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13369400000048

第48章 刘师培讲国学——经学教科书(1)

刘师培(1884—1919)

中国近现代经学大师。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出身于古文经学世家,1902年中举,1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入反清宣传。他在以后的岁月里,一方面在政治舞台上不断有令人瞩目的表演,从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到清廷幕僚、筹安会“六君子”之一;一方面在学术舞台上连创佳绩,甚至与章太炎齐名,并称“二叔”(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成为横跨政、学两界的名人。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1919年11月20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

刘师培作为经学大师,在继承《左氏》家学的同时,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思路,如他运用进化论思想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读书随笔》、《国学发微》、《小学发微补》等,具有开创意义;对于经学的研究工作,也是成果颇丰,先后著有《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征》、《周礼古注集疏》、《礼经旧说考略》、《逸礼考》以及《古书疑义举例补》、《论文札记》等,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他在北京大学时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曾备受鲁迅的推崇。

《经学教科书》是刘师培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只有第一册总论和第二册《易经》。第一册是历代经学史的概论(这一册当时在学界流行最为广泛),他按时代顺序,以专经的形式总结了历代经学研究的特点及成果,虽然只是论其大略,却见解精到,基本做到举要籍、明源流、辨得失、重考证,言简意赅而无轩轾。第二册为《易》学专论,他以清代焦循的《易》学为基础,但又不囿于象数与义理,以近代数学建立公式化体系的路子,试图寻求一条贯通《周易》全经的新路。该篇总论六十四卦中五十二卦的意义,他曾颇为自负地说:“皆因是象,用是德,修身应事,致治消患之正条目也。”

经学教科书

(第一章)经学

(第一节)经学总述

三代之时,只有《六经》。《六经》者,一曰《易经》,二曰《书经》,三曰《诗经》,四曰《礼经》,(即今《仪礼》)五曰《乐经》,六曰《春秋经》。(次序依《汉书·艺文志》)故《礼记·经解篇》引孔子之言,以《诗》、《礼》、《乐》、《春秋》、《易》为《六经》。若《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咸为记《春秋》之书。《周礼》原名《周官经》,《礼记》原名《小戴礼》,皆与《礼经》相辅之书。《论语》、《孝经》虽为孔门绪言,亦与《六经》有别。至《尔雅》列小学之门,《孟子》为儒家之一,《中庸》、《大学》咸附《小戴礼》之中,更不得目之为经。西汉之时,或称《六经》,或称六艺。(见《史记·孔子世家赞》及《滑稽列传序》)其后《乐经》失传,始以《孝经》、《论语》配五经,称为“七经”。(见《后汉书·赵典传》注)至于唐代,则《春秋》、《礼经》咸析为三,(《春秋》分为《公》、《谷》、《左氏》三经,而《礼》之外并以《周礼》、《礼记》为经,且误以《礼记》一书为本经。)立“三传”、“三礼”之名,合《易》、《诗》为“九经”。(唐开成石经则合《论语》、《孝经》、《尔雅》并为经书,而《经典释文》则《春秋》仅为一经,加以《论语》、《孝经》为九经,兹用顾亭林之说。)北宋之初,于《论语》、《孝经》而外,兼崇《尔雅》、《孟子》二书,而十三经之名,遂一定而不可复易矣。及程朱表彰《学》、《庸》,亦若十三经之外复益二经,流俗相沿习焉。不察以传为经,(如《左氏》、《公羊》、《谷梁》是也)以记为经,(如《小戴礼》是也)以群书为经,(如《周官经》、《论语》、《孝经》是也)以释经之书为经,(如《尔雅》是也)此则不知正名之故也。(参用龚自珍《六经正名说》)

(第二节)经字之定义

《六经》之名,始于三代,而经字之义,解释家各自不同。班固《白虎通》训经为“常”,以“五常”配五经。刘熙《释名》训经为“径”,以经为常典,尤径路无所不通。案:《白虎通》、《释名》之说,皆经字引申之义。惟许氏《说文》经字下云:“织也,从系,巠声。”盖经字之义,取象治丝,纵丝为经,衡丝为纬,(故地学家以纵线为经线,而以衡线为纬线也。)引申之,则为组织之义。上古之时,字训为饰,又学术授受多凭口耳之流传,《六经》为上古之书,故经书之文奇偶相生,声韵相协,以便记诵。而藻绘成章,有参伍错综之观。古人见经文多文言也,于是假治丝之义而锡以《六经》之名。(如《易》有《文言》,而六爻之中亦多韵语,故爻字取义于交互。《尚书》亦多偶语韵文,《诗》备入乐之用,故声成文谓之音。《孟子》亦曰不以文害辞。又《孟子》引孔子之言曰:“《春秋》其文则史。”而《礼记·礼器》篇亦曰:“《礼》有本、有文。”是《六经》之中无一非成文之书。)即群书之用文言者,亦称之为经,以与鄙词示异。(如《孝经》、《道德经》、《离骚经》之类是也。皆取藻绘成文之义。又《吴语》云:“挟经秉袍。”注云:“兵书也。”是兵书之杂用文言者,亦可称之为经也。)后世以降,以《六经》为先王之旧典也,乃训经为法。又以《六经》为尽人所共习也,乃训经为常。(《广雅·释诂》云:“经,常也。”《孟子·尽心下》云:“君子反经而已矣。”注亦云:“经,常也,犹常道也。”)此皆经字后起之义也。(若《白虎通》以五常配五经,则舍《春秋》而不言。刘熙训经为径,径为直捷之义,与文饰之义相反。)不明经字之本训,安知《六经》为古代文章之祖哉!

(第三节)古代之《六经》

《六经》起原甚古。自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以类物情,后圣有作,递有所增,合为六十四卦。(虞翻以为伏羲作,郑玄以为神农作,今并存其说。)而施政布令,备物利用,咸以卦象为折衷。夏《易》名《连山》,商《易》名《归藏》,今皆失传,是为《易经》之始。上古之君,左史记言,右史记动,言为《尚书》,动为《春秋》,(《礼记》郑注)故唐、虞、夏、殷咸有《尚书》,而古代史书复有三坟、五典,(见《左传·昭十二年》)是为《书经》、《春秋》之始。谣谚之兴,始于太古,(见杨慎所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大序》)虞、夏以降,咸有采诗之官,(夏有遒人,见《尚书》及《左传》。商有太师,见《礼记·王制》)采之民间,陈于天子,以观民风,(《王制》)是为《诗经》之始。乐舞始于葛天,(《吕氏春秋·古乐》篇)而伏羲、神农咸有乐名。至黄帝时,发明六律五音之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而帝王易姓受命,咸作乐以示功成,(用《乐纬》及《乐记》说)故音乐之技代有兴作,是为《乐经》之始。上古时,社会蒙昧,圣王既作,本习俗以定礼文,故唐虞之时以天地人为“三礼”,(见《虞书》注)以吉、凶、军、宾、嘉为“五礼”,(同上)降及夏、殷,咸有损益,是为《礼经》之始。由是言之,上古时代之学术,奚能越《六经》之范围哉!特上古之《六经》淆乱无序,未能荟萃成编,此古代之《六经》所由,殊于周代之《六经》也。

(第四节)西周之《六经》

西周之时,尊崇《六经》。自文王治《易》作彖文爻词,(用郑玄及惠栋说)周公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复损益前制,制为冠昏、丧祭、朝聘、射乡之礼,(即今《仪礼》)而轩陈诗(《雅》、《颂》、《南》、《幽》皆出于周公)观风。史官记言、记动,仍仿古代圣王之制。故《易经》掌于太卜,(以《易经》可备卜筮之用也)《书经》、《春秋》掌于太史、外史,《诗经》掌于太师,《礼经》掌于宗伯,《乐经》掌于大司乐。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用章学诚《校雠通义》说)而《礼》、《乐》、《诗》、复备学校教民之用,(《礼记·王制》篇云:“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诸侯各邦亦奉《六经》为典臬。因职官不备,或以史官兼掌之,诚以成周一代之史,悉范围于《六经》之中也。(用龚定庵《古史钩沈论》说,兼用王守仁说。)又周公之时,作《周官经》以明六官之职守。(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时,宋儒亦多疑之。惟汉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今从刘、郑二家之说。)又作《尔雅·释诂》一篇,(张揖《上广雅表》)明古今言语之异同,(用郝懿行《尔雅正义》说)以备外史达书名之用,(见《周礼》外史职,又大行人职亦同。)故周公者集周代学术之大成者也。(用魏源《学校应增祀先圣周公议》说)《六经》皆周公旧典,(用章学诚《校雠通义》说)足证孔子以前久有《六经》矣。故周末诸子,若管子、墨子咸见《六经》。(墨子称《诗》、《春秋》多太史中秘书,管子亦言“泽其四经”,注云:“《诗》、《礼》、《乐》也。”是道家、墨家咸见周室之《六经》矣。)盖周室未修之《六经》,固与孔子已修之《六经》不同也。(《公羊传》言未修之《春秋》,则《春秋》以外之五经,亦咸有未修之旧本矣。惟后世失其传耳。)

(第五节)孔子定《六经》

东周之时,治《六经》者,非仅孔子一家。(见前一课)若孔子《六经》之学,则大抵得之史官。《周易》、《春秋》得之鲁史,(观《左传·昭二年》,知《易》与《春秋》皆掌于鲁太史)《诗》篇得之远祖正考父,(《商颂·小序》。正考父为孔子之祖,则孔氏必世传《诗》学。)复问礼老聃,问乐苌弘,(《礼记》及《史记》)观百二国宝书于周史,(杜预《春秋左传集解·自序》。)故以《六经》奸七十二君。以庄子·天运》篇,)及所如辄阻,乃退居鲁国作《十翼》,(郑玄以《十翼》为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下《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以赞《周易》。叙列《尚书》,定为百篇。删殷、周之《诗》,定为三百一十篇。(以上用《史记·孔子世家》说)复返鲁正乐,播以弦歌,(同上)使《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又观三代损益之礼,从周礼而黜夏、殷。(本《论语》、《中庸》注及《史记·孔子世家》)及西狩获麟,乃编列鲁国十二公之行事作为《春秋》。(《史记·孔子世家》)而周室未修之《六经》,易为孔门编订之《六经》。盖《六经》之中,或为讲义,或为课本。《易经》者,哲理之讲义也。《诗经》者,唱歌之课本也。《书经》者,国文之课本也。(兼政治学)《春秋》者,本国近世史之课本也。《礼经》者,修身之课本也。《乐经》者,唱歌课本以及体操之模范也。又孔子教人以雅言为主,(《论语》)故用《尔雅》以辨言。(《大戴礼·小辨》篇)则《尔雅》者,又即孔门之文典也。此孔子所由言述而不作(《论语》。)与。(特孔门之授《六经》,以《诗》、《礼》、《乐》为寻常学科,以《易》、《春秋》为特别学科,故性与天道,弟子多不得而闻,试观《汉书》眭弘等《传赞》,则性即《易经》,天道即《春秋》也。)

(第六节)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孔子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故曾子作《孝经》以记孔子论孝之言。(《六艺论》虽言《孝经》为孔子所作,然《史记·孔子世家》则言《孝经》为曾子所记。)子夏诸人复荟集孔子绪言纂为《论语》,(《六艺论》)而《六经》之学亦各有专书。《易经》由孔子授商瞿,(唐代以来有伪《子夏传》,后儒遂疑子夏传《易》,不知此实商瞿之误,因子夏名商,故误商瞿之商为子夏也。)再传而为子弓,复三传而为田何。(《史记》)《书经》之学,虽由孔子授漆雕开,然师说无传。惟孔氏世传其书,九传而至孔鲋。(《孔丛子》)《诗经》之学,由孔子授子夏,六传而至荀卿,荀卿授《诗》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以《诗经》授毛亨,为《毛诗》之祖。(《经典释文序录》)《春秋》之学,自左丘明作《传》,六传而至荀卿,复由荀卿授张苍,是为左氏学之祖。(刘向《别录》)《公》、《谷》二传,咸为子夏所传。一由子夏传公羊高,公羊氏世传其学;五传而至胡母生,是为公羊学之祖。(戴宏《序》)一由子夏授谷梁赤,(《风俗通》)一传而为荀卿,复由荀卿授申公,(杨疏)是为谷梁学之祖。是子夏、荀卿者集《六经》学术之大成者也。(用汪中《荀卿子通论》及陈玉树《卜子年谱序》说。)两汉诸儒殆皆守子夏、荀卿之学派者与。

附录

孔子传经表(从孔子弟子起至汉初止)

(第七节)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礼》、《乐》二经,孔门传其学者,尤不乏其人。如子夏、子贡皆深于《乐》,(《礼记·乐记》篇)曾子、子游、孺悲皆深于《礼》。(见《礼记·檀弓》、《杂记》诸篇)六国之时,传《礼经》者,复有公孙尼子、王史氏诸人。(本《汉书·艺文志》)而孔门弟子复为《礼经》作记,(如子夏作《丧服记》是)又杂采古代记礼之书以及孔子论礼之言,依类排例,荟萃成书。(即今《大戴礼》、《小戴礼》是)而子思作《中庸》,七十子之徒作《大学》,(用汪中说)咸附列其中。惟当世学者溺于墨子“非乐”之言,致战国之时,治《乐经》者遂鲜,此《礼》、《乐》二经兴废之大略也。又子夏之徒赓续《尔雅》,(张揖《上广雅表》)以释六艺之言。(郑玄《驳五经异义》)邹人孟轲,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荀孟列传》)通《五经》之学,尤长于《诗》、,(赵岐《孟子章句题词》)作《孟子》七篇,列于儒家之一,(《汉书·艺文志》)大抵皆孔门之绪言也。故邹、鲁之民,咸身习《六经》之文,彬彬向学,迄于周末弗衰。(用《史记·儒林列传叙文》之说)自鲁置博士,(《史记·公仪休传》)始以《六经》为官学。魏文侯受业子夏,复为博士置弟子,(《汉书·贾山传》)已开秦制之先。(秦立博士)惟秦代之时,禁民间私习《六经》,故焚书坑儒舍《易》而外,(惟《易经》未毁)咸出于灰烬屋壁之中,(用《史记·儒林传》、《汉书·艺文志》说)此则《六经》之大厄也。(秦皇虽焚《六经》,然特禁民间之私学耳,未尝不以《六经》为官学也。命民以吏为师,吏即博士,所学者即《六经》之类也。如叔孙通为博士,明于《礼》、《乐》;张苍为秦柱下史,明于《左氏春秋》。是秦代有职之官,固未曾禁其习《六经》也。)可不叹哉!

(第八节)尊崇《六经》之原因

《六经》本先王之旧典,特孔子另有编订之本耳。周末诸子,虽治《六经》,然咸无定本。致后世之儒,只见孔子编订之《六经》;而周室《六经》之旧本,咸失其传。班固作《艺文志》,以《六经》为“六艺”,列于诸子之前,诚以《六经》为古籍,非儒家所得私。然又列《论语》、《孝经》于六艺之末,由是孔门自著之书,始与《六经》并崇。盖因尊孔子而并崇《六经》,(因孔子编订之故)非因尊《六经》而始崇孔子也。且后世尊崇《六经》,亦自有故。盖后儒治经学,咸随世俗之好尚为转移。西汉侈言灾异,则说经者亦著灾异之书。东汉崇尚谶纬,则说经者亦杂谶纬之说。(著灾异之书如董仲舒著《繁露》,)刘向著《洪范五行传》,(以及眭、孟、京房、李寻是也。杂纬书之说者,如何休以西狩获麟为汉室受命之符,及郑玄、宋均等注纬书,皆是也。)推之魏晋尚清谈,则注经者杂引玄言。(如王弼、韩康伯注《周易》,何晏解《论语》是也。)宋明尚道学,则注经者空言义理。(如程子注《易》,朱子注《易》、注《学》、《庸》、《论》、《孟》,杨时注《中庸》是也。)盖治经之儒,各随一代之好尚,故历代之君民咸便之,而《六经》之书遂炳若日星,为一国人民所共习矣。夫三代以前,书缺有间,惟《六经》之书确为三代之古籍,典章风俗即此可窥。即《论》、《孟》各书,亦可窥儒家学术之大略,则尊崇经学亦固其宜。惟后儒误以《六经》为孔子之私书,不知《六经》为先王之旧籍,并不知孔门自著之书实与《六经》有别,此则疏于考古之弊也。

(第九节)两汉《易》学之传授

秦政焚经,以《易》为卜筮之书,传者不绝。汉兴以来,田何传商翟之《易》,以授王同、丁宽、周王孙,而杨何诸人受业王同,复由杨何授司马谈、京房。(别一京房也)丁宽治《田氏易》,复从周王孙问古义,以授砀人田王孙,复由田王孙授孟喜、施雠,由是《易经》有施孟之学。梁丘贺本从京房受《易》,后更事田王孙,参合丁宽、王同之说,由是《易经》有梁丘之学。京房(别一京房)受《易》焦延寿,延寿之学,亦出孟喜,说《易》长于灾异,由是《易经》有京氏之学。当西汉时,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咸立学官,此《易》学之今文也,咸为齐学之别派。而民间所私传者,复有费氏《易》、高氏《易》。费氏《易》出于费直,为章句四卷,以《彖》、《象》、《系辞》、《文言》说上下经,字皆古文。及刘向校书以诸家皆祖田何,惟京氏为异,惟费氏经与古文同。当东汉时,陈元、马融、荀爽并传费氏《易》,郑玄亦由京《易》习费《易》,咸作《易注》,此殆《易》学之古文与。高氏《易》出于高相,与费直同时,源渊出于丁宽,盖亦齐学之别派也。又东汉之时,虞光世传《孟氏易》,五传而至虞翻,由是《易经》有虞氏之注,亦为西汉《易》学之支流。(以上用《汉书·儒林传》、《汉书·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及各列传,并《经典释文》及江藩《汉学师承记》。)此汉代《易经》传授之大略也。(别有韩氏《易》始于韩婴,白氏《易》始于白子支,咸未能自成其学,故弗录。虞翻注为汉学,故列入此课中。)

(第十节)两汉《尚书》学之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