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3613700000036

第36章 千 字 文(3)

译文供养父母,侍奉君主,需要严肃与恭敬。尽孝应该竭尽全力,忠君则当不惜生命。

故事链接

1.缇(tí)萦救父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名医,曾在齐地任主管粮食的太仓令。由于厌恶官场勾心斗角,他极少跟做官的来往,不久便辞职回乡行医。他谦虚好学,又热心培养弟子,在老百姓中间有很好的口碑,但却遭到权贵富豪的忌恨。

有一次,有个富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便死了。富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故意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在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脚或右脚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他被押解离家时,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到了紧要关头,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几个女儿都伤心得直哭,只有小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女儿怎么就没有用呢?我偏不信这个理!”于是,她提出要去长安替父求情。

“你一个女子,年龄又小,谁信你的话呢?”家里人再三劝阻,她就是不听。

到了长安,缇萦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皇上,这件奏章是一个小女孩给您送来的。”官员把奏章毕恭毕敬地递给了汉文帝。

“这可是件奇事。”汉文帝接到奏章,认真读了起来。“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装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做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好!真是一个大孝女。”汉文帝看了信,非常感动。他觉得缇萦说得有道理,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淳于意得救了。

至孝之心,可以感天动地。缇萦的孝行永远为后人传颂。

2.英雄汪踦(jī)

公叔禺人是春秋时期鲁昭公的公子,平时爱读那些有关忠臣志士的故事,颇有爱国之心。汪踦是他家邻居的孩子,才十二三岁。两人平时形影不离,称兄道弟。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入侵鲁国。鲁军在都城曲阜附近一个叫“郎”的地方,同入侵的强敌展开激烈的战斗。

“不知战事怎么样了?”公叔禺人心里十分焦急,他磨亮宝剑,准备上战场。“哥,也带上我吧。”汪踦早已把家里那把砍柴刀拿在手里。“你太小了。”公叔禺人迟疑道。“不过也好,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在路上,他们碰到几个鲁兵,有的浑身是伤,有的极度虚弱,气息奄奄地躺在路旁。

“士兵们真令人敬佩啊。平时替公家负担沉重的赋税,战时又毫无怨言地为祖国而战。”目睹眼前的景象,公叔禺人非常感慨,“再看看那些当官的,一个个贪生怕死,真是可笑啊。”

“今天咱俩就做个样子,让那些人看看!”汪踦也忿忿地说。说罢,二人挥舞着刀剑冲向敌阵。只见到处是刀光剑影,只听得到处是厮杀呐喊声。汪踦左冲右突,没有一点惧色。终因寡不敌众,他俩被齐军团团围住,死在乱刀之下。

“鲁国人真不怕死,连小娃娃也敢上战场。”齐军非常吃惊。鲁国士兵听说了汪踦的事迹后,大受鼓舞,更加勇敢地作战。结果,齐军大败。

在公葬牺牲的将士时,有人说:“汪踦只是个小孩,随便挖个坑埋了吧。”他的意见马上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汪踦虽是个孩子,但他是为国献身的,也应该享受隆重的成人葬礼。要不咱们请孔仲尼先生评评理。”

“能拿起武器、不顾性命保卫国家的孩子,完全有资格享用成人葬礼!”孔子对汪踦的爱国行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贫富与否,只要爱国,都应受到尊重。

原文 临深履薄,夙(sù)兴温(qìnɡ)①。似兰斯馨(xīn)②,如松之盛。

注释①夙兴:“夙兴夜寐”的省略语,即早起晚睡。夙,早。温凊:“冬温夏凊”的略语。温,指温被使暖。凊,凉,谓扇席使凉。②斯:这样。馨:散布很远的香气。

译文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早起晚睡,侍奉双亲。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孝行如兰草,芳香不断;品德像松柏,茂盛久长。

故事链接

1.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兰花象征着高洁、清雅、忠贞的人格,被誉为“花之君子”。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同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孔子和屈原。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可是得不到各国君王的重用。有一次,他从卫国回鲁国,经过一个山谷的时候,看到一片草丛中散布着或黄或白的兰花,就想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大意是,自己像兰花一样的幽贞雅淡,芬芳袭人,但独自在深深的山谷中繁茂地开放,却没有人来欣赏。

还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被困于陈蔡达七天之久。子路不理解老师一辈子到处奔波,却总是那样穷困不得志,孔子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句话的大意是,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开放;君子修养高尚的品性,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表现了孔子坚持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

孔子还把兰花和对弟子的教育结合起来。他曾经说,子夏“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而子路呢,“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用形象的比喻说明环境对人品的影响。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比喻良好环境的成语。

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更是酷爱兰花。据考证,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栽培兰花的专家呢。“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在他的传世名篇《离骚》中曾十次提及兰花,《九歌》十一篇中竟有七篇说兰花,真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兰花情结”啊!

我们要崇尚美好的事物,培养良好的品德,做一个高尚的人。

原文 川流不息,渊澄(chénɡ)取映①。容止若思②,言辞安定。

注释①澄:水清。取映:可用来映照。②容止:仪容举止。

译文河水日日夜夜奔流不停息,潭水宛若明镜清澈可照人。仪容举止似思索般安详沉静,言语对答要从容恰当又稳重。

原文 笃(dǔ)初诚美①,慎终宜令②。荣业所基,籍甚无竟③。

注释①笃:诚厚,认真。诚:的确。②令:美,善。③籍甚:盛大,多。竟:穷尽,完。

译文真诚认真地开始,确实很美好;始终如一地坚持,更让人称颂。光辉荣耀的事业,德行是基础;根基强大又坚实,前途无止境。

原文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①,去而益咏。

注释①甘棠:即棠梨树。旧说西周时召伯巡行南方,宣扬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后人怀念他的政绩,保存下来甘棠树而不忍砍伐。“甘棠”也成为了后代称赞地方官吏的颂词。

译文书读好了就能做官,可以担任职务,参与国政。做官就要像召伯一样:周人留下了为他遮阳的甘棠树,一直舍不得砍伐,虽然他已离去了,却越发被百姓怀念和歌颂。

故事链接

子产为相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弱肉强食。在一片混乱之中,小小的郑国却偏安一隅,和平安宁的日子竟维持了四十年的光景。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个人——郑国国相子产。一部《左传》,作者左丘明在子产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笔墨。清朝人王源甚至说子产是“春秋第一人”。

“子国将军打了大胜仗了!”“连蔡国司马公子燮都被活捉了呢。”公元前565年的一天,郑国都城人人兴高采烈。原来,子产的父亲子国带兵攻打蔡国,大获全胜。大街上,人们将满脸笑容的子国将军围了个水泄不通,不断地说着赞美之词。十几岁的子产却站在一旁,皱起了眉头。

“咦,儿子怎么不高兴呢?”子国惊奇地问。

“爹爹,我觉得打败蔡国不是什么好事。”子产冷静地说,“我们郑国很小,不推行文教,反而崇尚武力,没有比这更大的祸患了。蔡国是楚的附庸,它被攻打必然会引起楚国的报复。如果我们顺从楚国,晋国又会干涉。晋、楚都是强国,我怕今后四五年,我国都不会安宁。”

一听这话,子国气得斥责道:“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出兵打仗是国家的大事,人家执政大夫是吃闲饭的?小孩子乱说话,是要砍头的!”但子产的话却不幸言中了,不到一年,晋、楚果然接连兵临郑国。在随后的十多年间,郑国动荡不安,子国也被人杀害了。

公元前543年,子产成为郑国的国相。他当政后,广开言路,允许百姓议政。那个时候,各地设有乡校。所谓乡校,就是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有一次,大夫然明对子产说:“干脆把乡校取缔了。”“这是为什么呢?”子产不解地问。

“好多人每天游手好闲,聚在那里对您说三道四,对国事妄加评论,我都容忍不下去了。”然明很气愤。

“大家劳累了一天,在乡校聚一聚,议论施政措施的好坏,这有什么不可呢?凡是百姓喜欢的,我们就积极推行;凡是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些人是我们的老师啊。如果用高压手段不让百姓说话,就好像硬堵江河一样,江河一旦决口,谁也管不了啊。我们不如认真听取大家的议论,把它当作治国的良药。”子产耐心地解释道。

然明听后,很感动地说:“您的心胸宽广,一定能成大事。我们郑国有指望了。”

在子产的治理下,郑国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下地的农民甚至连农具都不需要带回家。子产去世后,人们非常伤心,老年人像孩童一样哭泣,说:“子产死了,百姓依靠谁呢?”

原文 乐殊贵贱①,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注释①殊:不同。

译文音乐要依照身份的贵贱有所不同,礼节要区别出地位的卑尊。上上下下要做到和睦相处,丈夫倡导的,妻子要附和跟从。

故事链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五代十国的时候,吴越王钱镠(liú)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关心民众疾苦,努力发展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民问称他为“海龙王”。传说那时钱塘江的潮水浪高水猛,两岸堤坝日修夜坍。钱镠打听到是因为江里的潮神作怪。于是,召集了五百多弓箭手在潮神生日的八月十八日那天齐射江潮,最终把潮神赶跑,筑成海堤。后来便有了“钱王射潮”的典故。

然而,世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与妻子恩爱有加的感情。他的小名非常有意思,叫婆留。这大概在中国男人的名字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据说,钱夫人戴氏每年寒食节要回娘家临安省亲。有一年,眼看春天就要结束,陌上花已开遍,可还不见夫人返家的影子。钱镠非常想念,便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寥寥九个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小路上的花都开了,回来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走,好好欣赏啊。

钱大王本是军阀出身,文化不高,此信却写得温情十足,欲催归而请缓,怀念人而转惜花,虽婉约却实大气。第一句点明春光大好,提醒夫人珍重芳时,“陌上花开”,多美的景色啊!第二句欲擒故纵,明明心情迫切,却说要缓缓归,一副恳求商量的口气。这样的话谁听了不动情?

据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记载,戴氏收到来信后,当即落下两行珠泪,说:“王爷年迈,捎信让我回去,怎敢不听?”于是当天便起程,很快返回杭州,夫妻团聚。

后来,宋朝的苏轼以《陌上花》为题作绝句三首,其中有“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广为流传。

原文 外受傅训①,入奉母仪②。诸姑伯叔③,犹子比儿④。

注释①傅:傅父,古代保育、辅导子女的师傅,多由老年男子担任。②奉:遵奉。母仪:为人母者的典范。③诸:众。④犹子:侄子。比:类同。

译文在外要接受师傅训导,入内要遵奉母亲教诲。对待姑母、伯伯、叔父,做侄子的一样要恭顺孝敬,就像是他们亲生的儿辈。

故事链接

袁枚祭妹

1767年冬季的一天,太阳惨白。南京附近的羊山孤零零地矗立在寒风中。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正神情黯然地坐在山间一块向阳的地方。在他面前,是一座长满枯草的坟茔。这位老人就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坟里埋葬的是他的妹妹袁素文。

“妹妹呀,你走了都八年了,哥来陪你说说话。”袁枚抹了抹眼泪,轻轻地理着坟上的枯草,许多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

小时候,每到秋天,袁枚就领着妹妹到处捉蟋蟀。“哥哥,蟋蟀在这儿呢。”只见蟋蟀满地乱蹦,袁枚刚捉了这只,三岁的素文又追到别处挥动双臂,大喊大叫。可是,过不了几天,装在小竹笼里的蟋蟀不知怎么就跑光了。有一次,天很冷,素文又闹着要蟋蟀,袁枚只好带她到过去常逮蟋蟀的洞穴口。他用小树枝拨开一看,蟋蟀都僵死了。“好可怜呀。”素文竟哭了。两人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小蟋蟀举行了“葬礼”。

还有一次,九岁的袁枚正在书房读书。忽然,“嗨”的一声,把袁枚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素文梳着好看的发髻,披了一件单衫,蹑手蹑脚地进来了,还顽皮地笑着。“哥哥,你教我读《缁衣》这首诗吧。”素文恳求道。“好啊。”袁枚答应道。于是,二人扯开嗓子读了起来。“吱呀”门开了,老先生进来了。“先生,我已经会背了。”素文高兴地说,说完,果然流利地背了一遍。“真是个小才女,好样的!”老先生啧啧称赞。

二十四岁那年,袁枚中了进士。后来,又在南京置了房产。袁家从浙江举家搬迁,遭受离婚打击的素文也来了。她照料母亲的起居,代家人写信读信,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袁枚在为妹妹的不幸而伤心的同时,也感到欣慰。尤其是袁枚生病卧床期间,素文更是寸步不离。给他讲些笑话、野史故事解闷。

“可是,你死的时候,我却不在跟前。”袁枚自言自语道,“我已经先一天梦见你来跟我告别,心知不吉,便飞舟渡过长江。回到家中,你的四肢还温热,可眼睛却永远闭上了!”

“可怜的妹妹,你那时才四十岁啊!”对着坟头,袁枚放声痛哭,“你死我埋,我死谁埋呢?”

惨白的太阳渐渐隐了影子。袁枚在坟前摆好祭品,又烧了纸钱。这时,风更大了,纸灰四处飞扬。袁枚吃力地站了起来,“哥回去了,以后再来看你啊。”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回望坟茔,那真是一步三回头啊。

原文 孔怀兄弟①,同气连枝。交友投分②,切磨箴(zhēn)规③。

注释①孔怀:指非常思念。语出《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意思是死丧可畏,只有兄弟之亲甚相思念。后也以孔怀代指兄弟。孔,甚。怀,思念。②投分:意气相合,相知。③箴:劝告,规诫。

译文要常关怀自己的兄弟,因为血脉相同,共通气息,就像连理之树,枝叶永在一起。结交朋友应当志趣相投,互相切磋劝诫,一起探讨研习。

故事链接

1.对床夜雨

这是公元1076年中秋节的夜晚。皎洁的圆月高挂苍穹,被贬密州的苏轼在月下漫步。

“何时才能见上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一面啊?”苏轼仰天长叹。往事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

小时候,兄弟俩形影不离,经常趁大人不注意,到处游玩。“哥哥,慢点,当心脚下!”每次爬山过河,苏轼总是兴冲冲地乱奔一气。这时,沉静谨慎的苏辙就在后面大声喊叫。也多亏弟弟的提醒,要不然那次登山,苏轼差点掉下悬崖。

“子由,觉得你哥哥怎么样?”有一次,当着苏轼的面,父亲苏洵问苏辙。“在生活上,他是我的哥哥;在学习上,他是我的老师。”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苏轼却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惭愧啊,我经常惹祸,倒是弟弟像兄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