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大全集
13576200000178

第178章 奖赏——在赞美声中成长的孩子更自信

每个孩子都渴望表扬

其实在所有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表扬,包括您的孩子在内,没有一个孩子例外。但是,您是否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表扬呢?

在大部分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他们心里最在意的人,就是他们心里的天空。父母的一句“我爱你”、“宝贝你真棒”、“你真可爱”、“将来你一定有出息”、“你真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都会成为孩子们最喜欢听的话。鼓励,永远是孩子最需要的。相反,孩子最不喜欢听家长说的,就是对他们的谩骂,诸如“你弱智啊”、“笨蛋”、“你傻啊”、“你真不争气”、“不喜欢你”、“滚出家去”……这类的话对孩子说多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就会慢慢由敬爱变成憎恨。

不管什么时候,鼓励式教育都是孩子心中的期盼;而否定式的,比较式的,侮辱式的方式,则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孩子渴望表扬,可能每天陪伴着孩子的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每天面对的是孩子熟悉的动作与表情,可能孩子得到表扬后的变化,家长也没太往心里去。但是,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哈佛式的教育方式十分注重细节,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多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小小进步,并给予表扬。即使再差劲的孩子都会有进步的时候,他们都值得表扬,我们尤其不能忽略这类孩子的进步。有位老师通过比较观察全班同学的表现,很快就发现了所谓的“差生”的进步之处。

刚开学没几天,老师便发现班上有位叫迈克的男孩,学习习惯十分不好,当别的同学都在认真听讲,非常认真地做笔记时,他却总是喜欢做一些小动作,而且还喜欢打扰周边的学生。不过,老师从来都不会粗暴地批评他,只是通过委婉的劝说试图改变。两周过去了,老师的委婉劝说似乎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他依然是我行我素。

后来,老师终于有了新的主意。这一天,他照例提前五分钟来到了班级,静静地看着这些孩子玩耍。同样也看到了迈克,老师走他跟前说:“你今天的衣服可真好看啊!”

开始,迈克并没有变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后来老师又问:“你的衣服是在哪买的啊,我自己也想买一件这么漂亮的衣服。”这个时候,迈克微微地一笑,非常得意地告诉老师他是在哪儿买的。接着上课铃响了。老师像往常一样上课,但迈克却表现得很不一般。往常,他很少发言,今天他却表现得特别积极。而且,让老师惊讶的是,直到下课,他都没有做任何的小动作。

下课后,老师仔细地思考、分析了一下,认为自己课前跟他的谈话起到了作用,他得到了一些的肯定和表扬,他觉得老师在关注他,所以,他就更想表现得好一点。这样看来,孩子的世界真是很单纯啊!你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平等相处,也许,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就会成为他改掉坏习惯的动力。

在班上,还有一个女孩儿叫吉娜,她与迈克的性格和表现是刚好相反,她十分内向,总是那么的害羞,老师叫她她都不敢应声。上课的时候,老师如果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她也站起来低着头不敢做声。有了迈克的例子,老师就想,也应该找机会表扬表扬一下吉娜,相信她也同样渴望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她,给予她的表扬,也许能够让她变得大胆自信一些。

于是,当班上有同学正在吵闹嬉戏的时候,老师便表扬吉娜同学非常安静,遵守纪律,这样的学生老师非常喜欢,如果她还能够勇敢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的话,老师将更喜欢。于是,接着老师就提了一个问题,沉默了许久,看见她慢慢把手举起来了。她站起来后,犹豫了好久,才用很小的声音回答了问题。于是,老师马上让她坐下了,并且带头鼓起了掌,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虽然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但是,能够勇敢地举手,并且站起来开始回答问题,就是很大的进步!老师很高兴,老师也很希望吉娜同学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接再厉,因为她很聪明,老师相信,她能够做得更好!”说完话后,大家看见吉娜羞涩地笑了,以后的课上,她也表现得越来越积极。

学期过了一半了,班上又出现一个“调皮大王”加米奥,平时,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总会在上课的时候发出尖声,当老师管束他时,他反会洋洋得意地说:“这声音多好听呀,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

这天,到课间休息的时候了,其他孩子们都在玩玩具,加米奥却坐在老师的身边,一会儿问老师渴吗?一会儿问老师累吗?渴了给他斟水,累了给他捶捶背。老师心里想:今天这个加米奥真好!上课了,老师发现加米奥的脸蛋红红的,但眼睛却认真地看着老师,还积极地举手,没有唱他的“美妙音乐”,也没有做小动作、打扰其他同学或者进行捣乱。于是,老师一连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三次,加米奥显然非常高兴。下课后,老师走到加米奥身边,摸摸他的头,老天啊,好烫啊,老师明白了,原来加米奥是发烧了,难怪今天这么安静,他是没有什么力气到处跑动,到处闹腾了。于是,老师赶紧给他妈妈打电话,告知加米奥生病的事。后来,当他妈妈来接他去看病时,他却不愿走,他说:“老师今天表扬了我三次哦,我不回去,我还要老师表扬我呢!”

这三则观察日记,都是孩子渴望表现的最好证明。可能,在家里的时候,做父母的往往难以发现这些细节,但是,在学校时,面对众多孩子,通过对比,老师就能很快发现孩子在接受表扬后的变化。即使只是一次小小的表扬,对孩子的心灵鼓舞作用也是巨大的。所以,善于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积极的正面的动机,赞美孩子已经做到的部分。这样,孩子就逐渐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断继续保持。在哈佛式的教育方式里,只要去的进步的人,都可以平等地得到表扬!这便是哈佛式教育里最普通的激励机制。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挑选出那个适当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您的表扬,孩子的内心深处其实就渴望着您一句简单的表扬而已,为什么要让他们失望呢?

找到自己的优点

从前,有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

“精通数学吗?”那人问。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

青年惭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拉住:“青年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

“把名字写好也是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能把名字写好,就能把字写得叫人称赞,就能把文章写好!”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兴奋得脚步都轻松起来了。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民间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以为我们自己一无是处,其实我们有很多自己并不在意的方面,要比别人做得都好。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好好发扬,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前进的动力

1911年年底,后来身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问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不久以前,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清朝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得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周恩来听到了校长的表扬心里也很开心,从那以后就更加勤奋地投入到学习中,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代巨人,改变了时代,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家长朋友读了这个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并问问自己的孩子:“梦想是行动的指南针,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为你的梦想做哪些努力?”

赞美的力量

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就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二十一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上……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有信心,只要你有了信心,做任何事都有60%会成功的,剩下的40%就是靠努力而成就的。或者我们这样想,一个充满信心的人和一个没有信心的人,两个人的能力也机遇都是一样的,然后两个人去做同一件事,你觉得哪一个人会更容易成功呢?

言语的钻石

一个小女孩因为外表不是那么漂亮,长得又矮又胖。就因为这个原因,她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小女孩躲在公园里面伤心地流泪。她想:为什么我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歌,直到唱累为止。“唱得真好听!”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独自走了。

许多年过去了,小女孩变成了大女孩,成了大女孩的她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是小城有名的歌星。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的那个老人。一个冬天的下午,她特意到公园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里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已死了。“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了!”一个知情人告诉她。姑娘惊呆了:那个天天屏声静气听她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竟是个聋子!

是啊,一次不注意的赞美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人人都渴望被别人赞美,因为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试想:如果小女孩没有耳聋大爷的赞美,也许她会一直自卑下去,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行为专家认为,赞扬是认知行为的催化剂,它能刺激大脑皮层兴奋起来,调动人体各系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人体潜能。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只是大多数人把这种需求隐藏在内心深处罢了。受赞美意味着自己被别人认同、被接纳、被欣赏,代表自己的一种存在价值。给人真诚的赞美,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期望与信任,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是协调师生人际关系的好办法。

赞美是人类嘴角的春风,是言语中的钻石;它是开启人心的钥匙,能瞬间满足人心最大的渴望;赞美是照在学生心灵的阳光,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我们教书育人的环境中,赞美尤为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能多一些微笑,能多一份赞美,肯定就能相应地多一些收获,多一份成功。而且这只是举手之劳,为什么不去做呢?

上帝给了人们共性,也赋予每人一个独特的个性,这是我们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签,它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它有时是人前进的障碍,有时又是人生成功的法宝。培养卓然超众的品质,是每个哈佛学子的修身基本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