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也有两面性:首先,其结果势必带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的生产者或企业又千方百计地改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以降低个别劳动消耗,获得更多利益,因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可见,价值规律是推动生产力由低向高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很多都将新技术作为秘密武器储存,不肯公开。这就是所谓的商业秘密,它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从而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的分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缩小和产品供应的减少。这样,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可在总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所以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调节者。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每年有数千万人到东南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去打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孔雀东南飞”。为配合国家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些东部企业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到西部投资办厂,开发当地资源,人们称之为“孔雀西南飞”,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孔雀东南飞”是由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企业比较多,企业生产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同理,“孔雀西北飞”是由于西部有丰富而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因此很多企业家就都去投资办厂,从中获取较多的利润,同时又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西部大开发”。
不管孔雀飞到哪里,实际上,都是价值规律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分配,他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所以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归纳为“棒子”。那价值规律这根“棒子”到底是怎样指挥的呢?指挥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价格之所以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供求与价格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商品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交换的,因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就会因优取胜;反之,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
例如,在2000年的彩电大战中,首先是长虹亮出降价大旗,然后是康佳、厦华、熊猫等彩电价格大幅度下降。价格大战中,很多实力弱小的小厂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被兼并或破产,而康佳在竞争中日益壮大,成为彩电业的龙头老大--典型的优胜劣汰。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第一,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的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是在一定的幅度范围内进行的。
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都要相等,即各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格却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
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它的价值,即商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不可能完全不顾价值而波动。
第二,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的价格波动总是有涨有趺的,是可以相互抵消的。
从一个个孤立的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通常是高于或低于价值的,但这种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是不会长久的。当某样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的时候,生产者就会大量地投产,以期劳动可以得到超额的补偿,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到这一生产部门来,可是,这就可能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使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得不到完全地补偿,从而使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从本部门转移出去。
与此同时,对于价格高于价值的商品,人们会减少购买,或寻找代用品;对于价格低于价值的商品,人们会增加购买,或增加贮藏。整个社会就好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着商品的供求关系,使得商品的价格难以在长时间中以同一方向背离价值,从而使等价交换得以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作为一种长期过程的总趋势而实现。
所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仅不违背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就是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外在表现,价格和价值相符的本质,在实际交换中只能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种形式才能实现。价格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
规律是客观的,价值规律也不例外,它的存在与发展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它,也不能取消它。但并不是说人在价值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发现、认识、利用规律。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可以根据对价值规律的认识,预见其发生作用的有效性和破坏性,从而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发挥其积极作用,降低甚至避免其破坏作用的发生。
六、政府怎样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学习分析、认识宏观经济的形势,以调整自己的策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习惯上,人们把价格调节经济称为“看不见的手”,把政府对经济的调节称为“看得见的手”。那么,这只“看得见的手”,又是如何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的呢?
国家调控经济生活,并不能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生活,而只能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指国家通过其政府,运用一定的政策与手段,来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变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使之符合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整体经济稳定。就国内而言,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缓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增长;就国际而言,还应包括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实现充分就业是消灭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周期性失业,但仍然存在自然失业。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自然失业率,只要失业率降至这个自然率,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并不是零通货膨胀率.而是保持一种温和的通货膨胀,即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因为实现零通货膨胀率要付出的代价太高,而且温和的通货膨胀还可以作为一种润滑剂有利于经济更好地发展。在现实中,各国都关注物价稳定,但目标并不是零通货膨胀,而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例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年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左右,就被认为是实现了物价稳定。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一种难以克服的现象,繁荣与衰退的交替不可避免。经济政策的目标不是消灭这种周期性波动,而是使其波动的程度减小。这就是说,在经济繁荣时,政策应不使这种繁荣成为过热,以免引发通货膨胀加剧的压力;在经济衰退时,政策应尽快结束这种状况,以免使失业加剧。换言之,就是要减缓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
经济增长是经济长期潜力的提高。受资源和技术状态的制约,各国都把经济增长作为目标,但这种增长不是越高越好,而要适度,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
稳定汇率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政治需要,将本国币值与国际主要国家的币值保持在一个小的汇率波动范围之内。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国际收支。因为无论是国际收支赤字还是国际收支盈余,均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一定的,但这些目标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另外,在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手段的运用上,也存在诸多复杂因素。
1.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间矛盾重重(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为实现充分就业,就需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由于财政赤字的增加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引起通货膨胀。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虽有一致的方面,即经济增长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也有矛盾的一面,即随着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地缩小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特别是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不平衡。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会伴随通货膨胀,而过高的通货膨胀又会阻碍经济的进…步增长。
2.宏观调控的政策时延很难确定任何一项政策,从政策的提出,到开始推行,再到它在经济中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中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即称为政策时延。某一政策时延的长短,对于该政策预期要达到的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政策的时延又可以分为内在时延与外在时延。政策的内在时延是指从经济中发生了引起不稳定的变动直至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这中间的时间间隔。这其中包括:从经济中发生了引起不稳定的变动直到决策者认识到有必要采取某种政策的认识时延;从认识到有必要采取某种政策到实际做出决策的决策时延;从做出决策到政策付诸实施的实施时延。政策的外在时延是指以政策实施到政策在经济中完全发生作用或达到预期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
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延因政策本身的性质而有很大的差别。财政政策从决策、议会批准到实施,需要很多的中间环节,因而其内在时延较长,但其作用较直接,见效快,外在时延较短;而货币政策因其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所经中间环节少,因而其内在时延较短,但其作用较为间接,外在时延较长,虽然从主观上来讲,可以尽量地缩短政策的时延,但时延的某些方面是客观存在的。
3.非经济因素对宏观调整影响巨大经济政策常常是要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各种政策因素的影响。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因素,而且要考虑政治等因素,甚至在某个时期政治因素会比经济因素更为重要。
例如在总统大选前夕,尽管经济中已出现了通货膨胀,但任内的总统为了连任,一般不会采取紧缩性政策,因为那样会使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从而对他连任带来不利的影响。
政策实施过程中也会由于受到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使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会遇到被减少了订货的厂商及工人以及愿接受政府补助的穷人的反对和抵制,从而迫使政府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中止或减少这方面的政策措施,使政策目标难以按预期实现。
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动,某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以及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也都会影响政策的效应与实施。预期的心理因素也会对政策的效应产生影响,因为公众对政策本身和经济形势的预期也常会影响政策的效应。如果公众认为政策的变动只是暂时的,因而不对政策的变动做出反应,那么该政策变动后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和众多的影响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一项十分棘手的事,制定者总是多方论证,慎之又慎。经济学家一直以来就把其当成一个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经济学家为调控政策的制定者们定下了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相机抉择、政策搭配、内外经济政策协调。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各项政策的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
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原因与程度往往各不相同,各项政策措施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什么样的形势下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协调配合,十分重要。
例如,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这一手段的作用是较为轻缓的,因而在经济中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或者失业率相当高时,运用该项政策手段就难以立即奏效,这时就应当采用作用快而又较为猛烈的政府支出政策手段。若经济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十分严重,一般地就不能采用政府支出政策,而只能采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各种政策在实施时所遇到的阻力也不同,因而在决策政策时也应考虑这一因素。比如,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二者均有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但在决定采用哪一种时,则必须考虑二者中哪一种所遇到的阻力会更小一些,正所谓“两弊相衡,取其轻”。
政策搭配则是指在对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将各种政策配合起来使用,以便能达到更好的收效。比如,在经济萧条时期,可以同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使经济所受到的刺激更为强烈一些;在经济高涨时期,也可以同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经济紧缩的程度更为强烈一些。
内外经济政策的配合,就是指在对内经济实行均衡的有关政策时,要注意其对外均衡的影响;在实行对外均衡的政策时,也要注意其对内均衡的影响。比如,汇率贬值会减少进口,增加出口,有利于国内充分就业的实现。但汇率贬值也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从而不利于物价稳定。
政府遵循这些原则进行宏观经济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政策变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学中,有人甚至称这两方面为政府的左拳头和右拳头,可见其重要性。
(1)财经政策是政府运用税收和支出来调节经济的手段。
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有23种税种,可以分为下面这些类别:
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主要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业中发挥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