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进入中国内地,吸引了一大部分青少年的注意,这就是歌舞演唱组合。从1990年代中国港台地区的小虎队、草蜢,到欧美的后街男孩、超级男孩、辣妹合唱团等,直到2000年后,随着哈韩潮的兴起,一批韩国演唱组合更是受到当代青少年的追捧,如:东方神起、神话、H-O-T、Super Junior等。在这种前提下,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中国内地的歌手也开始尝试着边唱边跳,如孙悦、张咪等,但因为歌手自身素质与公司运作等种种原因,都不太成功。
进入21世纪后,新的一代歌手成长起来。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其中脱颖而出的李宇春以其独特的春式拉丁舞得到广大年轻观众的喜爱。此后,2007年的“快乐男声”同样出现了能歌善舞的苏醒吸引大家的目光。而在这几年的一些重要的音乐选秀比赛中,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型我秀、星光大道等舞台上,演员的能歌善舞成为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
尽管目前我国已开始出现这样集歌舞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人才,但当我们将他们与国外和中国港台地区的明星们相比,会发现其差距仍是巨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国内地的歌手一种是只能唱、不能跳的,这一类主要是目前内地的一线歌手如孙楠、韩红等;一种是唱得不错,还能跳一点儿但跳得不好的,这一类在二线歌手中较多,如沙宝亮、孙悦等;还有一种是能唱能跳,但水平都一般的,如李宇春、何洁、魏晨、苏醒等,这一类主要集中在新一代成长期的歌手。而在中国港台歌手中,如张学友、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惠妹等重量级歌星,无一不是能歌能舞的专业素质极高的歌舞表演人才。再放眼世界,欧美的顶级歌手中,麦当娜、克丽斯汀娜、布兰妮、碧昂斯、艾薇儿、迈克尔·杰克逊、罗比·威廉姆斯、贾斯汀等,还有前面提到的歌舞组合后街男孩、超级男孩等,都是能歌善舞型。因此,中国内地歌手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将中国的流行音乐传播出去,除了需要那些实力唱将之外,集歌舞综合能力的全面型音乐表演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川音通俗音乐学院流行歌舞系教学现状
流行歌舞专业,在过去没有这样的称谓,也没有院校作为专业门类在高校中开设,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也是于2003年在全国各艺术院校中首开先河,设置了以大学本科四年制音乐表演类的流行歌舞专业学科。虽然歌舞表演形式早就存在于音乐艺术表演中,但对于歌舞演艺人才的系统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缺陷,对此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建立、教学目标等,由于没有先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逐步建立了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在培养方案中确定了四年的核心专业课程,现将其课程简介归纳如下:
1.声乐(流行演唱)承继传统和现代科学发声方法,借鉴世界民族、民间传统唱法,学习欧美流行演唱方法和各种风格,形成独特的流行歌舞演唱教学体系,讲授基本理论和传授演唱表演技能。
2.舞蹈(流行舞)在学习掌握爵士、街舞、拉丁、踢踏、城市芭蕾等舞种的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基础上,了解国际潮流的发展方向,不断引进新舞种,结合运用于艺术表现的需要。
3.芭蕾基本功采用芭蕾科学的训练方法解决形体、力度、软开度、弹跳、灵活协调、控制、旋转等基本能力和技巧,为进一步掌握各种流行舞蹈打好基础。
4.表演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和元素方面的训练:培养语言、形体、内心体验的表达、表现能力,学会塑造、设计人物形象和个人气质等,建立良好的艺术审美观。
5.排练通过集体合作,进行协调、配合、编排、组织等舞台综合能力的训练,以舞蹈和演唱的形式,排练多人的剧目。掌握齐舞、主唱配舞、舞配唱等多种形式的相关配合,了解熟悉舞台调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6.歌舞组合以合唱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具备演唱多声部、合唱曲的能力,让所学的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和实践,并掌握合唱的基本训练方法。
7.歌舞赏析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歌舞剧目和音乐剧的能力,认识了解更多的剧目,并懂得歌唱、舞蹈表演技法在作品中的应用及规律,并能灵活将所学歌舞综合知识加以运用。
8.剧目选择音乐剧的片断或全剧,进行角色搭配和排练。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排练、演出进行舞台实践。
9.毕业论文着眼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增强现实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研究分析流行歌舞表演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会社会调查、收集、查阅、整理资料,掌握撰写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方法。
三、关于市场供需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分析
上文对当代流行歌舞的发展历程回顾后,我们反思中国当代流行乐坛,无论是唱片销量、偶像人气、艺人能力还是综合素质等诸多问题,我们得到了一个核心的结论,中国流行乐坛缺乏国际巨星,尤其缺乏影响国际流行音乐发展趋势的国际巨星。我们始终处于模仿、追赶的角色之中。既然当前我们已经在高等教育中建立了流行歌舞专业。那么从小了说我们的流行歌舞教育要对学生负责,从大了说我们则承担着培养国际巨星的重要使命。而抱着将学生一味交给传媒炒作培养国际巨星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至少我们要承担给演艺公司输送具有国际巨星潜质与综合素质较全面的高等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
因此将上述矛盾追根索源,集中在我们的教育现状中来,通过上文对流行歌舞系现状的梳理,加之几年办学以来的经验总结,现在的问题如下:
1.学风有待提高。近些年随着娱乐选秀节目的兴起,川音的学生频频取得骄人的成绩,使川音通俗音乐学院在业内及社会中也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与好评。但是与此同时,对于我们的在校学生来说,从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认清娱乐赛事本身的意义,急功近利心切,不重视学院的基础教育课程,这也是致使到课率低下的诱因之一。
2.教师队伍没有得到及时充实。扩招以来学生增多,学院教育的有效内涵就稀释了一半,不可能保持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歌舞系的具体矛盾就集中在流行舞蹈专业教师的匮乏上。整个教师队伍也暴露出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没有呈现出较为合理的以中青年教师为教学核心,老中青三代兼具的合理布局。
3.教学经验不足,科研能力匮乏。由于没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布局的教师队伍,而导致青年教师成为系内教学的主力军。年轻教师的优势在于个人专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极强。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了年轻教师不可能集中精力教学,科研就更无从谈起,如何把教师专业能力转化为科研能力将是系内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任务。
4.教材建设方面。由于开办流行歌舞专业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在教材建设方面也没有先例,教师由于科研能力匮乏,因而没有积极主动地从事教材建设,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套完整合适的教材,还始终保留在教师“经验型”培养的教学阶段。
5.生源质量问题。由于初高中基础教育阶段对流行音乐认识的严重不足,忽视流行音乐基础教育,导致我们的生源往往在高考艺考前突击完成高考科目,生源素质可想而知,更有甚者把流行音乐的高考选拔当做娱乐选秀节目参与其中也是不可不重视的问题。
结语
深化教学改革是歌舞系今后发展的必行之路,如何更新培养方案,并且建立符合流行歌舞发展趋势的课程设置,培养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流行歌舞人才,是始终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应对当前教学现状的改革无外乎如下几点:
1.引进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素质是教学的根本所在,改变现在自产自销的教师引进现状。
2.支持教师科研,投入科研资金,量化科研项目。
3.增加教学成本,保证培养质量,保证课堂教育。
4.鼓励艺术实践,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打消学生“学习无用论”的歪风。
流行歌舞,以歌词内容的生活化、音乐风格的时尚化、舞蹈种类和语汇的多元化为特点,代表了当代艺术审美的潮流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在前沿的亦歌亦舞流行音乐种类,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有相当数量的青年人群的喜爱和热捧,也是今后流行音乐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本文的写作中由于受到篇幅的制约,比如在流行歌舞系教学改革方面没能展开说明,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其具体改革措施和做法将另行撰文说明,在国际文献猎取方面由于时间的限制也未能令人如意,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补足。
参考文献:
[1]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
[2]孔义龙.20世纪美国多元文化主义音乐教育述评[J].交响,1999(1).
[3]梁茂春.对我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思考[J].人民音乐,1988(7).
[4]唐振常.近代上海繁华录[M].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
[5]裴诺、金兆钧、晨枫.流行歌曲没味儿[N].《人民日报》.2002年3月26日第11版.
[6]范伟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