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13292300000064

第64章 医药卫生(1)

001 ■ 我国最早的医院诞生于何时?

我国医院的雏形最早见于汉朝,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瘟疫在黄河流域肆虐。因此皇帝刘衎下令,腾出一些房屋,请来医生、筹备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居民隔离医院。

到了唐朝,朝廷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设有“患坊”,用来收容贫困的残疾人和乞丐;另外,还设有“疠人坊”,用来隔离及医治麻风病人。

宋代,医疗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医院组织渐趋完善。朝廷开设了名叫“安济坊”的医院,内有专职管理人员和医生、病房、病历。朝廷还会根据医生的医疗水平给予适当的奖励。

当时,这种医院除了设在北宋的京城汴京以外,在其他的一些大城市里也可见到。如杭州太守苏东坡创办的“病坊”、苏州城内的“济民药局”,以及一些私营的“养济院”等。

我国建立现代形式的分科医院,是近代的事。

太平天国末年,干王洪仁玕曾在天京(今南京)办了一个医院,由他亲自领导。

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雇用“常胜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曾聘用外国医生在松江、昆山开设军医院。

我国最早的现代化医院是于1918年创建的北京中央医院。

趣味链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为什么要穿绿色的手术服?

医生们所穿的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呢?

人眼在长时间注视着一种色彩时,视神经易受刺激而疲劳。为了减轻这种疲劳,视神经便会诱发出一种补色进行自我调节。

若长时间地盯着一张上面印有鲜红色图案的纸张后,把视线转向另一张白色的纸张,你会发现这张白纸上出现了浅绿色的图案,因此说红色的补色是浅绿色。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眼睛看到的总是鲜血淋淋的红色。如果医生们所穿的手术服是白色的,那么当他偶尔把视线转移到同伴的白大褂上时,就会看到斑斑点点的“绿色血迹”,使视觉产生混乱而影响手术效果。

而采用浅绿色的衣料做手术服,就可以消除绿色错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02 ■ 病历是由淳于意创制的吗?

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就叫病历。它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很有价值的资料。

汉初(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病历就出现了,当时它被称为“诊籍”,为当时名医淳于意所创。

淳于意是山东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所以又称仓公。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医术。起初,他师从名医公孙光,随后又从公乘阳庆那里学得黄帝、扁鹊的脉书和五色诊断方法,由此医术日渐高明。

汉文帝时,因为被人诬告,淳于意蒙冤入狱。他的女儿淳于缇萦上书皇帝,请求进宫做奴婢代赎父刑。皇帝被她的这一孝举感动了,便赦免了淳于意。

出狱后,淳于意行医于民间,不少病人得益于他高明的医术而起死回生,由此他深受人们的爱戴。

但在长期行医的过程中,淳于意常常深感记忆有限。病人的主诉,往往因事隔多日而记忆不准,给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便于辨证论治,淳于意便将就医者的姓名、地址、病症、药方、诊疗日期等一一记录下来。另外,对于那些被治愈的和无法挽救的病例也作详细记录。

经过长期的实践,淳于意发现这样做对于辨证和治疗都大有帮助,便把这个习惯坚持了下来。他把这种记录称为“诊籍”,我国最初的病历形式便由此产生了。

因为他的做法对辨证和治疗都大有帮助,所以,其他的医生也都争相仿效。由于“诊籍”专门记录病人的病史,所以医生称之为“病历”。

到了今天,记录病历已成为每位医生最基本的工作。

趣味链接:古代的女医生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还产生过很多有名的女医生。比如下面一些:

西汉义妁,她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女医生,她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爱戴。相传汉武帝得知她的医术后,召她入宫,拜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等治病,深得太后信任。

晋代鲍姑,是名医、炼丹家葛洪之妻。据传“艾灸”法就是她发明的。

唐代的胡情,对养生长寿、吐纳导引有独特见解。她编绘了《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描画了人体的五脏。

宋代名医郭敬仲的母亲冯氏,医术也很高明。一次孟太后重病,御医治疗无效,宋高宗急召冯氏入宫。冯氏只用一剂药就治好了孟太后的病。高宗大喜,封她为安国夫人。

明代的谈允贤,祖传名医。当时的富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医生搭脉,闻谈氏之名,都请她诊治。她晚年还写有《女医杂言》一书传世。

清末女名医曾懿,治病有许多独特的经验。她著有《古欢室丛书》一部,内有《女学篇》、《医学篇》、《诗词篇》三大部分。

003 ■ 行医缘何又被称为“悬壶”?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病人送给医生的锦旗上常常写着“悬壶济世”几个大字,以夸奖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其中的“悬壶”就是行医的代名词。

“悬壶”一词来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费长房》一书,该书记载了下面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人。他是汝南(今河南上蔡附近)人士,曾经是管理市场的小官吏。有一天,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这一神奇的景象把费长房震住了。他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便带着酒肉等礼物,恭恭敬敬地去拜见老翁。明白了他的来意后,老翁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里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繁花似锦,宛若仙山琼阁。

老翁对费长房说:“我本是天上的神仙,因为犯了错误才受到责罚,下到凡间。现在,对我的责罚期限已满,我将要离开此地,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费长房于是追随老翁学道。在历尽艰辛之后,他终于学到了过硬的医术。

在学成之后,费长房返回自己的家乡。他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甚至令人起死回生,由此成为一代名医。

从此,“悬壶”这一说法便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对中医行医的雅称。如今,中医“悬壶”的做法已很少见到了,但他们腰间所挂的和诊所前所悬的葫芦,却成了中医行医的标志。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也习医。他在《革命原始》中自述:“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我们知道,其中的“悬壶”一词本是对中医行医的雅称,而孙中山先生早年学的是西医,为什么他也用了“悬壶”一词呢?

这是因为,“悬壶”一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所有医生行医的雅称,而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了。“悬壶济世”也就被用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趣味链接:人们为什么把药罐称为“急销”?

我国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药具的叫法不尽相同。北方人把熬药用的药具称为“药锅”,而在南方的某些地区,例如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人们则把熬药用的药具称为“急销”。

他们为什么把它叫做“急销”呢?这还有以下一段传说。

宋景祐元年,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瘟疫肆虐。名医吴本带领徒弟采药治病,救人无数,被人们尊称为“医灵真人”。但是由于所用的药罐太杂、质料不一,有的甚至产生了副作用,所以瘟疫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吴本闻讯后,心急如焚。他连忙赶到粤东,联系砖厂烧制了陶制药罐以应急需。当时的老百姓闻“药”色变,比较避讳“药罐”的说法。经销药罐的商贩也起不出一个恰当的名称,在此情形下,急中生智的吴本便说:“眼下此物正急用,就姑且叫它‘急销’吧!”

从此,“急销”作为药罐的代称,便在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民间叫开了。

004 ■ 为什么用“杏林圣手”来称颂良医?

成语“杏林圣手”的来历,其实与一位隐居在庐山的高士有关,这在《神仙传》和《太平广记》里都有记载。

据记载,三国时的吴国有位民间医生,姓董名奉,字君异,侯官县(今福州市)人,后来他行医到庐山,见庐山风景秀美,就定居了下来。

他很有道术,同时也精通医术,常年隐居在山里却不种田,每天为周围的群众治病,却分文不取。但他立了一个规矩:如果患重病的人被治好了,必须在他开辟的园子里栽五棵杏树;如果是轻病患者被治好了,必须栽一棵。

就这样连续了好几年,董奉杏园里的杏树已经达到十万余棵,蔚然成林。春天,杏花满枝漫舞;夏天,杏树郁郁葱葱;秋天,果实累累压满枝头。因此,山中的各种飞禽走兽都喜欢在杏林中游玩戏闹。说来奇怪,杏林中从不生杂草,像是专门有人把草锄尽了一样。

每当杏子成熟的时候,董奉就在杏林里盖一间仓房,并告诉大家,想要买杏的人不用找他,只要拿一罐粮食倒进仓房,就可以装一罐杏带走。董奉把每年卖杏得来的粮食都用来救济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缺少路费的人,一年散发出去的粮食有两万斛之多。

董奉让患者种植杏树,不要诊费的高尚医德和情操,给中医药传统文化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后来,人们便以“杏林”作为医者为民谋益的典实,并用“杏林圣手”来称颂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趣味链接:“铃医”为什么又叫“卖嘴郎中”?

“铃医”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 又称“走方医”、“草泽医”。

铃医在古代已有,宋元时盛行,大多数是家传师授。他们有的肩挑药囊,悬挂葫芦;有的肩背药箱,手摇铜铃、串铃或弹拍竹鼓来招徕病人。人们便称呼他们为“铃医”。

到了近代,在北京等地,民间常有串铃卖药的江湖土郎中,他们一只手持着串铃摇动,另一只手持着写有“路顺堂”字样以及药名的招牌,走街串巷,为人看病。

铃医往往掌握一两种民间疗法和秘方(包括草药、针灸、推拿及其他简易治疗方法)为人治病。也有些仅微通医术,略知药性,仗着口有佞才,看病时,目视其色,言善变化,捎带卖药。

有的铃医还慢步呼喊治病技巧及介绍药品的用法及疗效。如在民国时期的澄海樟东一带常有“铃医”穿街过巷,一边走一边呼喊着“剑波丸,专治腹痛、腹泻、食积伤脾”,“双剑铜青膏药,专治疔疮瘰疠,拔毒生肌,贴着就好”等广告。

铃医多无固定诊所,在民间流动行医。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常持竹板敲打,并反复宣传,求人买药, 所以他们又有“卖嘴郎中”的绰号。

005 ■ 名医扁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秦越人的,作为我国最早的医学家,他能够根治百病。应当地人民的需要,他当过妇科、五官科和小儿科的医生。由于医术高超,人们便把他比做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医——扁鹊。

扁鹊是中医脉学创导者,他把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许多经验加以总结,归纳为“四诊法”,即现在所说的“望、闻、问、切”。

扁鹊的医术非常高超,不仅能发现人的病兆,还能“起死回生”呢。

相传,虢国太子病危,朝廷请扁鹊进宫治疗。当扁鹊赶到皇宫时,大家正在为太子准备后事,他们都以为太子已经死了。扁鹊仔细检查了太子的“尸体”,然后取出针具,在太子头顶上找准了穴位。一针扎下去,便听见太子咳了一声,接着便微微睁开了眼睛。

后来,扁鹊让太子“起死回生”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了。人们尊称他为“神医”。由于扁鹊是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后来人们就用“卢扁复生”来颂扬医术高明的医生。

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使扁鹊名声大震。在秦国时,咸阳周围几百里的人都骑马驾驴赶来,请他治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扁鹊的医术非常高超,所以他遭到了秦国太医李醯的嫉妒,并被残忍地杀死。咸阳的群众为扁鹊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的遗体安葬在咸阳郊外,世世代代为他敬香守墓。虽没有留下任何医学著作,但因为扁鹊全心全意为民治病,所以他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趣味链接:成语“讳疾忌医”与扁鹊有关吗?

有一次,扁鹊被蔡桓公召见询问医学方面的问题。扁鹊见到蔡桓公后,刚一坐下,就对蔡桓公说:“大王,您病了,应及时治疗,否则病情会加重的。”但蔡桓公对他的建议毫不理睬,反而有些不悦,因为他没有感觉到不舒服。

当扁鹊第二次被蔡桓公召见入宫时,他又对蔡桓公说:“大王,您的病已加重了,应当抓紧治疗。”但是,他苦口婆心的提醒还是没有引起蔡桓公的重视。

当扁鹊第三次被蔡桓公召见入宫时,他又对蔡桓公说:“大王,您的病已相当危险了,再不治疗就来不及了。”蔡桓公却下令把他赶了出去。

后来,蔡桓公感到不舒服了,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只说:“晚了,大王的病已深入到脏腑,没法救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就是由以上这个故事引申出来的。

006 ■ 华佗对中华医术有哪些贡献?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的造诣超过了前人,并获得了世界声誉,他就是被人们誉为继扁鹊之后的又一“神医”——华佗。

华佗(?~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安徽人。

华佗生活的年代,各诸侯连年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疾病到处流行,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对华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关心人民疾苦,治病救人,深受人民爱戴。

华佗凭着他的精湛医术,一生都在民间行医。他在医疗保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对此,历史上流传着种种动人的传说。

华佗编制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并一直流传至今。

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华佗从动物身上获得灵感,编制了一种仿生健身术——五禽戏。这种五禽戏由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组成。他把这些神态动作编成一套体操,让人们练习,用于锻炼身体,提高人体机能。现在,五禽戏已是一种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的医疗体操了。

华佗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手术的人。他用中药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的事迹成为了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美谈。

在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华佗传》中,有关于华佗用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情况的详细描绘。据该书描绘,华佗遇到病人“若疾发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先用湎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刳剖腹背,抽其筋骨”。由此可见,他进行手术的过程大致与现代外科手术过程相同,即先用麻沸散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才开腹进行手术,割掉病变的部分,再行缝合,最后敷以“膏药”并进行伤口包扎。

华佗对妇产科也很有研究。

有个妇女经常腰痛、脸色苍白、全身软弱无力,请了不少医生都治不好。华佗检查后对她说:“你怀孕期间受了损伤,胎儿还未生下来。”不料她回答:“孩子已经生下来了。”华佗说:“根据你两手的脉象,腹内还有一个胎儿。”原来她怀的是双胞胎,生下一胎,另一胎死在腹内,以致成病。为了治疗她的疾病,华佗为她针灸,在助产妇的帮助下,她终于又产下了一死胎。

华佗还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阑尾外科手术的医生。

有一天,一个病人被抬来见华佗,病人两手捂着肚子,痛得在担架上打滚。华佗先用针灸,但无济于事,只好进行手术。他先让病人以酒吞服“麻沸散”,顷刻之间病人便躺着不动了,随即他便开刀做手术,剖开一看,病人肚子里面全是脓血,原来他的阑尾已经溃烂。病人在手术之后,终于痊愈了。

因此,华佗被后人誉为“中国医学史上外科的开山鼻祖”、“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剂和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