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之得一[1]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2]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3];
神无以灵,将恐歇[4];
谷无以盈,将恐竭[5];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6]。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7]如玉,珞珞[8]如石。
【注释】
[1]得一:一就是道。道,是宇宙的本初,万物运行的规律。
[2]神:人的精神。有些人认为神,是指神明,老子崇尚道,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所以取人的精神。
[3]废:灾变,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
[4]歇:消失。
[5]竭:尽、干、用完。
[6]蹶:跌倒,挫败,即亡国。
[7]琭琭:形容玉美丽的样子。
[8]珞珞(luò luò):形容石头坚硬的样子。
【译文】
过去那些遵循“道”的原则的发展得都很好:
天得道所以清朗,地得道所以宁静,人得道所以精神焕发,五谷得道所以能丰收,万物得道所以可以生生不息,王侯得道才可以成为天下的统帅。退而言之,原因都是一样的。
如果天不再清朗,恐怕就要裂开了;
如果地不在安宁,恐怕要发生灾变了;
如果人的精神颓废了,恐怕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形同死去了;
如果五谷没有丰收,很快就被消耗完了;
如果万物不能再生生不息,恐怕就要消亡了;
王侯的行为不能再成为天下的表率,恐怕就要被推翻了。
所以说,贫贱之民是高贵之士的根本,再高的建筑也要从最低处建立根基。
所以那些王侯才以“孤”“寡”“不谷”自称。这不就是因为最不起眼的是一切的根本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想要急功近利地追求荣誉,往往不能得偿所愿。所以得道之人,不去追求玉一样的美丽外表,也不像石头一样坚硬,而是朴实、谦卑又灵活。
【阐述】
此章内容可分为前后两截。前半截在讲自古以来的天地万物皆原于道,后半截主张宁贱毋贵,宁下毋高。老子之书,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为侯王,也就是所谓的统治者而撰写的,从这一章的内容也可窥探一二。这一章的主旨可一语尽之:“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显然,老子对统治者有劝解之意。
尽管千百年来,学者们对五千言的很多关键词句都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但对文中反复提到的“一”,各家总算达成了一致,大家都认为“一”即是所谓的“道”。古棣《老子训诂》对“天得一以清”有这样的阐说:
“天得一以清”的“清”,是作为天之所以为天的特性而言的,无此特性则不成为天,下文“天无以清则恐裂”可证。盖古人直观观察到天的清朗是正常情况,因而把清作为天的根本特性。这句话也就是说,天之所以为天,是由道决定的。
“地得一以宁”,古人从直观感受地是宁的,即不动的,因而把它作为地之所以为地的特性,失此特性就不成其为地了。这句话也就是说,地之所以为地,是有道决定的。
接下来,老子从反面讲了不“得一”的害处。通过两相对比,总结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道理,并举例说统治天下的君主亦当知道这个道理的。君主们身居九五之尊却仍谦卑地称“孤”道“寡”。尽管上下左右所做的一切都有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嫌,但君主们却还是自称“不毂”——不善之意。身处高位的他们不以“高”,不以“贵”自居,不正是知道低贱乃是高贵的根本吗?
很显然,老子在以戏谑的口吻调侃君主侯王们的“孤”、“寡”、“不谷”的谦称。高高在上的人们都要用别人认为不好的字眼称呼自己,可见世人认为不好的东西,也未必就是不好的东西。
这一章中的老子展露出他能幽默善调侃的一面,我们可会心一笑,莫逆于心。
而君主要想真的领悟“道”,就要认清“道”的本性。“道”或所谓的“一”,乃是天地万物之母。因为有“道”的存在,所以天才清明,地才宁静,万物才得以生生不息。可是“道”却无形无名以卑下自居,无心无为以居后,这就是所谓的“上德”。
什么是“上德”,什么又是高贵的?著名诗人臧克家曾有一首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诗这样写道: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