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12819300000028

第28章 从我国街舞发展概况看艺术院校的街舞教学(1)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孟光 梅梅

引言

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出发研究街舞在我国艺术院校的发展状况及方向,笔者在成文之前,对我国在街舞方面的理论研究状况做了一番翔实地调查,大体总结出三大现状:其一,我国对街舞运动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03 年12 月(来源于万方数据库),还没有关于街舞研究的著作、理论教材和国家级课题立项,科研论文仅两篇;从2004年至今,论文有所增加,但总体情况仍显得比较匮乏。其中,黄璐是少数进行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她著有多篇关于街舞理论研究的论文,如《普通高校〈街舞〉教材整体框架设计》《街舞运动风靡于世界的原因分析及趋势预测》《街舞运动美的表现特征》《浅谈高校街舞队的体育营销策略》等。其二,这些主要的学术论文都主要局限于体育运动的范畴,将街舞作为一种体育项目来进行研究,研究其运动健身价值,如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呼吸系统功能水平、提高身体协调性、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等,例如,《街舞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将街舞引入我国青少年花样滑冰训练的研究与实践》《关于高校街舞选修课教学过程的探讨》等,并未在其他领域范畴对其进行研究。其三,我国对街舞运动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外来文化的传递上。我国在街舞实践的宣传、推广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料源,如街舞动作学习光盘、书籍的出版,报纸、期刊和网站上关于街舞的介绍性文章等,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

因此,笔者萌发了写这篇文章最初的想法,即欲从与以往不同的视角——舞蹈——出发,将其归纳为艺术领域的范畴来进行研究,这其中包括街舞的舞蹈性、音乐性、艺术性,从而对我国在艺术院校开展街舞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为如何从以往停留在“对外来文化的传递”的层面提升到进行街舞变体文化本土化发展的层面提出一些设想。

一、街舞的起源与分类

街舞是现代Hip-Hop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与其相伴而行的是DJ、MC、Writing(涂鸦)等元素。这四者共同组成了HipHop文化。Hip-Hop文化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区,这个区域是黑人聚居区,是纽约最贫穷、最落后的区域,同时,这里的黑人们也世代承受着19世纪末期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的阴影,于是,年轻人开始在墙上涂鸦,开始创造以口白为主的说唱乐,即Rap,开始跳自己随意即兴编创的舞蹈,即街舞,用手提式劣质音响大声播放,以达到宣泄、释放自我情绪的目的。这样的文化就是最早的Hip-Hop文化。这之后,Hip-Hop文化不断地发展,旁及极限运动(特技单车、滑板等)、夸张的服饰(肥大的衣裤、金属饰品等),而这些特征都是在向社会昭示“我们是Hip-Hop,我们要自由”的随性、自我、挑战极限的文化内涵。

街舞(Street Dance)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街舞的种类繁多,按照动作的技术含量划分,可分为HipHop和Breaking(霹雳舞)两大类。HipHop中就包括很多小舞种,如Hip-Hop、Poping(机械舞)、Wave(电流)、Locking(锁舞)、House(耗斯)、Soul(索尔)、Reggae(雷吉)等,它主要体现的是街舞的娱乐性。Breaking则属于技巧性为主的街舞,它要求更高的力量性、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其标志性动作也有很多,如以头顶为中心点的倒立旋转、以背脊为中心轴的旋转、冻姿等,这个种类的技术含量很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表演者有过硬的身体机能和长时间的训练作为保障,因此,它更多的是体现其运动性与技术性。

二、街舞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一)从社会群体看街舞发展概况

1. 疯狂的流行态势

1984年,一部描写街舞的美国电影《霹雳舞》让街舞就像划过长空的霹雳进入了中国。以陶金等为核心力量的舞者是中国街舞最早的领军人物,不过,80年代末,中国的街舞发展却因为诸多原因而进入了一个停滞期,直到90年代初期才又渐渐复苏,很快,街舞因为其实效价值(如提高运动能力、减脂等)、心理调节价值、经济价值、大众性、可观赏性、创造性、趣味性等有利因素迅速在中国,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开来。肯德基门口的空地上、人群嘈杂的街头、电视的广告片里、明星的MV中,B-Boy(Breaking Boy)和B-Girl(Breaking Girl)的身影随处可见。总之,街舞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社会娱乐文化生活中,成为这个社会时尚、动感的代名词。

2.社会中存在的主要学习途径

据有关资料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中有60.6%的人都喜欢街舞,但同时,还有调查也显示, 当被问及“一般选择怎样的途径学习街舞”的时候,有几乎一半的人都选择去健身俱乐部。因为街舞可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呼吸系统功能水平、改善消化系统机能以及减脂等,因此,它被纳入健身俱乐部的课程当中。近几年,健身俱乐部的发展非常迅速,收费也较合理,所以,成为目前社会中学习街舞的主要途径。而我们所了解到的健身俱乐部中街舞的教学模式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第一,因为教师的非专业性,学生大多只能学习与掌握基本的套路动作,进行Hip-Hop部分的表演,而对于技术含量很高的Breaking则不敢碰及。

第二,教练在教授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单纯地示范,让学生单纯地模仿“我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不需要问为什么”,这显示出了这种教学的相当不规范性。

第三,健身房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以娱乐大众、赚取商业利润为主要宗旨,因此,除了学习基本动作之外,对于街舞系统中的文化内涵了解非常欠缺,学员难以受到正宗的街舞文化的熏陶。

第四,在完成了对街舞基本动作的教学以后,健身房难以再继续后续的教学活动,如团体的演出或是比赛,以致很多学员对于街舞的学习也就到此为止了。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如果仅仅将街舞作为一种健身项目放在健身房里来开展的话,势必会严重阻碍街舞的进一步扩大、发展与提升。

(二)从一般院校看街舞发展概况

大学校园的主体是青少年,平均年龄在18-22周岁,街舞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现象也就随着这个群体的步伐进入大学校园,而且这样的步伐越来越快,以至于诸多学校不得不开始正式认识街舞并分析时下的街舞现象。在普遍情况下,街舞被认为是充满了消极、颓废与叛逆的,甚至曾有文章指出,街舞所属的Hip-Hop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这种文化是与传统主流文化处于相互对立的局势,从而要站在教育的立场进行“对策研究”,这种观点恕笔者不敢苟同。这些其实都是对街舞文化的一种歧视和曲解。

1.普通高校的街舞教育情况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具有先进教育意识的院校在了解了街舞的真正精神内涵,即释放压抑、追求自我、挑战极限、追求独立人格、追求自由与平等、提高身体机能的前提下,尝试着在大学课程里开设“街舞”选修课。据调查,湖北省在这方面有突出的成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均开设了街舞课程。2003年9月,清华大学针对大四学生开设了街舞选修课,分两个班共80人进行教学。

但是,其主要教学任务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和有氧代谢能力,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确立的,因此,可见其课程的基础性。无独有偶,河北理工大学在实施“终生体育”、“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基础之上,对街舞运动的推广和研究价值作了相当的认可,拟定并执行了《街舞》教材,但是,这套教材在“街舞基本功训练”的部分也显得不够规范。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二章 街舞基本动作套路 第十三章 街舞风格动作介绍 第一节 Poping动作 第二节 Locking动作 第三节 House动作 第四节 Breaking动作 第五节 其他风格种类动作

根据以上街舞教学方针及细节,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这些学校所确立的街舞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街舞课程也仅仅是用于健身的常规课程之外的辅助课程。

第二,对于街舞具体技能的教学还是主要以Hip-Hop为主体,对于要求过硬的身体机能、难度大的Breaking仍没有专门系统的教学。

第三,对于街舞动作的划分和街舞基本功训练的设计还是显得较为粗糙。

2.体育院校的街舞教育

200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街舞电视大赛,有四百余人参加了角逐,2004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可见,国家体育总局对街舞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重要价值的认可。因此,众多体育院校都开设了街舞课程,编写了专门的街舞教材。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体育院校显示出了在体育方面的专业性,而对于街舞其他的特性,如音乐性、舞蹈性等还是比较忽略。

以广州大学为例。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开设了街舞选修课,从教材中可以看出:

第一,仍然是以实现“锻炼身体,终生体育”为最终教学目的,强调的仍然是街舞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这个方面所体现的价值,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动作难度和身体机能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

第二,教材中对音乐的介绍也较粗浅,只是说街舞教学应选择节奏明快、富于鼓动性的音乐,对音乐在街舞中的重要性还没有体现出清晰深刻的认识。

第三,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其一是街舞动作,其二是街舞音乐,可是对街舞的根源属性和街舞所衍生出的街舞文化却避而不谈。

(三)现阶段街舞发展教育的五大弊端

通过对社会大众群体的调查,对教育系统(排除艺术高校)普通高校以及体育院校的调查,大致整理总结出街舞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与教育中所存在的五大弊端:

1.对于规范化教材与教学模式的欠缺

街舞教学没有体系化、规范化的教材,只是单一地强调肌体的训练和动作的完成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大多是以“示范”为主,随意性较强,没有对动作技术技巧的标准化。

2.对于街舞文化教学的欠缺

大部分的教学都停留在娱乐或健身的层面,而对于街舞的文化内涵几乎不会涉及,还处于教学的低级阶段。

3.对于街舞舞蹈性教学的欠缺

没有体现街舞也是一种舞蹈,即忽略了街舞的舞蹈性,忽略了街舞作为一种舞蹈的身体机能训练和作为一种肢体艺术的视觉审美性,更多还是将其作为一种健身的有氧运动来教学。

4.对于街舞音乐部分教学的欠缺

没有体现街舞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舞蹈,对于什么样风格的音乐应该配合什么样风格的动作,什么样的节奏型应配合什么样的身体律动等问题都尚未做细致的划分和专业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