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院里的小和尚最近老是不守寺院的清规,趁着晚上偷偷溜出去玩耍。老和尚听周围的居民反映了好几次,终于也起了疑心,决定去查探个究竟。
又是一个月光如霜的晚上。老和尚悄悄蹲在花丛里,一边听虫儿蛙儿低声嘶叫,一边留神注意观察禅院的那堵矮墙。
过了一会儿,一个贼头贼脑的小和尚搬着张小椅子,悄没声地溜到墙角那儿。他看看四下没人,就把椅子放在墙边,自己踏着椅子翻墙出去玩耍了。
老和尚从花丛那儿站起来,叹了口气,心想我该怎么处罚这个小家伙呢?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径直走到椅子那儿,坐到椅子上,等小和尚回来……
半个时辰过去了,小和尚也玩累了,就顺着老路翻进墙来,踩着柔软的“椅子”!
奇怪,椅子今天怎么这么软?小和尚仔细一看,吓了一跳——原来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老和尚的脊背。小和尚吓得全身发抖,不知道师父会怎么惩罚他。
“天气凉了,快点回去睡觉吧。”老和尚揉着脊梁骨说,“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啊。”
小和尚的脸马上红到耳根子了,又羞又愧地跑回房间。
这件事很快在禅院里面悄悄传开了,大家都佩服老和尚的宽容海量,再也没人晚上翻墙出去玩耍了。
老和尚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既遵守了佛家的慈悲为怀,又用宽容的态度引导小和尚遵守戒律,并引得众僧都不越矩。而下面这个极事更值得我们深思。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十分聪慧,颇具慧根。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所学全部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最终留在了尘世,没有回庙。
小和尚没有回来,老和尚以为他被人拐卖,痛苦万分。
留在尘世的二十年中,小和尚得到了很多,功成名就。
一天,当他看着窗外的流水、天上的浮云,他猛然醒悟!终于,他回到庙里,跪在老和尚面前,请求原谅。
小和尚失踪后,老和尚走遍了大半个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可是今天,小和尚竟然回来了,请自己原谅,老和尚愤怒了!
老和尚看也不看小和尚,一边采着蘑菇,一边指着胸前的念珠,说道:“我能原谅你,可佛祖会原谅你吗?要我原谅你可以,除非这佛珠也能长蘑菇!”说完,拂袖而去。
佛珠上怎能长蘑菇?知道师父不能原谅自己,失望的小和尚又回到了尘世……
第二天,老和尚睡醒了,一睁眼,就看到胸前的念珠,还有木板床上,满满地长着大大的蘑菇。
老和尚顿然醒悟。这世间有什么不能谅解呢?最宝贵的其实是一颗真诚悔改的心呀!
老禅师固然顽固,但小和尚的果报也是自己招来的。所以说戒律不可破。人生活在社会上也是一样,触犯法律,会有牢狱之灾,即使昩着良心钻了法律的空子,也会让人瞧不起!自己也会一生心中不安。
5.点滴功勋岂自然
“点滴功勋岂自然”,有为功德要慢慢一点一点做,今天做一点好事,每天做一点好事,累积起来,等于人独资盖一个庙子。盖这个庙子也是一天一天把它盖成功的。
南怀瑾先生的父母对他要求十分严格,而他在为人父以后,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子女的,因为他明白“宝刀剑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获得成功,必得经受一番常人不得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苦练。
大饼是擀出来的,铜铁是炼出来的,人才是锤炼出末的。所以,当有鞭子向我们挥来时,躲闪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该把头抬得更高,杷背脊挺得更直,练就一身硬功夫,以后就不会怕鞭抽之苦了。
寒冬腊月,有一个名叫“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
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然跪在那里,雷打不动。仪山命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
七天过后,那个和尚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息,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去。滴水终于进了仪山门下参学。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仪山禅师问道:“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
话刚说完,仪山一拳打过来,大吼:“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滚出去!”
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的吼声,忽然间,滴水想通了: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纸擦鼻涕的时候,被仪山看到了,他大声喝道:“你的鼻子比别人的血汗珍贵?你这不是在糟蹋白纸吗?”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难以忍受仪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说:“人间有三种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师门的影响力,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家师的慈悲,步步追随;上等僧在师父的锤炼下可以日益强壮,最终能找到自己的天空。”
师出高徒,而且也只有高僧的承受严师的磨炼,当他获得不一般的成就时,就有了人人羡慕而无法达到的境界。
洞山禅师责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云居禅师回答:“我去爬山了。”
洞山禅师问:“爬哪一座山?”
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吗?”
云居禅师道:“也并非如此。”
洞山禅师问:“那么你总得找个出路呀!”
云居禅师道:“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问:“假如你没有出路,又怎么能和我相见?”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一次问云居禅师道:“你去哪里了?”
云居禅师答道:“我去爬山了!”
洞山禅师进一步问:“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真诚地回答道:“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
云居禅师照实说道:“没有。”
洞山禅师嘲笑道:“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爬上山顶!”
云居禅师不服气地说道:“假如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禅师道:“你为什么不住在那里呢?”
云居禅师道:“我并非不愿住在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道:“我很早就想可能你已经到过那山上了。”
修道如同爬山,过程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是否已经到达过山顶、山顶上的风光感受如何,也只有自己知道。
而在艰苦中砥砺孩子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古人比现代人更有独到的见解和做法。
唐朝有个名叫裴休的宰相,虔诚地信奉佛教。
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认为这种少年仕进、轻易就飞黄腾达是不利于儿子成长的。因此执意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最辛苦的“水头”做起。
于是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不得不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烧火,烟熏火燎,早起晚睡,还得跟寺院的学僧一起吃素饭!几个月下来,风流倜傥的小伙子面皮也黑了,脸庞也瘦了,手上、肩上全是干活的茧巴,每次他要求回家,父亲总是说:“再等一段时间吧!”而寺院里的学僧也并不因为他是宰相公子就特别照顾他。
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又轮到裴文德挑水,这位身心疲累的翰林终于忍耐不住,满怀怨恨地发牢骚道:“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刚巧听到,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道:“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吓了一跳,从此收束身心,苦劳作役。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个道理被无数辈人唠叨了几千年,可是现代的家长又有几个家长真的能够做到像裴休这样呢?无怪乎现在温室的花朵越来越多。
6.行到有功即是德
为善去恶而止于至善,行到了就是有功,就是德行的成就,所以千万注意古人的一句话:“行到有功即是德”,也就是事到有功即是德。什么是功德呢?必须一切有成果,行为到了,有成果,有功勋,才是真正的德行。
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调动全身的积极性,达到言行一致的手合一的至高境界。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地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行、有暴、有勋。
有位名叫大年的学僧,喜好雕刻佛像,但由于缺乏良好的指导,雕刻出来的佛像总缺乏佛性。于是,大年专程去拜访无德禅师,希望能得到无德禅师指导。
大年到法堂时,无德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地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外,其他一切都谈,约一个小时后,无德禅师拿回宝石,命大年回禅堂用功。
这样连续过了三个月,无德禅师始终没有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连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也没说。终于,大年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无德禅师。
一天,无德禅师仍照往常一样,又拿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大年一接触那块宝石,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说道:“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无德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无德禅师欣慰地笑道:“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合一’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量力而为就行。但谨记一定要尽力而为。
佛在一国传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和众比丘。
当时,都城中有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平日常以乞讨活命。听说国王正在为佛和众比丘设会供养,心中也产生了极大的欢喜。老妇人也想向佛等沙门贡献点什么,可是环顾左右上下,家中无一长物,便无奈地低头叹息起来。
忽然,贫妇看到了别人施舍给她的一点黄豆,顿时心中一亮。老妇人赶忙来到王宫,想进宫把这点黄豆供在佛的面前。门人看着这个衣衫破烂的贫妇,捧着一点黄豆竟想进入王宫中供奉佛陀,觉得很可笑,坚决不放她进去。
佛在宫中遥知此事,便以神力取来了贫妇手中捧着的黄豆,并且遍施在国王摆出的各种食物之中。国王在每种食物中都吃到了黄豆,非常恼火,叫来厨师要处置。
佛在旁边连忙劝说道:“大王啊,事实上不是厨师的过错,这些大豆是宫外一位贫妇布施的。”
国王仍然很不高兴。佛接着说:“这位贫妇一片真善之心,虽是小小的一捧黄豆也能协助国王大施饭食。所以,饭中皆有黄豆。”
国王很不以为然地说:“这点黄豆算得了什么,怎能与我这么丰厚的布施相比呢?”
佛却说:“贫妇施豆虽然微薄,但将来获得的福善定多于大王。”
国王不解地问:“难道我用这么丰盛的佳肴供养比丘还比不上贫妇的一小捧黄豆的布施功德吗?”
佛向国王解释说:“贫妇的黄豆虽少,却尽其所有而行布施;国王布施虽多,却全都来自于百姓,于国王毫无损失。所以说,贫妇的布施很多,国王的布施很少,因而贫妇将获得的福善定多于国王。”
国王听了佛的这番话深受启发,立即命人把贫妇请进宫来。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我们只是一颗普通的沙砾,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所以,若要使自己得到别人的赏识,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