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戴尔·卡耐基成功学全书
12518700000064

第64章 演讲、讲演者及听众(1)

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

成功金言

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好周全的准备,任何人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说家。反之,不论经验有多老道,仍然会在演讲中产生尴尬。

只有说话拥有具体而且明确习惯的人,才能具备吸引别人兴趣的能力。

景象如同你呼吸的新鲜空气一般,是免费的!把他们置于演讲中,你就会更能欢娱他人,更具影响力了!

准备演讲,是否就是写下一些漂亮的词句,然后把这些词句拼凑在一起呢?是不是把一些偶然出现,但对你个人没有真正意义的思想集合在一起呢?绝对不是!

所谓的“准备”,就是把你的思想、想法以及原动力集合到一起,而且你确实拥有这种思想和原动力。

在清醒的日子里,你每天都不会缺少它们,它们甚至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你的梦中。你的整个生命都会充满感觉与经验。这些东西深深地藏在你的脑海深处。

准备就是思考、沉思、回忆以及选择最吸引你注意力的事物,然后去修饰它们,将它们整理出一个形态,这是你自己思想的精工制造品。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很难的计划吧?

的确,这并不难。对某一特定的目标,只要稍微专心、注意及思考即可。

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用于准备演讲的材料,倘若你遵循这些步骤去准备演讲,那你将很容易获得听众的热切关注。

1.内容要具体化

只有说话拥有具体而且明确习惯的人,才能具备吸引别人兴趣的能力。这项原则实在是太重要了,希望你可以永远记着它,绝不可把它忘了。

老式传记作者说,约翰·杜伊有“穷苦却诚实的父母”。而新传记作者则说,约翰·杜伊的父亲买不起鞋套,因此,在下雪的时候,他必须用麻布袋把鞋子包起来,保持两脚的干燥与暖和。但他尽管如此贫穷,却从未在牛奶中加水,也不会把生病的马当作健康的马来出售。这种说法便可以显示出他的父母“穷苦却诚实”,不是吗?这样说岂不是比“穷苦却诚实”来得更加具体而有趣吗?

2.将题材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选好演讲的题目,下一步就是要确定自己题目所包含的范围,并且做到不越雷池一步。可别妄想去讲一个包容万千的话题,那是徒劳而无益的事情。

有一个年轻人想讲2分钟,可是出了一个题目《公元前500年的雅典至朝鲜战争》,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话。他才讲完雅典城的建造,他就该坐下了。他想在一场谈话中讲太多的东西,最终却失败得不明不白。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我曾听过许多讲演,都因为范围不确定,结果因同样的原因——涵盖太多的内容和论点,从而无法抓住听众的注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跟随一连串单调的事实。如果你的讲演听起来像是世界年鉴,你就根本无法持久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选个简单的题目,例如《黄石公园之旅》之类的,那么多数讲演者都会十分热心的。但对于园中每个景色都想说上一些,不肯遗漏半点东西,这样听众就会被带到漫天遍地,由这一点奔至另一点。最后,能够记住的,只是些模糊的瀑布、山岭和喷泉。如果讲演者把自己限定在公园的某一方面,例如野生动物或是热泉,这场演讲该会变得多么的令人难以忘怀啊!这样,便可以有时间描绘生动细节,使得黄石公园以鲜明的颜色与无穷的变化栩栩如生地展现于听众的眼前。

这个道理用于任何题目都可以,不管它讲的是销售术、烤蛋糕、减免税赋工艺或者是飞弹演讲。开始之前,先加以限制和选择,把题目缩小至某一范围内,以便适合自己讲演的时间。

在短短的不超过5分钟的讲演里,只能期望说明一两点而已。就算30分钟的讲演中,演讲者若是想包含四个以上的主要概念,也很少能够成功的。

3.预先做好准备

做蜻蜓点水式的演说,要比深力挖掘事实容易很多。如果只是选择容易的讲,听众便只能获得很少的印象,甚至全无印象。在缩小题目之后,下一步是问自己一些问题,加深自己的了解,让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能以权威的口吻来讲述自己选择的题目:“我为何会相信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我何时见过这一点并证实它准确无误?我想要证明些什么?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像这一类的题目所需要的答案,可以给你提供预备力。这种力量能够使人们分外留意你所讲述的内容。

如果你能够尽快地选好题目,并能获得预备力。那么千万别一拖再拖,直拖到要讲的前一两天才作选择。如果早一点把题目决定好,那你的潜意识里便能为你发挥作用,这有很大的好处。在每天工作完成后的剩余时间里,你可以深入探究自己的题材,把要传达给听众的思想提炼、修琢。

当你在驾车回家、等候公交车或乘地铁的时候,你不妨将这些时间用来思索自己的讲演题材。灵感大多是出自这段孕育期间。如果你尽早地把题目决定好,那么脑子中便能在潜意识里将它千锤百炼。

当你陷身于这种过程中,你会感受到强烈的诱惑力,总是想把自己的讲演依序写出来。但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一旦你定下了一个模式,就很可能对它满意。那么,你便会停止再对它做更具建设性的思考。另外,还会有尝试记诵稿辞的危险。

马克,吐温对这样的背记讲稿如此说:“笔写出的东西并非为讲演所用;它们的形式是文学的;它们生硬而无弹性,无法使你借由唇舌作愉快而有效的传达。假如讲演的目的只是为了愉悦听众,那么就要将它们变得口语化,并将其改变成通常那种未经事前思考的说话方式来讲演;否则,你的演说会烦死满屋子的人,而不是愉悦他们。”

美国最知名、最诚恳的演说家之一查尔斯·F·吉特林被问及曾经是否将讲演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写出,他回答:“我宁可将自己身体的每分每毫都写在听众的脑海里,让他们记在情感中。区区一纸讲演稿,在我和我要用以感动听众的东西之间,没有容身之地。”

4.使演讲富含例证

我们如何才能获得使用实例的技巧呢?

有五种方法:人性化、个人化、翔实化、戏剧化和可视化。

a.使讲演充满人性化

如果你在讲演中总是谈事情或观念问题,那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厌烦。而如果你谈的是人的问题时,那就绝对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我们都不想听人说教,没有谁会喜欢这样。

请记住,一定要让人们对你的讲演感到愉快和有趣,否则,你说什么,人们都不会注意。同时请你记住,这个世上最有趣的事情之一,莫过于精练雅致、妙语生辉的名人轶事。所以,请你告诉人们你所认识的两个人的故事,告诉人们为何他们其中一人会成功,而另一人却失败了。当然,人们会很高兴地去听。人们或者还能因为此例而获益匪浅。

如果平淡的讲演能够富含人情趣味的故事,那必然更能引人入胜。讲演者应该用少数人观点,以具体的事例作为引证。这样构建讲演的方法,一定会吸众。可能的话,这些故事还应该谈及奋斗,以及经过奋斗后,获得胜利的过程。

我们都对奋斗及战斗拥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有句老话说“世人皆爱情人”。

当然,人情趣味材料最丰富的源泉,便是自已的生活背景。不要因为觉得不该谈论自己,而踌躇着不敢述说自己的经验。只有当一个人满怀敌意、狂妄自大地谈论自己时,才会引起听众的反感。要不然,听众对讲演者所述的亲身故事是有很大兴趣的。亲身经验是掌握注意力最稳当而可靠的方法,干万不可忽视掉。

b.说名道姓,使讲演个人化

在说故事的时候,中间若牵涉到别人,无论如何,都应该使用他们的姓名为佳;若想保护他们的身份,那也可以杜撰假名。

如果在你的讲演中出现许多名字与个人代称,那可以确定这个故事具有高度的可听性了,因为在你的讲演中,已经有了人情趣味这种无价的要素。

c.要明确目标,使演说充满细节

如何才能确切地知道是否在讲演过程中放进了足够的细节呢?

我们可以用新闻记者所遵循的“五要素公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若能做到这五点,你的例子便会鲜活、多彩。

当然,如果细节过多会比没有细节还要槽糕,每个人都有被冗长、肤浅而切题的细节搞得厌烦不堪的经验。如果讲演中净讲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听众自然不会全神贯注,抹杀一个讲演最严重的,莫过于听众的不专注了。

d.利用对话,使讲演戏剧化

假设你想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利用人际关系原则成功平息了一位顾客的愤怒,你可能会这样开始:“前几天,有个人走进我的办公室。他怒不可遏,因为我们在前一周送到他家里的电器操作不灵。我对他说,我们将竭尽所能弥补这种情况,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平静下来。”

这则小事十分详细。但缺少姓名、特殊的详情,以及最紧要的,就是能使这件事活生生呈现眼前的真实对话。我们可以这样给它添枝加叶一番:

“上个星期二,我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被打开。我抬起头来,看见查尔斯·柏烈克珊满脸怒容。他是我们的一位常客。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送的那台洗衣机根本不好用,’他大吼,‘衣服全纠缠在一起,我老婆烦死它了。’

‘听我说,查理,’我说,‘你先坐下来把情形告诉我,我答应替你做一切能够为你做的事,好吧?’听了这话,他才坐下来,我们总算是平平静静地把这件事情谈清楚了。”

其实,并不是每次都可以把对话加进讲演里。不过,你应该可以看得出,上面故事中的对话,对听者起到戏剧性的作用。如果讲演者还有一些模仿技巧,再加进一些声调语气,那这段对话就更见效果了。而且,对话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会让人感觉讲演更为真实可信。这使你听上去就像隔着桌子跟他们说话一样,而不是像个老学究一样在学富五车的学员面前宣读论文,或是个大讲演家对着麦克风里狂吼。

e.展示讲演的内容,使其可视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知识,都是经由视觉印象吸收的。这说明了,电视之所以能够成为广告与娱乐媒介,以及其所以收效宏大,便是这个原因。当众说话也是一样,它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

5.多用具体、耳熟能详的字眼

讲演者的第一目标是驾御听众的注意;要做到这一点,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技巧,然而,它却完全为人们所忽视。一般的讲演者,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也恐怕从未感觉到它,想到过它。我所指的这个技巧,就是使用能形成图画般鲜明景象的词句。能够让听众听来轻松愉快的讲演者,是最能塑造景象在你眼前浮现的人。使用模糊不清的、烦琐的、无颜无色的语言的讲演者,只会让听众打嗑睡。

景象!景象!景象!它们就像你呼吸的空气一样,是免费的呀!而把它们点缀在讲演里,你就更能欢娱别人,也更具影响力。

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想说明,尼亚加拉大瀑布每天所浪费掉的潜在能量极为惊人。而你只是概略地这样说:如果这些能量能够使用起来,会让更多的人获得温饱。这样的讲述是否有趣呢?没趣。我们用爱德文·史洛森在《每日科学新闻公报》中对这件事的报导比较一下、他的讲述是不是精彩很多?

“我们知道,美国境内有几百万穷人吃不饱,穿不暖。然而,在尼亚加拉瀑布这里,却平均每小时浪费25万条的面包。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去,在漩涡中制成一个大蛋卷。如果印花布不断从一架像尼亚加拉河那样宽达1300米的织布机上被织出来,那也就表示有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卡耐基图书馆放在瀑布底下,大约在1—2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或者,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家大百货公司每天从伊利湖上漂游下来,把它的各种商品冲落到50米下的岩石上。这将是一种极为有趣而壮观的景象,会和目前的尼亚加拉的瀑布一样吸引人,而且不必再花钱维护。然而,某些人可能以浪费为理由来反对,就如同目前有人反对利用瀑布流水的能量一般。”

看看这里面有哪些图画般的词句?“25万条面包,60万枚鲜蛋自悬崖上滚落下去,璇涡中的大蛋卷,花布从1300米宽的织布机织出来,卡耐基图书馆被放在喷泉下,一个漂浮的大百货公司被冲落;下面的岩石、瀑布。”它们在每一个句子中跳跃、奔跑,多得像澳洲草原上的野兔。

要想不理会这样的一场演讲或文章,几乎很困难,就像对电影院银幕上正在放映中的电影不让自己去观看那样困难。

让听众感受你演讲的魅力

成功金言

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所谈的内容和他们有关,和他们的兴趣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有关。

听众是由个体构成的,因此反应也如个人,公然地批评听众必然会导致他们愤懑。

尽快地,最好是一张口说话就可以指出自己与听众之间某种直接的联系。

听众的反应,决定着当众讲话的成败。

“听众的反应将决定演讲的成败。把他们当作‘企业里的伙伴’,谦逊地包容,便掌握了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这句话在罗素·康威尔著名的讲演《如何寻找自己》中,先后出现过近6000次。他在一场接一场的讲演中是如何维系讲演者、讲演与听众间活泼愉快的关系的呢?“当我去某一城或某一镇访问的时候,”他写道,“我总是设法尽早抵达,以便去看看邮政局长、理发师傅、旅馆经理、学校校长和牧师等人,然后去店里和那些同仁们交谈,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和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机会。然后,我才发表演说,对那些人谈论适用于他们当地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