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三国
13621700000014

第14章 大将风采——勇往直前,敢想敢做(2)

刘皇叔能够在落魄之时依然被待以上宾,不得不说与他的智慧有关,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稍加借鉴一些呢?

既然想要有刘皇叔这样的礼遇,那就要与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搞好人际关系,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然后就要看自己的发挥了,首先是热情,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冷不热,我们就很难对别人热情起来,更别提上宾礼遇了。同理,拿你的热情出来就可能得到更为热情的回应。如果你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不知道如何热情和人相处,那么就拿出你的真诚,只要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就不会对你有苛刻的要求,得到上宾礼遇也就不是一件那么难的事了。

在办公室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别人就不了解你的秉性和为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别人评价你为人处世的依据和标准,这也代表着别人在以后与你相处的时间里,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心态和方式对待你。刘皇叔之所以能独揽群才,就是因为他能让人看到他的贤德之处,让别人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征战南北,却又毫无怨言。

在办公室里也要有侠肝义胆,如果能帮到别人那就不要吝啬自己的几句解围的话,或者几句暖心的话,不要小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在别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它们就是最能深入人心的力量,也许你的几句解围或者暖心话就可以帮你渡过很多的难关。刘皇叔的一句“明其不然”,不就换来了李恢的忠心耿耿吗?

办公室就是一个小小的三国,还有很多的“道法”值得大家去参考学习,也需要大家用心地去经营,才不会一开场就被乱刀砍死,而当你的智慧能够恰当地发挥其中时,就不难在这个小小的三国里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

无论是在鱼龙混杂的办公室,还是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会给你劝言或建议,不要固执地一意孤行,不听忠劝。可能有些人是善意的忠劝,而有些人是恶意的挑拨离间,但是不能把所有的劝言都全盘否定。认真地去考虑意见的可行性,有些意见是值得你去借鉴和效仿的,如果不可一世地否定别人的意见,那么结果难免是自食恶果。

不听智士谋,则自食恶果

何进派人在河间暗杀了董后,然后又带她的灵柩回京,葬在了文陵。之后,何进就借口生病而足不出户。袁绍来见何进时说:“张让等人在对外宣扬是你杀了董后,现在我想和你谋划大事,如果不趁现在杀了那些宦官,日后必定会后患无穷。”窦武也曾经试图谋划杀了那些宦官,但是因为机密泄露,反而受了殃害。如今你的部下各个英勇,如果他们能够出力,那么事情就一定会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而且现在是天助于你我,是不可失去的好机会。

于是何进就进谏了何后,请求太后杀了那些中涓,太后表示先帝刚归西就杀旧臣,实在是对宗庙制度的大不敬。何进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听太后那么一说也就没再说什么,尽管袁绍一再劝说,但是何进也迟迟没拿定主意。不久这消息传到了那些宦官的耳朵里,于是他们纷纷贿赂何太后的弟弟何苗,希望他能够进言何太后阻止何进的行为。

袁绍见众人采取了行动,于是又建议召集天下英豪,并向洛阳进发以威胁何太后,何进也同意了这个计划。但是主簿陈琳则表示反对,他说如今何进有皇家的威望和兵权,对付这些宦官简直就是用炉火去烧毛发那样易如反掌。只要何进当机立断,迅速发动号令,目的就可以达到,为什么放着手中的权力不用,而去求助外援。等到对方的各路大军都聚集时,他们便可以称雄了。如此一来,不仅不能成功,还可能会酿成大祸。但是何进不听这位朝中智士的忠言,还认为他这是懦夫所为。

当时身任典军校尉的曹操也说,对付这些宦官只需要除去他们的元凶首恶就可以了,何必召集各地的部队呢,如果想把他们一网打尽,事情一定会有暴露,这么做一定会失败。何进不听曹操的意见,而是连夜向各地发了密召。何进这样不听朝中智士的劝言,一意孤行,到最后被张让等宦官联合杀死。

智士之言勿不听

对于办公室里的是是非非,也许还有很多不是你能看透的,如果此时有人对你进言,不要轻信也不要不信,考虑一下其可行性。如果是绝对的可信之人,那就认真地和他分析一下事情发生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如何应对的策略。如果进言的人不熟,就不要轻信,但是要考虑一下他的话里是否藏有什么玄机,不要放过任何一种可能性。如果别人对你的劝说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完全是出于对你的关心,那么就不要完全否定,如果是智士之言就更不能不听。

不要以为办公室里没有什么智士,任何人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别人看不到的智慧,也许他的建议并不那么吸引你,也不合你的心意,但是一旦错失良言就可能会酿成大祸。如果需要对付一个极有心计的人,就更不要对自己的能力太过自信,你再聪明都斗不过别人的狡诈与恶毒,所以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多听一下智者的劝言,否则即使不至于落得像何进那样丢了性命的下场,但也难免遭到小人的暗算。

如果你是初出茅庐者,就更不要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多听一下老员工的建议是不会有错的,而采纳不采纳就看你分辨是非的能力了。在人多口杂的办公室里,如果有人劝你管住自己的嘴,那就不要再肆意地去谈论自己,更不要不知好歹地议论别人,因为在办公室里一旦陷入鸡毛蒜皮的口舌之争中,就很难纠缠得清楚。

会低头的领导——刘备哭出来的江山

做领导的人自有做领导的智慧,而他们的智慧之一就是该低头时就低头,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也需要一定的气量和风度。就像爱哭的刘备,很多人认为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动不动就拿眼泪说事,其实我们不如理解为刘备是一个会低头办事的领导,这也是一种智慧,因为他最终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用眼泪动之以情

当刘备以一个领导人的身份流泪时,我们会感受到他的仁义与感情,而他也正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征服了不少人的心,最为典型的是刘备三度落泪留徐庶。

徐庶是刘备的军师之一,是个难得的英勇果断的人才,而且曾多次施计打败了曹操的大军。不料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抓进了曹营,并以假信诱骗徐庶离开刘备效劳自己,并以它的母亲作为威胁。而很重视孝道的徐庶无奈只好前往曹营,以免母亲因为自己而遭遇不测。刘备一听徐庶要走很想挽留,但是知道徐庶不可能让自己的母亲在那里受罪,所以看到徐庶极力要走就随即答应,谁知徐庶还非要当下就走,但是重感情的刘备舍不得自己的爱将就这么离开自己,所以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让徐庶也是感动不已,答应再留一夜,次日再走。

夜间刘备又准备了酒席款待徐庶,并且表示徐庶一走,自己就像少了左右手,两人因为不舍而相对落泪直到天亮。第二天,刘备与徐庶并马出城,刘备送了一站又一站都不舍得与徐庶告别,最后送至长亭时,在徐庶的劝说下刘备才终于决定就此一别。刘备举起酒杯说自己的缘分浅薄,不能与徐庶再次相聚,希望徐庶能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刘备所说的新主就是他的主要政治和军事对手,一个人为了成全朋友的孝情,而放手让他去与敌人为伍并服务于敌人与自己作对,这又怎么不让徐庶感动。因为如果换了别人完全可能会出于“不为我用的人,也不能便宜了对方”的心理而杀掉徐庶。刘备的这一低头之举换来的当然就是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结果,徐庶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绝对不会背叛一个成全了自己孝情的人。身在曹营的徐庶在随曹操下江南时,尽管预料到了火烧赤壁的前景,明知自己也会受到危险,但他没有说破孔明、周瑜和庞统的计谋,只是借口离开作罢。

刘备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眼泪,动之以情,这也是他低头行事的智谋之一,那么在人心复杂的办公室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该低头时就低头,这样做会给双方一个很大的空间和余地,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了。

低头的智慧

无论大家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低头都是一种智慧,在办公室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作为一个领导只有学会了低头,才能够让员工更加拼命地为自己卖力。没有一个人会愿意为高傲自大的领导而拼死拼活地工作,而当一个领导能够低头,就很容易对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工作也就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其实很多的员工还都是很善良很容易被打动的,只要领导稍微低下头,丢掉自己的架子,就会发现员工们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无能与难以接触。

富兰克林之所以把“记得低头”作为自己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就是因为他年轻气盛时,抬头挺胸而把头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告诉他:“这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世上,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富兰克林谨记这句哲理性的话,最终得以功成名就。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低头,并不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委曲求全和忍辱负重,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清平智慧、博大心胸。低头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主动而不是被动,低头并不代表失败,而是一种弹性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生活艺术,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向属下低头并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相反它可以让员工看到作为一个领导的心胸与气量,会让员工从心里愿意去服从领导的指示与安排,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办公室里,无论我们作为普通的员工还是领导,只要大家都能在该低头时就低头,那么办公室里的气氛就会马上变得和谐、温暖起来,不仅有利于大家的工作,也利于大家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能臣还是奸雄只能选其一

成为什么样的人物,是个人能力所左右的,但是处于什么样的外界环境就要靠个人的运气了。在人才济济的办公室里你是做才华横溢的能臣,还是做狡诈圆滑的奸雄,有时候并不是你自己所能决定的,很多人会迫于现实的无奈放弃被众人敬仰的能臣而违心地选择当一个被人质疑、被人骂的奸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是做能臣还是当奸雄只能选其一,但是无论做哪种人,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有指点江山的能力和气魄。

曹操的选择

当京剧舞台上白脸的曹操高唱“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的时候,我们应该理解当初曹操的选择。他并不是不想做能臣,只是时事逼人,曹操身为奸雄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的才情和智勇使他毋庸置疑地成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话说当年董卓当权,横行天下、败坏纲纪。那时还年轻的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愤青,愤世嫉俗的他曾在风高夜黑的晚上身带“七星宝刀”,单枪匹马地前往行刺董贼,勇气不输给荆轲,只是后来行刺失败,有勇有谋的曹操为了不引起董卓的怀疑而随机应变地把宝刀献给了董贼。

其实如果不是身处乱世曹操定是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气数已尽的汉朝,在朋党、外戚、宦官等争权夺势之下日渐衰败。这时出现一个强有力的人来收拾残局是必然的事,曹操的巧取豪夺和横冲直闯也就变得无可厚非,而被前朝的百姓和忠臣们说成是“汉贼”、“乱臣”也就在所难免。谁让他曹操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呢?“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高明的政治和军事手段不是谁都有的,而能够咏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诗句的人,也必是胸襟开阔的人才能有的浪漫情怀。

以曹操的能力与情怀做个能臣绝对是不在话下的事,可是曹操的运气不佳,他遇到了乱世,而且是与他的“姓”不同的天下乱世,所以这残局若让刘备来收拾就是理所当然的“正道”,而让他姓曹的来收拾就是千夫所指的“叛臣”。其实,一开始曹操是想做一个能臣,他曾杀一儆百地用五色棒打死公然违禁者,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名震朝野。

曹操在为官的十几年里,一直做出种种努力想扭转时局,但无济于事。对于江河日下的东汉王朝来说,曹操的努力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他清楚地看出,天下大乱之势已不可逆转,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即便是天下不乱,朝廷和官场的腐朽也是容不下他这样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就此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既然治世的能臣做不了,那就当人人指责的奸雄好了,奸雄就是能而不忠的臣子,但未必不比能臣更过瘾。

你是办公室里的能臣还是奸雄

在诡谲多变、风卷残云的办公室里,无论是出现能而又忠的能臣,还是能而不忠的奸臣,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能”,一个人必须要有相当的能力才有资格算得上是能臣或者奸雄。但是能臣与奸雄只能择其之一,没有人可以做到既忠厚又奸诈。

所谓能臣可以有很多种际遇,如果能臣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老板,他的能力被无限地发掘运用,那么放眼望去即是大好的前程、锦绣的未来,能臣忠厚就可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如果出现背叛难免被人认为是奸雄;如果能臣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老板,尽管他的能力在顺应历史的大潮之下被开发锻炼,但是很可能会被糊涂的老板埋没了自己的才华,此时他选择在学会了各种技能之后自立门户也无可厚非,就算当了奸雄也不一定是坏事,他不当也总有人会去当;如果能臣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老板,他的能力在老板的开明之下被一点点地挖掘出来,如果在羽毛渐满后依然跟随伯乐当然会被认为是能臣,如果就此分道扬镳,奸雄的帽子扣到他的头上也是必然的事情;如果能臣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老板,那么还没来得及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就被打压下去,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继续把自己的能臣身份坚持下去,也许到时候就是人人争当奸雄了。

如此看来,做办公室里的能臣或者奸雄并非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外界的环境会对每个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有些能臣的身份未必就是每个人都能消受得起的,而有些奸雄却也可以当得理所当然。你是办公室里的能臣还是奸雄?无论最后自己终会作出什么样选择,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能力已经被锻炼出来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孙坚金蝉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