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只青蛙,想迁徙到远方,便去哀求大雁帮忙。大伙商量后,决定让青蛙咬着一根木棍,再由两只大雁叼着木棍的两头儿,把青蛙带上了天空,向远方飞去。
飞越一座村庄时,有人看到它们,说:“多聪明的大雁呀,把青蛙带到远方!”
青蛙听后,心想:“这人笨得出奇,竟然没有看出是我的主意。”
又飞越了一个村庄,另一个人也是这样说。
青蛙涌出伤悲,心想:“这世上的傻瓜怎么这么多。”
当飞越了第三个村庄,青蛙听到所有的人都对大雁赞叹不已,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十分恼怒地吼道:“你们这群傻瓜,这是我的主意!”
话音刚落,青蛙就重重地掉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
人们经过青蛙的残骸,纷纷摇头叹息说:“克制不住对虚名和私利的追求而搭上性命,才是真正的傻瓜!”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不自觉地都成了生活中的傻瓜,像故事中的青蛙一样,被自己的欲望牵引着盲目地乱走。只有那些懂得克制和对一切抱有平常的人,才能冷静从容地控制局势,不急躁、有次序地前进,进而取得成功。
9.不可得的福报
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不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的不可得,都没有用。
南怀瑾先生十分崇尚唐代人裴度的人生观。
裴度从来不相信方术和占卜这类东西,他常常对别人说:“鸡、猪、鱼蒜这些食物,碰上了该吃就吃;出生、死亡、衰老和疾病,时候到了它自然就开始运行了。”
许多人由于穷途潦倒或是所谋受阴时,便委诸天命,认为冥冥之中上天已决定自己的命运。于是便开始意志消沉,不再谋求努力。更有的人去找那些算命的术士,求教毕生的荣辱,求教何时才能显达。其实这些想都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怎么能自己的前途不由自己去决定,反而要去请教别人呢?更何况那些江湖术士们是要吃饭的,他们如不危言耸听,说你将会如何如何,又怎么能获得你的相信呢?还有,术士所用的口语,都不是看你的言谈举止和衣着而随机应变,这样说不对又是那样,倘若你真的相信他,恐怕就会误了自己的前程。
所谓衣食住行,都是人之所需,生老病死,也是大自然的一种必然规律,所以,我们应相信什么命中注定的话。在日常生活中,倘若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便得先行检讨自己的为人处世是否得当,发现错误,便应马上更改。遇到失败也不要灰心,找出失败的理由,马上予以纠正,那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你凡事都相信命运天数的话,那只能使你越来越消极,而无法振奋起来做人。
求佛不如求自己,主观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富贵不骄横,贫贱不颓丧,世人要做到如此谈何容易。元代作家许名奎身居俗世,却能将旦夕祸福看得如此通透实属不易。
人生的富贵与贫贱,各有自己的本性;君子在这种境遇中,避世却不烦闷。蛟龙会陷在泥沙中,鲜花可能落在粪坑里,获得时机则能飞黄腾达,失去时机即陷入困境。步骘自愿接受征羌给他在地上设席的待遇,宗悫哪会计较乡间豪绅给他粗砺食物吃的羞辱。朱买臣背着柴读书却不感到羞愧,王猛卖畚箕为职业,却不追求名位。如要人在富贵时不骄横,在贫贱时不颓丧,步骘、宗悫等人何尝有仰慕公侯的心思呢?
富有而爱好礼义,这是孔子的教诲;只图致富便不能施行仁义,这是孟子的告诫。大凡行仁义的完全可以保持幸福而消除灾祸,爱好礼义的完全可以保持已有的成就而防止失败。自恃富有而喜欢欺侮别人,子羽已观察到子哲的结局;富有而不骄傲的人很少,史鱼对公叔提出过警告。庆封的富有不是上天赏赐,实为灾祸,晏子的富有如同布帛那样有一定的限度。舍弃骄傲,根除吝啬,控制怒气,节制情欲,这样才能保证享受五种福分。
五音使入耳聋,五色使入眼瞎,骑马打措使人发狂,这是老子的告诫。白天歌舞,夜里奏乐,短短三十六年;秦王朝就失传了。石崇在金谷园内纵情欢乐,专宠爱妾绿珠,因此被人杀害。人生能有多久,不到百年时光,天地是暂居的旅店,光阴是永远的过客。如果不自警惧,一味纵情取乐,就会乐极生悲,像秋风过后的草木凋落一般。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郭子仪独自骑着马走进回纥的军营,这是宰相气度宏大,而不是元帅轻视自己的生命。大凡在安危尚不明朗、胜利尚未明晰之时,如果军营中的主帅惊慌失措,那么他的部下官兵也会气馁,在这个时候,正可以看出将相的修养与造诣。航海遇到风暴,张融脸上没有出现受惊吓的神色;混乱的逃兵互相用刀砍杀、用箭射击,庚亮的脸色一点没有改变。巨浪汹涌,逼近船只;快刀乱砍,无人指挥。这正是对天下英雄考验的时候。
吃喝是人的重要欲望,没有尝到饮食正常滋味的人,是因为饥渴损害了他的口腹。人们如能不把口腹所受到的饥渴损害当做心病,那么他就可以因此立身于社会而远离受辱。只因用手指沾点甲鱼汤尝尝,子公很快招来祸患;因车夫没有分到羊肉汤,华元遭到惨败。别人不给刘毅熟肉吃,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官;罗友被人看做是讨饭吃的傻子,实际上他却有非凡的才能。你放弃灵龟般的静息,却要观望别人吃喝动作。专讲吃喝的人,就会被人看不起。
张良放弃权位,这种明智的抉择保全了自己;杨国忠、李林甫玩弄权柄,贻误国事,也祸害了百姓。大凡权势这种东西,对君主有利,对臣子不利;对等级名分有利,对大臣专权不利。只有蠢人才把权力揽到自己手中,气焰嚣张,进出仙大门的人像赶集一般,人们的生命财产由仙随意处置,用眼色和盛气指使别人,众人见到他都屏住呼吸,没有人敢抬头看他一眼。小人一旦得势,极易导致祸事发生,其来势迅猛,难以阻挡。李斯的黄狗有谁再牵?霍光的家族遭诛连,谁能逃脱?
我们身居纷繁的社会,尤其是处在科技发达、日新月异、一天一变化的经济社会,每个人几乎都有发财的可能,不能消除世俗之心,但至少可以听佛一句至理名言,将钱、寿、福看淡,一味追求幸福为福而恼,岂不知福就在你的一追一恼中逃之夭夭了。南怀瑾先生在大陆投资一千二百八十六万美元修建金温铁路,不就说明了这一点么?
10.贪、妨的反面
人如果去掉了悭贪嫉妒,它的反面是什么?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老兄你,那才是做到了不嫉妒,什么是学佛,这就是学佛啊!
佛家倡导乐善好施,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南怀瑾先生说:我们应学会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把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能实现钱财的价值。
释尊在教化众弟子时,为他们讲了这样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有一个人名叫伊利沙,富有万贯家财。但他生性吝啬,从不给别人布施任何东西,他对于自己平常的生活也是抠了又抠。吃得是粗茶淡饭,穿得是破衣烂衫。偶尔一两个朋友来吃上一顿,他却要自己饿上几天,这样做他自己心里才能平衡一点。
伊利沙有一个邻居,钱财不多,可每天都吃鱼嚼肉,还经常宴请朋友,出手阔绰。伊利沙看到后,心想:我比他富多了,他天天过着王侯一般的生活,而我守着满屋金银财宝,却节衣缩食,也太可怜了。
伊利沙狠狠心,杀了一只鸡,取出一升白米,偷偷地驱车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把鸡烤熟,把饭煮好,准备好好地吃一顿,解解馋。
释尊早就知道伊利沙是个吝啬鬼,觉得他守着钱财,不施予他人,自己还受穷,实在是愚不可及。释尊看到伊利沙今天一反常态,又杀鸡,又煮饭,就想跟他开个玩笑。
于是,释尊变成了一条狗来到伊利沙身边,转来转去讨食吃。伊利沙恨不得把鸡骨头都吞进肚里,哪舍得给狗吃些东西。但这条狗朝着伊利沙一个劲地摇头摆尾,口中还流着很长的涎水。
伊利沙被狗缠得实在没有办法,于是他灵机一动对狗说:“你如果能四脚朝天,停留在半空中,我就给你吃一点。”话音未落,那条狗已经腾空而起,四脚朝天。伊利沙吃了一惊,只得扯下一点鸡皮,想送给狗吃,可想想还是舍不得。
伊利沙又说:“这样吧,这点鸡皮我给你留着。如果你能让两个眼珠掉下来,我让你再吃些鸡肉。”
话刚说完,那条狗的两个眼珠“啪!啪!”地掉在地上。伊利沙高兴极了,心里欢呼:这下好了!你眼睛瞎了,我就可以笃笃定定地享受美味了。他端起饭盘和鸡,换了个地方,大嚼起来。
等伊利沙走远,释尊变成了伊利沙的模样,赶着他的车子来到伊利沙家。一进门,就吩咐守门人:“待一会儿若有人来,无论什么人,都给我一棒子把他轰出去。”然后释尊进房,下令将所有的财产布施给穷人。
再说伊利沙消受完他的美味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停车的地方,一看没了车子,可着急了。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只得垂头丧气地步行回家。到了家门口,刚跨进门槛,便吃了一记闷棍。
伊利沙火冒三丈,大声嚷道:“反了!连我你们也敢打!”守门人也不示弱:“管你是什么人,我们老爷吩咐过了,谁也不许进去!”
“什么老爷不老爷!我才是你们的老爷!”
“活得不耐烦了,是不是?还敢冒充我们老爷,看我不揍死你!”
一顿乱棒之下,伊利沙瘫坐在地上。再注目一看,家里已经空空荡荡。心里一急,痴呆在那里。
释尊目睹这一切,这时他变成了一个修行僧,走到伊沙利面前,双手合十,问道:“施主为何愁成这样?”
“我被人戏弄,家财荡尽了。”
“施主,恕我直言,钱财乃身外之物,钱财多了会带来烦恼和祸害。像你这样,拼命地攒钱,不舍得吃,不舍得布施给穷人,一朝死去,反成了饿鬼。即使投胎做人,也只能充当下贱的仆人。你想想看,这样做又有什么意思呢?”
修行僧这一席话,使伊利沙如梦方醒。从此,他一改旧迹,乐于济世助人了。自己也变得快乐起来。
千金散去还复来,没了钱财,却多了快乐和爱戴这样的大财,若人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死守满手铜臭不放了。而富有爱心之人,也往往能够同时收获财富和成功。
有一个妇人出门,看见三位老者坐在他家门口谈笑风生,他听了一会儿他们的高谈阔论,觉得三个人说得有理,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三个人都很有智慧。于是,她走上前去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我们不能一同进屋。”老人们说。
“那是为什么?”妇人感到疑惑不解。
一个老人指着同伴说:“他是财富,他是成功,我是爱。你现在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们那一个。”妇人回去之后和家人一商量,决定把“爱”请进家里。
妇人出门问三位老人:“哪一位是爱,请进来做客。”爱老人起身向屋内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老人也跟在后面。
妇人十分惊讶地问成功与财富两位老人:“您二位怎么也进来了?”
老人们说:“其实我们两人一直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成功与财富。”
佛家认为,财富是是迷灭本性的诱因之一。所以,佛家提倡布施,要求将钱财施舍给他人。有钱不用,过期过废。不仅要自己用,还要能舍得给别人。知识也是一样!所以南怀瑾先生虽学富五车,融会儒、释、道三家,但他却没有半点私心将息的知识或开坛讲座却著书立说,都布施给了世人,这样的大功德恐怕是那些拥万贯的守财奴几世都修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