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智慧故事
13112900000008

第8章 第三谋攻篇(1)

【原文】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译文】

用兵的法子,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用武力击破敌国次之;使敌人全军降服为上,用武力击破敌军次之;使敌人全旅降服为上,用武力击破其次之;使敌人全卒降服为上,用武力击破其次之;使敌人全伍降服为上,用武力击破它次之。

【解析】

孙子特别不赞成毁灭性地战胜方式,认为那样即便胜了,也是下策,而最佳的策略则是让敌军几乎是完好无损被己方征服、打败——这样的打法自然难度不小,不过这也是有道理的,歼灭敌人的顽固力量,额外的多杀其实并不值得称赞,杀戮越多有时越会激起对方战死沙场的斗志,而“不杀”或“少杀”却会瓦解敌人的斗志,之后讨价还价,在谈判桌上以政治的方式获得胜利就不在话下了。军事其实作为一种威慑力量,发挥辅助作用,适可而止就很好。

【故事】

经常出现在李白诗中的战国齐人鲁仲连是位传奇人物,他单凭一封书信就使围城之中的将领不再坚守,使敌人屈服。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攻入齐国,半年内连下七十余城,只余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未下。即墨守将田单激发齐人士气,顽强抵抗,后又以火牛阵大败燕军,紧接着开始反攻,收复了数座城池,然而却在狄邑受挫,三月不下,田单因鲁仲连曾预言他难以快速攻下狄邑,故前去向他请教原因。鲁仲连说:“过去你坚守孤城的时候,上下皆有必死之心,一心作战,而如今你已连下数城,又佩戴华贵衣饰,不再与士卒同心求死了,故而攻城难下。”田单闻言后亲临战阵,一鼓作气攻下了狄邑。田单一路收复了齐丢失的七十余城,然而守在聊城中的燕将负隅顽抗,又让他一筹莫展了,只得又请鲁仲连出谋划策。鲁仲连分析了双方战势以及对方将领的心理特征,认为燕将如今之所以死守,是因为怕有人在燕王面前进谗言,燕将丢掉城池回国后必定会丢掉性命。于是鲁仲连就给燕将写了一封书信,用箭射入城内,信中鲁仲连从燕将的立场出发,详细陈说了种种利害,分析燕将在外国坚守别人的城池毫无意义,且只会使燕国的士兵牺牲更多,坚城总有一日会破,到那时燕将就一无所有,不如趁现在双方罢战,燕国人回燕国,齐国城池归齐国,双方都能保全,燕将回去,燕王和燕国百姓都会称赞感激燕将的。燕将看完书信后权衡一番,觉得鲁仲连分析得十分正确,再坚守下去根本没有必要了,于是连夜撤军,放弃了聊城,鲁仲连仅凭一封书信便拿下了坚城。

这同后来楚汉相争时韩信接受李左车建议一书降燕十分相似,不同的是鲁仲连的身份——鲁仲连亦被称作鲁连,仲表示的是他的排行——他是一位游士,并不隶属于某一国某一军之下,按照当时有气节的游士的价值观,为人们排难解纷,尤其是制止战争和暴行,是他们的一种无上荣耀。他们的武器是辩才,直陈道理,分析利害,为他们选择的一方出谋划策,然而并没有固定的立场,而是视情况而定。鲁仲连作为游士中既富辩才又有气节的卓越之士,不要说在后世难逢,即便在当时游士横行的战国时代也是极为少见的,他是一位不贪慕钱财、不屈服于权力、特立独行有个性的人物。战国时代士人中盛行逐利之风,游说各国、直取千金是许多游士的理想,另一些不愿参与到这种风气中来的士人则隐居在乡野深山,作为“处士”籍籍无名地生活着。而鲁仲连与这两种士人都不同,他积极入世,奔走于危难,然而事后却并不接受王公贵族的赏赐,他在秦围赵邯郸并恐吓魏王派兵支援赵国的时候,在赵国说服了魏将辛垣衍——辛是魏国派来联合赵国“尊秦为帝”、以屈辱换和平的说客——秦将闻之震惊,将军队后撤五十里,后来魏信陵君窃符救赵,邯郸之围遂解,赵国得以保全,赵平原君感激鲁仲连,想要封赏他,鲁仲连辞让不肯,后来平原君又在宴席上向他奉上千金,鲁仲连笑着拒绝了:“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辞别平原君,终身不复相见。

那个游士异常活跃的时代结束之后,中国进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时代,这之后郡县制下的“士”,与春秋前封建制下一切循礼而行的“士”、春秋战国时或尚利或尚气节的“士”都不一样,“士”的独立性大打折扣,直接置身于统一王权下的庞大机器之中,所以这样的奇人奇事发生的几率就很低了,后世士人也只能在诗文中回忆和感叹了。

鲁仲连的长处是论辩,向顽固的对手陈说利害,解除对方的种种顾虑。似乎对于鲁仲连来说,招降退军等是很容易的事——实则不然,对时机的把握、对对方心理的揣摩、对形势的洞察,这都需要极强的辨析能力,而且挺身而出令围城悄然自解,排难解纷,事成后飘然离去,这更像是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只能令后人仰慕和向往,而“实不能至”。

【原文】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

所以百战百胜,不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使敌军屈服,这才是最妙的。故而上等的军事行动是以谋略来战,其次是以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野战,最后才是攻城。攻城这法子,是不得已的,制造带望楼的战车和攻城车,准备好各种攻城的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做到。将领忍不住自己的情绪,让士兵们像蚂蚁一样附在城墙上试图登城,这样一来就有三分之一的士兵要牺牲了,而城市仍然没有攻克,这是攻城带来的灾祸。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却不是通过战争,夺取敌人的城池却不是通过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却不是通过持久的作战,而是用“全国”、“全军”等等的策略来争胜于天下,故而既不会消耗自己的兵力而又能获得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法子。

【解析】

在孙子看来,面对坚城,硬攻是非常不智的,“杀士卒三分之一”,城还不一定能下,这是硬攻之灾。攻城本来就是下策,硬攻更是下下策,那怎么办呢?上佳的方法是兵不血刃而坚城可下,利用政治、外交攻陷敌人的心理;其次则是用诱敌之术,将敌人诱出坚城,野战取胜,这几种法子都是要求攻方讲究谋略,至于在战事中的具体应用,更是千变万化,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拼着折损己方兵力去硬攻。

【故事一】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诸侯。由于实力相当雄厚,齐桓公不断对外发起战争,扩大领土。公元前681年,齐国与鲁国多次交战,鲁国屡战屡败,鲁庄公只好割地求和,双方约定在柯地举行签约仪式。

鲁国有位大将姓曹,名沫。曹沫力大无比,又很勇敢,对齐桓公以强凌弱的做法大为愤慨,齐桓公拥重兵到达柯地,曹沫作为鲁庄公的侍卫也参加了会盟仪式。仪式开始后,鲁庄公和齐桓公同时登上会盟仪式的“坛”,正在这时,曹沫突然跳到坛上,一手抓住齐桓公,一手拔出藏在战袍下的匕首,对准了齐桓公。齐桓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面无人色,挣扎了几下,却怎么也挣脱不了,只好战战兢兢问:“你……你想干什么?”曹沫道:“你们齐国以强凌弱,得寸进尺,鲁国已经没有多少土地了,你还不满足,我现在只求你把齐国夺走的土地归还给鲁国,否则,我们同归于尽!”齐桓公望着寒光闪闪的刀刃,只好答应。曹沫说:“这样答应不行,你要当着坛下所有的人宣布,齐国归还鲁国的土地!”

这时坛下的齐国将士想上前营救齐桓公,但又害怕曹沫伤害到桓公,一个个束手无策。齐桓公迫于无奈,只好照着曹沫的话当众宣布归还鲁国的土地。

齐桓公仓皇离开了鲁国,越想越感到有失体面,不但不准备归还土地,还想起兵灭掉鲁国。相国管仲劝道:“君子言必信,行必果,大王既然已经当众答应了鲁国,再兴兵伐鲁,岂不是失信于诸侯?这样做实在是因小失大!”

齐桓公对管仲言听计从,便把靠战争夺到的国土如数归还了鲁国。

曹沫在自己国家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时,用劫持敌方首脑的方式替己方挽回了利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管仲劝阻齐桓公,因为对于齐这样拥有霸主地位的大国,信义和威望的建立比土地的掠得更为重要。

【故事二】

齐国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但是齐桓公死后,齐国就逐渐衰败了。过了一百年,齐景公当上了国君,为了恢复齐国的往昔繁盛,齐景公任用了晏婴等一批贤臣,使齐国再度走上欣欣向荣的道路。

齐国的繁荣和强盛引起了称霸中原的晋国的不安。晋平公为了向诸侯各国显示一下自己“霸主”的威力和巩固其地位,就想征伐齐国,给齐国一点厉害看看。为了探清楚齐国的虚实,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范昭到了齐国,齐景公设盛宴款待晋国使者。酒到酣处,范昭对齐景公说:“请大王把酒杯借我用一下。”齐景公不知其意,便吩咐侍从:“把我的酒杯斟满,为上国使者敬酒!”侍从倒满酒恭恭敬敬地送到范昭面前,范昭端起酒,一饮而尽。

晏婴把范昭的举止和神色看在眼里,大为愤怒,厉声命令斟酒的侍从:“撤掉这个酒杯!给国君换一个干净的。”范昭闻言,吃了一惊。于是,他干脆佯作喝醉,站起身,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边舞还边对乐师说:“请给我奏一曲成周之乐,以助酒兴!”乐师从晏婴命令侍从撤杯的举动中看出了范昭的用意,站起来对范昭说:“下臣不会奏成周之乐。”范昭连讨没趣,借口已经喝醉,告辞回驿馆去了。

齐景公见范昭不悦而去,心中不安,责怪晏婴说:“我们要跟各国友好往来,范昭是上国使者,怎么能惹怒人家呢?”晏婴回道:“范昭不过是以喝醉为名来试探我国的实力,为臣的这样做,正是要挫掉他的锐气,使他不敢小看我们。”乐师也跟着说:“成周之乐是供天子使用的,范昭不过是个小小使者,他也太狂妄了。”齐景公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范昭拜见齐景公,连连向齐景公道歉,说自己酒醉失礼。齐景公回了几句客套话,然后派晏婴带范昭去齐国的军营和街市上参观。

范昭回国后,不无感触地对晋平公说:“齐国国力不弱,群臣同心,暂时不可图谋。”晋平公于是打消了攻伐齐国的念头。

晏婴的做法可谓标准的“伐交”,在外交场合义正词严,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不仅保住了国家和君王的尊严,并且让虎视眈眈的对手不敢轻易对自己用兵。

【故事三】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派大将郭敬攻占了东晋的樊城,与驻守襄阳城的东晋将领周抚相对峙。郭敬没有急急忙忙与周抚开战,而是让士卒每天把战马赶到汉水边洗浴,日复一日均是如此,襄阳城中的东晋士兵观察到这一点后,报告给了周抚,周抚心想不妙,以为后赵的大部队赶到这里来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于是赶紧撤出襄阳,退保武昌。郭敬不费一兵一卒,就将部队开进了襄阳城。

这种恐吓手段当然也是一种心理战术,只不过与派使者或用书信说服打动守城者不同的是,这种战术不需要与其直接接触,而是利用距离故意制造假象,让守城者在利弊权衡之下主动放弃,进行战略转移。——其手段自然也是相当高明的。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译文】

因此,用兵之法在于,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围歼他,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展开强攻,有双倍于敌的兵力就想方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只有与敌人相当的兵力就列阵而战,兵力少于敌人就组织撤退,兵力相差太远就要避免交战。所以如果弱小的一方若死命打硬仗,就会成为强大的一方的俘虏。

【解析】

以上这是说面对不同的兵力对比时怎样作战对自己最有利。当己方占有绝对兵力优势时,可以直接正面接战,冲上去包围、攻击,反正自己人多,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单单命令全体士兵奋勇冲击,应该会立于不败之地。而当己方不占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时,就要想方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使其战斗力减弱,敌人兵力分为几支,而己方军力合为一股,自然优势就偏向己方了。而当己方兵力不足时,就应该组织撤退,除非有奇计出奇兵,否则正面抗衡必败无疑,“小敌之坚,大敌之擒”,无论多勇猛,还是不免要被歼灭殆尽或者最后束手就擒啊!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