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的新兴城市。
看到这“堪与世界水准看齐的”“高标准的新兴城市”赫然出现于眼前,你很难会把它与两年前大地裂开巨大伤口时这块土地上的狼藉惨相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儿女创造的人间奇迹。面对这枯木逢春、新楼层起的迷人胜景时,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赞叹之情:
科学、果断的应急处置,
见证了一个大国坚强的执行力。
快速、高效、跨越式的灾后重建,
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不可复制的“汶川样板”。
巨资集结,物资集结,
人才与技术集结,信心与智慧集结,
——废墟上站起一个新四川。
世界目睹了一个如此浩荡的国家行动,
人类灾难史上,救援。赈灾。重建,
一部复杂而浩瀚的中国书,
每个章节酣畅淋漓,都是华章。
灾后重建很显然是一个繁复的系统工程,要想准确地呈现这个系统工程的全过程,泛泛而论或者粗略地列举一些表面现象无疑是不够的。在展示“重建”的历史过程时,梁平注意抓住其复杂性、多絮状的真实境况来烛照,立体而全面地录写了汶川大地上这段死而复生的不平凡历程。诗人明确意识到,当一座城市经过重大浩劫、遭受惨重破坏之后,其重建情形往往是千头万绪的,这里既有家园的修复,还有人们心灵的修复;既有物质的重建,更有精神的重建。物质的重建是有形的,操作性很强的,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中国,举全国之力来重新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汶川和北川城市,似乎并不困难,但精神的重建是隐性的,是没有明确的操作性的,对于人们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疗治,并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这是灾后重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诗主要描述了大灾之后的物质重建,但对于精神重建也能触及到,例如这样的诗句:“这里经历过一场旷世灾难,/废墟上凄厉、嘶哑的哭号已经停息,/猩红的血迹渐渐风干。/生与死在这里的一番较量,/超越今生和来世,超越生死界线。/比死更重要的是生,/比生更重要的是精神涅槃。/每个求生的眼神,都是黑夜的光亮。/每支救援的队伍,都是大爱的蔓延。/每次生死的牵手,都在传递血脉的温暖。/劫后余生啊,一只浴火凤凰,/该怎样飞过黑色的五月,/飞过一场大难?”这样的诗行显然是充满思辨性的,也能撩拨人们丰沛的情感和思想,可以看作诗意升华的重要笔墨。
《汶川故事》最成功的艺术策略体现在“故事笔法”的合理运用上。作为抒情诗,《汶川故事》很显然要将表达的目标设定在情感的抒写上,而无法像叙事诗那样可以通过展示情节和刻画人物来构筑诗歌的整体格局。但为了更有效地表达诗人情感,多层面地传达诗人思想,抒情长诗有时也会运用叙事,通过典型的故事和人物来折射诗人的思想感情。《汶川故事》围绕灾后重建的历史史实,用“故事笔法”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历史镜头,这样的“故事笔法”,起到了将抽象历史具象化、将宏观历史微观化的表达功效,增强了长诗的现场感和历史真实性,同时也使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极大提升。在梁平所写到的故事主人公里,有领袖,有群众,有英雄,有普通百姓,有大人,也有小孩,这是群策群力的重建家园的历史画面的精彩写真。对于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的描述,是这首诗中表达最为有力、读来最为感人的地方。在《梦断五月》中,诗人写下了这样的一节: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这是从地底传出来的童谣,
这是六岁的任思雨被掩埋在废墟里,
独自在那里唱的童谣。
老师不见了,
小伙伴们也不见了,
四周的黑,黑得像夜晚。
没有星星和月亮,
身边也没有爸爸妈妈。
思雨想哭,想起爸爸说过,
思雨最勇敢最坚强,
最不让爸爸妈妈担心。
所以思雨不哭,想哭也不能哭。
思雨知道自己被什么压住了,
思雨被压疼了,疼了也不能哭。
不哭只能唱歌,刚刚学会的歌,
老虎就不会哭,思雨也不会哭。
唱着唱着,思雨就不疼了。
唱着唱着,思雨就不怕了。
直到解放军叔叔把她从废墟里救出,
担架上的思雨还在唱,
流着眼泪唱,
唱得所有的叔叔阿姨泪如泉涌……
小思雨的故事是地震中许多遭遇同样灾难的小朋友们的故事的典型版本,在这个版本里,一个经历了从生命到死亡的轮回的可怕劫数以及在这个劫难中凭借某种信念坚强挺立的中国小孩的形象是令人感动的。让小思雨不哭的原因是积淀在内心的那种伟大的爱,这爱来自他的父母,也来自解放军叔叔,还来自全中国人民。正因为此,我们可以相信,小思雨以唱代哭的历史细节是真实的,也是具有表达力度的,并能在第一时间打动每一位读者。
再如写一个参加过多次抗灾抢险的老军人,听到汶川噩耗后马上申请奔赴前线,并在灾难现场发挥自己余热的典型故事,也显得极为生动和感人。诗歌如此写道:
刚刚送走了老伴的八十高龄的老人。
一个穿了一辈子迷彩的军人。
一个身患癌症的院士。
亡妻的伤痛还在,当他知道汶川前线亟待救援,
立即拨通院首长电话,
只问了一句:“什么时候出发?”
于是,在解放军总医院出征的队列里,
多了这位主动请战的老人——
一身戎装,一头花白的头发,
一腔热血,壮士情怀。
1966年邢台大地震,他站在前排。
1975年营口大地震,他站在前排。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站在前排。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他只是多了一条拐杖,
依然在前排,不减当年气概。
从都江堰废墟上救出的那个姑娘,
二十五岁的青春正在凋零,坍塌的大楼,
挤压了她的双腿,没有知觉了,
失血的花瓣上写满悲哀。
老人来了,姑娘抓住老人的手,
“救救我吧,爷爷——”
老人流泪了,他没有回答,
只是握住姑娘的手用力捏了一下,
把一股力量传递给了姑娘。
一双青春美丽的双腿,
一双原本已经决定截肢的腿,
在老人重新制订的方案中,
和青春一起保留下来了。
花一样的姑娘,重新站了起来,
站起的是明天的美好和梦想。
这是新版的《老人与海》,
海是五月汶川那一片壮丽的迷彩!
这是雕刻在抗震救灾前线的一幅肖像。
这是佩戴在大海胸膛上的一枚勋章。
在这首长诗中,诸如此类的动人故事还很多,它们组合在一起,汇集成爱的川流,汇集成力量的海洋,拼合出惊天动地的不惧一切困难的中国声音。
这首诗另一个较为成功的艺术特征是以梦写实的抒情线索。谢有顺曾指出:“好的诗歌,正是一种灵魂的叙事,是饱满的情感获得了一种语言形式之后的自然流露,它需要有真切的体验,也要有和这种体验相契合的语言方式。”梁平“以梦写实”抒情线索的安排,可以说正是他所寻找到的“与体验相契合的语言方式”的直观体现。“序诗”一开始,诗人就写道:“岷的江把她最美的一段舞蹈,/还原成少女的梦,然后感染所有的水,/所有与水有关的记忆和生长。/鱼回到水里,在水里飞翔、水里繁衍,/水草上挂满的鱼子,/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悄悄破裂,/亿万颗黑色的星星在水里摇曳,/摇曳成新的生命。”这里已经出现了“梦”这个关键词,并描绘出一个有如梦境的生动画面,为下文以梦写实、以梦的变迁暗示现实的变化这样的抒情线索埋下了伏笔。紧接着,诗人以“梦断五月”、“梦醒四川”、“梦想成真”、“或梦的飞翔”等为标题,来构成第一、二、三章和尾声的抒情线索,演绎出汶川地震前后的如同梦幻般的生命旋律。遭遇重大地震对于汶川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在《梦断五月》这一章里,诗人从各个层面,在展现了这场噩梦的恐怖和狰狞。而历经大难之后的汶川,在国人的帮助和自我的奋起下,抗击灾难,重建家园,将噩梦的阴影悄悄抹去,将新的梦想重现点亮,这是令人赞佩和欣喜的。在“梦醒四川”、“梦想成真”、“或梦的飞翔”这几章里,诗人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灾区人民如何从噩梦之中惊醒过来,抗震救灾,战天斗地,将一个新的美丽家园重新建设起来的历史画卷。当我们看到如此的景观:
两年后的废墟上已经满目锦绣,
岷的江把一个个藏家、一个个羌寨,
一个个川西坝子,梳洗得格外的漂亮。
一切都那么美好,
一切美好都触手可及。
……
遭遇劫难的四川绝处逢生,
生成奇迹,生成世界的仰望。
跨越废墟,岷的江与山重新梳妆,
江的温婉与妩媚以一脉修长,
扬起两岸秀色,稻香鱼肥,燕舞莺歌;
山的挺拔与巍峨以一势雄踞,
感染连绵的峰峦,已经顶天立地。
这里是四川,在祖国腹地大西南的方向,
——江山如此多娇。
我们的心也一下子变得欣然和恬适,我们为灾区终于在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一个个新的现代化城市再度矗立于川西平原而心生喜意。
从“噩梦”搅扰,到美梦重回,灾区人民只用了短短三年就实现了,这是多么令人惊讶的“汶川速度”,而这高效率的“汶川速度”里,凝聚的无疑是异常强大,令全世界惊叹的中国力量。这就是这部堪称史诗性巨作的长篇抒情诗《汶川故事》所呈现出的意义非凡的文学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