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技巧:掌握高超的投资技巧
投资“前景”有多远,要看你“戴什么眼镜”!
【标签】 前景 目标 中长期 短线 获利
想看远一点的物体得用望远镜,看细微的物体得用放大镜,更细小的得用显微镜,合理的观察工具运用在适宜的关注焦点才能发挥功效。
投资需找到具有前景的标的,但这“前景”究竟是多远却是门大学问。企业运作产生营收获利总是需要点时间,几天甚至几个月内企业本身的质地与获利能力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股价却会有大幅度的变动,对于当冲或短线投机客,说前景似乎太遥远,还来不及看到前景就必须决定交易的动作。短线因素通常单纯是考虑股价的强弱、信息的刺激反应,及技术面现象的呈现,追涨杀跌,股价没表现就不留恋而必须赶快找寻下一个目标,股价一旦有所表现就追涨,股价表现开始停滞就出场,在标的转换之间累积每次交易的获利,通常以积小成大的模式获利是短线投机的特色。
中长期而言股价表现终究要回归企业的经营状况,短期股价的过度反应可能因为获利不如预期而作调整,而中长期趋势应该大致与企业获利能力趋势一致。短线投机未必需要关心标的基本面前景,但中期波段或长期投资却与产业或企业前景密不可分。中长期而言并不在乎短线波动现象的强或弱,关注的是股价与企业价值是否合理,产业趋势如何发展,企业获利变好或变坏,及股价的调整趋势。也许短线股价强势,但在中长期眼光看来却已经超出合理价值,于是短线投机客追进,中长期投资人却逢高出逃,或是短线大跌,长期投资人觉得价格已低而愿意承接,但短线投机客仍顺势加重卖压,于是同一个市场同一笔交易,只是因为双方戴的眼镜焦距不一样,换手的双方各执不同立场而让交易成立。
投资人有没有可能先因短线投机而进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根据情况而持有股票做成波段,或在波段的波动中来回交易不断累积差价,甚至持股成为长期的利润?
这类完美的事可能只会存在于想象中,因为每个投资人都会面临自己性格上的考验。做短线投机客的性格基本上较缺乏耐心,也少去追踪产业与企业情况,与中长期投资者所需要的性格背道而驰。短线投机喜欢股价出现波动,新闻消息的变化与市场人气会相当影响短线的波动,是短线需要掌握的因素。但中长期的低点却是相反的现象,股价不太波动,人气近似窒息才是中长期较适合的投资机会。如果股价表现不如预期,短线的投机必须立即止损出场,然而中长线投资是着眼于波段循环,需要耐心等待谷底期的完成,即使现买现套也不宜急于止损,只要确定中长期因素未改变就可以继续等。适合短线投机的各股通常股性要比较活跃,相对的营运情况变动性较高,企业营运风险也较高,但适合中长期投资的各股却需要营运体质相对较稳定。短中长期的不同时间周期,在投资或投机的思维逻辑中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想跨越时间差距进行不同属性的投资恐怕难上加难,专注于适合投资人个性特色的投资或投机方法,才容易维持长期的获利。
投资需找到具有前景的标的,但这“前景”究竟有多远却是因人而异,视投资人戴什么眼镜看待市场,视焦距关注的远近而定。把题材面的信息当成中长期的投资依据,或将企业基本面的质地拿来当股价短线波动交易的参考信息,就像是拿着显微镜想去看天文星象,或是拿着望远镜想去找眼前地上的宝石,任凭怎么努力张大眼睛都很难看到目标。
选股如择偶
【标签】 投资 选股戒律 态度慎重 “三好”标准 认真选择
“投资很像选择心爱的人,你冥思苦想,列出一份你梦中的她需要具备的各种优点。然后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那个她,于是你们就幸福地结合了。”
巴菲特有三大选股戒律:第一条,只选自己能力圈范围以内的公司股票;第二条,只选自己工作、生活、朋友圈子里很熟悉的股票;第三条,只选自己既有能力真正弄懂而且又很熟悉的公司股票。
巴菲特认为,选股如选妻子,必须精心挑选。巴菲特说:“在伯克希尔所有的投资活动中,最让我和查理兴奋的是买入一家由我们喜爱、相信且敬重的人管理的、具有非常好的经济前景的卓越企业。这种买入机会难得一见,但我们始终在寻找。我们寻找投资对象的态度与寻找终身伴侣的态度完全相同:我们需要积极的行动、高昂的兴趣和开放的思维,但并不需要急于求成。”
巴菲特在1964—2008年这44年里,取得了3600多倍的业绩,他的业绩是美国股市同期涨幅的55倍。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这么好,而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业绩这么糟糕呢?对此,有人认为,“关键在于选股不同。大多数人选的股票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而巴菲特选的却是一只只‘大鹏鸟’,想要飞多高就能飞多高”。1977—2004年这27年间,巴菲特精选了22只股票,其中7只是重仓股,投资了40多亿美元,赚了280多亿美元,平均每只股票赚了7倍。我们知道巴菲特的7只重仓股票都是买入后一直持有,持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股也不动。可以说,他持有7只重仓股的时间,要比很多人婚姻持续的时间都要长得多。事实证明,他长期持有的收益率,也要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
而很多人对婚姻看法是婚姻持续的时间越长,双方的幸福程度越深。投资专家研究发现,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投资盈利的可能性越大,投资收益率越高。态度不同,行为就不同,后果就不同。这种看法虽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但是还是很有道理。因此,选择对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法。
很多人购买股票总喜欢听专家推荐。一听说什么专家推荐哪只股票好,马上就买。要是换成选老婆的话,你会这样吗?我相信不会有人会片面听从婚姻咨询专家推荐说哪个姑娘好,而马上就结婚。可是股票方面,很多人是如此轻率。
巴菲特告诉我们,选股态度要和选妻的态度一样慎重。他说:“我们希望你将自己看成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的股票你愿意无限期地持有,就像你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合伙拥有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那样。”
巴菲特的看法就是选股态度过于轻率,会造成投资决策上的重大错误,市场上的钱,最终会从那些没有耐心、轻率选股的人的口袋里流出,慢慢流到有耐心而且慎重选股的投资者的口袋里。巴菲特的观点是值得很多选股轻率的股民思考的。
巴菲特常说,我们长期持有的行为表明了我们的观点:股票市场的作用是一个重新配置资源的中心,资金通过这个中心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流向耐心持有的长期投资者。
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选股的态度越慎重,越可能最终得到巨大的回报。因此,有观点认为:“你选择人生伴侣的态度越慎重,你选择时就会越仔细、越认真地观察了解对方,犯下大错的可能性就越小,选到合适伴侣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你选股如选妻,你选股的态度就越慎重,你选股时就会越仔细、越认真地分析了解上市公司,犯下大错的可能性就越小,选到好公司、好股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巴菲特一再强调,选股如选妻,选择股票的态度就应该像选择人生伴侣那样慎重,慎重,再慎重”。
如何能够选择到对的股票,这很关键。巴菲特的理念就是,伴股如伴妻,因此他选股的标准非常严格,非常挑剔,绝对是精选个股,他选股的标准是“三好”: 业务好、管理好、业绩好。
巴菲特多次在伯克希尔年报中公开谈论他选股的基本标准:“我们的投资仍然是集中于很少几只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简单,真正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92年年报中阐述了他的投资策略:“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与以往我们在1977年的年报中谈到的没有什么变化。我们挑选可流通证券与评估一家要整体收购的公司的方法极为相似。我们要求这是一家:(1)我们能够了解的;(2)有长期良好发展前景的;(3)由诚实和正直的人们经营的;(4)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的公司。”
有人把巴菲特选股的“三好”标准解释为“三个一流”。他认为:“一流业务:业务发展前景良好,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一流管理:公司管理者德才兼备;一流业绩:有很好的盈利能力。”
那么,巴菲特实际操作上如何应用这三个标准?他始终在寻找那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为股东着想的管理层来经营的大公司。这种目标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证投资盈利,因为不仅要在合理的价格上买入,而且买入的公司的未来业绩还要与估计相符,但是这种寻找超级明星的投资策略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
巴菲特说过:“让一个百万富翁破产最快的方法就是--告诉他小道消息。” 我们必须明白,真相不可能出自知情人士之口,这是投机游戏的本质。事实上,听消息买股票是一种非常可怕,却非常常见的错误炒股方式。
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选股要谨慎,不能听消息买股票。一个老投资者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年,一位朋友向他透露了一只股票的消息,虽然他一向谨慎,但这次他毫不犹豫地买了。原因是,这个朋友不可能骗他,因为这个朋友的身份太不一般了,这种身份的人是不可能骗他的,再者,这个朋友自己把房子卖了,也一起买了这只股票。结果,这只股票的价格下跌了近20倍。
我们又可以领悟,所有成功的投资者都是成功的长线操作者。短线操作的成功散户如同中彩票的一样寥寥无几,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像中彩票那样靠碰运气来投资盈利,那么,一定要让自己的主要资金从事长线投资。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偏爱投资那些具有持续竞争力,并且拥有一群既能干又能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经理人。如果该公司确实具备这些特征,并且买入该公司的价格又非常合理,那么投资这样的股票要想出错的概率微乎其微。”
因此,我们要做到选股如选妻子,认真选择自己的股票,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种理念和精神,我们的投资才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常识最靠谱
【标签】 技术分析 图形 指标 常识 风险
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曾认为市场像是一种特殊的选美比赛,目的是要猜猜其他人会选谁,一个候选人如果只有你认为美,其他人却不认同,她并不会得奖。如果你认为某家公司的获利将大幅成长,然后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期待享受股票上涨的乐趣,但市场上多数人却没听过这家公司,没有其他投资人的共同参与,股价还是可能一动也不动,就算你的判断是对的,也可能要等待很久,才会被市场所发现。通过基本分析可以找到具有获利潜力的股票,在别人还没发现公司的价值之前,在股价相对合理的时候先买下来,而不要管市场上其他人的想法。而技术分析则是优先考虑市场上多数人的想法,由股价技术线图找出获得大家认同的股票,并期待多数人持续看好而维持股价的趋势。
大家都看着同样的技术图形炒股,却有多数人无法获利,而基本面方法的投资却也未必容易实践,否则巴菲特不会只有一个,有多少人能看着市场上主流类股不断飙涨,而能耐心持股不动,坚信其基本价值并长期等待。相信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有人能够从中获利也都有人亏损累累,重点不在于方法的优劣,而在于是否适合投资人。投资的方法难以归纳出万能的条例,唯有投资人自己不断体验市场的变化,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让自己归纳出一种对应市场的策略。
技术分析仿佛在股价的线形图画几条线,就能够预知未来走向,不需要知道相关的财务基本面,或经济产业发展趋势。不容否认图形让人对于事物的理解,比单纯用数字与文字来得容易,观看股价的线形图,我们很容易了解股价走向趋势,但是已经过去的走势、过去的绩效不代表未来可以延续,没有任何理由说图形的走向趋势一定会持续下去,所有高低点的出现,都是在图形上显示趋势持续的状态而反转。图形派的说法,有时候确实会依照图形发生,但宁可相信它是搭配了其他的条件或环境而发生,而其他的条件或环境,才是该关注的重点,例如经济循环的变动,企业获利的增减,市场筹码与成交量显现的普遍市场心理……这些才是股价线形图走向的驱动因子,股价线形图是上述所有因子综合后所呈现的结果。
对于初学投资者,技术指标因为指引明确仿佛是投资的指路明灯,找一本股票入门书按图索骥,好像找到了赚钱秘诀的感觉。指标通常多由所谓多方或空方掌控,超买超卖,或黄金交叉、死亡交叉等,在不知道市场方向的时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指引,但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事情?
有些书上说技术指标大致上分两种:
第一,震荡指标:如KD、RSI等,但其特点是在持续大涨或大跌时,容易钝化失真。不过投资股市期待的不就是持续大涨或大跌,偏偏此时它会钝化。
第二,趋势指标:如MACD,其特点是在高低点出现后一段时间信号才会出现,而且在箱型盘整时,容易追高杀低。股市有超过7—8成时间是在盘整,偏偏此时用它就是会追高杀低。
有了以上这两点认知,就千万别把指标当作是观察和判断股价高低的唯一工具。有些指标并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计算,而只是常识判断,只是把普通的常识用看似很专业的话或是专有名词讲出来。
很多“定律”号称是“定律”,其实仔细想想,它一点都不深奥,甚至用通俗的话说就叫“涨多必跌定律”。心理线到100意味连涨6天,而3天内应有技术回档,简单说就是在连涨6天之后最多再连涨3天;连涨超过9天确实不常见,所以这个定律可能有超过八成的几率是对的。
投资有其复杂学问,但有些部分却只需以单纯化、常识化的理解。也无怪彼得·林奇说:“学历史和哲学显然比修统计学之类的学科更有助于股市活动。”在股市用得上的数学,在小学四年级时便学到了。挑选股票时,对我帮助最大的是逻辑,这门学问告诉我,华尔街往往做得多么不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