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12819300000048

第48章 探索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之道(2)

如果将高校流行音乐教育总体目标细分,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能为流行音乐事业和社会音乐生活提供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导向;第二,立足于时代,广泛地接受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等的精华,建立开放式教育理念;第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第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用一体,具备良好的就业条件;第五,学科学术体系完善,研究成果对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指导作用;第六,学科发展得到社会认定,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四、学科建设的刍议

一个学科的财富特点是该学科人才的综合实力,而实力依赖于学习技能、运用技能和统筹运营技能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实施可行的教学计划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教学理念:培养“思维型”应用人才

1.“概念”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就流行音乐的特征而言,“概念”是安身立命之本。没有“概念”也就没有流行音乐。但凡流行者,新概念引领时代。美国人类学家、民族音乐学家阿兰·梅里安姆曾经提出著名的“概念——行为——音声”的音乐研究的认知模式——“没有与音乐相关的概念,行为就无从发生;没有行为,音乐声音也就不可能产生”。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概念”更是有着至关锁钥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古典、民族和流行音乐中,流行音乐的变数是最大的,活跃在社会音乐生活的风口浪尖的前端。不断求新求异的特征意味着流行音乐教育的难度。在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教学中,传承经典作品是其中心主题,教学目的相对稳定,但流行音乐教学中仅仅传承经典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幅度地创新和翻新。经典作品是曾经流行而又延续到现在的作品,但作为流行音乐,必须是当下火热的作品,否则就丧失了流行性。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教育面对的领域也相对明确,如:钢琴专业以西方钢琴艺术作品为主,辅以其他作品;民族器乐专业以我国民族民间某种乐器教学为主,辅以相关知识。但通俗音乐专业常常不能只定位在某一个领域,每个时期的流行趋势都会变化发展,“西北风”、“世界音乐”、“新民乐”……这些现象的本原也就是“概念”——不断地重新组合;“行为”——把音乐基本元素与时代元素相结合;最后得出当下的“音声”。通常,流行音乐包含多种音乐元素:古典的,如“古典辣妹”、“摇摆巴赫”……民族的,如“十二女子乐坊”、“爱尔兰画眉”……就音乐本体而言,流行音乐被定位于一个需要面面俱到的层面;就音乐文化而言,流行音乐被赋予瞬息万变的特征。虽然,它并不总是以篇幅宏大、意义深刻来展现自身。

2.培养思维能力

鉴于流行音乐的“新概念”的特征,需要教育提供相应的培养方案。思维能力是“新概念”的有力支持,让学生自谋“新概念”,实施运作“新概念”是培养方案应该达到的目的。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均不能忽视对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环境中标新立异的要素,以自主为荣 ,以创新为荣。

(二)课程重心:宽高兼容

宽——专业相关知识,高——专业综合技能。

在流行音乐教育中的课程重心应该是基础学习阶段安排课程种类丰富,专业提高阶段着重提高专业综合技能。学生入学时应对学科有一个概述性质的了解,然后再进入选定的专业方向。这样可以提供相对完善的培养方案。

1.基础阶段:教学输入主导阶段

在此阶段,两个教学重心是:音乐基础学科,如乐理、视唱、音乐人文知识等;专业基础学科,如演唱专业的声乐基础技能、MIDI专业的作曲基本技能等。对于音乐基础学科部分应该树立的学科建设概念是:调整已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现今学科相宜的教学模式。多数已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源于西方艺术音乐精英型教学模式,当下通俗音乐教育中存在不适。

目前,在高校的流行音乐教学中,主要以“师徒传承”、“口传心授”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音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存在一些问题:(1)音乐基础课方面:由于生源的素质良莠不齐,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需要建立音乐基础学科知识体系。与传统音乐专业比较,课种和课时都需要调整。该阶段学生的学习重心应当重在基础学科和拓宽专业知识面。避免“作坊式”狭隘教学模式,学生在此阶段如果只以专业为学习中心,有可能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2)专业基础课:由于本学科是新兴学科,现阶段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而且面对“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的现实,“僧多粥少”必定是毋庸置疑。在学生音乐基础系统尚未建立,专业知识又没有概述性了解的情况下,在教师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安排音乐学院常规的一对一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其一,专业教师需花费精力帮助学生完成音乐基础部分的学习,否则难以达到专业部分的教学目的;其二,学生基础薄弱,进入专业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另外,多数学生在入学前仅凭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这种情况存在主观判断失误的可能。以通俗演唱专业为例,学生在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学校的时候,已具备演唱某类风格歌曲的技能。通常学生选择这类风格的歌曲基于几种原因:喜欢歌手本人;喜欢歌曲风格;认为歌曲适合自己的嗓音;歌曲能够表达个人某段时间的心情……这些都是非常个体的、主观的因素。如果入学后仍然继续这种状态学习其他歌曲类型、演唱风格和表演风格等,偏科、专业知识单一的缺憾必然存在。除了课堂教学模式之外,学科还有一些时代特征需要顾及。

当代的流行音乐多在信息渠道和网络渠道中传播,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多维度需要,必须借助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等完善教学体系,与专业相关的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基础学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当重在基础学科和拓宽专业知识面。不以兴趣为唯一的选择依据,应是兼顾兴趣和学科综合知识,以输入型教学方案为主导。另从教学的角度应当以现今已运行的学科课程为基础,建立适宜流行音乐教育的课程,如前述的视唱练耳课程,应有空间综合其他基础教育的课程,构建适合学科现状的课程。对于教师的安排可以借鉴国外教师辅导与指导并行的经验,基础阶段音乐基础课(非一对一授课模式),以授课教程和辅导教程并行的原则,在授课之余,增加该课程的辅导课程,如电子课堂、网络课堂、网络论坛等多种形式,以达到多渠道建立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帮助提高学习兴趣,完成教学计划的目的。该阶段的专业教师(一对一授课模式)以引导为主,安排辅导老师课后辅导和监督实施教学计划。

2.专业阶段:教学输出主导阶段

在完成基础学习阶段的学习,学生再对学科有基本了解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定位个人专业方向。一旦方向确定,即应该大幅度地提高本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思考个性化的专业表现形式和获得专业成果的途径,如参加比赛、寻找签约公司、策划音乐产品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本专业领域内,进行搜索信息、分析现状、综合思考、策划个案、实施计划五个步骤。现阶段,专业指导教师必须保障一对一教学模式和课时,教师定位应在传授专业技能和事业指导的位置。

在这个阶段,教学有两个重心:其一,专业技能,即专业实践能力,如演唱专业在舞台上表现的各方面能力,MIDI专业制作作品的能力。其二,专业实现,即如何将专业技能产品输出到相关领域,如歌手参加比赛,签约唱片公司,MIDI专业寻找委托。

在这个阶段,教学的方式可多样化、个体化,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内。学院独立教学、学院与相关产业联合教学、国内院校与国外院校联合教学等均可。以获得专业成果、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在这个阶段,对各专业教师的要求较高,挑战性很大。不仅需要敏锐的鉴别能力对学生专业方向准确判断,而且需要对流行音乐局势有总体把握,方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可实施方案。

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的时间安排是相对安排而不是绝对安排,当由学生入学程度决定。教学安排建议以级别考试体系为基础,安排学生分级分班进入阶段学习程序。

(三)教学重心: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概念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包括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进取的教学情绪、明确的教学目标、多维的教学方式等等。

1.和谐的教学环境

包括教学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学校内教室、教学用具完备。教学管理部门按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地方和器具,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统筹安排下无障碍使用教室和教具。软环境则是指教室内的人文氛围,包括总体色彩配搭、平面或立体装饰、适宜的标语等等。总之,应该是柔和的,非僵硬的;暖和的,非冰冻的;让学生感觉受欢迎,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2.积极进取的教学情绪

在学习中,积极的态度是最有价值的因素之一,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词。来自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态度契合,既可以在阶段性产生良好的效果,也可以全面地提升成效。通常,教师承载着积极引导的先显程序,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你来我往”的成分必须夯实,共同维护系统。毕竟在人类行为中“单相思”型的可持续发展案例不多。

3.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各专业学习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和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学习可实现目标,从总体目标到各阶段目标。如首先获得本科学习阶段期待达到的总体目标,然后细化每学年目标,每学期目标,每月目标,每周目标。目标明确之后,共同制订可实现计划,即目的地在哪里?如何实现目标的程序。这一步是教、学双方统一步伐、实施计划、检测成效的黄金管理原则。学生主动提出的可实现目标内含积极主动因素,有力促进教学活动;教师明确目标,可教导和督导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这种方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主动发言权,师生双方及时地交换信息、交流思想,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传承“师道尊严”的基础上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即时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应对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的特点。同样可以弥补以往教师主导性教学、目标式教学在通俗音乐教学中的不适。

4.多维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有“技能型”和“思考型”两种教学类型。在技能型教学中,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以接受为主。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以实践活动为主,如:首先,简明扼要地讲述课程的理论内容,给予学生该部分的总体影响,随即进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态的教学环境中学会技能。如:教授学生写作音乐会评论文章,可以选定一场音乐会为实战目标,教学程序可以为:教师简介写作要素——引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观看音乐会——师生共同总结音乐会——学生制订写作计划——学生实施写作计划——教师评述作品——总结活动全过程——推荐发表优秀作品。在思考型教学中,可以师生研讨的形式进行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自律性学习习惯,教师可定位“顾问”和“事业指导”的角色。教师在总体上把握课题,放手学生执行细节,为学生提供模拟就业模式。如:以策划音乐会为例,教学程序可为:学生提出课题——师生研讨确认课题——学生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师生研讨课题计划——学生实施课题计划——教师检测计划实施各程序——学生提交课题成果——教师小组评估成果——推荐优秀成果。在这两类主要的教学系统下面有许多子系统,此不赘言。教学模式也可以多种多样:课堂模式、现场模式、网络模式、大课模式、小组课模式……

(四)学术支持:研发评估体系

在整个流行音乐教学系统中包括两个核心系统,即基础教学系统和学术研究系统。基础教学系统如前文所述的课程支系、教学模式支系;学术研究系统是基础系统的有力支持,包括学科信息收集、教学研发、教学评估等内容。此系统是学科发展的根基和教学行为的指导。建议该系统主要由创作、表演、理论研究等相关的多方资深教师构成智囊型核心小组,定期进行研讨活动,达到研发、检测、评估基础教学体系的目的。主要的内容如下:

1.信息收集

如前所述,流行音乐具有瞬息万变的特质。对于学科而言,收集信息的工作在学科发展中占着重要地位。作为教学者应当随时耳目皆新,忌讳闭关自守、闭门造车。收集信息主要方向有:政府政策体系、高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国内外文艺思潮体系、网络传播体系、广电传媒体系、各类赛事信息体系、音乐商业体系等。目的在于即时了解教学外部环境,从宏观的视角做到知己知彼。

2.教学研发

围绕流行音乐品质的变化,教学活动比例也有相应的变化。在基础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即时调整内部环境。指导基础教学行为、研发高端教学产品,促进学科发展。研发范围包括:基础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教具等;高端部分包含确定学科各阶段发展目标、优化教学方案、策划优品学生集体和个体发展方案、策划音乐商业产品等等。

3.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等同于质量检测。在明确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细化各阶段检测目标,提交检测报告,综合评估教学成绩,为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结语

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推动流行音乐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目前,学科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由于文章篇幅的制约,本文仅从宏观的视角进行思考,除了举例部分,未论及科目建设的具体想法,这类探索将在后文陆续进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高校通俗音乐教育应当在充分认识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明确流行音乐教育与非流行音乐教育之区别,根据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选择适合学生智力品质的优化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达到学科内部体系完善,适应时代外部环境发展变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