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水浒传》异乎寻常的魅力来自于对豪侠精神的渲染。小说通过对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的描写,充分揭示了豪侠精神的内涵:行事从感情出发,热爱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身怀绝技,有一身好功夫,讲义气,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社会秩序。在这些人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人生气象,如仇必报、恩必偿,言必信、行必果,仗义疏财、打抱不平等,都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愉悦。
其次,《水浒传》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深刻反映了上至皇帝、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和昏庸无能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再次,《水浒传》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艺术成就很高。书中的人物形象,既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又富有理想主义的精神和传奇色彩,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方法的完美结合。书中善于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来揭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表现相近人物的个性时,常用同中见异的表现手法来区别他们的不同。
书中所塑造的众多英雄形象,如逆来顺受、终至怒而反抗的林冲;见义勇为、粗犷豪爽的鲁智深;粗中有细、一往无前的李逵;正直刚烈、英勇无畏的武松等,均为我国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的艺术典型。
另外,《水浒传》的叙事结构非常严谨科学,情节描写非常精彩。其庞大的连环式结构,环环紧扣,扣人心弦,故事紧张有趣,“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而一些精彩的章节,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景阳冈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吴用智取生辰纲”等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最后,《水浒传》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叙述上,其语言以明快、风趣见长,常带有评书的诙谐,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冗长烦琐的叙事;在描写上,其语言以生动、准确见长,显示出精细的观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在人物语言上,其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充分的个性见长,其人物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在这一方面只有《红楼梦》才能与之媲美。
趣味链接:《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原型在何处?
从《宋史》中的《任谅传》、《杨戬传》中可以看出,宋江等人聚义之时,梁山泊正被官兵清剿,“兴利除弊”,非但不见宋江等人在此,而且也不见其他“盗贼”之类的踪迹,由此可见,宋江起义军本与梁山泊风马牛不相及,只因梁山泊历来流传着许多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故事,《水浒传》的作者便将宋江等人劫富济贫的英雄事迹移植到了梁山泊,虚构出这一方根据地。
梁山泊确实有其地。《水浒传》中的梁山指山东的梁山。综合各种史籍记载,可知山东境内的梁山位于今山东东平湖西、梁山县南,本名良山,因汉文帝次子梁孝王曾到此游猎,才改名为梁山。
现代学者经考证,大都认为《水浒传》中所描写的梁山泊位于今山东阳谷县、梁山、郓城县之间,多年来此说也已在史学界、文学界和戏剧艺术界成为定论。只是因为历数百年沧海桑田之变,今天的水泊绝大部分已成平陆,毫无往日那“纵横河港一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的壮阔景象了。
014 ■ 《水浒传》中的武松与武大身高相差悬殊,他们真的是亲兄弟吗?
有人说武松与武大其实就是亲兄弟,只是因为武大得了侏儒症,所以兄弟两人才在身高上相差悬殊。
其实,根据清河县地方志记载,武松和武大这俩人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但他们根本不存在任何关系,更不是亲兄弟。
首先,从时间上看,武松与武大根本不是一个朝代的人,他们所生活的年代相差几百年。
武松出生在宋朝,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专好打抱不平,因他专与富人作对,所以在家待不住,经常在外流浪。而武大则是明朝一个清官,身材魁梧,面目清秀,绝非像《水浒传》中所说的那样。他二十三岁时得中会试,被任命为清河县令,因为爱民如子,聪明过人,把清河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所以他的美名在清河县广为流传。
其次,武松与武大虽都是清河县人,但并非是一个村子的,他们所生活的村子相距百里。
武松的家位于今清河县西南约八公里的王什庄,原为一王老婆婆所建,故本名为王氏庄,后因嫌其不雅才改为王什庄;而武大的家位于今清河县城东三公里的武家庄,今天在那里还有武大郎的墓地。王什庄与武家庄相距百里,所以武松与武大不可能是亲兄弟。
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时把两人结为兄弟,可以说是为了创作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一个巧合。
趣味链接: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武大与炊饼密不可分,一提起武大,就不能不说到炊饼。而炊饼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通过翻阅各种历史典籍,我们可知炊饼原名就叫蒸饼。
那蒸饼又是什么呢?翻看《辞源》就会知道:蒸饼“即馒头,亦曰笼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炊饼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馒头。
而《水浒传》中所提到的馒头,与炊饼却是两回事,这又是何因呢?既然炊饼就是馒头,那为什么不统一用馒头来称呼呢?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两者的做法不同,《水浒传》中的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
据《水浒传》记载,当武松来到孙二娘店中时,孙二娘介绍说:“本家有好酒、好肉,要点心时,好大馒头。”这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肉馒头”,显然更像今天的包子,是带馅的。另据宋人笔记记载,“包子即馒头别名”。只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人们把带馅的馒头通称“包子”,而不带馅的则称为“馒头”了。而在当时,武大郎所卖的“炊饼”则是指不带馅的“馒头”,即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馒头。
015 ■ 《水浒传》中人物的诨号都有什么寓意?
《水浒传》中的人物诨号大部分都是对人物外貌、能力或品行的概括。
首先,《水浒传》中的一大半诨名都与相貌有关的。如刘唐头发赤红,于是得诨号“赤发鬼”;杨志脸有青色胎记,于是叫“青面兽”;史进年轻时在身上文了九条龙,于是叫“九纹龙”。
其次,有些诨名是用以表现人物能力的。因为跳蚤在鼓上再怎么蹦跳都不会弄出声响,给善偷的时迁起“鼓上蚤”这个诨名就非常形象,比喻时迁再怎么偷都不会被别人发现;又如张清善用五色石击人,百发百中,因此得诨名“没羽箭”。
再次,还有一些诨号是表现人物品行的。如首领宋江,虽无绝世身手却行侠仗义,见好汉有难必出手相救,因此人称“及时雨”或“呼保义”;再如阮小二,脾气火暴、争强好胜,于是得诨号“立地太岁”,意指不可侵犯;类似的诨号还有“拼命三郎”、“混世魔王”等等。
最后,有一类诨号只是一些军衔、官衔、职业或绰号而已,并无特殊意义。如“小尉迟”、“菜园子”、“毛头星”、“独火星”等等。
趣味链接:为什么孙二娘叫“母夜叉”,王定六叫“活闪婆”?
《水浒传》中的孙二娘被称为“母夜叉”,可能有两层原因:一是形容她长得凶神恶煞;二是体现她开人肉作坊、卖人肉包子的残忍。除了孙二娘外,《水浒传》中第六回还提到一个杀人放火的恶道丘小乙,他的绰号是“飞天夜叉”,用来形容他的胡作非为。
而王定六之所以被称为“活闪婆”,可能是因为他“走跳得快”,快如电光火石,就像打雷时的闪电一样。一直到今天,在杭州还流传着一句谚语:“豁不响雷,雷雨不会来。”
016 ■ 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是否参考过《永乐大典》?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之一。以唐僧玄奘西天取经为主线的西游记故事在宋代就已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因此吴承恩决心写出一部完整的《西游记》。于是,他在前人有关著述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融入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撰写了这部具有现实意义的伟大长篇小说。
此前,他听说京城国子监和南都(南京)国子监都藏有全套刻印本《永乐大典》,其中收录有元末明初的话本《西游记》和元代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几种不同版本。这些都是创作《西游记》前必须阅读的,可是一般人根本无权读到。
他寻思再三,借了盘缠,带上好友沈伯生(已高中进士,后升任南都国子监祭酒)写的几封信,赶到南京,住在了顾楼街文友朱祠曹家。他持着沈的介绍信件先后找了几位官场上的朋友,想让他们帮忙借到《永乐大典》,可是他们都表示:国子监规制严格,无法借出《永乐大典》中收录《西游记》版本的零本。
无奈之下,吴承恩只好花钱请国子监里的太学生们抄录《永乐大典》,而且这还多亏得到国子监里那位沈伯生友人的关照。吴承恩借宿的朱祠曹家距离国子监所在地的成贤街还有几里路,他每天下午就赶到国子监大门外耐心等候。当拿到抄录好的书稿后,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回到住处后,他就认真翻阅,潜心研究。因为吴承恩只是山阳的一介穷书生,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请别人抄书稿的费用也是朱祠曹垫付的。
这次历时月余的南京之行,对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至关重要。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也称此次“南都之行”是“觅宝而得宝”。在作了多年的充分准备,以及积累了完备的资料后,吴承恩于71岁那年开始动笔创作。在接下来的7年里,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最终完成了这部堪称世界文学瑰宝的《西游记》。
趣味链接:有人认为《西游记》为邱处机所写,这有道理吗?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但也有的学者认为《西游记》为邱处机所写,他们的观点有道理吗?
其实,在《西游记》上署名作者为吴承恩,也只是上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而在此之前,《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人们还没有定论,于是一些学者提出了《西游记》为元代的邱处机所写的观点,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但是,他们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邱处机是山东栖霞人,生活于宋末元初,为道教全真教七子之一。明末清初,一位修行者自称发现了大略堂古本的《西游记》,不仅补足了唐僧出身一回,而且署名作者为邱处机,放上了元代大文学家虞集为《西游记》写的“序”。从此,便有人以为《西游记》为邱处机所写。但是,唐僧去印度取回来的是佛经,而邱处机为道教中人,佛教和道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他涉足佛教之事岂不是有有辱师门之嫌?
其次,从时间和地域上分析,他们的观点也存在着可疑之处:一是在时间上不符合,《西游记》中写到了明代之事,而邱处机生活在宋末元初,他怎么能预知后世之事从而写进书里呢?二是在地域上也不符合,学者经研究发现,《西游记》中多淮安方言,而邱处机一生都在华北地区生活,他怎么能学到淮安方言呢?
民国初年,鲁迅、胡适等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学者推断说,《西游记》的作者乃是淮安人吴承恩。至此,认为《西游记》为邱处机所作的观点才被彻底推翻。
017 ■ 《西游记》有史实根据吗?其艺术成就有多高?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神话小说。小说以公元7世纪我国著名的佛学大师唐僧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故事为原型,虚构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在取经途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怕任何权威、与所有恶势力势不两立的神猴形象——孙悟空,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望。
唐僧取经在历史上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大约距今1300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印度。
玄奘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上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他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历经19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在当时轰动一时。
《西游记》就是将玄奘取经的故事通过神话的形式再现了出来,它的艺术成就非常高,它应用神性、人性和物性(自然性)三者合一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孙悟空的神猴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更是独具特色,可谓空前绝后,既有神的威力又闪现着现实社会中人与动物的习性,在古代同类小说中十分罕见。
小说通过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世界,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精彩紧凑,充满了非凡的艺术魅力。
小说的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生动而流畅,极富表现力。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幽默诙谐,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在结构上,小说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主线,逐次展开情节,枝干分明,颇具匠心。
趣味链接:花果山的原型究竟在哪里?
全国有许多山都自称花果山,而到底哪座山才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呢?
1982年10月,全国各地的一百二十七名专家、学者在连云港举行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对连云港云台山的实地考察和大量文物资料的实证,云台山上的花果山就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其具体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在三百年前,云台山的四周还是汪洋大海,而三百年前正好与吴承恩所处的年代极为相近。
第二,据史料记载,在清康熙七年的一次大地震中,云台山下的海岸线迅速向北推移了14公里,另外加上黄河改道,淤塞成陆,所以才形成了今天的云台山。如今,云台山的东部仍与大海相连,这与《西游记》中所说的“傲来国”的特征十分吻合。
第三,在云台山下有条烧香河,直通吴承恩的老家——与连云港相邻的淮阴市淮安。据说,他曾乘船沿烧香河,数次登上云台山,足迹遍布花果山,在搜集到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后,便结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创作了《西游记》。
第四,《西游记》中的许多淮安方言也可说明花果山就是连云港的云台山。
第五,云台山上的许多景观与《西游记》中所记载的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像云海奇树就与“孙悟空大闹天宫”有关;怪石古塔、庙宇洞穴则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相符合。
018 ■ 在小说《西游记》中,沙僧为什么要戴九个骷髅呢?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沙僧脖项上挂的是佛珠,但在吴承恩的小说中,沙僧脖项上挂的却不是佛珠,而是九个骷髅。在小说的第二十二回中作者对沙僧从流沙河中现身就有如下一段描写:“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在这段描写中,“项下骷髅悬九个”尤为引人注目。吴承恩为什么给沙僧设计了这样一个可怕的道具呢?对此,中山大学古代戏曲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保成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这九个骷髅既是沙和尚吃人的见证,又是他炫耀战功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