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智慧故事
13112900000007

第7章 第二作战篇(2)

拓跋焘果断作出骑兵先行、速战速决的决定,然后又诱敌出城决战,使易守难攻的统万城很快被攻破。然而这也是最佳的选择,时日拖得越久,对魏军越不利,一旦夏国赫连定的军队赶回来,最好的可能也不过是像上次一样劫掠些人马返回,想攻破统万城是难上加难。这种情况下出奇兵、用奇策使敌军屈服是最好的办法,再坚固的城池也能攻下。

统万城之钢浇铁铸般的坚固,最终还是不免被攻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屏障的坚实、兵器和装备的先进、粮草的充实等等硬件条件,要是没有一个好的“人谋”作为软件条件来配合,同样是毫无意义的。拓跋焘以尖锐对坚固,不求持久,而是出奇计让敌人自己首先犯错误。即便是在现代战争中,武器等的威力虽然愈来愈难以估测,但往往左右战局的仍然是人的谋算。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会向国民征发第二次的兵役,不会从国内第三次运载粮食。最初先是让国内百姓供应军队用度,然后就是从敌方那里取得粮食给养了,这样军队粮草才会充足。

【解析】

客场作战于他国,就不需要再三地从本国运载粮食了,那样既费人力又费时间,而且如果粮道被截就更危险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作战国内部抢夺既有的资源,这样以战养战,既打击了敌国,又补充了自己,长久相持下去也不会发生粮食供应不足的困难。

孙子所说的还包括另一种情况,即直接抢夺敌军的军用物资。如果敌我双方都是在远离本国的情况下作战,那么双方在运送粮食方面都会付出很大代价,运送一石的粮食到达千里之外的军中,往往路上就需花费二十石(这还是保守估计),所以若能抢得敌人的物资为我所用,那么食敌一石,就相当于为自己的军队节省了二十石,也相当于让敌人损失了二十石。这样换算下来,抢夺敌人粮食是极其划算的。如果不能运送回来为我所用,那么在有机会袭击敌人粮道的时候就要及时将敌人的粮草烧掉。

【故事】

公元559年,南朝陈派遣将领侯瑱、侯安都等围困北周所占领的湘州,并截断湘州运送粮食的通道,北周贺若敦率领步、骑六千人渡湘水救援湘州。援军孤军深入,侯瑱多次派兵阻击,都被贺若敦以奇兵打败,最后终于到达了湘州附近。不久碰到天将大雨,江水泛滥,粮道再次被阻断,北周军队内部人人心怀不安,贺若敦只好派人四处抢夺粮草以维持军需。为了迷惑敌人,贺若敦故意制造出粮食充足的假象,在营中筑起土堆,土堆上覆盖粮食,召集士兵手拿布袋来分粮,果然瞒过了侯瑱,让他们以为周营内粮食充足。于是侯瑱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占据险要位置,想要与贺若敦进行持久作战,贺若敦也作出增固营垒、修造房舍的样子,仿佛他也可以长期坚持打下去。如此,附近州县的农民都因为害怕打仗而不敢从事农业活动了。

本来,当地人常常驾船运送粮食及家禽到南陈的军中,贺若敦为了截断这一支援,就派北周的士兵装成当地百姓驾船前去陈营,乘机将陈的士兵擒获过来,如此多番偷袭过后,侯瑱就再也不敢让当地人的运粮船接近了,以防又被贺若敦的部队前来偷袭。这样,周陈双方相持了一年多,侯瑱并不能取胜。

贺若敦诡计百出,其实重点只有一个,就是打击敌方的粮食供应,保证自己的粮食来源。在孤军作战、缺乏供应的时候,他就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四处抢掠,由于南方老百姓自发支持南陈的部队,他这种策略实际上既打击了敌人,又对自己丝毫无损。

施展小计谋打击、威吓敌人及敌人的供应者,作出假象以掩饰自己的不足,再辅以四处掠夺本来更容易送到敌人手里去的资源——客场作战能够做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说贺若敦真是个人才。实际上他是坑蒙拐骗招数使全了,敌人也无可奈何,军队中将领的智谋有多么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原文】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译文】

所以,让士兵勇于杀敌是靠激怒他们,让士兵勇于夺取财货物资就要靠奖赏他们了。在车战中夺得敌人战车十辆的,赏赐最先夺取的人,并更换掉车上敌方的旌旗,将车编入我方队伍混杂使用,将俘获的士卒善加供养,这就叫做战胜敌人而自己愈发强大。

【解析】

将敌人的财货赏赐给有功的兵士,敌人的车马要拿过来为我所用,敌人的士卒被俘要好好对待他们,有时候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获取情报、担当劝降使者等等,或者他们中有人本身具有超凡本领,那更是要好好使其为我方尽力。

【故事】

公元814年,唐代吴元济割据叛乱,朝廷派李愬平叛,负责西路官军的指挥。李愬看到官军士气低落,决定先不出战,而是慰问将士,让部队好好休养一阵。几个月之后,李愬准备进攻蔡州,一次,部将马少良与叛军将领丁士良在巡逻中相遇,一番恶战,丁士良不敌,为马少良所俘,被带到李愬帐前。李愬亲自询问丁士良有何话说,谁料丁丝毫不惧,说:“你要杀就杀,问这么多干啥!”李愬很赏识丁士良这种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的气度,马上下令部下给他松绑,并且任命他为官军将领。

丁士良感激李愬的恩德,甘愿以死相报,其时官军屡攻文城栅不下,丁士良自告奋勇道:“文城栅屡攻不下,都是由于陈光洽为吴秀琳出谋划策,请让我去把他抓来。”李愬同意了,果然,丁士良将陈光洽擒到了官军中来。此时叛军见势不妙,纷纷投降,李愬令它们去留随意,要走的还给发放路费,于是许多降卒都感激李愬,愿意留下为官军效力。

叛军中有一员骁将名叫李祜,李愬设计活捉了他,官军将领痛恨他曾杀死许多同胞,都请求将其处死。但李愬却没有听从,他劝说众将,又向朝廷呈上密奏,说:“李祜是难得的人才,最好让其为我所用,而且如果我们杀了他,其他叛军将领就会对吴元济更加死心塌地,我们平定叛乱就更困难了。”

唐宪宗准了李愬的奏折,下诏赦免李祜,李祜感激不已,后来在攻破蔡州的战役中李愬采纳了他的计策,一举取得胜利。

如何将敌人的优势力量转化为己方的优势力量,李愬在这里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俘获的物资不必多说,直接就可拿来用,比较特殊的是俘虏的人员——无论将领还是士卒,怎样处理最好呢?一种是惨无人道的直接杀掉,比如秦坑赵长平士卒四十余万人,秦将的理由不外乎是这么多俘虏押解看守起来也很困难,保不准半路一有机会还造个反什么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浪费粮食,军粮多宝贵,连自己部队的都还不够用,怎么能拿去喂养敌人呢?第二种就是像李愬这样,不光对降将好得没话说,使之忠心耿耿为自己一方效力,对降卒也善加对待,甚至去留自便,还给发路费!这不仅仅是人道不人道的问题了,人是情感动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士兵感念将领的好会奋力作战,连命都不顾。当然,这也给了有野心的政治家、军事家们一种途径,他们可以通过施舍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过单纯在两军争战中这样对待战俘,还是极为少见的。

【原文】

故兵贵胜,不贵久。

【译文】

所以,用兵贵在取胜,而不在持久。

【解析】

对于攻击的一方来说,往往拖得越久越不利,劳师远征,最忌讳的是师老士疲,尤其是攻城战,久攻不下,士气一衰,要是没有充裕的粮食保障,撑不了多久就只能望城兴叹、撤军返国了。

【故事】

公元634年,吐谷浑进犯唐境,使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大受威胁,唐太宗下令发兵征发吐谷浑,老将李靖被任命为主将。

吐谷浑首领伏允采用的策略同此前许多西北游牧民族对付中原王朝大军进袭的策略一样,都是依仗骑兵灵活机动的优势,加之熟悉周边地理环境,就在千里茫茫戈壁草原上兜圈子,有机会就打一仗,敌军一来就跑,反正战争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里。

对付这种机动战术的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拼速度,对方是骑兵,己方也用骑兵,对方跑得快,己方追得更快,只要能逮到对方的部队与己方决战,胜负就看两者谁更强了。李靖正是采用了这种策略,率精骑长途奔袭,希望与吐谷浑部队速战速决。唐军在库山追上伏允之后,李靖又派精锐千余骑翻过库山,出现在吐谷浑军队身后,对伏允进行前后夹击。伏允本没料到唐军会这么快追上来,被追上后他又想依靠险峻地形死守,没想到不熟悉地形的唐军会翻越库山从天而降,向他发动两面进攻,于是只得舍掉大批物资再次逃跑,一面逃还一面焚烧草原,希望让唐军的战马无草可食,这样骑兵就追不上来了。

果然,这一招让李靖的军队大为困扰,部下纷纷劝李靖暂退,待来年草原重新繁茂时再与伏允决战。然而李靖清醒地认识到打马背上的敌人一刻都不能停下,稍稍慢上一点,待他们得到喘息恢复过来,先前的胜利就无意义了,一切又得重来,所以他坚持继续追击。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李靖兵分两路,对伏允紧追不舍,最后追进了沙漠。李靖与士兵一样,渴了就刺马血来饮,终于在突伦川附近追上了伏允军队,唐军士气大振,吐谷浑慌乱不已,伏允的儿子率军降唐,伏允带着少数人马逃入沙漠深处,自尽而死。吐谷浑之乱遂平,“丝绸之路”也恢复了安全和畅通。

骑兵对骑兵,既比速度,也考耐力,速度是关键,看你能不能跑得过敌人;而耐力则考验中原士兵能不能像游牧民族那样长久地在马背上生活,无论多艰苦的条件都能挨过去。李靖赢了,两个方面都没有输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