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切皆是佛法
一切皆是佛法,任何法都是佛法。有些人学了佛以后,非常小气,皈依佛,不拜邪魔外道。……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他没有看不起人,只是教你不要乱来。
佛说:一切皆禅。南怀瑾先生也说:一切皆禅。他用这样一个佛家故事解释这个道理。
无相禅师外出的时候,一个云游僧专程来找他辩论禅法。
接待的小沙弥说:“师父不在,有事跟我说吧。”
云游僧:“不行啊,你年经太小。”
沙弥:“年龄虽小,智慧不一定小!”
云游僧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
沙弥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
云游僧伸出一个指头。
沙弥便伸出五根指头。
云游僧再伸出三根手佛,沙弥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游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
云游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问他胸量有多大?他用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早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伸三根手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无相禅师的小沙弥尚且这么高明,更别说他本人了,还是走为上策。”
无相禅师回来,小沙弥报告说:“师父! 知为什么,那位云游僧知道我原来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了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根说,一文钱一个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比了眼睛,怪他有眼无珠,不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你会吗?
小沙弥茫然。
上面的故事是阴差阳错,而下面的故事则是更贴切生活的禅道。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
故有一次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师道:“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每日一无所悟,请老师慈悲指示,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你的两只鹫、两只鹿、两只鹰,并且约束口中一条虫。同时,不断地斗一只熊,和看护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不解地说道:“老师!弟子孑然一身来此参学,身边并不曾带有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如何看管?更何况我想知道的是与参学有关的必修课程,与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含笑地说道:“我说的两只鹫,就是你时常要警戒的眼睛——非礼勿视;两只鹿,是你需要把持的双脚,使它不要走罪恶的道路——非礼勿行;两只鹰,是你的双手,要让它经常工作,善尽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我说的一条虫那就是你的舌头,你要紧紧约束着——非礼勿言。这只熊就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与个人主义——非礼勿想。这个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我想在修道上这些实在是不可少的必修课程。”
佛经里说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好像是一个无人居住的村庄,已经给另外的六个强盗土匪占领了,每天他们攀缘六尘,作恶造业。六根就等于虎豹豺狼,鹫鹰毒虫。假如谨慎管理,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也就是佛儒融和了。
2.学佛人胸襟要大
学佛的人第一个胸襟要大。所以学佛,第一要学这个人,学常开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萨,就是肚子要大一点,包容万象,什么都是好的,都对;一切法皆是佛法,先学他胸襟大,面孔对任何人都是慈悲笑容,这个就是佛法。
南怀瑾先生在此说的“这个人”即为我们平常说的弥勒佛。而佛祖更早就阐明了胸襟宽大的重要性。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优波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手拈优波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付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着他那不动声色的笑意,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
其实,释迦牟尼在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种无言的心态——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能用任何言语和行为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妙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所以迦叶一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说明。
李渤在任江州刺史时,有一次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涉猎书籍逾万,人称李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说。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那么,你又是如何将那万册书卷放进你那小小的脑袋里去的?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恍然大悟。
容纳事物的有时候不是有形的实物,而是无形的胸襟啊。
古时候,曾经有个小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可把中国老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使者不厚道,同时也出了一道非常棘手的题目:“请问皇帝陛下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怎么办呢?泱泱天朝大国,不会连这件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无法可想的皇帝请宋了护国大禅师,希望他能运用神通帮忙解决难题。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禅师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他把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插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禅师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所以说,人的价值本身是无法衡量的,因为生命本无可比性,但是胸襟宽大的人往往会让人觉得它更有价值。
3.佛不是权威、不是主宰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从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
南怀瑾先生强调佛家所说的:本有佛性,本有佛心,众生皆佛。迷信权威百害而无一利。
悟道之前,梦觉大师立志苦行修身,云游四海,到处拜师,但无论如何都参不透这成佛的禅机。一日,他愁思满面地走进一个破败的寺庙,躺在草瓦堆里冥思苦想。
正想着的时候,忽听半空中霹雳一声,整个寺庙笼罩在一片祥光之中。
大师慌忙爬起,定睛一看,居然发现自己苦求不得的大慈大悲的佛祖就端坐在云层之中。
大师连忙翻身跪倒在地,连声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望佛祖点化弟子!”
正拜着的时候,佛祖头上钻出一只老鼠,吱吱吱尖叫大笑道:“哈哈,愚蠢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大师气坏了,正寻思该怎么教训那只胆大妄为的老鼠,这时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一把将老鼠抓住,张牙咧嘴就要吞吃。
“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野猫讥讽道,然后,像掰开一个汉堡包那样把老鼠掰成了两半,还扔给大师一半说:“和尚你也来吃!”
大师大吃一惊,就从梦里醒了过来,恍然大悟道:“我真是个笨蛋啊,竟然骑驴找驴!我自己就是一尊活佛,何必四处去拜那些假佛呢?”
大师大笑三声,扬长而去,从此以梦觉为号,一去就再无踪迹。
每个人身上都有宝藏,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梦觉大师是幸运的,能以一梦破解佛的真谛。而世人愚昧的人太多,连正常无比的自然现象都非要托以鬼神来崇拜。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一些李子路上吃。他一路走一路津津有味地嚼着李子,一会儿就吃完了,只剩下几个李子核。把李子核扔到哪里去呢?这人一抬头,见旁边几步路远的地方有一棵桑树,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树干上有一个大洞,里面已经空了。于是他就把核顺手扔进了树洞里。想了想,又弄来些泥土填进树洞将李子核种上。他这样做倒也并不是为了种出李子来,只是一时好玩罢了,种完就走了,也没有当成一回事。日子一长,他也慢慢地把这回事给忘了。
再说那被种下的李子核,天下雨时便得到雨水的滋润,在树上栖息的鸟儿拉的粪便成了天然的肥料,时间长了,竟真的发出芽来,长成了一棵李树。有人见到桑树里长出了李树,觉得很神奇,就把这怪事告诉了周围的人。
有个害眼病的人听说了,认为这棵李树可能是一棵神树,就拄着拐杖摸索着来到李树下,向它许愿说:“李树啊,您如果能保佑我的眼疾消除,我就献给您一头小猪。”他一说完,就觉得眼睛疼得没那么厉害了。又过了些天,他的眼睛竟慢慢变好了。他高兴极了,逢人就说:“桑树里长出的那棵李树治好了我的眼睛,果真是一棵神树啊!”然后又准备了小猪,叫人敲锣打鼓地抬到李树下去还愿,附近的人都来看热闹,大家都知道了这棵李树是神树。
就这样,“神树”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远近的人就都知道了,而且越传越神:“那棵李树能让盲人重见光明呢!”“那棵李树可以医好百病呢……”人们都带着祭品慕名而来,祭拜这棵“神树”,希望它保佑自己。
过了一年多,当年那个种李树的人又经过这里,听说了“神树”的事,又见到大家争相祭拜它的盛况,就到树边去看个究竟。这一看不要紧,他不禁哑然失笑:“这棵树是我一年前种下的呀,有什么神奇的呢?”
时至今日,此类迷信思想仍无法杜绝,以至酿成许多悲剧,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人类的不自信和轻信。
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镇子。在这个无名的小镇上,住着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老和尚。
老和尚已经很老,和他同龄的世人的重孙子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冬天天冷的时候,老和尚倚在墙上晒太阳的样子,使人想起一根毫无生气的朽得掉渣的树根。
老和尚很丑,年轻时就是一脸的麻子,不知什么原因又失去一只眼睛。到了老时,一脸皱纹加上满面的沧桑,可以说从形象上丝毫无任何魅力可言。
但小镇上所有的人,不管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是老实巴交的汉子,还是街头胡闹的浪荡子,都对他毕恭毕敬。就连他在墙角眯着眼打盹,人们也要放轻了脚步,对他郑重地行注目礼。
就是这么一个行将就木、外貌丑陋的老和尚,又凭什么享有神一样的尊严呢?
据说他得益于一个充满神奇的匣子。他那个外表看去普通的匣子,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
关于那个神奇的匣子,有很多的传说。
据说那个匣子是老和尚的师父出家前从皇宫里偷来的。老和尚的师父出家前有妙手神偷的绝技,飞檐走壁,出入戒备森严的皇宫如人无人之境。且说那日潜入皇宫之中,满眼奇珍异宝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翻箱倒柜,从一个极隐秘、极安全的地方发现了这只匣子,他猜测这匣子非同小可,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无疑,便迅速收入怀中,飞身而去。
第二天,许多大内高手便倾巢而出……
至于匣子里面到底藏的是什么无价之宝,除了老和尚的师父,其他所有的人都未见过。老和尚的师父曾留有严训,任何人不得打开它偷看。
那时的老和尚还小,为了能从师父的口中套一点秘密出来,用尽了手段,他的师父才对他捋须神秘地说:“无价之宝啊!”
老和尚去世的时候,自己穿戴很整齐,苍老的麻脸上一片安详,双手定定地抱住放在胸口上的那只宝匣。
终于禁不住好奇的小和尚打开那只充满传奇色彩的宝匣,展开里面的一卷素绢,只见上书:“王者之业,惟倚自信。”
原来,被皇家当成比珠宝还要珍贵的东西,只是自信。
看来能成大事之人,自信必备,如若成天嘴上说“我不行”,心里想“我怎么能行”,那就肯定不行了!
4.最平凡与最高处
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处。
禅师将参悟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指苦苦寻求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形。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是指已经破除法执我执,似悟道而尚未悟道的情形。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指在瞬间得到永恒,无拘无束。
苏东坡有三首七绝可用来注明“参禅前”、“参禅时”与“参禅悟道后”的心得。
参禅前的境界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时的心得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参禅悟道以后的心境则是: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代青原惟信禅师说得更直白,他说道:“老僧30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执迷于世俗外物的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对世俗的否定,对佛法的执著;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却是他彻底地摆脱了佛法的束缚,否定了对佛法的执著,即否定之否定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解脱,领悟了佛法的真诣。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修行之人大概对孜孜以求的佛法都有这样的感觉,岂不知自己最初立足的最平凡处即是佛法的真髓所在,只是无知的头脑蒙敞了眼睛,等到量化到一定程度,就会猛然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有一位书生气十足的学僧,某日拜访越溪禅师,直截了当地说:“弟子过去研究儒学、道学、佛学20多年了,现在想了解一下禅道,请禅师给我入门指示。”
越溪禅师不由分说,伸手劈头一巴掌打了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行动,使这个学僧惊得愣在那里。刹那间,他气得夺门而去,直往法堂找首座和尚去理论一番。
首座和尚看他满脸怒气,就和蔼地问:“有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呢?出家人何必如此,还是到堂里来喝杯茶慢慢说吧!”
这时,这个学僧脸色缓和了下来,于是把刚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冷不防迎面又飞来了一巴掌。这一下更使他惊恐起来,把手上茶杯掉落在地上。心想:“这些上了年纪的老禅师,莫非患上了精神病不成?”
就在这时,老禅师说道:“你不是说自己想了解一下禅道吗?我们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吗?”
头昏昏的那个学僧傻乎乎地站在一旁。老禅师又说道:“这就是禅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