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大全集
13576200000177

第177章 开明——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

另类“推销”

苏巴克是一位刚刚从一所著名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女孩,她对于设计服装的布料和花样颇有些研究,并且很感兴趣,于是她准备涉足这一行。不过,初入此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服装制作厂家,都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

一次,苏巴克拿着一堆自己呕心沥血设计的作品,来到一家著名的服装设计公司。助理设计师本想打发她走,可是见她一副渴求的模样,便于心不忍地对她说:“好吧,我拿进去给我们的设计师看一下。”过了一会儿,助理设计师出来对她说:“设计师说,我们的设计图太多了,根本没时间看。”苏巴克又跑到制造服装的工厂,结果也是一样。她四处碰壁,心情十分沮丧。但她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方法对了,不断地尝试,就一定能打开僵局。

有一天,苏巴克参加一位歌星的签名会。这位歌星拥有许多歌迷。苏巴克挤在追慕歌星的众多歌迷之中,以十分崇拜的眼神望着歌星。好不容易轮到她和歌星握手时,苏巴克从背包里拿出一些布料和自己的设计图,对歌星说:“我好崇拜你哟!我想为你设计一套漂亮的服饰。请您在这几块布上为我签个名好吗?”苏巴克显出一副谦逊崇拜的模样。

这位歌星看了这些布料和设计图说:“哇!好漂亮哟!请你和我的服装设计师联络,我想用这些布料做衣服。这是她的电话,就说我叫你去找她的。”

苏巴克开心地说:“好啊!我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大早,苏巴克又来到了先前被泼了一头冷水的著名设计师的公司。她拿出有歌星签名的布料来,对助理设计师说:“是她叫我来找你们的,她说要用这些布料做衣服。”

助理设计师进办公室不到几分钟,设计师就带着满脸的笑容走出来见她。这样,苏巴克很光彩地走进了这家公司,而且凭借她出色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客户的欢迎。

苏巴克的胆识和聪慧着实令人敬佩。她自知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但又了解入行的艰难。通过分析,她认识到必须寻找到一个中介进行“推销”,她不失时机地以歌迷的身份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从而为自己打开了成功之门。

这个故事教会我们,人不光要有能力,也要有办法展现自己的能力,根据你自身的长处和爱好,定好你人生的目标,凡事多动脑筋,不要让自己的才华埋没在自己手中。

再富也要“穷”孩子

澳大利亚属于一个发达国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一位澳大利亚人见到中国父母把孩子包裹得像一个“棉花团”时所说的话。事实的确如此,就是在最冷的月份,也很少见哪一位澳大利亚人的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只是“短打扮”外面罩一套深蓝色的绒衣,便无事一般地行进在寒风之中。

而一旦太阳出来,便又将绒衣除去,只穿短衣、短裤、短裙。在一所体操学校里,每日傍晚训练结束对,常见家长陪着光头、赤脚、只穿背心短裤的孩子从学校里出来,尽管寒气袭人,但很少见家长大惊小怪,为孩子拎鞋、戴帽、披衣。澳洲的冬天虽然不是很冷,但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常在10摄氏度以下,以一些亚裔人的眼光来看,孩子做“短打扮”实在是穿得太少了。

澳洲污染小,太阳辐射异常强烈,初来乍到者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绽。然而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那车上并非没有遮阳棚,只是没有撑开而已。你也许要说:“澳洲人喜欢阳光浴……”这话不假,但考虑到此时高温三十八九摄氏度,就不能不说这些母亲是“别有用心”了。

在一家妇产科医院有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做产前检查。妻子进诊室面见医生去了,丈夫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少顷,女儿闹着要喝水,于是那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冲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便递到孩子手里(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饮用)——那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自动售货机正出售一元一杯的可口可乐和橙汁;而他也不是买不起饮料,据说,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15万元。

其实,这种“穷”待孩子的现象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注射防疫针的日子,社区儿童保健站里便排成长龙。排队中,便常见家长将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地上(铺有地毯),任其去爬、去啃、去打滚,孩子哭喊,也只是安慰两句,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澳洲人酷爱勇敢者的运动——冲浪,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都常带孩子去海滩,小孩子褪尽“束缚”,光着脚丫自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儿的孩子便跟着父母下海冲浪,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父母最多也只是为其拍拍背,便鼓励孩子再次下海去搏击风浪。

至于说到吃,不能不承认也有故意“穷”孩子的成分。澳洲的中学和小学中午不放学,午餐可以在学校餐厅购买(也只有汉堡包之类的粗糙食物出售),也可以自带。但自带的占了大多数,一般是一瓶可乐再加一个汉堡包和一只水果。孩子们出外旅游,如需就餐也不过是光顾既便宜又实惠的“麦当劳”。如果仅从孩子们所带的食物上来判断,任你怎么也判断不出其家贫还是家富。

其实,澳洲人对“再富也要‘穷’孩子”并不是像我们熟知的日本人那样刻意为之,过分要求,病态地追求那种坚强的精神,往往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用澳洲人的话来说,他们不过就是“为未来着想”——因为孩子们长大之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己闯出一片天地,那么,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摔摔打打,经过磨炼,“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不管怎样,自己父母的培养总比孩子以后人生中要面临的苦难温柔多了……面对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我们的家长朋友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也许我们不必照搬国外的经验,但是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是不是太多了一点儿?

换一种方式教《灰姑娘》

这是美国一次课程的记录: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在《灰姑娘》这个故事里,你们最喜欢哪一个角色呢?又最不喜欢哪一个角色呢?为什么?

学生:我喜欢灰姑娘辛黛瑞拉,我还喜欢王子,我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那两个姐姐。辛黛瑞拉非常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她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兮兮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鞋子。哎呀,那可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你们每个人平时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的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可要被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就更要注意了,将来你们和男孩子约会,要是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非常邋遢、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起来。)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想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啊,我肯定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当上王后了。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都是很好的,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非常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朋友。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她就放弃了,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舞会的?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儿。)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真的是太棒了!你们看,就是那么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有人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孩子们欢呼雀跃。

这就是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阅读课。而反观我们是几岁的时候才想到这些层面的?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看到这样的课程之后,会不会感到脸红呢?如果是这样两种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到底谁的会更精彩?这样的问题,太值得我们思考了。

有很多家长习惯于严格管教孩子。这就暴露一个严重的问题:用大人的标准去管教孩子,是否合适?导致诸多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也常常是家长管教孩子过于严格。难道我们的家长朋友忘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你会发现孩子的世界是那么单纯。孩子需要父母的认可、赞美和奖赏,在赞美声中成长的孩子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