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12779200000027

第27章 顺水行舟(1)

——第十条军规英雄等于高明加精明

A.法家讲“法、术、势”,就是标准、技巧和顺应潮流;势还包括顺势和山高人为峰的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儒家讲原则和未来,就是以未来为导向。

B.顺势而为的对立面就是逆潮流而动。研究水的流向比会游泳更重要,因为不懂顺势的泳者是没有机会的;而逆潮流而动,包括到非洲热带沙漠去卖皮鞋的所谓营销高手的做法也许就是自取灭亡的做法。

C.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时机、节奏的把握很重要。对于险滩的预先研究也很重要。如船过三峡,就需要有经验的艄公来引领。有时候,企业家缺乏对未来竞争格局的把握能力,就需要专门的研究人员的帮助,或者借助于外脑的帮助。

D.老板们喜欢算命,搞吉凶预测,讲究风水,可是英雄是那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而不是听天由命的人。尽人力而听天命,只有尽了人力,才有天命,否则就是随波逐流。因此,所谓时势造英雄,必须是你自己想成为英雄,否则是无法把一个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造成英的。

【论道】

活跃在企业咨询和培训领域的讲管理的人当中,有许多是江湖郎中派,开出的方子都是吃不死(治不好的药。例如,不少蹩脚的企业培训师经常灌输给一些小企业的老板们不少似是而非的观念,比如什么“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卖产品”等。那么,既然标准都是他们制定的,为什么一流的企业还会沦落为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答案是,生活方式变了,产业形态变了,标准就毫无意义了。否则,那些家电大企业为什么纷纷进入房地产,难道家电的标准不是他们制定的么?显然,那种垃圾食品式的、快餐式的所谓管理培训,其实只能糊弄那些不学无术却急于求成的小老板们。真正的企业家应当是把握时势的英雄,因此,他们要抛弃那些絮叨的传闻,需要接受关于英雄哲学的熏陶。

1.势如破竹

人们常说“英雄所见略同”,那它到底是指什么?就是指英雄的眼光和看问题的方法是相近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把握大势。

按照曾国藩的见解,英雄就是比他人略微看得远些,看得透彻些,是一种眼光的体现。英雄所见略同是因为他们具有相似的眼光和判断力,就是“所见”的方法相近,而不是看问题的结论一样。

大势是特定阶段的历史或者环境所决定的某种趋势,也是一种可以导致成功或失败的不同结局的暗流。表面上的波光不能体现潮流,因而只有透过表面才能了解潮流。逆水行舟是要失败的;逆潮流而动也是要遭遇挫折的。而顺应潮流、把握大势,就是豪杰之士把握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升眼界和见识。

一种即将呈现的大势总是来源于点滴的迹象。一叶知秋,说的就是一种大趋势已经在日常所及的范围内呈现出端倪。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必须具有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力,并且时时留心周边所发生的一切,而不能仅仅埋头苦干。因为再大的努力也抵不过潮流的汹涌澎湃。例如,在传媒出版领域数字化就是一种大潮流。传统纸质出版如图书、报纸和杂志就必须实现数字化,否则就会遭遇被淘汰的结局。国际化就是一种大潮流,忽视了国际竞争与合作,如合作拍摄3D电影和动画电影的趋势,其结果就会导致竞争力的丧失。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大潮流,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也是获得社会认可的企业形象体现。总之,在大潮流面前,法家所说的“势”就是人们要获取的力量。取势就是把握趋势之后的顺生——顺之者、之者。

例如,食品安全是我国当今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行业美德要素。很多消费者到日本和新西兰去抢购婴儿奶粉,说明我国的食品企业和造假作坊严重逆潮流而动。其严重者就是毒牛奶、瘦肉精、染色馒头等,这些商家都会或者即将遭遇被消费者抛弃、企业破灭的后果!

顺势而为是一种原理和方法。成语中的“势如破竹”告诉我们,必须顺势才能破竹,胡乱砍伐只能被硬竹震得手臂麻木;麻木就会不仁!这就是缺乏对顺势的理解造成的。例如,在餐厅、酒吧一条街上生拉硬拽客人,只会导致人们对它的不信任。

2.把握产业发展趋势

市场的瞬息万变不断改变着产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上说,产业趋势源自生活方式的变动,生活方式决定市场的变动,市场的变动决定产业的兴衰变化。对于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来说,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是顺应潮流的基本要求。

由于企业所面对的产业形势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或者说许多行业出现了不同的走向,包括需求特点、行业技术因素和价值链的结构等要素,需要文化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前予以深思熟虑的考察分析,才能避免企业发展的盲目性和商业模式的有效性。

首先,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当重视影响企业业务的内外部因素。例如,在文化产业领域,由于受到信息技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国际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文化产业中的各个产业呈现不断变动的态势。以报纸为例,它受到了互联网和手机内容阅读的影响,阅读者呈现萎缩趋势。以音乐产业为例,随着人们上网热情的提高,网上音乐和无线下载音乐呈扩张态势,而唱片生产则遭遇持续的寒流。把握产业变动,是认清战略局势的必要环节;否则,文化企业就很容易陷人衰落产业之中,只能是做徒然的努力。

其次,应当从战略上思考如何前瞻性地把握产业趋向。企业经营者需要加强产业趋势的分析,提高产业趋势分析水平。趋势分析不能等同于业务选择,而是在选择业务之前需要做更为广泛而深人的研究,包括超出业务领域的相关性问题研究。研究是分析的依据,而道听途说则很容易产生误导。特别是在产业变动比较频繁快速的领域,企业都需要成立自己的产业专门研究机构和产品研发机构。根据需要去总结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很重要的。某些变化快速的产业领域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领域不同,产业变动是一个基本的规律,也要求企业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之后作出选择的决策。例如,动漫产业的规律是!对进人该领域的企业的一般要求是开展产业链形态的持续化知识产权积累的经营,假如企业不具备较强的实力,就不能进人该产业。

再次,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要及时进行产业调整,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改弦易辙,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所谓已有的“熟悉”或者“已经具备了专业能力”的领域。简而言之,企业有时需要根据产业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主营业务,该业务调整不能因为自身已有专业特性的局限而予以排除或者有。“自己不熟悉的业务不做”中的“不熟悉”是指眼下的不熟悉,不是指企业家永远不可能熟悉。同样,对于熟悉的业务,假如出现市场萎缩的变动和产业趋势向某些要素的转向,有时也需要企业考虑是否应当及时退出该产业领域。

此外,产业分析中应当重视了解各类优秀企业的产业选择方法和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上,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需要某种能力和方法去把握。例如,国内许多零售超市也做折扣店连锁,但是他们并没有研究沃尔玛等优秀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结果就缺乏竞争力。不过,有些商业模式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模仿的,如美国苹果公司所选择的网上下载音乐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就行不通。但是,网上销售音乐和影视产品,必将是产业经营的一种新趋向,需要国内企业进行深人的研究并预作准备。总之,在比较研究之后进行必要的借鉴,才是面向未来的制胜之道。

当然,把握产业趋势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性的思考和分析,需要企业高层做出系统性及时性的把握,而不是简单化地推断甚至是臆测。

3.顺势的改革

职业经理人具有通过合理性方法实施改革的能力,但是,他们有时过于理性化而忽视了人情。或者说,职业经理人是天生的改革者,而改革者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和抵抗,需要借助企业家的力量来推进改革,这是一种法家的顺势。

在改革中,职业经理人需要确认企业家对于改革的真实意图,因为它对于是否实施改革很重要。有些企业家虽然提出了改革的要求1.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来做和推动1.甚至遇到小小的阻力就打退堂鼓了。这种情况要慎重对待。因为从改革要善于借势这一点来说,缺乏企业家的支持就不成势。所以,除非企业家主张改革,否则就不能做大的改革动。

顺势改革就要有个抓手,让事情很顺手,而且很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例如,法家认为,做事情应当注重处势,就像对付一头蛮牛,将牛鼻套子锁住牛鼻子,接上长绳,拉住绳子就可以让蛮牛乖乖听话了。

改革多数时候要顺势而为,要抓住时机,要符合某些愿望,而不能强推。开始行动的时候,一定有对势的把握。我们把势分为两种,一种叫静态的势,一种叫动态的势。静态的势有一点叫一静不如一动,是因为动必须形成一个整体的可持续的“势”,这是很不容易实现的状态。但是处静就比较容易了;从势的概念来讲,有把握的时候再进人动势,没把握的时候你就处在静的状态。所以,静也是一种势。过去还有一种说法叫以静制动,这要求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才行。但是,顺势却不能变成随波逐流,因为随波逐流也是会失去控制,也会被动地跟着潮流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