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叶秋著的《中国字典史略》说:“《康熙字典》共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该段文字的注释说,清汪汲撰《字典纪字》一卷,对于《康熙字典》的字数曾作了详细的统计。古《冷庐杂识》卷二“字典”云:“字典十二集,二百十四部,旁及备考,补遗,合四万七千三十五字。”其中所说的“字典”即指《康熙字典》。
008 ■ 司马光是如何写成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
《资治通鉴》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并对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目的是要通过回顾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历程和各朝各代治国安邦政策的得失来警醒世人。在历史上,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司马光是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奉英宗诏令评论历代名臣事迹,遂编撰《通鉴》,以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
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司马光编成编年史《通志》8卷,并向神宗进读《通志》,深受赞赏,赐名《资治通鉴》,并由神宗亲自写序。因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政,所以退居洛阳续撰《通鉴》。
自英宗冶平三年(1066年),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倾其毕生精力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19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由此可见他对此书的用心之专。
《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古代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资治通鉴》史实丰富,以政治军事为主,兼收经济、文化、制度,时间记载精确,凡有事件发生,年月以数序,日以干支记,时又有春夏秋冬,叙过重要史实之后,又有分析和评论。
《资治通鉴》的取材极严,所记的每一个史实都是从多种史料中比较选取,精详考证,有疑问者,又另著《考异》三十卷,用以辨正各种史实的不同记载。因此这部史书内容文义精到而不失浅明。
趣味链接:何谓编年体?
编年体的体例特点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记事,按年代的顺序叙述每年发生的历史大事,所谓“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使史实发展的秩序分明,条理清晰。
编年体史书的早期代表作是西晋初年在汲郡战国古墓中出土的《竹书纪年》和孔子据鲁国史书编纂的《春秋》。
但《春秋》文义晦涩,于是鲁国人左丘明又作《左传》进行注释,按《春秋》的编年线索,补充叙述《春秋》中未详的重要史实,让读者了解《春秋》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褒贬含义。
后代仿效《春秋》和《左传》者很多,但独以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最为经典,成为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规模最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
但编年体也有很大的缺陷,即机械地按年份来记载各种历史事件,而把单一历史事件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连续发展顺序割裂开来,造成了“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的僵局。所以,在编年体盛行后不久,纪传体随之而出。
009 ■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色吗?
宋代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也是驰名中外的艺术珍品。自它问世以来,从金代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画中所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所表现的是人们清明节上坟的情景。
后来,这种认识被推翻了。因为这幅名画所描绘的是秋色,而不是春光。其证据如下。
在画中,河岸小贩的桌子上摆着切开的西瓜,虹桥的两岸有几处摊子上也放着瓜块,而这在清明时节的北方是不可能的;画中拿扇子的人物多达10余人,所以此时应是带有几分“秋老虎”余热的时节;而且画中有几个孩子光着下身在街头嬉戏,倘若真是清明时节,那么孩子们光着身子会被冻坏的;另外,在打谷场上设有碾谷用具,应是秋收在望之时。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画中所描绘的分明是秋色!哪是北国春寒的清明?
现在,这种看法已经得到公认。既然这幅名画所描绘的的确不是清明时节的景物,那么“清明”、“上河”又作何解释呢?
实际上,以前的人们将这幅画命题中的“清明”二字误解了,以为“清明”就是指“清明节”。其实,此中的“清明”二字另有别意,并非指“清明节”。《后汉书》中就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这句话中的“清明”即为“太平”的意思。作者张择端以“清明”为画题名,是为了称颂“太平盛世”的。
至于“上河”二字,如果说该画所表现的是人们清明节上坟的情景,恰如前文所述,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上河”应该是赶集的意思,图中画有一条河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趣味链接:《清明上河图》流落何方?
《清明上河图》虽是稀世珍宝,却遭遇坎坷。
最早收藏这幅名画的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金人攻陷汴京之后,赵佶被金人掳往北国,此画也就流落到民间,辗转流传。
蒙古人建立政权之后,这幅名画再次被收进皇宫。后来,又被赵氏宗室的后人、我国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暗中用一幅假画顶替真品,并将真品抽出,藏到湖北老家,后又流传到苏州。
明代嘉靖年间,这幅名画被宰相严嵩得到,而在严嵩失势以后,因为他的财产被查封,它便又被收入皇宫。隆庆年间,皇宫失火,成国公朱希忠乘乱得到这幅名画。后来,它又辗转易主,被一内臣窃得,藏于一石缝之中,欲乘无人之时带走,不料恰遇天降暴雨,它被泡得面目全非,一代名画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但是,《清明上河图》还有一真品。张择端在北宋灭亡后,因思念故园重新又绘制了一幅,这幅画同样也是辗转流传,但还是有幸被保存了下来,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010 ■ 我国的第一部大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有哪些特色?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我国明代的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宋应星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若一个人的每一种知识都要靠别人口授或者亲自去观察,那么他所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故人应向书本学习,所以他就执意要撰写一本可以让人们系统地学习农业、手工业生产知识的书。
崇祯七年(1634年),宋应星出任江西分宜县的一个管理教育的官职——教谕。在这一时期,他把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加以整理,撰写成了《天工开物》,并在崇祯十年(1637年)印刷发行。
因为他强调生产实践的重要性,批判那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所以他在全书的结构上刻意作了安排:前面一些卷目都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其中篇幅最长的是农业技术,其次是金属冶铸技术。这也反映了他“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
《天工开物》分为上、中、下3篇,上编记载了谷物的栽种、蚕丝棉苎的纺织染色,以及制盐制糖的工艺;中篇记载了砖瓦、陶艺的制作、车船的制造、金属的铸造、矿石的开采和烧炼,以及制油造纸的方法等;下篇记载了兵器的制造、颜料的生产、酿酒的技术,以及珠玉的采集和加工等,内容十分丰富,并配有123幅精美形象的插图。
全书又可细分为18卷,依次为:乃粒(五谷)、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粮食加工)、作咸(制盐)、甘嗜(制糖)、陶埏(陶瓷)、冶铸(铸造)、舟车(车船)、锤锻(锻造)、燔石(烧造)、膏液(油脂)、杀青(造纸)、五金(冶金)、佳兵(兵器)、丹青(朱墨)、曲蘖(制酒)、珠玉(珠宝玉器)。
因为《天工开物》门类多,技术范围广,所以被誉为我国的第一部大百科全书。
趣味链接:法国皇帝为何也喜欢《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科技文献。该书详细地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有精美的插图,所以它不但广受我国人民的欢迎,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18世纪,当法国皇帝拿到《天工开物》后,如获珍宝,爱不释手,并将它深藏在皇室文库中。
011 ■ 为什么《三国演义》深受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我国的第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深、成就最高、气魄最大的章回体古典小说当属《三国演义》。它是由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也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灿烂的光彩,就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司马迁、关汉卿相提并论。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由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一部成就很高的历史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小说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对后世政治、军事谋略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故事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现实的黑暗,谴责了阶级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渴望安定的强烈愿望。
全书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的描写更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写到了400多个人物,采用夸张、对比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以曹操、诸葛亮、张飞、关羽、刘备等为代表的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对他们的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刘备“三顾茅庐”、赵云“长坂坡救阿斗”、孙刘联军“火烧赤壁”、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等章节都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
全书事件复杂,情节曲折,头绪纷繁,结构宏大,剪裁精细,取舍适当,脉络清楚,布局严整,各种事件既有史实依据,又不完全拘泥于史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浪漫的完美统一。
全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易为读者所接受。其语言雅俗共赏,简洁明快,富于个性化和传奇色彩。此外,它的历史性很强,学者认为它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民间也有“真三国,假封神(演义)”的说法。
《三国演义》丰富了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还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三国演义》被称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其作者罗贯中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趣味链接:为写小说,罗贯中怎样去收集素材?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发生水灾且路途遥远,便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
罗贯中成年后即离开故乡,外出漫游。他先在晋中和晋东南地区了解、收集关于五代时期梁晋交战的故事和传说,后离开山西到冀、鲁、豫交界的大名府、河南卫辉府、怀庆府、开封府、山东临清、东平一带活动,为他创作小说收集素材。
约1350年前后,罗贯中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到了杭州。在杭州,他曾创作了三个剧本。
1353年,罗贯中投身张士诚起义军,结识了正在酝酿创作《江湖侠客传》(《水浒传》的底本原名)的施耐庵,并拜其为师。
1363年,因张士诚独裁专断,不接受部下的劝谏,施耐庵等识时务者便弃暗投明。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的起义军,经杭州到淳安等地考察当年方腊起义的遗迹。
在这之后的一个时期,为搜集与三国时期东吴方面一些重要人物有关的故事传说,他的足迹遍及苏、浙、赣、皖四省的广大地区。
012 ■ 施耐庵是怎样创作《水浒传》的?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具有豪放粗犷的阳刚美和崇高美。这种美学风格对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后来的戏剧也有较大影响,直到今天,《水浒传》的故事仍然是戏剧剧目中的重要内容。
其实,《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的范围。几百年来,《水浒传》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直接推动了人民群众的反抗运动。
施耐庵,元末明初作家,原籍江苏兴化。他出身船家,家境贫寒,今人一致认为他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童年时随父至苏州,13岁时在苏州附近的浒墅关读书,29岁时中举人,30岁赴元大都会试,结果落第。后经友人推荐,他到山东郓城任训导,在此期间,他熟悉了山东的风土人情,并遍搜梁山泊附近有关宋江等人的英雄事迹。
35岁时,施耐庵考中进士,到钱塘任县尹。但只任了两年,便因与当道权贵不合便愤然悬印回到苏州。
张士诚农民起义军占据苏州以后,施耐庵投笔从戎,成为张士诚的幕僚。这使他熟悉了农民起义军的军营生活和许多起义军首领。
后来,他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料骄兵必败,于是离开张士诚的起义军,遂居在常熟河阳山和江阴祝塘一带以教书为生,并潜心创作《水浒传》。
张士诚失败后,朱元璋在苏州搜捕张士诚的部下,施耐庵为避祸只得离开苏州,在现属大丰市的白驹镇定居,并继续创作《水浒传》。
《水浒传》成书后,民间广为传阅。朱元璋看到此书后很生气,下令抓捕施耐庵,并关进刑部天牢。
后来在刘基的帮助下,施耐庵托病就医被释放,由其弟子罗贯中接到淮安暂住养病,并继续整理《水浒传》。不久,施耐庵去世,其遗体被安葬在淮安,后迁移到兴化白驹场施家桥。
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抗日民主政权将施耐庵墓整修并立碑保护至今。
趣味链接:《水浒传》****描写了多少个人物?
一部《水浒传》洋洋百万言,塑造的人物在古今小说中颇为大观。据统计,《水浒传》全书描写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有五百七十七位(包括主要人物一百零八位),有名无姓的有九位,无名有姓的有九十九位,书中提到但没有出场的有一百零二位,无名无姓但对故事情节的开展有一定作用的人物四十位,共计八百二十七位。
013 ■ 《水浒传》有什么特色?
《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也是作者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水浒传》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起义失败接受招安的全过程。
《水浒传》有哪些特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