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迎灶就是再祭祀一次,把灶王爷从天上迎回来。一般在除夕晚上,燃上香烛,摆好供品,把新买来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上头写“保佑”二字,两边贴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这就算是把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至此,整个祭祀活动宣告完成。
至于说祭灶习俗与熟食习惯的关系,在历史上是可以找到证据,证明它们是有关系的。因为随着火的发现,原始人将火逐渐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在生产上,出现了刀耕火种;在生活上,出现了熟食。而熟食的出现,与烹调设备“灶”又是互不可分的。正如《说文》里指出:“灶,炊也。”“灶,造也,创造食物也。”而最有概括力的就是《汉书·五行志》里的:“灶者,生养之本。”
如果说以上所说还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先看看发明熟食与“创造食物”的“灶”,究竟是谁吧。《礼记·礼器》篇里记载:“灶者,是指老妇之际。”东汉经学家郑玄,不仅明确指出是妇女,而且认为创造食物的“灶”,也是妇女。他说:“老妇,先炊者也。”(郑玄释《礼记·礼器》)而与郑玄同一时期的经学家许慎则认为是祝融,他说:“为祝融,祀以为灶。”
对于此说,东汉时期的学者高诱加以解释,说祝融是“火正”,“死为神,托祀于灶”。后唐经学家孔颖达,将史前的“老妇”之说,与祝融为“火正”“死为神”的解释相结合,提出合二为一的看法,主张“祀火神而以老妇为配”。他说:“古者原奥神,礼器所谓燔柴于奥者也,盖老妇之际,历世奉以为炊。中夏则祭灶,而此奥配之。”
孔颖达的“合二为一”之说的基本特征是,既不称为祀“火神”,也不叫做祀“老妇,先炊”,而是统统合称为“灶神”。所以,此说不仅逐渐演变为民间生活中讲究的“祀灶”习俗,而且逐渐受到帝王的重视,如《五经异义》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孟夏祀灶,王者所祀,古之有功德于人。”
趣味链接:民间送灶习俗具体是怎样的?
民间关于灶神是谁,有很多种说法。不管是男是女,灶神的职能都是一样的。到了年底,祭完灶便是送灶,即要把灶王爷送上天。
那怎样把灶王爷送上天呢?难道民间真有灶王爷这个人吗?其实所谓的灶王爷就是一尊木刻或是一纸画像。民间的送灶仪式是这样的,如果供的灶神是木刻像,便把像翻转身,年三十除夕,再把像翻过身来复位,表示灶神接回来了。如果是纸神像,则把它揭下来,拿到院子里,要把灶神像放在纸马上火化,让灶神骑马上天,然后压上纸锭,说是给灶王爷路上花费用。
火化纸神像时,一般还要在纸马下面垫上干燥的豆秆之类的东西,一烧起来,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好像在爆竹声中送灶君。燃烧时,人们反复念叨“上天了,上天了”,还有的人家围着火叩头。
026 ■ 民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传统是怎么回事?
旧时民间传统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即每年八月十五拜祭月神、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时,男子不能祭拜月亮,女子不能祭拜灶神。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跟封建思想的“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有关。相传月亮是一位漂亮的仙女,嫦娥奔月就是这种传说的一个嬗变形态。如果有哪个男子拜了月亮,就说明他心怀不轨;而灶神是男性,又是个美男子,他娶了郭丁香以后,还与王海棠勾搭成奸,是一个淫夫形象。如果有女子拜了他,那就等于自认是潘金莲了。故而有此禁忌。
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从民间传说来看,历朝历代拜月的主角都是妇女,祭灶的主角都是男子。传至后世就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教条。即每年中秋之夜,男子可以赏月、玩月、咏月,但不能拜月。腊月二十三祭灶,则是“男儿酌献女儿避”。
趣味链接:古代的拜月仪式
民间把月亮称为月神,俗信认为月亮属阴,是女性,故而又称月姑、月亮娘娘、月亮奶奶、太阴星君。据说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修造的供皇家祭月的地方;北京颐和园,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大臣、后妃和宫女祭月的场所。
过去各地的拜月仪式都很隆重,方式也很多。有些地方的妇女边拜月还边念叨:“八月十五月亮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苏州的妇女们则盛行“走月亮”。据《清嘉录》载,在中秋月圆之夜,妇女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结队出游,或拜亲访友,或到尼庵寺庙随喜上香,直到鸡声鸣唱,还流连于月下。
027 ■ 我国古代有哪些财神爷?
财神爷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爷,一般认为有五类,即“正财神爷”赵公明;“文财神爷”比干、范蠡;“武财神爷”关羽;“偏财神爷”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爷”刘海蟾。这些财神爷,又可分为文财神爷和武财神爷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则是“正财神爷”赵公明和“武财神爷”关羽。
据《封神榜》载,赵公明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后来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故而后世尊他为财神爷。
从塑像上看,赵财神面孔黝黑,胡须浓密,身跨黑虎,手执钢鞭,一副凶狠霸道、威武十足的武将架式,但他另一手却捧着金元宝,故又称“黑虎玄坛”。
除此之外,现在民间人气最旺的还有“武财神爷”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做生意的人多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尤其是《三国演义》一书把关羽进一步神化,故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从业者纷纷借“三国”之事奉关公为其行业之神,如豆腐业(相传关羽年轻时曾以贩卖豆腐为生);铁匠业(相传关羽早年以打铁为业);烛业(关公秉烛达旦,恪守叔嫂之礼);工商业(关公“上马金、下马银”、“封金挂印”和桃园结义、关公重义);还有理发业、屠宰业、刀剪铺业(因为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偃月刀)……
现如今,这两大财神在民间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只不过奉行群体不同而已。广大农村的居家之人多奉赵公明为主财神;而出门在外、闯荡江湖、做生意之人多奉关羽为主财神。
趣味链接:“财神”比干、范蠡简介
比干是殷纣王朝的三大忠臣之一,纣王不但不听他的劝谏,还听信妲己的谗言,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传说比干因为没有了心,所以办事就不偏不倚。那他为何被人们尊为财神呢?
在《封神演义》里,比干被封为文曲星。因为在古代,要想出人头地,就只有走科举考试这条路博取功名。一旦考取了功名,俸禄财源自然就来了,所以比干这个文曲星自然就成了财神。
范蠡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手下的谋臣,他很有学识,人也机智聪明。越王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范蠡辅佐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成就了霸业。
而越王成功后,范蠡却功成身退,隐迹江湖。据说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在后半生白手起家,积金数万,既善于理财,又乐善好施,故人们尊他为财神。
028 ■ “耳大是福”、“眼斜心不正”等俗信有道理吗?
民间俗信天命论,说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是与生俱来的,以为吉凶祸福都可在人的面相上呈现出来。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说法:
第一,以耳朵大小、厚薄断定一个人是福大还是孤苦。民俗以为,“耳大有福,耳小命薄”,并传说古代帝王大都耳大垂肩。即使猪的大耳,也是福气大的象征,叫“懒人有懒福”,心宽体胖,吃饱就睡。反之,耳小则为孤苦之相。同样,耳有厚薄之分。耳大且厚,并有红润颜色,为上耳;耳大而薄,“扇风耳”,有点福气也存不住,甚至以为“两耳兜风,恶过雷公”。民间还有一种风俗,凡遇到好事,则先摸摸耳朵下垂部分,厚者为有福必得,薄者为无福消受,曰:“摸摸耳朵垂儿有多厚。”民间还以耳后棱处有黑点为贵,叫“仓”:“左仓主钱,右仓主粮”,“两耳有仓主爹娘”。
第二,以眼睛形状断定人的命运。民俗以为,“眼斜心不正”“三角眼毒孤,桃花眼主淫”;又根据动物的眼睛形状以眼论命:“长就的龙眼坐王位,长就的凤眼坐正宫,长就的狮眼做宰相,长就的虎眼是总兵”,而“马眼东奔西跑,牛眼力大无穷,羊眼吃斋好善,狗眼伤人行凶,猴眼熟能生巧,猪眼蠢笨无能,鸡眼扒明早起,鼠眼专挖地洞”。眼白与眸子的比例也很重要,白眼多邪淫,黑眸多纯正,而“眼露睛,不长寿”。女性尤忌“四白”,即上下左右皆露眼白,叫羊眼,“眼有四白,五夫守宅”。
第三,以眉的形状断定人的性格、命运。民俗以为,“眉分八字贪花柳”、“倒八字眉性野粗”,长眉毛为寿眉,不能拔,拔下促寿。
第四,以鼻子的形状和鼻梁的形状断定人的性格、命运。民俗以为,“鹰钩鼻,阴险不可交”“断鼻梁,娶二房”,而以鼻子修长挺拔者为上。
第五,以人中长短宽窄断定子嗣。民俗以为,人中最好是又长又宽,就像劈开的竹管那样棱角分明,则必有子;如果又短又窄,且沟槽模糊,则必命中无子,说:“人中宽又长,儿女站满堂;人中一条线,有子也难站。”
第六,以嘴的大小、形状断定人的命运。民俗以为,“口小而圆,衣食难全”“锁口纹,饿死人”“唇黑主危”。并且有男女不同的讲法,说“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四庄”,也有说成“女子嘴大吃菜糠”“女子嘴大吃钱粮”的,显然体现了中国古代女子“樱桃小口”的审美标准。
第七,以头部大小、各器官的比例形状、颧骨高低、肌肉状况推断人的性格和命运。民俗以为,“头大面小,终身不了”,必遭厄运而身亡;“五官不正心不正”、“五官不正,邪气通天”、“下巴歪,衣食贫穷少人来”,歪嘴斜眼之人为凶邪之相;“耳后见腮狠毒”,耳朵靠近脸部而耳后还有一部分脸面的人是心狠手辣、无情无义的“狼”;“黄脸饥瘦,实实不好斗”“黄脸猴腮,必定心乖”“脸上无肉,必定歹毒”,以为黄脸而瘦为奸诈之相;而满脸横肉则为凶恶之人,必定凶死。对于颧骨高低,则以男女而论,“男人两颧高,生来志气高;女人两颧高,杀夫不用刀”。
人的相貌与人的性格、命运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吗?如果单纯地把它发展为一种相面理论,那是唯心的、反科学的。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相面就被我们的祖先否定过:“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可见,相面是随着对人体的迷信、禁忌而生发出来的东西,不管相面术士如何吹嘘“灵验”,如何举历史事例证明其“准确”,都是不足为信的。
另一方面,人的相貌特别是气色又是人的性格、生活经历的一种载体,是显性信息,人们据此可以对某些基本特征进行断定。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性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肖像描写。社会交际过程中,尖嘴猴腮之人确实令人不愉快,必然会影响其生活道路。中国传统医学诊断病情,“望闻问切”,“望”是首要的诊断手段。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是”与“否”来回答。
趣味链接:何谓“白眼”与“青眼”?
“白眼”一词最初见于《易·说卦》:“巽为本,为风……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额头),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这里所说的巽卦对应于人的面相特征是头发少,前额光,眼睛里眼白占的量多,特别善于牟利。所以在这里,“白眼”多的人一般指精明、好动和善变的人,并没有轻视和瞧不起的意思。
到了魏晋时期,“白眼”才有了轻视和瞧不起的意思。相传“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对于他不欢迎的人,则会翻“白眼”侍候,即眼睛上视,露出眼白看人,以示轻视和嫌恶之情。
后来,人们也用“白眼”表示一个人性情孤傲,对俗人俗世的蔑视和憎恨。如唐代杜甫诗中的“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饮中八仙歌》),王维的“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与白眼的孤傲蔑视相对,青眼则表示喜爱的赞赏之情。如宋黄庭坚《登快阁》诗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元代遒贤“沧海谁青眼,空山尽白头”(《南城咏古·黄金台》)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由喜爱和赞赏的意思而来,青眼还可借指知心朋友。如唐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宋司马光诗:“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同张圣民过杨之美明日投此为谢》)其中就用青眼指好友。
029 ■ 民间忌讳“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岁数有道理吗?
老人们常忌讳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岁数,因为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旧时迷信的人认为七十三岁、八十四岁是老人难过的“坎儿”。
其实,把七十三、八十四两个年龄定为难以跨过的“坎”是没有道理的,这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两位“圣人”归天的虚龄罢了。一位是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活了73岁;一位是战国时期的孟子,他活了84岁。“孔孟”都是“圣人”,所以,他们归天的年龄也就成了不吉之年了。
这句俗语的另一说法认为,“七十三、八十四”是形容某人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意思。如《水浒全传》第二十一回里“那婆子坐在横头桌子边,口里七十三八十四只顾嘈”。《三言二拍·醒世恒言》第十三卷“却有一个三都提事使臣,姓冉名贵……只管南天北地,七十三八十四说开了去”。《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打得那素姐口里七十三八十四无般不骂”。
趣味链接:你知道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称谓吗?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以上——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