有房有车后,房贷和车贷居首;有了孩子,育儿支出无可争议地成为你的家庭财富报表上最值得关注的一笔。

一个年轻妈妈曾在某育儿论坛里贴出了4岁女儿1个月的费用:

幼儿园托费:2000元/月(本该4100元/月,因为上得早,而且是3个孩子一起报名,一下交1年的,所以便宜了一半);

饭费:400元/月,杂费:20元/月;

才艺费、钢琴费:600元,轮滑:200元,国画:120元,珠心算:240元;

保姆费:1500元,衣服:300元,食物和零食:400元,玩具、书和光盘:100元;

玩和看节目:100元(不包括大人陪同的费用);

旅游:200元;

教育基金:1500元;

奶粉:100元;

看病不能报销的部分:50元。

每个月共计:7830元。

7830元,这是一个令人不容小觑的数字,恐怕很多人的月工资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由上面的数字可见,教育费占去了育儿费用中相当大一部分。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个教育阶梯--幼儿教育,已经与义务教育免费、高等教育控制学费等划入同等受关注的领域。“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很多年轻父母在街头巷尾最常谈起、谈起时也最常皱眉的话题。一位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感慨道,在城市接受学前教育比上大学还难。

热门的幼儿园成为家长们争夺的抢手货,其千军万马的气势不亚于高中生挤独木桥。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轮候,但最后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以偿。名额够了,面试不过关,户口不占优势……拒绝你的理由总是一大堆。

幼儿园的收费也远远高于中小学和大学。各大城市幼儿园的收费参差不齐,稍有名气的,一个月的学费轻轻松松就过千。而且,现在的价格并没有涨到天花板,幼儿园的收费还在不断攀升。至于什么时候是个头,谁心里也没有底。

即使走进顶着免费光环的九年义务教育,数额巨大的择校费和培训费也高得吓人。

一位广州妈妈列出了女儿上小学的主要开支:

择校:35000元;

课外托管班:1—6年级 37800元;

课外学习:英语1—6年级 54000元;

舞蹈:3—12岁 36000元;

钢琴:2—6年级 50000元;

乒乓球:2—6年级 32000元;

旅游:5—12岁 56000元。

费用总计竟高达3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孩子的吃、穿、用等日常费用。从这位妈妈列出的开支表,可见课外教育费和培训费是重头戏。

跌跌撞撞走过小学,初中、高中的花费也不菲。学费虽然不贵,但学费以外的开支还是令人难以承受。到了中学,中考、高考的压力不言而喻,它们成为孩子人生的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直接决定着孩子在未来的生命体验中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以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计时的家教费,动辄数千元的培训班、冲刺班,以夸张的广告,调动家长们舐犊情深的情结,也觊觎着他们的腰包。从初一到高三,6年下来,这些费用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

孩子千辛万苦挤过独木桥,大学费用又来接班,大学4年仍是家长们艰苦奋斗的岁月。即使在一所普通大学学习普通专业(非收费高的特殊专业)的学生,即使他不铺张浪费,花费有度,大学4年的费用也要接近10万。 学费平均2万元,住宿费近6000元,生活费近4万元,书费近3000元,电脑、手机等近2万元。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以2008年的物价水平为准核算出,上海市徐汇区的孩子到30岁,家长需要投入49万元育儿费用。

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对2157人进行调查,74.7%的人认为教育支出已是城乡普通家庭的极大负担,36.2%的人每年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10%—30%,29.5%的人达到30%—50%,12.8%的人达到50%—80%,8.4%的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全国妇联2011年5月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同样显示,子女教育费用与收入较低和家人生病被列为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

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这成为不少“俯首甘为孩子孺子牛”的家长朴实而豪迈的育儿宣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负担之重,让很多人难以承受。手中的财富,正通过教育的指缝四处滑落……谁动了教育的奶酪?

影响社会的教育,正按照权力和金钱的逻辑运转。校园不仅要屈服于政治和经济压力,还要屈服于社会压力。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决议是,“应当澄清这一方面的模糊与混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今天,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慢慢向教育渗透。

中国的教育有一大软肋--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状况。尽管教育经费投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教育投入仍然不足。

1992年,国务院的一次常务会议上提出,到2000年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是,近10年过去了,4%的目标仍然可望而不可即。与大陆相对较低的公共教育经费相比,台湾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其GDP的12%—22%都投入了教育,美国保持其教育经费占到6%—7%,印度2003年的教育经费也达到了5%。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玉林曾按4%差额测算,从1985年到2003年,政府欠教育的经费总计为10100亿元。

教育投入不足,分摊到学校头上的财政收入就少,不少学校的财政出现漏洞。以河南为例,全省从小学到大学在校生达2500万人,地方政府拿出的钱还不够给教师发工资的。全省每年投资200亿元才能保证河南的人均教育资费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全省高校建设每年需求上百亿元,省财政每年拨给全省高校的费用却只有3000万元。

教育经费紧张,市场化又大行其道。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曾主张把市场化用到教育上,“公共教育制度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的约束,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学校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均不负责。要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以往的改革措施是无效的,唯一的出路是走市场化道路”。自身囊中羞涩而市场化波澜壮阔的背景下,一些教育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公益性视角转到财政视角,走经济主义路线,以经济话语权代替教育话语权,目的是弥补经费短缺,这就是教育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