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的上岗执照
13474500000002

第2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为什么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呢?我到各地讲课,经常看到父母买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给孩子看,好好看看,好好受受教育。可是这些书不是给孩子看的,是给父母看的。父母想:我们还看什么呢?所以说父母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成长。

我做了多年儿童教育的研究,发现教育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困难。今天这个时代,全世界都会发现,孩子的教育是困难的,这个困难主要不是来自于物质方面,物质方面我们有了很大的改善,条件都比原来好多了,困难来自于我们不了解今天的孩子。

其实都能感觉到,我们小的时候好像父母教育我们挺容易的,我们觉得父母挺有权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是孩子不了解大人,大人很神秘,大人知道的事多,很有权威性。今天倒过来了,今天是大人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孩子知道的事挺多。为什么啊?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么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你会发现,成年人的优势不如孩子。我们发现,家里有电脑的,孩子的上网水平经常是高于成年人的。

1997年,我带一个团参加了法国巴黎举办的“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几百个专家形成共识:在计算机时代,成年人心怀恐惧、疑虑重重;而青少年无所畏惧,满怀欣喜地往前走。信息化的时代动摇了父母和老师的权威地位。

有一次中青网搞了一个中学生网络之星大赛的评奖,请我当评委。来了很多网络高手,都是青少年。有一个少年就跟我说:“孙老师,您知道吗?您研究儿童问题,您知道不知道?”我说:“什么啊?”他说:“现在的父母都是‘菜鸟’。”我说:“什么意思啊?”“吃菜的菜,‘菜鸟’就是新手,在网络上笨手笨脚的人叫‘菜鸟’。”我说:“你们是什么鸟啊?”“我们是‘老鸟’啊!”我一听就明白了,今天的时代是“菜鸟”教育“老鸟”的时代,你对孩子说的很多话还没开口,孩子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孩子做的事你不知道。

有的父母老爱说孩子,现在孩子也学乖了,他也不老和你顶,就说:“好好好,你对你对,你们大人都对,你们大人还是蛋白质呢!”大人一听,这是什么意思啊?蛋白质不是好东西吗?我们人人需要蛋白质啊!蛋白质是青少年的网络语言,蛋是笨蛋的蛋,白是白痴的白,质是神经质的质。这是孩子在骂你呢,你还听不懂,这样的语言多了。

这样一个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成年人面对互联网就紧张,他不会操作啊!我在2000年就开了我的孙云晓网站,2005年底新浪网又请我开了博客。我操作这些东西都笨手笨脚,好多事都是以我女儿为师。我们家里上网,一碰到问题就叫我女儿:唉呀,快来快来,怎么回事?老叫,家家户户都是这样。

人民日报原来的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写得精彩之极,叫《赞“回家问问孙子”》。好多老学者、老科学家讨论问题,说:“哎哟,这个问题不行,等我今儿晚上回家问问我孙子吧。”为什么呢?就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呀!你不要以为他们在网络上就是一点技巧,不是的;他就是获得点信息,也不是的。他的技巧多了,他获得的信息也特别多,多了之后就形成他自己的观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对孩子的态度要发生变化。首先我觉得一个很深刻的变化就是,过去我们都觉得中国的教育难题第一个是独生子女难教育,第二个是学习压力太大了,我们也没办法。我现在的看法改变了,我认为第一难题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造成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孩子变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陌生,两代人中间竖着鸿沟,互相不理解。

你的孩子一回家就上网,一回家就看电视,老看动画片,你觉得孩子变得很怪异。半夜,妈妈起来上厕所,看儿子在被窝里打游戏,半夜做梦还打呢!孩子的很多行为已经改变了,他说话你也听不懂。他们把“我们”不说“我们”,说“偶们”,这种话很多很多,这是网络语言。

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成年人年龄越大上网越困难、越掌握不好。爷爷奶奶今天带孩子更困难了。所以说在这样一个时代,父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学习,不但要学习怎么教育孩子,还要学习怎么掌握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还要特别想一想怎么样去理解今天的孩子。

怎么理解今天的孩子呢?为此我们做过专门的研究。我们认为,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过去是三娘教子,今天是子教三娘,两代人要相互学习。

有一个父亲跟我说:“哎呀,我那儿子不得了,才3岁。有一天他淘气,我就揍了他,揍了一顿之后,他就往里屋跑,他要拨110,说:‘打人犯法,我得打电话报警。’我的天哪,我赶快给按住了。”

在中国,可能打110报警也不一定管什么用,但是在国外那可不得了,甚至你没报警,你在家打孩子邻居就报警了,警察就真来了,来了以后真把你抓走了。

有一个5岁的女孩问她妈妈:“妈妈,女的能当国家主席吗?”妈妈一听很高兴:我女儿还问这个问题啊!妈妈就说:“能啊,现在好多国家都有女总统啊、女总理啊!”女儿说:“嗯,那我长大了要争取当国家主席。”妈妈说:“好啊,你当了国家主席,我就是皇太后啊。”她女儿说:“那可不对,我是国家主席,你还是老百姓,跟你没关系。”这个妈妈很感慨,说:“我还是个知识分子啊,怎么女儿一说国家主席,我马上就想到皇太后了呢?”可能就是看什么清朝、明朝的电视剧看多了,但是我们骨子里边真有那么一些封建意识。

我们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和光明日报、中国妇女报,搞过一个《向孩子学习》的征文。有很多妈妈参加了,感慨万千啊,写了很多向孩子学习的文章。

有个妈妈是知识分子,她儿子上高一,她觉得儿子比较冷漠、不热情,她老想用自己当年艰苦奋斗的经历来感染儿子,她就写了篇文章,回忆当年她当红卫兵到处去串联,去延安,去圣地访问的事情。

这个妈妈说:“在延北高原的时候,经过一个山谷,都是鹅卵石,走一步退两步,很艰难。我们6个红卫兵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无困难一定要走到底。磨得脚打了泡,还要往前走。”

她回忆了这一段,然后写了文章给儿子看。她好好观察她儿子的表情,没有想到儿子没表情。儿子看了以后说:“老妈,你们这6个人就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换条道走啊?”他妈妈等了半天是这句话“换条道走啊!”他儿子说:“你们跟那堆鹅卵石较什么劲啊!”这个妈妈就僵在那儿了,后来就琢磨这个问题。

你看看,一段让父母热血沸腾的经历,到了儿子这儿,儿子就是轻轻一句话“为什么不换条道走啊?”这个差异太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这代人是不会选择的一代,也不需要选择的一代。我们那个时候,一切都给你安排好了:好好上学、好好闹革命、好好学功课,学完功课该毕业该分配,你就业工作也行,你考大学也行,分到哪个岗位上一干就很久,很少有人找工作,都是安排工作。我们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我们习惯一切被安排。

现在的孩子不这样,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从小就学会选择。“你今天想吃什么?”“今天咱们上哪儿去玩?”这都跟孩子商量,孩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

现在很多年轻人有一个现象,我就见过一个这样的朋友。深圳读书节我去讲演,一个记者说:“孙老师,你说孩子的选择,我跟你说吧,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老爸老妈都骂死我了。”为什么呢?他原来在湖南文化厅工作,在父母眼里,儿子在省文化厅工作多体面、多稳定啊!结果他辞职了,闯深圳去了。到了深圳谁知道你能干什么呢?

很多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一个工作一辈子都不如意,但是他一辈子都不敢辞职,一定是:“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他老老实实地干工作,满腹怨言,专长也不能实现,对他发展也不好,但他就不敢离开。但是年轻人不这样,你看他有很好的工作,他说不干就不干,他有更好的选择,他习惯了选择。

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进步。他要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他不会受到各传统的束缚。我们看到孩子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在孩子身上充分地体现出来。

我想问问大家,你在生活中感没感受到你需要向孩子学习,你觉得需不需要向孩子学习?如果你感到需要向他学习,为什么?如果你感到不需要向他学习,为什么?生活中你碰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我就碰到过,有一次我们家搬家,从北京的西直门搬到东直门,我们就去买家具。我是山东人,我过去有这种观念,买沙发要买木头的。我这个人从小就喜欢木头东西,我说买木头沙发结实,一辈子用不坏,冬暖夏凉,多好啊,而且要买实木的。

我女儿去买了,挑来挑去觉得挑不出来。我女儿说:“那个木头沙发特贵,而且又很笨重。”我女儿问我:“老爸,为什么你要买木头沙发?”我说:“结实,一辈子用不坏。”我女儿说:“什么东西一辈子用不坏啊?这个一辈子不舒服的东西你买它干嘛啊?”这话对我很有刺激啊,我说:“那你说买什么样的?”“买布艺沙发,你看看,过来看看,布艺沙发。”我到那个布艺沙发上一坐,真是舒服,又软又轻又舒服。我说:“这东西不结实吧,坏了怎么办呢?”她说:“坏了再修啊,用上几年就换了嘛,而且还便宜。”我觉得女儿讲得有道理,我就花比较少的钱买了一个布艺沙发。

有一位家长说了一件非常小的小事,但是我觉得也足以让我向孩子学习。有一次,孩子去参加学校的春游,春游完了,校车把他送到家门口。我有另一处房子,我要带他到另一处去住。因为是周末了,我觉得他爬了一天也应该很辛苦,我就跟他说:“咱们打车回去吧。”也没有多少钱,但是孩子当时就说不用,说:“奶奶家门口有一个空调车,我们坐这个车,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很方便就能到我们家了。”当时我就特别感慨,我说:“你不累吗?”他说:“累也没关系,反正车上也有座。”回去我就跟我先生说:“他比我强,他知道节俭。”

这个孩子有他自己的合理思维,他觉得不需要那么做。他的世界很小,但是他能够看到这一点,提出一个更好的建议,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向孩子学习的地方。其实这个妈妈说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碰到,有的甚至比这个还要深刻。

比方说,我女儿在北京某中学读书的时候,赶上50年大庆。北京10万中学生参加背景组字,我女儿就是其中一个,每天训练很辛苦。有一天晚上,我女儿给我打电话:“老爸,我今天训练一天好累好累啊,我们就在外边吃饭,然后打车回家行不行?”她太累了,而且我们家离得很远,所以我就说:“你们吃饭可以,打车也行,那你有钱吗?又吃饭又打车,谁请谁啊?”我女儿说:“什么谁请谁啊,我们都是AA制。”那个时候车便宜,大概打个车就10块钱吧。上车以后看看几个人,五个人,一个人二块马上拿钱;吃饭点几个菜,一算多少钱,一个人2.5元马上就拿钱。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习惯于这样子,说句真心话,我做不到。我是山东人,真是属于穷大方,再穷得请朋友吃饭,绝不能让朋友请。还AA制呢,个人掏个人的钱,确实做不出来,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出来的。其实你想想看,孩子之间现在流行AA制,我认为很有现代观念。因为大家都不挣钱,大家要共同分担、合理分担,我觉得它不是一种小气、不是一种自私,而是一种现代意识,我们很多父母却做不到。

所以我们是需要向孩子学习的。我在做这个研究中认为:向孩子学习不是让你丢人的事,而是成年人的睿智。你发现没有,你越向孩子学习,孩子就越好教育。你向孩子学习了,被人学习总是感到有点骄傲,又觉得不好意思:你看父母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向我学习,还听我的意见、尊重我,那我肯定得表现得更好。孩子就这个特点,我感到成功了,我可以做一个更成功的给你看。他受到一种激励、受到一种欣赏就会这么做。

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不向孩子学习,你没法教育孩子,而且你没有办法完成你终身学习的任务。慢慢你会感到孩子会成为你很好的老师,好多事他会来给你提醒,而且孩子身上的现代观念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我还是讲我女儿的例子,有一次我印象特别深。我女儿学校的校长碰到我:“孙先生,我们现在有一个国际夏令营,是不是给你女儿一个名额去国际海洋夏令营。”校长给你名额,你当然很感谢了:真是谢谢校长,非常感谢。好了,把钱交了,还挺贵的,但是校长给你名额,你还能嫌贵吗?当然也不能说贵,就报名培训去了。

结果我女儿去了第一天,培训的第一天,回来就说:“这个夏令营是骗人的,说是国际海洋夏令营,根本没有什么海洋活动,老购物,本来6天的活动改成5天,这个夏令营不好,我不去了。”这一说,我感到很为难:钱都交了,都开始培训了,你不去了。我说:“去吧,你去了就有收获,去了就会受到教育。”你看我们成年人,我们父母的思维就是忍耐,而不大在意自己的权利。“去吧去吧,都这样了,好赖你去吧。”我女儿说:“不想去,都这样了,这么委曲求全干嘛?”这个话启发了我,我想孩子说得有道理,既然觉得这个夏令营没有多少收获,为什么强迫自己去呢?我就说:“这样吧,你说得也有道理,去不去是你自己的权利,但是不去的话呢,你要去跟老师说明理由,办好退员手续,如果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不去。”“那行,没问题。”第二天就跟老师说明理由,然后把款都退回来了,就没去了。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孩子,大概是历史上最重视自我的一代,是最注意维护个人权利的一代。这个当中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现代性,现代人都特别爱讲权利,讲责任和权利统一。所以说向孩子学习是我们今天的父母一个教育成功的必备要素。我们今天不能光想着怎么去教育孩子,而且还要想着怎么向孩子学习。不要以为孩子做得都是不好的,我们就是高明的,其实有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特别要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学习他们,与他们一起成长。

你发现没有,现在的小孩子对环保特别在意,在学校一学到环保就特重视。后来有人调查发现,在中国,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好,因为他受到了环保的教育。他们老提醒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垃圾得分类,废纸别乱扔,什么水龙头怎么样等等。

曾经有三个初中生给朱镕基总理写信,呼吁环保的重要,结果朱总理当时就批示。朱总理很感动地说:“小小年级有如此胸怀实令我辈汗颜哪!”为什么呢?中国的经济是快速地发展,但是这快速发展的经济,我们是用高代价、高污染、高能耗换来的。但是我们的孩子们通过调查,有了自己的观念,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

所以我特别给大家一个忠告: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我们的确要教育孩子、要履行我们的责任,但同时也必须努力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向他们学习,和他们一起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化代沟为彩虹的一个秘诀。我们现在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特别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不论是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再小的孩子,你发现没有,那些孩子往往习惯于按规则办事,老师讲的道理小孩就记住了。我们成人有时候面对孩子清澈的目光的时候,你不得不使自己变得像个圣人一样。

一位小孩说:“妈妈,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传染疾病。”妈妈不能够抢座的,有的时候小孩在车上想起来让座,有的父母把孩子一推:动什么呀,坐在这儿!把脸一掰看着窗外:你甭看你身后有谁。小孩就很不舒服,小孩受到了教育,应该要有礼貌、要谦让的。我们一定要反思这个问题。

与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这样我们就会把这个深深的代沟变窄甚至填平。使我们的成长变为我们全家、全社会共同的主题,我们也会因此而变得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