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厚黑悟人生
13192300000046

第46章 读厚黑悟人生之为人处世篇(15)

吉姆冥思苦想,他认为再办餐馆第一点就是要使顾客惊奇。找什么样的服务员好呢?一天他在大街上行走,忽然有个大头颅,小身子的矮人映入眼帘。这矮人看上去最多有1米高,相貌十分有趣,这样的人平常很难碰上。对呀!如果这样的矮人当上餐馆服务员,顾客准会感兴趣。吉姆·特纳灵机一动,一套完整的计划在脑中形成了。他把这个人拉住,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比鲁。”“你愿意帮我开餐馆吗?我可以让你当经理。”“愿意,先生。”比鲁答应得很干脆。第二天,比鲁帮吉姆·特纳在报上登了一个招聘矮人的广告,待遇优厚。没过几天就形成了一支以比鲁为首的“矮人队伍”。这些矮人有的当厨师,有的当会计,有的当服务员。“矮人餐馆”让顾客在好奇中感到温暖、舒适,在愉悦中享受一顿美餐。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餐馆大大震动了同行业者。没过多久它的奇妙之处就闻名遐迩了,各国旅客竞相而来,为的就是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刻。

矮小的侏儒当然是人的短处,但是吉姆·特纳却采用了“逆传统”的做法,适应一些顾客追求“新、奇、特”的心理,出奇制胜,让矮变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只要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化短为长,变弊为利,弱点跟不足也能帮助你获得成功。

14.扬长避短

藏短露长,保住自己的好形象

古希腊有这样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与短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长短优劣有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舍长就短,终生遗憾的悲剧。而那些自知程度较高、对自身长短利弊了如指掌的人,往往能够巧妙地给自己的招牌加个显微镜,随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并自觉地保住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自己的招牌,不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利方面从而取得生活的主动权。

西晋时期宫中有一位李夫人,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皇上亲自到她床前探病,李夫人蒙被致歉道:“臣妾久病在床,样子难看,不能见皇上,看我现在的病情,恐怕不久于人世了。我想把我的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请陛下多加关照。”皇上说:“你的嘱托我一定照办,请放心吧!但你病到这个地步,还是让我看一看吧。”李夫人说:“女人不把容貌修饰好,不能见君王、父亲,臣妾不敢破这个先例。”皇上说:“爱妃只要见我一面,我会赐给你千金,而且封你的兄弟做高官。”李夫人却说:“封不封官,那是陛下您的事,不在于见不见我一面。”皇上又请求李夫人让他见上一面,李夫人索性转向内侧,抽泣着不再说话。没办法,皇上只好很不高兴地起身离开了。

皇上走后,所有嫔妃们都责怪李夫人,她们说:“既然你托付兄弟儿子给皇上,为什么不见皇上一面呢?难道你怨恨皇上么?”李夫人解释说:“我们女人是用容貌去侍奉人的,我们的长处是长得漂亮。一旦容貌衰退,就不招人喜欢了。皇上不喜欢你,自然恩断义绝。皇上之所以还恋念着我,那是因为我过去容貌好看。如今,我久病貌衰,一旦被皇上看见,必然遭到皇上的厌恶和唾弃,他怎么还能思念我而厚待我的兄弟儿子呢?考虑到这些,我认为还是不见皇上的好,并且郑重其事地把兄弟托付给他。”不久后,李夫人病故。想起往日的缠绵,皇上对她思念不已,所以对李夫人的兄弟也非常关照。

李夫人对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可以说是认识得特别到家,这就是自己的美貌。尽管久病之后,美貌早已不复存在,但在皇上心中的美好印象却还是与往常一样,为了保住这个虚幻的优势,她便采取了蒙被子说话,不让皇上看见丑脸的方略,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种巧妙藏短露长,保住了自己好形象的厚黑策略,可以说是待人处世的成功之道。

15.学会推销自己

人不挨骂难长大

虽然说“慧眼识英雄”,但是现实中有“慧眼”的人却不太多。所以,一个人不懂得自我推销自己,一辈子也别想出人头地,最后只能是落得一天到晚怨天尤人,真是咎由自取。我们说,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选还是推销,甚至是应征面试,哪一方面不是靠自我推销换取成功的?李宗吾的《厚黑学》之所以能够流行于世,就是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全力推销自己的结果。

李宗吾在《厚黑丛话》中说:“昔人云:‘文章报国’,文章非我所知,我所知者,厚黑而已。自今以往,请以厚黑报国。”《厚黑经》曰:“我非厚黑之道,不敢陈于国人之前,故众人莫如我爱国也。叫我不讲厚黑,等于叫孔孟不讲仁义,试问:能乎不能?我自问:生平有功于世道人心者,全在发明厚黑学,抱此绝学而不公之于世,是为怀宝迷邦,岂非不仁之甚乎……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吾何为不讲厚黑哉?”

20世纪50年代,铁人王进喜说过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若把这话用到待人处世当中,那就是要想成功,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具备自我推销的厚黑功底,有机会绝对不能放过,没有机会要为自己争取机会、制造机会,不失时机地推销自己。即使让对方骂得狗血喷头也不可以灰心丧气。

当你被上司骂了后,首先自己要认识到,无论多么优秀、杰出的人,总免不了要挨上司的骂。第一次挨骂的感觉肯定不好受,可是无论如何你都必须通过这一关。刚开始由于生疏,上司或许还会对你客气点,等彼此熟悉之后,就会突然给你迎头一击。咆哮、呵斥、说教等等,全都冲着你来了。有些人一遭上司的骂,心里也许就会产生“这下完了,惹上司讨厌”或“那种骂法实在让人受不了,干脆辞职不干”的想法,其实大可不必,脸皮厚一点,挨点骂又算什么呢。不过,对于挨骂的原因,倒是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不能再重犯。至于对挨骂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必特别在意。上司的职责是管理部下,要把挨骂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更彻底一点的说,骂和被骂是你跟上司之间的一种沟通。当上司开始骂你的时候,也就代表他已经开始将你视作真正的工作伙伴。还有,上司骂的内容之中也多半透露着上司的本意和大量的实务知识,应当心平气和认真地听,不要漏掉这些对自己有用的情报。

如果你是因为在众人面前被上司责骂而感到很没面子,然后就怨恨上司,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从待人处世厚黑之道出发,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换个正确的角度来想,认为上司是在培养自己、教育自己,在给自己面子。而且也要认为在众人当中,只有自己才值得特别地被上司责骂,在公司所有职员里是最有前途的,更可以认为“他对我充满期待”而感到骄傲。因为,在任何单位,最没有前途的人,就是被上司忽视的人。你之所以被上司责骂,正是因为上司重视你,最起码也是上司没有忽视你的最好证明。

16.不要卖弄自己

不要卖弄自己的雕虫小技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儿子做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你一无所知。”孔老夫子也说:“人不如,而不恨,不亦君子!”

这些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那就是你即使真有两下子,也不可以太出风头,要藏而不露,大智若愚。就是说,在待人处世当中,不可以卖弄自己的雕虫小技。

《庄子·杂篇》中有一则寓言:吴王乘船渡过长江,登上一座猴山。猴子们看见国王率领大队人马上山来了,都惊叫着逃进丛林,躲藏在树丛茂密的地方。有一只猴子却从容自得,抓耳摸脑,在吴王面前窜上跳下,故意卖弄技巧。

吴王很不喜欢这只猴子的轻浮,便张弓搭箭,向它射去。这只猴子存心要显露本事,因此,当吴王的箭射来时它就敏捷地跃起身,一把抓住飞箭。吴王转过身去,示意随从们一齐放箭,箭如雨下,不可躲闪,那猴子终于被乱箭射死了。

世上有种人就像那只卖弄自己的猴子,他们有一点点本事,就生怕别人不知道,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想“露两手”。这种人爱出风头,总想表现自己,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头脑膨胀,忘乎所以。在待人处世中,这种人十个有十个都要失败。寓言里的猴子认为自己有两下子,就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引起了吴王的反感,最终被乱箭射死。这对于那种性格轻浮,喜欢浮夸、卖弄雕虫小技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训。

那么在待人处世当中要怎么做,才算不卖弄自己的呢?《厚黑学》认为,不妨从以下三方面注意:

第一,要在生活中学会“随众”,跟着别人的步履前进。美国的艾伦·芬特在《小照相机》一书中有过这样的心理测验:

有一个人进了一家医院的候诊室,他向四周一看,感到非常惊讶:每个人都只穿着内衣内裤坐着等候医生。他们穿着内衣内裤喝咖啡、阅读报刊杂志,以及聊天等,这个人起初非常惊奇,后来判断这群人一定知道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内情,于是20秒钟之后,这个人也脱下外衣,仅穿着内衣裤,坐在那里等候医生。

像这种随众附和的做法,有两大实际目的:一是社会上的群居生活,需要大家互相合作。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当你茫然不知所措时,你该怎么办?当然是仿效他人的行为与见解,从而发掘正确的应对办法。

第二,不要让人感觉你比他人更聪明。如果别人有过错,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儿,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当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还是个小孩子时,有一天,一位老朋友把他叫到一边,尖刻地训斥他说:“富兰克林,你简直不可救药!你到处指出别人的错误,自以为比所有人都高明,谁受得了你?你的朋友已经讨厌你了。他们对我说,如果你不在场,他们就会自在得多。你知道得太多了,已经没有人打算再告诉你些什么事情,因为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的知识。其实,你的旧知识也没有多少,非常的有限。”

这是富兰克林经受的最惨痛的一次教训。他由此而发现了自己正面临着待人处世失败的命运。富兰克林由此决心改掉傲慢和武断的个性。他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让自己武断。我不准自己用过分肯定的文字或语言表达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即驳斥他,或者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是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妥。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冲突也大大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也许,50年来,没有人再听到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性,使我所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大家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里也并没有提出新的观念——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卖弄自己的聪明。

第三,贵办法不贵主张,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多一点具体的措施,少一点高谈阔论。年轻人,对于诸多事情,总是喜欢发表主张。主张是对于某种事物的观察所得,观察分析才能有所得。所得能够成为一种主张,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如果急于求得理解,一有所得,不看对象,不分场所,立刻就发表出来,常常是没有好处的。

高谈阔论要少一点,要多一点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比如,上司和同事或者朋友,希望你帮助他办某件事,你可以拿出一套又一套的办法,第一套方案,第二套方案,总而言之,你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了,这比发表“高见”,不是有意思得多吗?不说空话,而又能干得成实事,你就会给人一种成熟者沉稳的形象。

《厚黑学》认为在待人处世当中,别把别人都看成是一无所知的人。其实我们周围的人,和你一样,都各有主张。但按照《厚黑学》对人性的揭示,多数人都不喜欢采纳别人尤其是下属的主张,因为这往往会被认为有失身份,有损体面。如果我们把同事都看成是庸才,只有我自己有真知灼见,于是在一个团体内,多发主张,结果被采纳的百分比,恐怕也是最低的,而且很可能就是最先被淘汰的人。

在待人处世当中为什么要提倡“别卖弄自己的聪明”呢?这是因为“聪明”是相对的,是对某一具体的方面、具体的人而言的。你在这个人面前很聪明,而在另一个人面前,很可能就不怎么样。因此聪明还是不“聪明”并不是待人处世的资本,也根本不值得去卖弄。

17.防患于未然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很不愿意面对不如别人的感受,每当面对比自己强一点的人时,心里常常会觉得不舒服。特别是对于那些天生才华横溢、身居高位的人,嫉妒比仇恨更难化解。即使身居高位的你能够体谅人心,但底下的人仍会嫉妒你,他们或许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嫉妒肯定是难免的。不要天真地接受他们展现给你看的外表,只要细心一点你就能读出他们批评的弦外之音,以及他们小小的嘲讽。在那里有着背后中伤的利箭,言不由衷的赞美还有痛恨的眼神。

如果说你才华横溢并且聪明睿智,你一定要有所心理准备,那是因为在人们嫉妒你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在你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你未曾预见,或是无法追查来源的路障,对于这一类攻击你很难防卫。如果等到了解别人对你的感受根本就是嫉妒时,往往已经太迟,你的致歉、你厚脸虚伪的谦卑以及防御行为,只会加重问题。如果从一开始就能避免引起嫉妒,比起嫉妒已经存在后再想将它拔除,容易得多。所以你应该想好策略,提前筑好防护墙,防患于未然。通常都是在你不留神的时候,由你自己的行动惹来嫉妒。如果你先意识哪些行动和特质可能引起嫉妒,就可以提前拔去嫉妒的利牙,使自己不遭到伤害。

如果说你在事业上很成功,就应当巧妙地强调你一向是那么的幸运,让你的幸运看起来别人有可能也能获得,所以就没有必要那么嫉妒。但是《厚黑学》提醒你:千万要小心,脸一定要厚至无形,不要令自己伪装出来的虚伪和谦卑,让别人一眼便可看穿,如此一来只会令他们更如嫉妒。还有,行为举止一定要适宜,你的谦虚、对不如你的人的坦诚,一定要看起来真挚。任何一个不真诚的暗示,就会让你的成功更加压迫人。

在一般情况下,招人嫉妒的人所犯下的错误常常在于他们没有去努力掩饰卓越的才能和地位上的优越感,还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反而还想要将自己的才能和优越强加在别人身上:他们故意表现自己多才多艺,有权也有势,以为这样可以让别人印象深刻而赢得尊重。事实上恰好相反,他们的行动为自己制造出很多沉默的敌人。原因是他们令别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就尽一切的努力在他们错误或者是犯下最小的过失的时候毁灭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