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13761600000050

第50章 南来北往的带鱼和章鱼

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和墨鱼被称为中国四大海洋产品。带鱼、大黄鱼和小黄鱼都是洄游性鱼类,随着季节水温的变化,往来于南北不同的海域。

带鱼体形侧扁,呈带形,满身银白色,嘴大,长有利齿。白天栖息在中下水层,夜晚上升到海面。它游泳时不是靠鳍来划动的,而是将身躯左右摇摆作波浪式的运动。

每年立冬前后,黄海南下的、南海北上的以及深海向岸游来的带鱼群,在舟山群岛附近“会师”,那里有丰富的食料,形成了东海冬季大渔汛。它们时留时停,迂回曲折地前进,游程几百公里,一批又一批,多达70多批,时间长达80天。

我国带鱼可分为北带和南带两种。北部海洋的叫北带,体大力强。冬季,北方带鱼从东海洄游,向北一直到渤海,形成春季渔汛。产卵以后,秋季就开始南下索饵洄游,来到东海。

南部海洋的叫南带,体小而肥。冬季,南方带鱼洄游到南海过冬,第二年春天开始产卵洄游,形成春季渔汛。产卵以后,秋季到达长江口附近索饵洄游。

产卵季节,雌雄带鱼在海水中穿梭往来,相互追逐,雌鱼产卵,雄鱼排精,一尾雌鱼能撒下7万粒左右的鱼卵,鱼卵随波逐流,密密麻麻。受精卵只要4天就孵化成几毫米长的小带鱼,像针尖和麦芒。

黄鱼在深海区域越冬,每年春季到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又在近海索饵洄游。

黄鱼分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它们外貌很相似,体形大小不同。

大黄鱼既怕热又怕冷,因此它们大都全年生活在浙、闽沿海,广东沿海要在冬春时才大量出现,从江苏沿海往北,就很少见到它们的踪影了。繁殖季节,它们密集成群,栖息在近海的中层,雌鱼不断发出“咯……咯……”的“叫”声,整个产卵场热闹非凡,仿佛夏夜蛙鸣那样。鸣声是由鱼腹肌肉收缩同鳔摩擦而产生的。这是求偶和同类互通信息的手段。大黄鱼每次产卵10万到100万粒。

小黄鱼的生活习性跟大黄鱼不同,它们白天躲在水底下,每当黄昏和黎明时分,就游到中上层来觅食,吃食鱼虾和贝类。它同大黄鱼食谱相似,鱼鳔也能发声。

小黄鱼比大黄鱼分布范围广多了,有北洋黄鱼和南洋黄鱼的区分。

春天,黄海水温升高,济州岛附近的黄海越冬场的小黄鱼,成群结队沿着山东半岛向渤海进发,5月间分别到达黄河口、大沽口和营口等沿海,寻找适宜的场所产卵和觅食。

秋季,渤海水温慢慢降低,小黄鱼连同幼鱼一起离开渤海,初冬时,又回到黄海越冬场过冬了。

在浙江东南部沿海越冬的小黄鱼,春季开始北上到舟山群岛或江苏沿海去产卵,小部分南下到福建沿海去产卵,冬季又洄游到东海越冬场去过冬。

黄鱼的洄游是有一定规律的,时间和路线基本上年年如此,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地布下巨网,就能取得渔业丰收。