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真谛
《论语·为政》中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还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他尚有许许多多论孝道的说法。孔子对孝道屡有训说。但是,为人父母者,强行让子女们行孝,结果有可能使子女变成不孝。我自己也有几个不孝子女,他们将来会怎样,我也不知道。对于他们,偶尔我也会告诫他们“父母唯其疾之忧”,但绝不勉强他们尽孝道。做父母的只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培养孝子,有时会使子女成为孝子,有时也会使子女变成不孝子。
如果做父母的把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的人看成是不孝,那就是天大的错误。因为就奉养父母这点而论,还不见得都称得上孝。犬、马这样的兽类,不也能养亲吗?但子女的孝道,比犬、马的孝道复杂得多。不能顺从父母的想法,不经常在父母身边以养父母,未必就是不孝之子。这样说,好像是在自吹自擂,实在有些妄自尊大。不过有实例为证,所以我才敢大胆地说。
记得我在二十三岁时,父亲对我说:“孩子,从你十八岁那年开始,我就仔细对你观察,你的确同我有所不同。你不仅书读得好,做什么事也都很利索。如果照我的想法,我很希望你能永远留在我身边,照我的意思帮我做事。但是,这样反而会使你成为不孝之子,所以,今后,你不必照我的想法去做,做你想做的事吧。”
诚如父亲所说,当时的我,虽然不孝,但论及学力,或许已在父亲之上。另外,在其他方面,我也比父亲高明。那时候如果父亲强迫我按照他的意思去做,虽说这是孝道,但由于是一种勉强的孝道,那么,我可能会反抗他,成为不孝之子。
值得庆幸的是,父亲没有这样。我虽然没有留在父亲身边,但也没有成为不孝之子。这完全是因为父亲不勉强我,让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的结果。孝道是父母影响孩子,孩子才能表现出来,而不是由父母来勉强要求子女去尽孝的。
家父以如此开明的思想待我,我自然受到了他的感化,很自然的,我对我的子女,也以当年父亲对我的态度一样对待他们。我这样说,多少有些妄自尊大。但是,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我比父亲多少有些优越之处,所以做起事来完全不同于父亲。因为我跟父亲有所不同,所以结果也就有别了。我的子女们将来会如何呢?我不是神仙,当然无法遽下断言,但按现在的情况看,他们和我是有所不同的。或许此不同又和我与父亲的恰好相反,不管怎么说,我的子女比我差。然而,责怪他们比我差,让子女们照着我所想好的做,那么,这强求就是我的无理了。
纵然照我的意思勉强他们,他们也不可能成为我所想象的那样的子女;我勉强他们,让子女们什么都按我所想的去做,其结果仍会是子女们无法达到我所想象的,结果是他们不得不成为不孝之子。既然他们的资质有限,我怎样强求也是枉费心机。所以,我不勉强子女们去尽孝,虽然仍以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根本思想来教导他们,但子女完全不按我的意思去做,我也绝不认为他们不孝。
现代教育的得失
过去的社会与现在的社会有所不同,同样,过去的青年与现在的青年也有差别。在我二十四五岁的时候,也就是明治维新前的青年,和现代青年比较起来,不管在境遇、教育还是其他方面都迥然不同。因此,要说谁优谁劣,实在不是一句话所能表达的。但有一部分人却认为,昔日的青年既有气概,又有抱负,比现代的青年优秀多了,而今日的青年既轻浮又没朝气。
这是以偏概全的讲法。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拿过去少数的优秀青年和现今一般的青年相比较,作出这样的结论,多少是有些不妥的。很显然,今日的青年中也有优秀的,昔日的青年中也有不优秀的。
维新之前,对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极其严格:在武士中,有上士和下士之分。农民或商人等老百姓也分为望族和普通人家,他们之间的风尚和所受的教育自然也就有所不同。由此来看,即使是昔时的青年,也会因其出身的不同,其所受的教育也有所差别。昔日的武士和上层的农民、商人,其青年时代多数都是受汉学教育,开始是修《小学》、《孝经》、《近思录》等,进而再研修《论语》《大学》《孟子》等。另一方面要锻炼身体,并鼓吹武士精神。而一般的农民、商人虽也受到一些教育,只不过是学一些极浅近的行为教育或一般往来庭训,如《庭训往来》,此外还学些加减乘除的简易算法。因此,接受过高尚汉学教育的武士,通常理想高又有见识,而一般的农民、商人,所接受的只是通俗的东西,故大半是无学识之人。
现代是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的时代,不再有贵、贱、贫、富的差别,都能受到教育。也就是说,岩崎、三井等巨富人家的儿子和住在大杂院中的子弟,同样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在多数青年中有品性劣等的、学问不通的,这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把现在的一般青年和过去少数武士阶级的青年相比,且批评这个、指责那个,这种做法,实在不恰当。
现在,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当中,和昔日青年对比也有毫不逊色的。过去的教育是针对少数人,只要教出几个人才就好。现在则是重视常识教育,以启发多数人的平均水准为目标。过去的青年为选择良师而费尽心血,如有名的熊泽蕃山去中江藤树的住处求中江收他为弟子,被拒绝了,熊泽就在中江藤树的屋檐下立了三天三夜,藤树有感于他的热诚,最后收他为门人。其他如新井白石拜木下顺庵为师,林道春拜藤原惺窝为师,都是为了选择良师以修学进德。
但是,现代青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全乱了,师生之间缺乏美好的情谊,这情形令人寒心至极。现代的青年根本不尊敬自己的老师,学校的学生把老师看成说相声的或讲古师,不然就说他们课讲得不好,解释拙劣等等,这些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不应有的。这种现象的发生从一方面来看,也许缘于学科制度的古今不同,学生要接触很多老师,以至造成师生关系的大乱。同时,老师对学生也有不爱护的,甚而讨厌的。
要言之,青年必须接近良师以陶冶自己的品性。昔日的学问和现代的学问相比较,过去比较专注于精神的学问,而现在则偏重知识的教学。过去所读的书籍多谈论精神修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照书本去实践,不管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是教导人伦之大义。
《论语·学而》中记载:“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还记载:“事君,能致其身。”讲述的是忠孝思想,且详述仁义礼智信的教训,以唤起同情心、廉耻心。同时,又教导学生重视礼节,重视勤俭的生活。所以,过去的青年总是能修养其身,自然就能以天下国家大事为念,养成朴实,重视廉耻,以信义为贵的习气。与此相反,现代的教育重智育,自小学时代就开始修习多门学科,至中学、大学,更是只求知识的累积,忽视了精神的修养,所以,今日青年们的品质就成了可忧之事。总的说来,现代青年的求学目的就有偏差。孔子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话依然适用于今日。
今日的青年只是为学问而去做学问,一开始并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只是漠然地做学问。结果他们进入社会,往往还发出“我为什么而学”这样的疑问。另一方面,由于有这样一种只要好好求学,不管是谁都能成为伟人的观念存在,因而不顾自己的境遇与生活形态,只一味去求与自己不相应的学问,结果常常会导致后悔。所以,青年应该考虑到自己资力,小学毕业之后,就要进入各种专门的教育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技术。如果想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学就要先选定一个明确的目的,明白自己将来究竟干什么。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误解了修学的道理,这样做不仅误了青年自身,还会招来国家全体元气的衰退。
伟人和他的母亲
对于妇女,是应该像封建社会那样不施以教育,使她们做愚民呢,还是施以相当的教育,教给她们修身齐家之道呢?这个问题是不容争辩的,教育即便对女子来说,也绝不能马虎草率。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有必要从妇女的天职——养育子女这个问题谈起。
一般说来,妇女和她的子女之间有着一些特殊的关系,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大部分善良的妇女能生出善良的子女,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像中国孟子的母亲、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母亲,就是最贴切的例子;在我国,楠木正行的母亲、中江藤树之母,都是大家认为的贤母。
总而言之,优秀的人才在其家中有一位贤明的母亲抚育的例子很多。可见,伟人的诞生、贤哲的出世,在很多方面都缘于妇德,这并不是我一人说了算的,这是大家公认的。因此,教育妇女,启发她们的智能,培养她们的妇德,绝不是只有妇女一人受教育,而是间接地培养善良国民的因素,因此一定要让女子受到教育,而且还要相当重视。然而,女子教育要受到重视的原因还不止上面的几点,我还要进一步说明女子教育的其他理由。
明治以前,女子教育完全是根据中国思想进行的。然而,中国对待女子的思想是消极地训练女子要守贞操,要顺从,要细密,要优美,要忍耐等观念。这种教育方针尽管也将重点放在精神教育方面,但对智慧、学问、学理等方面的知识,就不鼓励也不教导。幕府时代日本的女子教育也是以此思想为主,贝原益轩的《女大学》,就是幕府时代唯一的最好的教科书。也就是说,把智慧、学问、学理等方面的知识完全弃之不顾,只消极地教导些如何做到约束自己的功夫而已。受这种教育的妇女,在今日的社会仍占了极大的比例。
明治时代以后,虽然女子教育进步了,但由于真正接受新式教育的妇女力量还很微弱,实际上女子教育并没有超越《女大学》所教导的范畴。我这样说,大概也不算过分吧!所以,今日的社会虽说妇女教育逐渐普及,但仍然停留在妇女教育的过渡期,仍未能使社会充分认识到女子教育的效果,那么,作为引导提携之人,是不是应该好好探究其中的得当与不得当之处呢?当然,在今天已不能像过去一样,把妇女视做生男育女的工具。但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残留,这是不应该存在的,对妇女的蔑视和嘲弄也应该结束了吧!
对妇女的态度,先不说基督教是如何对待的。从人的真正道义心来说,难道可以将妇女当做道具吗?要知道在重视男性的人类社会中,妇女也承担着一半的社会任务,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说,妇女和男人一样都应该受到重视。《孟子·万章上》说:“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不言而喻,女子也是社会的一员,国家的一分子。既然这样,请根除对妇女侮蔑的观念,女子也应与男子一样,赋予作为国民应有的才能和知识。使男女互相合作,相辅相成,那么,在五千万日本国民中,一向只用二千五百万的情况,如今不又有二千五百万人可以活用了吗?这就是我认为必须大兴女子教育的缘由所在。
过失何在
师生之间应有深厚的情谊,相亲相爱的观念。这在地方学校如何,我不得而知,据我所知,东京周边的学校,师生关系已经非常淡薄。说不好听点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好像听众与说书人之间的关系,经常可以随便批评老师。不是说那个人的课讲得太枯燥乏味了,就是说上课的时间太长了,拖拖拉拉,甚至还有人处心积虑地去找老师的毛病,然后加以批评。
当然,我不是说从前师生之间的感情都很亲密,以孔子为例作个说明。孔子有三千弟子,我不相信孔子和他的每一位弟子都能经常见面,与其交谈,但其中能精通六艺者就有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可以说是常同孔子谈话的,完全受了孔子人格的感化了。
我认为以这种师生关系为例来要求也许有些过于理想化,但孔子教导弟子的方式,确实是老师和弟子间关系的极好典范。以此求诸现代的师生固然不可能,但是,在德川时代,师生之间的感化力也很强,情谊也很深厚,我可举一例说明之:熊泽蕃山师事中江藤树的情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蕃山是一位相当清高的人,可以说是一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连天下的诸侯都得敬畏三分的人。他虽然仕奉备前侯,被国人尊之为师,是一位颇有政治见识的人物,然而面对中江藤树则犹如孩童,忍了三日之后,才被纳为弟子。师生之间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应是受了中江藤树的德望所感召吧!此外,新井白石为人也很刚毅,智谋、才气均超人一等,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但他却能够终身服侍木下顺庵,实在可佩。至于近代也有佐藤一斋善于感化弟子,广濑淡窗也一样。
虽然我所知道的都是汉学先生,但他们与弟子之间的关系都一如古风,和谐亲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现在的学生与老师之间,几乎成了听众与说书人之间的关系,这恐怕不是我感到满意的一种风气,不能不感到忧虑。当然,不能说全是老师的不好。也许做老师的在德望、才能、学问、人格方面有什么缺点,如果不再进一步,就很难叫学生敬佩了。
但是,我想为人弟子者的素养也不太好,对老师已无一丝敬重之情,这是现在的一般风气。其他一些国家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我知道英国人的师生关系好像和日本不一样。当然,在日本也有优秀的教师,不是我说的那个样子。日本也有像中江藤树、木下顺庵那样的教育家,只可惜太少了。
由于现在处在过渡时期,一下子涌现出了大量粗制滥造的教师。他们往往认为这些弊害是学生惹出的,这分明是为自己辩解。既然已为人师,就应该谨慎从事,反躬自省,方不致有辱使命。同时,也要以充分的虔敬之心,使师生之间充满情爱。如果在学校中各位教员能经常接触学生,关心他们,虽不能十足改良学生的风度礼节,至少也能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
从理论到实际
从今日的整个社会来看,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很大,几乎千篇一律地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换言之,就是不注重德育方面的教育,可以说到了完全阙如的地步。另一方面,从学生之间的风气来看,今日的青年与过去的青年也大不相同,他们身上缺乏一种一鼓作气的勇气、努力和自觉。我这样说,好像我自己曾是过去的青年就不免自矜自夸了。不过,现在的教育,学科太多,这也要学,那也要修,光为了要赶上这些科目的学习进度,就感觉时间不够,哪还有工夫去顾及人格、常识等方面的修养,这也是势所必然的,太遗憾了。
进入社会的人士姑且不论,而对以后将步入社会想为国家尽一点心力,努力奋勉的人,我希望在这些方面要多加用心。不过,就我自己关心最深的实业方面的教育来看,过去是没有实业教育这个名称的。维新以后,至明治十四、十五年间(1881、1882年),实业教育也没有什么进步,像商业学校那样的东西,也不过是近二十年间的事罢了。
文明的进步只有在政治、经济、军事、工商业、学艺各方面都有进步了,才能显现出来,若缺乏其中的一项,都不能称为文明的进步。然而,在日本,作为文明一大要素的工商业,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忽视,置之不理。反观欧洲列强,其他方面的进步就不用说了,尤其在实业方面,即工商业的进步最大。我国近几年来,人们好像也开始注意到实业教育,而且还稍有进步和发展。但可惜的是,教育方法一如前述,仍然急于将力量偏向于理智方面,至于规矩、人格、道义,就完全没有顾及到。虽说是情势所迫,无可奈何,但也实在可叹。
再看一下军人,他们在统一、规律、服从、命令等方面,都能严格施行而且井然有序,这是由于军事的教育方法使然,还是军事的本职就是如此呢?这真是太好了,可以培养出具有优秀人格的战士。从事实业的人,除了具备前述诸品性之外,还必须有一项重要的性质,就是自由。
在实业方面,如果也像执行军事上的事务一样,凡事都要等待上级的命令,那么,便容易错过商机,事业就难以有发展。所以,一味地倾向智力的发展,唯一己之利是求,其结果就会陷入孟子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局面。我所担心的正是如此。虽然我的能力不够,但我也一直努力设法不使事情走到这种地步,因此我暗暗地在身边的实业教育中,使智育和德育并行发展。虽然还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毕竟我已经努力很多年了。
人才过剩的一大原因
经济领域中有需求、供给的原则,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社会上各行各业之间活动的人们。当然,社会上的任何事业都有一定的限度,所需人数雇满之后,自然就不必再雇人了。但是,另一方面,学校每年都会培养出大批的人才,对尚未完全发展的我国实业界来说,完全接纳他们是不可能的。特别是现今的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供过于求的趋势。学生们一般在受到高等教育之后,都希望从事高尚的事业,所以,在高尚职业方面必然会发生供过于求的现象了。
当然,学生们抱有从事高尚事业的愿望,对个人来说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对一般社会而言,或者从国家来考虑,又如何呢?我以为未必就是可喜的。简要地说就是:社会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复杂多样的。当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复杂多样的,高层次的如公司董事长,低层次的如工友、司机等人才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只是管理阶层的人属于少数,低层次的被管理者却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学生们如果愿意当被人管理这一方面的人才,今日社会人才过剩的问题就不至于发生了。
遗憾的是,今日一般的学生,都只想成为少数中的一分子。总之,他们认为自己掌握了学问,懂得了高尚的道理,当然不能随随便便处在人之下,受人使唤。同时,我们的教育方针多多少少也有些错误,只管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同一类型的人才,却完全忽略精神修养。这样导致的可悲结果是,学生不知能屈能伸,只会傲气凌人。如此一来,人才过剩的问题当然就会出现。
今天,我无意回顾往昔学堂时代的教育如何,来作讨论。不过,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过去虽也不完全,但却比现在做得好。过去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就拿教科书来说,《四书》《五经》之类已经是最好的教材了。但由此而培养出的人才,却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物。其原因当然是由于教育方针完全不同的关系。那时的学生们多各自朝着自己的长处去发展,尽其所能,各自发挥,所以能训练出不同类型的人物。譬如,优秀之人就渐次向上攀升,向高尚的工作而努力,愚钝之人也不敢有非分之望,安分地做卑微的工作,所以那时候不用担心人才使用方面的问题。
今日则不是这样,教育方针虽很好,但由于人们误解了其精神,在训导方面有所偏差,结果学生不管自己有才还是没有才,总认为彼亦人也,我亦人也,同样都受到高等教育,他们能做的我也能做,从而人人心生自负,不甘于从事卑下的工作。过去是百人中出一个秀才,今天则是造就九十九个普通的人才。这就是今天教育的优点,但遗憾的是,由于误解了其精神,致使中流以上的人才供给过剩。
但是,施行同样教育方针的欧美先进国家,却很少见到这种教育上的弊端,尤其像英国。英国与我国现在状态极为不同,他们的教育很重视常识问题的培养,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格。话说回来,像我这种对教育本来就知道不多的人,是不应该插手教育的,但本着一颗关心国家的心,我又不得不提出:产生现在这种结果的教育,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到底尚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